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共青团对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的再认识与管理

共青团对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的再认识与管理

小编:

"

论文关键词:共青团 高校学生社团 作用 问题 认识 管理

论文摘要:作为高校团工在新条件下的重要载体,团组织须充分重新认识高校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有利于提高思想、科学、文化素质与实践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广泛参与、培养合作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建设高品位校园文化;同时,对其数量类型、管理、活动、互补、指导等发展欠缺问题,也应有清醒的意识与足够的重视;才能在管理上确立正确引导、自主活动、统筹管理、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明确如下基本工作思路:完善机制、提高活动质量与社团领导者的素质、协调与第一课堂的关系、以评促进的严格考核。

由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三章第一节对学生社团作出了明确的界定,学生社团是本校学生自愿组织的群众性团体,是学生志同道合的组织。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学生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渠道,它通过“社团精神”的积淀和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愈来愈受到大学生的喜爱,成为高校校园生活的一个亮点和热点。

过去学生都是依靠传统意义上的班级组织起来开展活动的,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和完全学分制的实施,学生的住宿不会像现在这么集中,课程选择灵活性加强,学制实行弹性化,学生同班不同宿、同班不同学的情况已成为现实,这一切使得传统学生班级的概念更加淡化。而学生社团是学生凭兴趣自发组织的,它鼓励出怪才、奇才。所以在这种条件下,学生社团将成为凝聚青年学生的主要渠道,团组织要想团结带领青年学生,就必须充分认识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与存在问题,确立基本的管理原则与工作思路。

一、高校学生社团有利于高校素质教育的积极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文文化和科技文化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信息时代以及整个社会信息化趋势的到来,社会对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社团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它以积极向上的价值趋向、宽松且自主自律的组织形式、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赢得了青年学生的广泛参与,学生社团为大学生成才拓展了空间。在新时期其主要积极作用在于:

1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仅靠理论的灌输和说教是难以奏效的,它必须内化成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社团通过形式活泼的学生自主活动,激发大学生自觉学习中国历史、地理、文化和政治知识,集理论性、实践性和趣味性为一体,对大学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如通过谈心沙龙、辩论赛,演讲赛等方式引导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理性思考,解除心中的迷惘和困惑;通过服务社会、服务他人,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等。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和教育,不断审视自己,提高自己,从而明辨是非真伪,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达到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目的。

2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21世纪的大学生不仅应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更应具备求实的科学态度,高尚的人文精神和不断创新的能力。社团文化活动具有“整体引导,潜移塑造”的功能,学生社团是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组织。

学生社团的活动不仅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次性的特点,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专业联系职业、学校联系社会的特点,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质,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增长学生才干;有利于各种人才的脱颖而出,能充分补充单由各级团组织或学生会组织开展活动的局限性。

3增强了新时期高校学生活动参与的广泛性社团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涉及政治、经济、教育、文化、艺术、体育、公益等诸多方面,并且一个活动中往往多项内容相互交融,这样有利于满足学生多样性的需求,从而使校园文化活动参与主体由过去的“精英型”向目前的“大众型”转变。

4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学生社团有助于培养一种作为集体一员的感情和合作感。社团组织的发展,各项活动方案的设计、经费、设备、场地等一系列难题的解决,都需要同学们去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取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每一项活动的开展,既为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人际交往舞台,又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会了如何协调和处理各方面的人际关系,提高自身交往能力;既培养了大学生公平竞争和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又培养了他们自立、自信、开朗的性格和热爱生活、勇往直前的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为将来步入社会、适应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高校学生社团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目前,高校的学生社团发展很快,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与专业密切相关,又强调提高实践能力的环保类、学术类和实践类社团;有以提高体育技能、艺术修养为主的体育类、文艺类社团;有以提高生活情趣或加强道德修养为主的公益类社团。各类社团为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丰富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在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1数量与种类缺乏合理性目前,学生社团数量众多、种类繁杂,不少高校存在“百团”大战的现象,社团相互交叉,设置欠妥,文艺体育类、专业知识型居多,科技创新型社团偏少。

2管理缺乏科学性学生社团队伍庞大,人员冗杂,自身素质参差不齐,加之有些社团组建程序不规范,没有严格按照学生社团管理制度进行申请、审批,没有健全的工作制度,出现了社团内部管理紊乱,人心不齐,特别是经费乱用、印章乱刻等现象。

3活动缺乏规划性社团活动次数很多,但形式单一,内容陈旧,缺乏创意。这主要在于社团骨干工作能力不强、业务生疏,缺乏开拓创新精神;而且社团的活动经费严重不足,也制约着社团的发展。

4优势缺乏互补性社团之间缺乏横向联系和交流,各社团往往是闭门造车,各行其事,搞盲目攀比;长期下去,不利于社团之间的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必然导致社团工作局面紊乱、头绪万千,形成一种无序的竞争局面。

5工作缺乏指导性有关部门对社团开展的工作指导不力,只注重社团成立前的筹备,而没有真正深入到社团活动中给予业务上的指导、强化社团的管理等,加上社团缺乏办公、活动场所,设施短缺,经费不足,导致社团工作很难上档次、上规模、出精品,有的甚至对社团采取“自生自灭,去留自由”的态度,出现了社团开展的活动与学校中心工作相脱节的现象。"

