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一校多点文化协同发展的实践探索

一校多点文化协同发展的实践探索

小编:丁晓青

伴随着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成为一种趋势。在这种办学体制改革的新趋势中,一校多点办学格局日益凸显。对于学校管理者而言,面临的重大考验从如何办好一所学校,转变为如何思考和处理一校多点共同发展的问题。重庆市北碚区蔡家教管中心现管辖一所中心校(蔡家小学),四所分校(两江名居小学、凤林小学、天印小学、灯塔小学),实行一个法人的管理机制,从2014年起进行“紧密型办学模式”实践研究,探索出了一校多点文化协同发展的模式。

一、多校区文化协同发展的价值思考

文化协同是基于文化差异,转化多元文化为组织资源和发展优势的过程。所谓“多校区文化协同发展”,是指依据认同方向、融合差异、共生共存的原则,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校区的不同文化资源,使各校区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学校的统一的教育目标,达到各校区共同发展的多赢效果。[1]

蔡家教管中心服务的区域内,五个校点如何在“一校一品”建设的基础上,推动五所学校“阳光教育”特色文化建设?经过对五所学校各自办学历史、文化资源、教师构成以及生源特征的细致分析,教管中心认识到,如果仅靠传统的行政隶属关系,缺少核心文化的价值引领,必然是一种松散的办学格局,也将影响到各个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协同发展的结果是个个获益,整体加强,共同发展,唯有以“个个阳光 人人出彩”作为协同理念,深化各校特色,挖掘与阳光教育的内在联系,才可能实现“蔡家,多彩之家”的紧密型集团化办学新常态。

二、多校区文化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

无序是混沌,有序是协同,这是一个普遍规律。文化品牌构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学校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力的根本,学校要通过整体规划、分段设计、逐步推进,努力形成学校和社会广泛认同的核心价值观。[2]在实现教管中心“阳光教育”特色文化建设的有序状态的过程中,我们选择了以下路径。

(一)求同:澄清核心价值观的特色内涵

在文化协同过程中,文化一致性往往取决于个体对核心文化价值的理解程度,只有在清晰的理解之上,才可能激发个体寻求与整体的内在价值之间的联系,并帮助个体与整体在精神上实现价值共识。对于单个学校来说,要保持与核心价值观的高度一致,真正体现集团化学校的底蕴和办学的特色。

我们从2008年开始创建阳光教育特色学校,因为没有进行系统的理论建构,这也让各分校对于阳光教育是否是集团办学的核心纽带心存疑虑。因此,在推进紧密型集团办学之初,我们首先从文化建设入手,进一步澄清了阳光教育的价值内涵:从我国现阶段教育发展观来看,阳光教育体现出了均衡教育、特色教育和新优质教育三大特征;同时结合学校管理实际和教育追求,我们把阳光教育精神内核概括为“人本思想(核心价值观)、博采众长(途径与策略)、异彩同辉(成果与评价)”十二个字。

(二)存异:涵养特色发展的个性品质

多校区文化协同发展要承认各校区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只有这样,才能将具有差异的“多”和谐地统一于“一”中,才能实现多校区文化协同发展的目标。反之,如果否认多校区事实上存在着的学校文化差异,就会影响各校区领导之间的管理,师生之间的和睦,有可能加深隔阂,这样就很难在实质性上形成协同合作的文化氛围。

我们在多校区办学理念的有机融合方面,坚持“不一样的色彩、一样的灿烂”理念,依据阳光教育的价值内涵重新梳理了四所分校的办学理念:两江名居小学“用爱成就梦想”,凤林小学“鼓韵励志,书香育人”,灯塔小学“点亮生命之光”,天印小学“舞动童心,精彩童年”,均结合各学校的办学实际和特色项目提炼而来,表现出阳光教育统领下各学校异彩纷呈,个个出彩,努力把学校办成涵养师生阳光品格、内涵发展的城市新区新优质学校的办学追求。

