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试论信息化教育环境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

试论信息化教育环境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

小编:

"

论文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广普及,信息化的教育环境将是教师主要的工作环境,信息化的教育环境需要培养教师与之匹配的教育技术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信息化教育环境的优势.信息化教育环境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本文仅列出笔者认为的当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重点,以期引出更多、更深入地研究.

论文关键词:信息化教育环境;教育技术能力;教学设计

21世纪,我们的国家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以信息化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跨越式发展,在教育领域就表现为迫切需要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而与教育信息化密切相关的一个主体就是——教师,教师能否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起到引领的作用将直接关系到与教育信息化密切相关的另一个主体——学生发展,因此信息化教育环境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信息化教育环境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有限的篇幅中不想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论述,下面所谈论的仅仅是笔者认为在当前的信息化教育环境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需要迫切关注的重点.

1培养教师准确理解与教育技术相关的概念

在信息化教育环境中教师准确把握与教育技术相关的概念,有助于教师对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有全面辩证的认识,在实践中能自觉地、科学地加强自身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少走弯路,多作贡献.

目前有一种相当普遍的、很有代表性的看法就是把信息技术等同于教育技术,认为掌握了信息技术能力就是掌握了教育技术能力,其实这是一种非常有害的看法,它的直接后果就是以信息技术培训取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从而使针对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意义、作用大大贬值.

1.1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

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有较密切的联系,但却属于不同的学科,并有各自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信息技术属于技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信息.

教育技术则属于教育学科,其研究对象是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信息技术研究范畴是对信息的获取、存储、分析、呈现、变换、传输与评价.

教育技术研究范畴是对有合适技术支持的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这里所说的合适技术,包括现代技术、传统技术、有形的物化技术和无形的智能技术,当然在很多情况下是指信息技术,但是决不应把这里的“合适技术”仅仅理解为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培训主要围绕各种信息处理技术而展开,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中虽然会涉及大量信息技术的内容,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开始阶段确实进行大量的技术培训,但这些只是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起点,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纯技术层面的行为,教育教学的先进理念始终应该贯穿和体现其中,否则就会陷入纯技术主义的泥淖而迷失前进的方向.也就是说,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之间人为的分离或互不关联的培训都是不足取的.美国儿童电脑教学课程专家毛尔科维奇说:“先进工业国如美国和德国,所犯下的最大错误就是以为电脑可以代替教师.到了最近,他们才逐渐明白,人才是最好的教育工具.”并认为,“成功的教学要由多样因素结合.就像学游泳,不能单靠游泳池(硬件),也不能单靠水(软件),还要有好教师.而好教师一定是拥有科学、先进教育理念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发展到现阶段它的核心内容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桥梁科学.教学设计在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中的渗透通俗地讲就是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要教会老师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应用技术(包括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教学,而不仅仅是只懂技术."

2培养教师辩证看待教育技术的作用与影响

2.1教育技术的作用

在信息化教育环境中不能忽视技术的作用但更不能迷信技术的作用,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时时刻刻都会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教育领域出现的问题,也往往不是在教育系统内部就可以解决的,教育技术不会是万能钥匙,它无法解开教育中的所有难题.

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技术是锦上添花还是雪上加霜取决于用的人和如何用,任何先进的技术都不可能自动地改善教学效果,教师的地位是任何技术都代替不了的,明确这点有助于教师正确看待自身的作用,在信息化教育环境中树立主人翁精神,积极主动地工作,努力探索符合现代教育精神的教育改革之路.

教育是人性化的工作,教育改革如果单从技术装备、技术培训等人手,就不可能有根本性突破.教育技术的应用必须以人为本而不是以技术为本.教育信息化的“生命环境观”进一步认为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关键并不在于是否应用了多媒体、网络等技术,核心问题是看是否尊重了学生和教师作为生命个体的生命活动,提高他们生命存在的质量.目前一些第一线的老师已经敏锐地发现教育技术被过度使用的倾向,例如有些老师整堂课、甚至整个课都被“机器”(主要是计算机)牵制,让“鼠标”牵着鼻子走,担当着“点击”者的角色,忽略了“点拨”者的角色,最终教师自身也就沦落为“鼠标”了.有的老师发出这样的呼声:

“教师不是机器人,不能成为多媒体的附属品”.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PhilipJackson在《教师与机器》(TheTeacherandtheMachine)一书中写道:“我们面对的最大智慧挑战不是如何去设计机器,使其表现得越来越像人类;而是如何保护人类,免其受到越来越像机器般的待遇”.因此,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应该站到帮助师生创造一个有利于提高他们生命存在质量的信息化教育环境的高度,使教师和学生免受机器般的待遇,否则过度泛滥的使用教育技术只会断送教育技术的前程.

2.2教育技术对师生时空观念的影响

随着教育技术中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应用,师生的个人空间会因互联网而变大,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无限空间的感觉,一些专家预测未来人们的生活空间将在现实的生存空间的基础上增加虚拟生存空间.虚拟生存空间可以使人们方便地获取各种信息资源,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但另一方面也会加剧信息化环境的恶化.由于因特网的高度开放性,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发表信息,必然导致网上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问题,学生在上网浏览信息时,极易受到虚假错误信息甚至黄色、反动信息的负面影响.在时间上,师生可以利用网络技术节省许多时间并做许多过去不可能做的事,但也会消耗了许多时问并做了许多本可不必做的事,比如师生极有可能花了大量时间去阅读价值不大的资料,进行毫无意义的探索.两种可能影响的存在就需要教师首先保持清醒,然后才有可能指引学生在网络中树立健康的时空观.

