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论薄弱学校的成因及变革策略

论薄弱学校的成因及变革策略

小编:

"

论文摘要:薄弱学校的存在,制约着基础教育的现代化进程,其生成是内外动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改造薄弱学校意义重大,政府、社会、学校应齐抓共管,采取切实有效对策,抓出成效。

论文关键词:薄弱学校 成因 改造

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内大量薄弱学校的存在,是当前义务教育普及与提高过程中出现的老大难问题,是制约我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瓶颈”,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进程,影响了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因此,分析薄弱学校的成因,变革薄弱学校,势在必行。它已成为全社会的热点问题,也是我们教育理论工作者新世纪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何为薄弱学校

薄弱学校是相对于好学校而言的,指在特定区域内,办学条件较差,师生素质相对较低,教育管理不善和教育质量不高,办学效益和社会声望低下的后进学校。其实质就是指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因长期缺乏办学活力和凝聚力而导致教学质量差、社会信誉差的学校。薄弱学校是同类学校的落伍者和后进者,有的是因为没有达到国家要求的义务教育标准,有的虽然已经达到这个标准,但因为没有达到当地政府规定的质量标准和社会要求,仍然属于薄弱学校。因此,薄弱概念其实是相对的。

薄弱学校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外部援助少,典型的“弃儿”表现为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关心和支持不到位,在资源投入方面缺乏应有的公平和倾斜;教研指导不到位,缺乏针对性;社区和家庭帮助不到位。薄弱学校多处于城乡结合部和老城区及新建城区,这些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管理水平不高,教育意识淡薄,难以形成与学校教育要求相适应的良好社会和家庭教育环境。

2.内部条件差一是硬件条件差,缺乏基本的办学条件,存在着校园狭窄、校舍破旧、图书资料缺乏等问题。二是软件差。①教育观念落后。办学思想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面,兴奋点始终集中在应付考试和提高升学率上,与重点学校硬拼升学率,教育目标始终是关注少数人,牺牲一大片。②学校管理水平低下。表现为领导班子整体素质差,“软、散、懒”,缺乏凝聚力,改革和开拓意识不强,“等、靠、要”思想严重;或者是年龄老化,进取心减退,甘心做“维持会”;或者是班子内部不团结,彼此勾心斗角,内耗分散了精力,失去了人心;或者是人非所用,缺乏基本的办学思想和管理经验,导致学校管理混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得不到保障。③师资水平差。表现为群体素质不高以及数量和结构等方面的不足和不合理。缺乏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以及热门学科(如外语、计算机、音乐、美术等)师资。学历合格和胜任工作的教师也不多。好教师分不进、留不住。④学生文化基础比较差,问题学生较集中,学生流失率较高,小学校小班级的现象比较普遍。学校起点低、历史短、问题多,难以形成良好的校风和学风。⑤经济创收能力差。薄弱学校普遍规模较小,校办企业困难,缺乏“地利”因素,依靠出租房屋获利甚微,又没有择校收入和其他社会捐助,导致学校经济困难,教师收入低下,人心思走。

3.办学成效低表现为办学质量和效益低下,社会声誉低下。教育质量低下,反映在教学质量和学生质量两个方面。前者表现为国家规定的课程教学“缺斤少两”,不合格课程较多,完不成计划教学进度,学校升学率、毕业合格率和学段巩固率等各项指标均未达标;后者涉及到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要求。办学效益差,表现为学校规模偏小、师生比例不协调,造成宝贵教育资源的浪费。因为学校质量低、管理差、校风不正、社会形象不佳,在社会大众心目中产生了“马太效应”,加重了对薄弱学校的不良印象。家长对薄弱学校避之惟恐不及,学生转学现象非常严重。

