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浅论民办高等教育资源的发展环境和配置机制

浅论民办高等教育资源的发展环境和配置机制

小编:

" 论文关键词:民办高等教育;教育资源;发展环境;配置机制

论文摘要:民办高等教育资源具有社会性、稀缺性、时效性、连续性和能动性特点。民办高等教育资源的发展环境的特殊性表现有良好的宏观背景;区域环境的不平衡性;生态因子的多样性和多变性。民办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机制包括竞争与激励机制、法律与行政机制、自我发展与约束机制。优化民办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还必须正确认识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之异同;正确认识政府职能,扩大民办高校发展空间。民办高校要有竞争意识,提供优质教育服务;建立现代民办大学制度。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发展,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已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实践证明,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优质教育资源的配置,而优质民办高等教育资源要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和科学的配置机制。本文拟针对我国独立设置的民办高等学校教育资源的特点、民办高等教育资源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和配置机制进行探讨。

一、民办高等教育资源

发展环境和特点民办高等教育资源是指民办高校在办学过程中所需要的人力、财力、物力、信息和精神文化资源。其中人力、财人、物力资源属于有形资源,而精神文化资源属于无形资源。

民办高等教育资源不同于其他资源,其发展环境具有特殊性。

(一)需要良好的社会宏观背景。高等教育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所制约,同时又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民办高等教育资源要遵循这一基本规律,要在良好的市场、社会、政府、民办高校宏观背景中产生和发展。我国正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启动着民办高等教育资源的生长。同时,整个社会高等教育需求旺盛,为民办高等教育资源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政府行为决定着民办高等教育资源与民办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和生存空间。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努力,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民办高等教育资源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较好的社会环境。

(二)区域环境的不平衡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区域性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民办高等教育资源发展区域环境的不平衡性。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出现的“陕西现象”、“江西现象”、“浙江现象”、“广东现象”都说明这一点。陕西是国家设在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基地,为陕西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创造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江西利用广东发展经济需要大批实用人才,以培养实用人才为目标促进了江西民办高校的迅速发展;浙江利用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投资公办高校的改造;广东利用港、澳、台、海外侨胞的支持,迅速发展民办高等教育都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三)生态因子的多样性和多变性。生态因子源于生态学中的概念,指有机体形成良好生态系统的因子,当生态因素缺乏时,或在低于临界线,或超过最大忍受度的情况下,生态因子就会变成限制因子。在教育生态环境中,民办高校教育资源的生态因子主要由物源流、信息流、能量流等组成,包括政策法律、经济文化、地理环境、经费、土地、房屋、学生、教师、管理人才、校园文化、社会认可度等多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形成了多样性的特征。这些因素不断发生变化,例如高校扩招、独立学院的出现、公办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等都会促使民办高等教育资源生态因子发生变化,有时甚至变为限制因子,限制民办高等教育资源的发展。民办教育资源的核心部分是人,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有主观能动性,不仅对限制因子的作用有适应机制,而且能主动地创造条件,变限制因子为生态因子,近年来陕西民办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变化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所以,生态因子的多样性和多变性是民办高等教育资源发展环境的重要特点。

民办高等教育资源发展环境的特殊性,使得其具有以下特点:

1.社会性。民办高校不同于公办高校,公办高校办学所需要的人、财、物资源主要由政府配置,而民办高校办学所需要的资源主要由社会筹集。" 在民办高校利用以前,这些资源属于社会资源,它们被民办高校利用以后才转化为民办高等教育资源,社会性是其重要特点。

2.稀缺性。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和社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民办高等教育资源还比较少,优质教育资源尤为缺少。稀缺性是优质民办高等教育资源的重要特点。

3.时效性。目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民办高校的办学主体意识和办学方式不断发生变化。民办高等教育资源的类别较多,在民办高校的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学校对其需要的迫切程度会有所不同,对教育资源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也会不同。例如,陕西一些著名民办高校在早期就曾提出硬件先行的发展战略,在升为本科院校以后又都十分重视组织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和人力资源配置,所以时效性是其重要特点。

4.连续性。民办高校是一开放系统,必须依靠长期足够的人力、财力、物力、信息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才能生存和发展,所以连续性也是民办高等教育资源的重要特征。

5.能动性。人力资源在民办高等教育资源中,处于核心位置,而人是富有生命力的活动主体,具有能动性。所以能动性也是其重要特征。

二、民办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机制

所谓机制,就是系统的构造和运行原理。民办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机制,就是民办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构造和运行原理。

民办高等教育资源系统构造主要由市场、社会、政府和民办高校组成。市场和社会是民办高等资源产生和发展的主渠道,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通过市场和社会反映出来,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所需的资源也大多来源于市场,市场启动民办高等教育的产生和发展。社会舆论对社会资源转化为民办教育资源也起着导向作用,为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创造社会条件。民办高校属于办学主体,政府依据国家法律对民办高等教育进行干预。根据民办高等教育资源的发展环境和特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办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主要包括以下机制:

1.竞争与激励机制。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民办高校通过优质教育服务为社会提供准公共产品。市场经济通过市场机制、价值规律的作用来配置民办高等教育资源,通过劳动力市场价格信号调节民办高等教育的供给与需求。它的优点是可以通过灵敏的价格信号和自由竞争来协调教育的供给和需求,从而实现民办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所以竞争是民办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机制。但是,民办高等教育同物质商品不同,在教育市场不甚完善的情况下,通过市场竞争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是有范围、有限度的,甚至会产生盲目性和自发性等缺点,还必须通过社会和政府的激励和规范才能逐步完善。

2.法律与行政机制。现代社会正在走向政治文明和民主法制社会。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法律制约和政府的规范,法律和行政机制必然成为民办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机制。2002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使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有了法律依据,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也通过制定条例予以实施。民办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仅需要合理的法律地位,而且需要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法律和行政机制规范民办高校的行为应当是积极的,而不是被动和消极的。如果只从限制约束的功能出发,就会使民办高校教育资源的发展空间日益变小,民办高等教育的法律地位也会成为一纸空文。在我国,民办高校同公办高校不同,公办高校主要依靠政府配置资源,民办高等教育资源虽然主要通过市场和社会进行配置,然而政府仍然承担着同市场和社会共同为民办高校配置教育资源的任务。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可以同发达国家一样为民办高校划拨一定数目的经费,既使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也可对成绩优秀的民办高校进行物质奖励或通过制定政策扩大民办高校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

3.自我发展与约束机制。民办高校是面向社会办学的主体,也是吸纳和配置民办高等教育资源的主体,提高民办高校自我发展与约束的能力就成为优化民办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关键。民办高等教育资源的社会性说明社会资源能否转化为民办高等教育资源取决于民办高校吸引和利用教育资源的能力,这也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出现的区域性不平衡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自我发展与约束机制的形成取决于民办高校办学者的心理文化素质和实施的制度。有人认为,陕西民办高校发展过去是靠机遇,今后要靠实力,其实并不确切。事实上,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机遇在各个时期都存在,只是时间地点不同,机遇的表现形式不同,关键在于办学主体的素质和政府的政策。约束机制主要由制度和体制来体现。对已有较好基础的民办高校来说,能否持续发展的条件在于执行什么样的制度。如果形成良好的现代民办大学制度就能吸纳优秀而又稀缺的民办教育资源,使学校持续不断向前发展。如果实行家族式管理,学校的实力再强也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优质资源就会逐渐丧失,终究要落到后面。

三、优化民办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正确认识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之异同。《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五条指出,民办学校同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二者法律地位相同,而资源配置的方式则不同。一些管理部门常常忽视这一重要区别,在机构设置、人员管理和大学生招生录取、教育教学评估等方面忽视民办高校的特点,采取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同一化的政策,限制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民办高校属于非营利性公益组织,个别同志甚至将民办高校列入经济产业部门让其提供经费赞助,形成了不良影响。

2.正确认识政府职能,扩大民办高校发展空间。政府对民办高校不仅要依法实施管理,使民办高等教育规范运行,而且兼有通过扩大民办高校发展空间,同市场和社会共同为民办高校配置教育资源的任务。有的领导和教育部门把民办高校规范运行理解为缩小发展空间,使民办高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主体地位难以落实,优化民办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无法实现。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政府管理职能的重要内容是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这就必须在法律的许可范围内扩大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空间,使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健康而有序地发展。

3.增强竞争意识,促使民办高校为社会提供优质教育服务。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一种服务经济,市场竞争其实就是服务质量竞争。民办高等教育主要依靠市场和社会进行资源配置,民办高校必须通过为社会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积极参与社会竞争。没有优质教育服务,不仅难以取得社会认可,而且难以取得优质教育资源。这是已被实践证明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加强社会宣传是我国民办高校的普遍做法,如果从实际出发作适度宣传则是需要的,也能产生良好的效果。有的人总认为民办高校通过不切实际的广告宣传就可以赢得社会的信任和支持,其实是行不通的。

4.建立科学的现代民办大学制度。民办高校是具有活力的开放系统,这一系统的生命力取决于建立的内部制度。这种制度表现出学校的运行机制和吸收配置优质教育资源的能力。同民营企业一样,我国的民办高校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各项规章制度尚不健全,办学者和举办者还没分离,有的甚至存在着家族式管理的现象,不利于优质教育资源的配置。我国民办高校要尽快建立现代民办大学制度,使民办高校管理实现现代化、民主化和科学化,增强吸纳民办教育资源的能力,为自己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苏智先,王仁卿主编.生态学概论(修定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梁克荫.高等学校发展论[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

[4]梁克荫,杜希民.陕西现象与民办高等教育发展[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

热点推荐

上一篇:论医学院校考试命题的改革和探索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