三、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工作思路

学生社团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各高校基本上都成立了一批体现时代特色、导向正确、受到师生喜爱的优秀社团,培养了一支社团骨干队伍,社团建设积累了大量经验,开展的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鲜明,社团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团组织对学生社团要按照“加强指导,规范管理,继承传统,发挥优势,巩固成绩,扩展领域,广泛参与,把学生社团建设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依托和阵地”的目标,充分发挥团组织的思想教育功能,突出重点,优化结构,合理布局,加强整合,引导社团积极开展工作,把社团做大做强,凝聚社团文化,扩大社团影响,创造社团氛围,打响社团品牌,为学生搭建锻炼、展示才能的平台,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参与的氛围,为优秀学生的成长创造宽松的环境。

(一)确立社团管理的基本原则

1正确引导的原则要始终不渝地用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教育青年学生,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服务于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为落脚点来开展社团活动。及时掌握社团活动的方向,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树立正确的理想,争做“四有”新人,引导同学们正确认识社会和他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关心、支持社团积极开展活动,在思想认识、组织管理、活动内容、专业技术等方面给予全面的指导和引导。

2自主活动的原则社团是大学生自己组成的团体,从社团的筹建、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领导人的产生、管理制度的健全到活动内容的设计,活动方案的出台及活动经费、场所的筹措,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充分发挥学生的才智。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性的活动中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提高能力、增长知识。

3统筹管理的原则一个学校往往有十几到上百个学生社团,但全校社团活动应该“一盘棋”。管理中要求各学生社团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上交年度和学期工作计划,再由社团的协调组织“社团联合会”统一安排活动内容、时间、设施、场地等,避免社团活动过于频繁、重复和撞车现象。

4协调发展的原则处理好学生社团与各级学生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地位、待遇上要平等对待,帮助解决社团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引导他们相互支持,协调发展,构建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一体两翼”(一体:团组织;两翼:学生会、学生社团$的格局,为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发挥更大的育人功能。

(二)确立社团管理的基本思路

各级团组织要围绕“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这一主题,积极拓宽工作思路,寻找共青团在高校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切入点,在个性化增强的工作对象面前更新工作方法和活动内容,大力扶植学生社团工作。要积极引导学生社团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在活动形式上向广度发展,内容上向深度发展,增强其文化、科技底蕴。以育人为宗旨,坚持“从同学中来,到同学中去”,加强社团建设,抓好以“科技文化、学术文化、文体文化、道德文化、政治文化”为主的校园文化建设,把更多的青年学生凝聚到团组织身边,这样团的工作才有效率和效果可言。

2进一步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高质量的社团活动是社团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提高社团声誉、增强社团凝聚力的关键所在。目前有些社团组织活动一味追求大声势,大规模,更多注意表面形式、摆“花架子”,而不注重活动内容的实际效果。社团活动要力戒浮夸,讲究实效;增强活动的思想性和教育性,坚持活动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力求出精品,上档次。在当前要大力扶持科技、学术类社团,坚持以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为主导,营造浓厚的课外学术科技文化氛围,使社团活动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能力、拓展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

3进一步提高社团领导者的素质某些社团之所以没有凝聚力,组织涣散,与社团领导者的素质有直接的关系。部分学生受功利思想的支配,担当社团领导只是为了自己头上多一份桂冠、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缺乏责任感和为同学服务的意识。加强对社团的管理,首先要抓好社团领导者,要把一些文化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在同学中享有较高威信的学生选拔到领导者的岗位。同时,注意培养和使用相结合,教育和管理相结合,多途径、多方式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组织管理能力,把社团骨干纳入到学生干部管理体系之中,培养他们敬业奉献、勇于开拓的精神和团结友爱的合作精神。

4切实摆正社团活动与第一课堂的关系社团活动是属于第二课堂的,学生必须在有能力完成好第一课堂的任务前提下,才能参加社团活动;社团活动的开展也应以不影响第一课堂教学,不干扰正常学习秩序为前提。加强对社团的管理,要引导同学们分清主次,正确处理社团活动与课堂教学的关系、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社团活动与专业学习的关系。对主次不分,本末倒置的活动应坚决制止,对只醉心于社团活动而放弃专业学习的同学要劝其离开社团,真正使社团活动成为第一课堂有益的延伸和有效的补充。

5以评促进,严格考核建立健全学生社团及其骨干的考评制度,引进激励机制。对学生社团进行“两手抓”,一手抓培育发展,一手抓监督考评,做到思想政治工作进学生社团,加强对社团的教育和管理,帮助其解决成长成材和开展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引导他们正确处理热点问题,化解学生的思想疑惑;同时,制定完善科学的社团工作评介体系,对管理有方、工作扎实、富有创意、成绩显著的社团通过评选“优秀社团”予以表彰,对在德、智、能、绩等方面表现突出的社团骨干授予“优秀学生干部”称号。以此为手段,推动社团的健康良性发展,努力把学生社团建设成为新时期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热点推荐

上一篇:巧借学习动机论,激发高三理科生语文学习的热情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