2.3教育技术对师生交流方式的影响

信息化教育环境中教育技术的应用增加了以间接性、匿名性和机器表达为特征的网上交流方式.师生间交流的方式不再受限于传统的面对面,网络能提供同步、异步的交流方式,讨论不再局限于教师与少数勇于发言的学生之间,也不再受限于上课时间,可以在任何时间,均匀及快速地散布于学习同伴间.利用网络的互动机制,数十位甚至百位学习者也可同时互动交流,教育技术的应用为大规模培养人才的班级授课和因材施教的个别化教学的交叉融合在技术上提供了可能,这是教育技术的巨大潜力所在.但在教学中如果教师仅仅为了应用技术而全盘放弃传统的师生间面对面直接交流的方式就走入了技术应用的误区,就得不偿失了.比如一些老师为了模仿协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明明可以直接交流的,却非要敲击键盘通过网络论坛进行交流就走向了形式主义,人为地把师生、生生之间原本可直接进行的交流变成间接进行,反而远离了协作学习的真谛.师生问传统的直接交流方式与完全通过教育技术的间接交流方式相比,具有真实可靠的优越性,在促进学生知、情、意、能全方位发展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4教育技术对师生思维方式的影响

教育技术中以计算机为主的多媒体技术能方便地呈现多种不同的媒体信息,如文字、图表、图像、动画、影像等,多媒体技术在形象、生动、快速地传递教学信息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育技术中正在发展的虚拟现实技术更可以给学生提供拟真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学习,这是技术给我们提供的迷人前景.但如果在教学中只是利用技术不停地变换画面而没有精彩的教学设计调动学生积极思维,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极有可能感性丰富了但抽象思维的发展却被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就会大受影响.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过分依赖动感、直观的教学材料、学习材料,师生都容易形成思维上的惰性,用教育技术的先进手段把课堂装点得表面上看似五光十色、热热闹闹,但身处其中的教师和学生的思维却没有被真正调动起来,教育技术的应用就本末倒置了,因此当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重中之重应该是教学设计,只有在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上,通过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内容分析以及教学资源和媒体使用策略分析,才有可能做到合理利用教育技术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在学习中获得独特的生命体验,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培养教师适应教育技术发展的能力

教育技术产生之初和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育技术发展到现在和教育理论也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教育”和“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是推动教育技术发展的不竭动力,这就造成了这样的一个现实状况:教育技术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本身的学科专业体系和大多数学科相比只能说是正在走向成熟,想要在里面找到经典的、贴近实践层面的理论用来直接指导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实践是很难的,理论的成熟发展需要一定的过程,而新技术在教育技术中的渗透却是飞快的,这就给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和学科教师造成很大的困境.如果仅仅是纯技术困境,通过教育技术人员的努力还是能基本完成对学科教师的培训的,但接下来如果仅仅靠教育技术专业人员来完成指导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合理有效地利用新技术的任务是不现实的,教育技术领域缺乏理论,学科教师对新技术需要有消化的过程,要冲破这样的困境我们必须改变思路.针对学生的一些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师培训中同样有启发意义,现代教育特别关注协作学习、合作学习对学生成长的作用,和新教育、新技术紧密相关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也理应借鉴协作、合作等新教育理念、利用新技术来培养教师适应教育技术发展的能力.

3.1多途径应对教育技术中迅速发展的新技术

刚开始接触教育技术的学科教师对教育技术中纯技术的掌握,通过参加培训快速入门是一种不错的传统方式,但技术发展快,对于每位教师不可能出一种新技术就上培训班学习,因此信息化教育环境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应把重点放在培养教师善于利用各种途径特别是善于利用教育技术进行自学的能力,比如现在网络上有非常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教育技术中许多教育软件的应用都有在线学习,培养教师利用教育技术中的在线学习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可以说是一劳永逸的事情也是目前应对教育技术中迅速发展的新技术的比较好的途径之一.

3.2利用教育技术开展教育技术的教学应用研究

针对目前信息化教育环境中缺乏贴近实践层面的理论用来直接指导实践应用的现状,学科教师、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相关的专家、学者等现在有机会利用教育技术中强大的网络技术在网上组建对教育技术的教学应用进行研究的共同体,学会与人合作是时代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这个要求同样适用于教师,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理应从现在开始有意识的培养教师参与网络技术支撑下的研究共同体进行学习、研究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具有了这种能力也就相应具有了适应教育技术发展的能力,这比单纯教会教师掌握几种具体的新技术意义要重大得多.教师具有了适应教育技术发展的能力,在面对教育技术中“教育”和“技术”两方面的发展时就能处变不惊,游刃有余地实现自我学习,自我发展.

综上所述,信息化教育环境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值得我们乐此不疲地不断探索.

热点推荐

上一篇:中国数码影视的现状及发展机遇(1)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