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关于高中音乐教学的研究

关于高中音乐教学的研究

小编:李晓丹

摘要:在庞大的升学压力之下,由于成绩的竞争,社会的风气转而注重智育的发展,忽略在人格养成中还有其他德、智、体、美等四育的学习。随着教育学的发展,个人学历越高,则职业地位、收入越高,已成为传统社会文凭主义背后的文化传统渊源。社会风气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影响。因此,如何让音乐课程在文凭主义的社会风气及有限的教学节数上面发挥其最大效能,培养学生的美感经验及情感表达,乃至陶冶性情,成为高中音乐教学中最重要的因素。

关键词:高中 音乐教学 欣赏 教学策略

不论古今中外,皆认为音乐在教育中不只为其基础,更可由培养个人情操至改善整个国家的风俗与气氛,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除了陶冶性情及移风易俗之外,音乐可以不透过事物表相,直接触动人的心灵,且超越国界与地域限制的特质,让我们可不受限于语言,藉由聆听获得来自内心深处的感动,并培养美感鉴赏的能力。普通高中课程纲要总纲指出提升人文、社会与科技的知能及加强逻辑思考、判断、审美及创造的能力等为本阶段教育目的之一,普通高中教育除延续国民教育阶段的目的外,并以提升普通教育素质、增进身心健康,养成术德兼修的五育并重的现代公民为目的。换言之,高中的教育目的除衔接九年一贯课程外,其目的在于期望培养德、智、体、群、美等五育均衡的下一代,而音乐教育则为美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高中音乐教学及相关探讨

(一)高中音乐教学内容

音乐欣赏是欣赏者对音乐作品的审美活动,属于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是丰富学生音乐知识,开阔音乐艺术视野,提升音乐艺术审美修养的必修课程它同时是人精神层面的审美心理活动,透过聆听各种体裁、形式、风格乐曲的经验性活动,藉由感情与理智两个层面,认识音乐作品所反映出来的艺术思想与艺术形象。有人认为没有人不会欣赏古典音乐,只要能够感受它,即懂得欣赏古典音乐,而当对音乐的各种知识逐渐增加时,则对该乐曲会渐渐产生不同的感受与共鸣。也有人认为音乐欣赏的定义即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每个人对音乐的领悟力不同,这样的领悟力必须藉由学习而培养。而每个人欣赏音乐的角度不一样,有些人重视音乐所要表达的意境,亦有人纯粹从技巧的表现去欣赏音乐。因此,必须培养对音乐的主见,选择适合自己的音乐,以更积极的态度来聆赏音乐。

(二)高中音乐教学的目的

1.培养欣赏者对音乐的兴趣及爱好,透过音乐教学累积其音乐经验,藉此提升音乐想象力及音乐的理解力。

2.给予美的感受、美的教学,培养欣赏者高尚的道德与情操。

3.透过音乐教学全面提升人的审美鉴赏能力及文化艺术修养,并在过程中逐步熟悉民族音乐语言,热爱民族文化及传统的音乐艺术。

(三)音乐欣赏者类型

1.被动型欣赏者:部分音乐演奏的目的是为了配合情境需求,其主要功能为背景音乐,欣赏者通常未被要求仔细聆听音乐,因此无法真正的欣赏音乐。

2.感官型欣赏者:此类型的欣赏者需要较高度的注意力,无论是否真正了解音乐本身的内涵,皆能领略其中音乐的不同表现。

3.情感型欣赏者:此类型的欣赏者会因音乐而带动感情及情绪,而对音乐产生反应,本身即具有天赋的音乐性。

4.理解型欣赏者:与上述三种类型的欣赏者正好相反,此类型的欣赏者需要投入专注力于音乐本身,并对音乐的进行有着敏锐的理解力。对他们而言,高中音乐教学的意义是明白所听的音乐的特性及内容,并养成对音乐艺术感受的主观认知,比前述三种类型的欣赏者更能真正欣赏音乐。

二、高中音乐教学指针及策略

(一)高中音乐教学指针

1.与学生的经验有关:了解学生的先备知识,以及生活经验、学习风格、语言能力、社会发展阶段等各种条件。

2.明确课程的教学目的:应让学生的注意力置于该教学活动的教学重点,避免让学生漫无目的地聆赏音乐,甚至让音乐变成背景音乐。而同样地,教师亦必须反复播放音乐,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理解教师所教学的内容。

3.设计学生响应的方式:教师可设计学生响应的方式,透过学生的响应了解是否达到该活动的教学目的。

(二)透过音乐相关因素进行音乐教学

1.主题教学法:于教学之前,反复聆听及哼唱乐曲之中的主题,熟悉主题过后再进行整曲的聆赏,此教学方式特别适用于以主题发展所构成的音乐。

2.读谱教学法:即边听音乐边读谱的教学方式。使用读谱教学法宜由熟悉的曲调及声部数目较少的曲目着手,如此一来,不只对音乐的熟悉度增加,连带也增进阅读乐谱的能力。

3.分析教学法:主要针对节奏、曲调、调性、和声、曲式、乐种等音乐要素,辨别动机、主题,分析作曲家发展主题的手法及全曲曲式,并了解该作曲家、该乐派的风格,从里到外彻底了解。尤其是结构较复杂的乐曲,更需要使用此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4.技巧教学法:教学者本人可于他人演奏中了解其技巧上的优点与缺点。

5.比较教学法:透过同乐曲不同的演奏者、同乐曲不同编曲方式、同作者不同时期作品、同时期不同作者,乃至不同时期作品风格或同一题材而不同作曲者等的比较,深入探究音乐作品,增进对音乐作品的了解。

6.流行音乐:音乐课程的教学曲目应包含不同风格及文化的音乐,尤其是当代音乐及时下的流行音乐。

三、结语

教师所采用的音乐教学策略及所进行的教学活动,会影响学生对于此课程的参与度及往后的音乐学习动机。然而多数教学策略由教师于实际教学过程的体会所发展,于发展过程中可由学生的意见回馈中了解学生的实际吸收程度与对教师使用该教学策略的想法。在音乐教学方面,学生于各种音乐教学项目的学习动机及教师教学策略的发展,亦为音乐教育工作者非常重视的两个部分。因此教师于音乐教学过程中,应运用教学策略,能够让学生因乐在其中而提高音乐学习成就,也同时提升往后的音乐学习动机。必须让学生明确了解音乐教学目标、重点,并给予立即性回馈,如此一来,能有效提升学生音乐学习动机及学习成效。

参考文献:

[1]史炯华.基于学生学习的高中音乐教学设计的思考[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2]林荣东.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音乐鉴赏教学实践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热点推荐

上一篇:浅谈美术高考素描头像中的常见问题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