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转型期高等教育体制创新与制度建设

转型期高等教育体制创新与制度建设

小编:梁应宏

一、高等教育在转型期的转变

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与上世纪80年代大不相同,已经由原来适应计划经济的高等教育体制,逐步转变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高等教育体制,高等教育也不再是少数精英接受教育的场所和学术精英探讨学术问题的机构,传统的高等教育体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相适应性日益突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矛盾也逐渐显露。由精英教育阶段过渡到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的功能日益拓展,其目标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高等教育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必须要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需要高等教育体制的转型与变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能力与水平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现阶段高等教育的改革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高等教育的整体改革与制度创新阶段,立足于打破传统的高等教育理念、提出新的建议和制定项全新的制度体系;第二个阶段是对创新建立的高等教育体制机制进行完善、补充、发展。

高等教育体制创新和制度建设要以综合改革为突破口。高等教育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的机构,而是应该面向社会并成为社会的中心,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取决于社会的需求与变化,需要同时站在国家宏观经济政治环境和微观高等教育体制内部管理角度深化高等教育的综合改革,要研究国家经济环境、对社会需求进行分析,坚持向社会开放,面向社会需要调整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并积极参与社会的建设与发展,积极推进协同育人、协同创新。

二、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存在的问题

处在转型期的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创新,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就是体制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不合理。在原有体制下,政府行政力量居于主导地位,高校始终处于从属地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是以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为主,由国家政府相关部门进行统一规划配置。我国原有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是基数+综合定额+专项补助,发展到现在的基本支出预算+项目支出预算模式,最终使高校之间的差距被不断拉大。这些制度都是以政府为主导推行的改革,高校并没有参与其中,政府为主导的体制是导致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的根本原因。

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过程中,高校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高校之间也没有形成一种公平公开的自由竞争的关系,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渠道单一,分配格局僵化。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资源还主要依靠国家的财政投入,而由于信息不对称,国家很难全面科学的对投入效果进行衡量,所以国家的投入主要侧重于教育规模、基础建设等方面,而很少涉及教育的质量;另一方面我国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较大,各地高校面临的问题和条件也各不相同,一刀切的改革模式和强制性制度,使许多高校在变革中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极度不均衡,就更拉大了我国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之间、经济发达与经济落后地区高校之间的教育财政的差距,造成了更大的不公平。

(二)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推行多元化,教学质量没有保障。传统的高等教育实行国家统一招生,办学体制的模式比较单一,既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发展,又浪费了大量教育资源,在转型期的过渡阶段,国家打破统揽办学的格局,改革办学体制,鼓励社会各种力量投资办学,出现大量民办院校,实现多元化主体办学,但是各地区发展的情况良莠不齐,无论从办学规模还是从教学质量等方面都没有得到保障。随着竞争出现,各地区经发展和区域需求不同,导致一些盲目兴办的院校出现资金和师资资源缺乏、生源紧张、就业困难等问题,最终不得不终止办学或被其他院校兼并,这不仅不利于高等教育体系的规范性,也不利于对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高等教育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传统高等教育制度是重点针对高等教育本身的约束和规范,是政府机关从宏观角度对高等教育整个儿体系制定的统一要求,各高校在制定内部管理制度时,大都在国家的相关规定指导下,对自身教育教学制定管理制度,其制度具有统一性、单一性,并没有考虑到外部环境对高等教育影响,也没有发挥各高校在内部管理制度的能动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体制等的不断改革深化,社会转型不可逆转,而在教育转型的过程中,高等教育也必然面临着制度的转型与新生、内部体制转型与运行机制转换、治理结构的改善及组织规则的变动。处于转型时期的高等教育内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需要在理念选择和价值抉择上深度思考,通过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解决存在的问题。

三、建立与完善高等教育制度新思路

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有效策略,最为关键的是尊重高校办学主体地位,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制定合理资源配置制度、改进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和进一步加强完善高等教育内部管理体制。

(一)制定合理性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制度。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制度在建立之初,国家行政性的力量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使得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是在政府行政管约束条件下让渡给其他配置主体的,而高等教育并没有参与资源配置。在转型期,我国社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大背景下,社会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与之相关的所有社会资源的配置都面临着新的选择与重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换的过程就是配置主体产权不断调整与选择的过程,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制度需要从政府宏观调控、社会经济的区域性需求和高等教育内部的角度予以考虑,充分调动和发挥高等教育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当前社会环境需求及发展的前提下,提出合理的资源需求和使用方案,使之加入到资源配置的制度建设中来,从而推动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对高等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和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将供给匮乏的矛盾解决,为高等教育市场竞争机制的建立和实施,奠定牢固的根基。

(二)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创新。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规模和水平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转变政府对于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应当依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及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采取不同的手段和策略,发挥协调、支持、引导、服务、监督等作用和职能,为高等教育与区域良性互动提供法律、政策、制度、资源和技术上的支持。

创新高等教育体系,不能只是依靠少数的几所大学,而是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既要有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也要有一流的教学型高校和一流的高职院校,形成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的良好格局。通过统筹规划高等教育资源,建立层次清晰、定位明确、重点突出、与学习型社会相适应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理顺各种形式、各种类型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促进不同高等教育形式之间的有效沟通和衔接,以灵活的学习制度和教学管理制度为纽带,搭建起开放多元和多样化的继续教育体制框架。为了规范多元化办学体制,国家需要出台相应的制度对各种形式的办学主体加以规范。一是确保各办学主体在市场竞争机制面前,所处的地位是平等的,消除所有制隶属关系中的弊端,实现办学主体发展和公平竞争;二是要实行准入标准,出台政策支持和鼓励那些具有办学实力的实体办学,对于不具备资质的主体采取整改或强制性终止办学的规定;三是打击恶性竞争、规范市场秩序,为推动高校的发展,开创良好的市场外部环境。

(三)高等教育内部管理体制创新。高等教育体制本身需要转型升级与改造,制度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也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与创新发展的根基。而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是教育体制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要建立新型的内部管理运行机制,实现内部管理体制的创新,应当以解决内部问题为突破口,对内部制度予以剖析和改造。首先,高等教育内部管理体制应该面向社会和市场,充分利用自身的内部现有资源,调动各方面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使办学效率与效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其次,实行高等教育人才聘用机制,从而实现公平竞争,在人事制度上推行全员聘任制;再次,运用激励机制,把绩效制度真正地落到实处,进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与绩效相挂钩的分配制度。

为了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的高等教育需要不断拓展其教育职能和功能,努力推进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只有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扩大高校的自主管理权、实现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加强教育发展的法制建设以及实现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创新,才能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才能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高等教育体制创新,应以多样化为特征的灵活开放的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任务是逐步形成以高等教育机构自主办学位核心的高等教育新体制。与此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的制度建设,主要是通过建立和完善严格的制度,以及在政府、社会与高等教育机构之间建立富有成效的质量认可、评估与鉴定制度,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持续提高,这些对于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有效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热点推荐

上一篇: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研究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