在现实生活中,各个薄弱学校的薄弱点可能不尽相同,有的是全面的薄弱,有的是局部的薄弱。薄弱学校矛盾和问题的焦点,表面上看是在办学条件(经济因素)和师资生源上,实际上是办学质量和社会效益的问题。它有如下特性:①存在的相对性。它的薄弱是相对而言的.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也一定会在改革中消除。②形成的累积性。它是在相对薄弱的基础上,由诸多消极因素长期负向积累而成的,要想消除必须作长远打算,综合治理。③薄弱的综合性。薄弱点逐步扩大为全面的基础的薄弱,要想治理必须抓重点,夯实基础④转变的艰巨性:历史的积淀和基础的薄弱,将使转变工作非常困难和漫长,因此,抓好重视内因变化、重在软件建设、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的改革,将是转变薄弱学校的突破口。"

二、薄弱学校的成因

薄弱学校是怎样产生的?通过分析薄弱学校的问题,我们的回答是:因为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造就了重点学校,同样,也因为缺乏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形成了薄弱学校:也就是说,薄弱学校不是单一因素形成的,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是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

(一)薄弱学校生成的外部动因

1.教育发展目标过高与教育资源投入不足的矛盾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穷国办大教育”是现实国情,不实事求是,往往造成“大教育穷办”的局面。在教育发展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为了求得一时的政绩,制定教育发展目标缺乏科学的论证,只讲数字化和普及面,不顾现实条件与质量盲目发展的现象,结果出现了一大批不合格的中小学校。

2.义务教育统一目标与现代教育体制的矛盾义务

教育是国家统一任务,但同时又依靠“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来实现。而各地教育投入能力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状况,中央和省级政府又缺乏必要的调控手段,难免会出现一大批基础薄弱的学校。

3.城区改造动迁的原因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

首先带动了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在逐日扩大更新,老城区在拆迁,近郊区在新建。在这个建设配套的过程中,老学校尚未完成搬迁,新建学校尚未步人正视,这也是产生薄弱学校的因素。

4.市场经济的影响人们在经济领域形成的“效率

优先、兼顾公平、等价交换、优胜劣汰”等意识,不自觉地影响其教育投资倾向,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必然热衷于重点学校。这种社会资源配置倾向,政府很难控制拉平,结果对重点学校是锦上添花,而对薄弱学校无疑是雪上加霜。

5.教育结构改革的因素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教育改革

促使中等教育阶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结构发生了变化。一部分薄弱中学改为职业学校之后,有的抓住了机遇,成为热门学校.摘掉了薄弱帽子;有的则继续成为职业教育体系中的薄弱学校。而原本属于中间层次的普通中学则沦落为薄弱学校。

(二)薄弱学校生成的内部动因

1.应试教育长盛不衰和家长望子成龙愿望日趋强烈的影响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主要特征的应试教育,受到教育内外部评价制度的强化,也将基础相对薄弱的学校引入“片追”的行列。因“文革”耽误而将成才心愿寄托在下一代身上的一代人强化了其独生子女成才的愿望,不顾一切地追求升学率高的重点学校.更加了薄弱学校“弱者”的地位。

2.英才教育思想和重点学校政策的影响设立重点学校的政策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阶段性产物,曾经发挥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任何政策都具有两面性,把中小学人为地划分出三六九等,使得原本有限的教育资源又进行了厚此薄彼有倾斜的分配,它保证了“快出人才”,但也使学校之间的差距开始扩大。尤其是普及义务教育的工程中,一些地方还没有及时转移基础教育工作的重心,为突出政绩和满足个人利益,仍热衷于搞变相的重点学校。他们时常为本地没有几所“窗口校”或“样板校”而内疚,却从不为本地有这么多破烂不堪的薄弱学校而惭愧,抓重点学校真心实意,抓薄弱学校虚张声势。

3.薄弱学校自身的原因在外部环境逐渐有利的条件下,有的薄弱学校经过政府的扶持,抓住机遇,找准突破口,迅速改变了面貌;但有的薄弱学校则始终陷入薄弱的怪圈而不能自拔。原因就在于这些学校领导安于现状,恪守计划经济时代养成的“等、靠、要”思想.不图进取。

三、变革薄弱学校的策略

改造薄弱学校功在当代,惠及千秋,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教育的公正平等,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因此,治理、改造薄弱学校是政府和教育部门的重要职责,应该下大力气把这项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一)宏观对策:强化政府行为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各级政府和学校要充分认识到解决薄弱学校问题对教育发展大局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把解决薄弱学校问题摆到重要日程上来。"

