查字典论文网 >> 面对全球化,民族精神教育何去何从?

面对全球化,民族精神教育何去何从?

小编: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如今,战争的烟火已远离我们,但是民族精神并不因时光的流逝而失去其光芒和重要意义。和平年代,全球化、市场经济、价值取向多元的时代,中小学该如何更好地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如何让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散发出新的光彩?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结合现实,做出深切思考与回答。

民族精神具有历史性和开放性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这是就其广义而言。

狭义而言,民族精神是指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所形成的民族意识范畴中积极的、起肯定作用的思想精粹,是为多数人所信奉的、能够激励人心、在民族精神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最高思想原则,是一个民族深厚的凝聚力和强大生命力的最集中体现。

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是古往今来千千万万中国人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

民族精神具有历史性和开放性。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这个时代的民族精神被赋予或者说获得了新的时代内涵。如对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的理解,复旦大学曾公布一项关于大学生爱国的调查结果: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在不同时代背景下,比起上几代人,自身在爱国情感的表达上或多或少存在差异,更趋向于理性表达。很多大学生认为:“一个合格的公民,会把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化作祝福献给祖国,而最真实的爱国表达是什么,莫过于做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将爱国转化到日常生活中去。”

这说明,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成熟的民族高尚情感,在当下有了新的内涵,即“公民性爱国主义”:它既指人们爱国热情的激发,更指“爱国情怀”冷静、理性的表达,同时,更为重要的是爱国的“道德自律”的培养和养成一让爱国成为每个公民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与自觉行动。

“公民性爱国主义”,促使我们反思那些“爱国是每个人情不自禁的激情”以及“爱国不需要理由”等看法。“公民性爱国主义”教育所主张和强调的,是中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要把爱国主义“知识的学习与接受”、鲜明的文化立场、高尚的价值情怀和崇高的人格境界四者融为一体。

这是新时代给我们提出的新要求。

民族精神教育重在促进民族精神的秩序优化与人格化

进入新时期以来,就总体而言,中小学民族精神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客观地讲,就持久性和影响的深远性而言,仍存在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

一是过于注重形式(各种主题性活动),没有让民族精神“扎根”,只有“外化于形”,没有“内化于心”。

二是过于注重口号、标语式的外在灌输,没有通过潜移默化的“心灵、心理契约”、历史性真实情境,将民族精神融入中小学生血脉,形成一种持久、稳定的认知。

三是把“情感教育”等同于“知识灌输”,导致民族精神教育目标、内容与方法等与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严重脱节。

坦率地讲,构成中华民族精神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精神,是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传统和世代传承的结果,其背后是生动、鲜活、具体的一幕幕历史场景、事件和人物,是千百年来人们任劳任怨、自强不息、坚贞不屈、流血牺牲的体现,不是靠一个主题班会、一场演讲、一次参观、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就能够完成的。

上述问题之所以产生,根本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我们没有创设一种“全境式”的民族精神教育的有效场域,忽视了或者没有自觉意识到民族精神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是“知”“情”“意”的交融,遵循的是“教化”“养成”“积淀”“默识”“认同”“践行”等潜移默化的教育规律,具体体现在学校文化建设、课程设置、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各个环节的始终,是一种春风化雨般的长期渗透、辐射、综合效应的达成。

另一方面,对民族精神教育如何契合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认知水平,我们还缺少必要的重视。对中小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资源不可谓不丰富,形式不可谓不多样,但如果“为了教育而教育”,就必然会出现千篇一律的、缺少个性特色和创新的“走过场”。活动的设计要么出于自上而下的“安排”,要么是为应付检查而设计,全然不顾中小学生的接受、理解水平以及是否喜爱等,活动的效果可想而知。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认识到,从本质上讲,民族精神教育重在促进民族精神的秩序优化与人格化,也就是通过一系列主题鲜明、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民族精神教育活动,使中小学生从小养成对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价值以及民族、国家的“生存与生活共同体”“文化与价值共同体”以及“发展与命运共同体”的稳定认知,在此基础上,让民族精神内化于血脉之中,成为一种永恒的“历史记忆”和世代传承的精神气质、人格特质。这也是今天民族精神教育要切记的一点。

