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美术院校心理弱势群体学生教育体制的构建

美术院校心理弱势群体学生教育体制的构建

小编:茹锦文

一、美院大学生心理弱势群体研究的意义

美院大学生心理弱势群体问题的存在造成的消极影响不是阶段性的,而是长期性的,无论从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战略方面,还是从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方面来说,对美院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研究都是非常必要的。一个时期以来,我国高等美术院校的弱势群体,占学生总数的比例呈逐年增高之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术院校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美院心理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探析

(一)社会因素

在整个社会层级中,弱势群体在社会转轨过程中被排挤在社会最底层和最不利的处境之中,这样的境地为他们消极心理的形成准备了合适的社会心理环境。

(二)个人因素

1. 经济贫困导致心理贫困。美院学费较高,致使部分贫困学生内心感觉无助,加之同学之间不正当的攀比,致使个别学生心理失衡,出现敌对态度和强迫症状,甚至成为经济心理双困生。

2. 环境变化引起心理上的不适。进入大学后,一些学生不适应集体生活往往走向自闭,觉得生活缺乏乐趣,世界很可怕,与人交往时容易表现出敌意。受专业特点影响,美院学生通常都是独处,在画板前一坐就是一天,他们更孤独、敏感,性格特点往往呈现两极性、敏感性,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

3. 情感问题导致心理失衡。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渴望与异性交往,得到爱情,但由于性心理不完全成熟,与异性交往困难、单相思、失恋等问题,常常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和生活,对身心健康成长不利。

4. 学业落后带来的心理压抑。许多在高中阶段的优等生,因不能适应大学独立学习的模式,无法很好地度过大一的学习迷茫期。

(三)家庭因素

1.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陈旧的家庭教育模式,使得学生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还有一部分父母过分溺爱孩子,逐渐使一些学生形成任性、自私、固执、蛮横、缺乏集体合作等不良性格特征。

2. 家庭关系不和睦。父母感情的和睦与否对子女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父母亲的关系长期紧张或者离异,毫无疑问会对子女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使他们陷入苦恼、愤怒、悲观、失望、厌世、恐惧之中。

(四)学校因素

美院心理咨询机构硬件设施不完善、人员缺乏,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不规范,导致一些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大部分学校还只停留在事后及时处理的阶段,心理问题筛查和预警机制尚未建立或不完备,心理咨询及心理问题的排查和处理工作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解决美院大学生心理弱势群体的教育体制

(一)完善帮扶及援助机制,为心理弱势群体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建立健全贫困大学生的帮扶对接机制,充分发动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各界有爱心、有能力的团体和个人,完善助学贷款发放及偿还制度,保证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经济贫困而不能完成学业。

(二)开展家访工作,使家庭、学校教育形成有效连动

家访工作可以有效地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一方面有助于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的背景、家庭教育、性格成因,从而更好地对学生实施帮扶计划,另一方面,可以使家长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使家、校双方在学生的培养上形成合力,共同探讨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方式。

(三)优化社团组织,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可以通过针对性地开展适合美院学生心理发展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心理弱势群体学生的负面情绪对外宣泄到活动中去,同时,利用校园文化活动这个途径,向学生传递正能量,抢占学生思想阵地,剔除或禁止腐朽文化进入校园。

(四)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提升心理自愈能力

不断丰富心理健康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师生间的互动,真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五)加强辅导员在心理辅导中的作用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学生成长、成才的领路人,不应该只把自己局限于班级的管理者、服务者,而应该同时把自己定位成学生的朋友和学生心理的保健者,直接影响着人格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提高辅导员的心理疏导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六)引入班导师、专业课教师心理疏导机制

美院要充分发专业课教师的作用,加强对青年专业课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增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预警意识和心理疾病、心理危机的预防能力。

(七)开展朋辈辅导,发挥班级和学生心理委员的作用

首先,同学之间共同学习和生活,相互交流和沟通频繁,而且学生也喜欢向同龄人打开心扉、交流感情、倾诉烦恼,如果能具有一定心理健康知识,在相互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同学之间就能得到很好的心理帮助。其次,助人与自助是内在联系、相互影响的,朋辈心理互助活动有助于提高广大学生心理卫生的意识和能力,助人的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的心理调节能力,提高人际沟通、情感交流的能力,学会关心别人、接纳别人,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当自己碰到心理问题时,也可以自己帮助自己,从而达到助人者自助的效果。

热点推荐

上一篇:我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研究视角与特征分析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