(三)创生:营造文化协同发展的新生态

文化协同的目标是文化创造力的形成。为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必须在文化解释的基础上寻找文化之间的共同点,即文化重叠的地方,选择其中最有新意、能最大提升效率的方案实施。在文化协作的这一阶段中,成员不仅是从“我要怎样解决问题”的角度,而更多从“我能为来自另一文化中的人们作出怎样的贡献”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只有在这种态度下,文化协同才能获得成功。各校区变化各自文化的内部构成,寻找文化之间的共同点,制定出有创新性、符合现实状况的文化协同发展的实施方案,这种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创生活动。

各校点围绕阳光教育这一核心理念,并结合各自学校的特色,从阳光教育的五个品质出发,为各自学校确立了阳光品格(象征着五种阳光品格)。以蔡家小学为例,学校初创名为巴县私立维坤女校,担负着开智启蒙的新教育职能,到如今科技教育特色,以及“欢乐竹梆、花样跳绳”两个特色项目,凸显了阳光教育之智慧之光。其他四个校点,分别是以“爱”为教育特色的“温暖・阳光”两江名居小学,以腰鼓为特色项目的“活力・阳光”凤林小学,以刮刻画为特色项目的“纯真・阳光”灯塔小学,以草把龙为特色项目的“灵动・阳光”天印小学。

三、文化协同发展的再思考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教管中心的阳光教育文化建设方面逐步形成了“个个阳光 人人出彩”的协同发展格局。但是走向更紧密的协同,我们认为在行为、制度、环境方面还需要不断地深化。

(一)放大协同发展的平台价值

集团化办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规模化发展,这种规模化衍生了平台价值。这有助于拓宽学校的教育视野,促进优势互补,通过加强集团内的校际沟通,使信息交流渠道更加畅通,大家相互激励、相互促进。[3]“三人行必有我师”,开放性的发展平台也为教师教学教研活动带来了信息和经验以及行动激励。我们将坚持举办教师读书沙龙、细化新教师的“转转课”、扩大中心教研组覆盖面、深化教学能力展示等集体教学教研活动。同时,我们将丰富各学校教师之间互动的形式,增进教管中心内部教师个体、教学组织之间的交往和互动。

(二)通过环境改造深化文化协同发展

多校区文化协同发展还体现在学校文化环境的改造上。学校文化要“外化于形”,将其内在的精神与信念物化。[4]蔡家小学新校区的环境文化,将通过走廊文化,展示四所分校的特色发展成果,一方面充实和丰富蔡家小学的环境文化,同时也实现教管中心各学校文化之间的有机渗透、资源共享。另外,我们在打造教管中心科技教育特色过程中,发挥各个学校的特色和环境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共建“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学科课堂+科技创新课堂+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教育课程资源平台。基于校点分散的现状,我们还将加强多校区数字化校园管理模式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化解集中教研难度大、校区之间信息沟通不畅等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等现实问题。

(三)重视制度对文化协同发展的多重影响

一般而言,制度是弹性最小的管理元素。制度是各个学校个性化的行为准则,对文化协同发展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存在抑制协同发展的风险。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各校点的管理者和教师对于教管中心的制度是否符合其自身实际存在期望,如果教管中心的制度没有考虑五个校点在师生人数、教学资源、历史基础等方面的差异,很有可能损伤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反过来,当制度的弹性明显增强,教师参与文化协同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迅速提升。因此,在制度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地考虑和适应文化协同发展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张祥兰.优质资源整合背景下多校区学校文化协同发展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5(2):38

[2]陶西平.关于集团化办学的思考[J].中小学管理,2014(5):59

[3]陈晓莹.集团化办学:学校文化品牌构建的有效途径[J].上海教育科研,2010(7):79

[4]牛玉祥.打造学校环境文化彰显文化育人特色[J].华夏教师,2012(6):34

热点推荐

上一篇:用三种数学日记构建小学生心中的“数学王国”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