融“公共品性”养成与“个体品性”的培养于一体

19世纪,普法战争胜利后,普鲁士元帅毛奇曾经自豪地说:“德意志民族的崛起,在小学老师的讲台上就决定了。”这是因为,德意志的小学讲台向德意志中小学生所传递的,正是以“讲理性,守纪律,办事严谨认真;说话有修养,知识面广,不怕辩论;崇尚自强不息,精益求精,永不满足”等为内核的德意志民族精神。这一德意志民族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德意志人。

而民族精神的巨大影响力和作用力,即使在全球化的、价值观多元的今天,也分毫没有减少:中华民族要复兴,与中华民族精神是否成为青少年稳定的、主导性的人生价值罗盘和指针紧密相关。 从核心内容来讲,民族精神教育应融“公共品性”的养成与“个体品性”的培养干一体。所谓民族精神的“公共品性”,是指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民族精神的基本素质,不仅属于中华民族,而且反映和体现了文明社会人类共有的美好品性。面向21世纪,中华民族精神的“公共品性”需要有新发展,要求我们要有兼收并蓄的宽容情怀,有批判、有选择地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精神中一切优秀的元素,来改造、丰富、完善、优化和提升中华民族精神境界,从而使其保持生生不息的活力、生机与张力空间。

民族精神的“个体品性”,是指一个民族成员的人格境界不仅反映了这个民族的品格与精神风貌,而且直接影响到这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我们必须懂得和认清,无论历史上还是现实中,一个民族国家的文明进步不是来自任何外在因素的影响、帮助和支持,建设和发展的动力永远首先来自民族成员自身伟大的精神素质和高尚心灵。

为了实现以“公共品性”和“个体品性”之融合为目标的民族精神教育,无论从当下还是长远来看,需要做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努力:

首先,要立足于中华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土壤,把中华民族精神内化为学生的优秀人格和人生境界。

民族精神是由中华民族历史传统、文化培育出来的,是这一文化中最优秀、最杰出的部分。而文化的最后结果,就是优良人格。历史上和现实中,各民族之间民族精神教育的最富有成效的表现,就是人格的较量。坚毅、勇敢的品性以及责任和担当意识的人格,是民族精神的深层密码,是该民族精神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永葆青春活力的内核和保障。

已故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放弃了自己在美国的优越生活条件和待遇,克服重重困难,毅然回国。他的言行,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之魂。而这些,和他早年受到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无关系。

其次,在全球化时代,重点培养当代中小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中小学民族精神教育既面临机遇,也面临巨大的挑战。这个时代,不仅爱国主义的基础(国家主权观念、民族国家观念、价值观念)等受到冲击,而且“社会主义信念”也受到一定影响。这就在客观上要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小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与弘扬,必须引入一种“全球化视野”,使中小学生从小就懂得:作为生活在多元文化中的“地球村”公民,首先要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同时还要能够理解和欣赏别国文化,尊重相互之间的差异;要养成从“全人类利益”和“全球视野”的角度去思考的良好习惯,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要养成开放、平等、尊重、宽容、客观的“国际理解”态度与跨文化沟通的能力,学会在“合作”与“竞争”的合理张力中理性地思考问题,不断将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精神推向世界,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近年来,国内许多中小学本着既不“固步自封”也不“盲目媚外”的态度,在民族精神教育中融入国际理解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位置,在比较中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也让学生明白,整个世界历史是各国人民共同创造、推动的,各民族、地域、国家不同的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不断融合、渗透,共同推动文明进步。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来谈一谈民族精神教育,也就有了特别的意义。

热点推荐

上一篇:抗战胜利本质上是精神文化的胜利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