2.制定规划,明确目标,实行目标责任制各地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办学条件(规划、用地、校舍、设备、设施等)、学校管理(人员配备、制度建设)、领导班子(年龄、学历、资历、政绩等)、师资队伍(学历合格率、职称合格率、骨干教师比例、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水平等)、学生质量(年辍学率、犯罪率、中考合格率.体育达标率等)、校风、班风、学风等方面制定具体的分阶段达标标准,以“工程”的形式明确下来。

3.建章立制,把治理薄弱学校工作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市、县(区)成立由主要领导牵头的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县(区)政府及其教育部门签订责任书。主要部门和领导建立薄弱学校定点联系制度,确保此项工作落到实处。

4.制定配套性倾斜政策,加强薄弱学校软硬件建设在人事制度上,给予配套优惠政策,全力加强薄弱学校的领导班子和师资队伍建设。具体措施是:利用利益驱动机制,建立于部流动制度,充实薄弱学校领导班子选配和鼓励优秀校长和后备干部到薄弱学校工作,严格校长“持证上岗”制度,加强学校领导班子的进修提高工作,提高薄弱学校管理水平。在师资建设上,对薄弱学校实行优先倾斜政策诸如优先分配师范毕业生.引进骨干教师和返聘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离退休教师(不受编制限制),鼓励和支持薄弱学校教师进修提高,鼓励组织地区优秀教师和特级教师定期到薄弱学校支教、帮教,鼓励重点学校在师资建设方面与薄弱学校建立经常性联系,在教师职称评定和各项表彰及住房上给予一定的倾斜政策等。②在经费投入上,建立投入保障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具体做法是:政府部门从财政经费和教育费附加中抽出一部分经费,按照市与区(县)规定的比例配置,设立一定的专项专用经费;从公办学校改制学费收入中提取一部分经费用于薄弱学校改造工作,逐年加大支援薄弱学校的比例;扶持薄弱学校校办企业,增强学校经济实力;发动群众集资助教等。其中,政府财政性投入占主导地位,在经费投向上,主要用于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包括新建、扩建和修缮校舍及专用教室,购置和维修教育教学仪器,帮助发展校园经济,适当改善教职工待遇等。

5.利用大众传媒,改善薄弱学校的社会形象,争取社区的资源援助改造薄弱学校的成效,必须经过政府及教育部门和社会的多重检验,特别是改变了社会对薄弱学校的不良印象必须充分利用电视、电台和报纸等大众传媒宣传工具,广泛宣传政府改造薄弱学校的意义,及时反映改造薄弱学校的成效,注意报道先进典型,突出薄弱学校教职员工新的精神风貌,以争取社区的支持。

(二)基本对策:加强薄弱学校改革

薄弱学校要加强内部各项改革,练好内功结合招生制度的改革,改善薄弱学校的生源分布。一方面坚持就近入学,取消小学升初中的考试,改善薄弱学校生源;另一方面推行升学指标分配与办学水平综合评价结果挂钩的办法,逐步扩大定向生的比例,并适当降低薄弱学校的分数线。结合督导评估制度的改革,建立健全综合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把目标评价与过程评价结合起来=在质量评价,注重从合格率、升学率、巩固率、缩小差距率、扩大优秀率和办学特色等方面进行评价。结合敦育内外部管理体制的改革,把竞争机制适当引入薄弱学校,形成“以机制调动人,以精神鼓舞人,以服务凝聚人”的先进管理制度。实行校长职级与岗位津贴、工作实绩与奖励挂钩的制度,实行岗位聘任制和岗位责任制结构工资制、等级工资制和考核奖惩制,建立职、责、杈、利相统一的管理体制,达到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的目的。

(三)辅助对策:撤、兼、并、转

1.撤销 借用企业破产的办法,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大胆撤销一些没有必要继续存在或没有改造可能的薄弱学校,妥善安置教职工。

2.兼并 鼓励重点名牌学校帮助扶持薄弱学校,强弱结成对子,实行两个学校“一块牌子或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统一管理,统一核算,资源共享”的合作办法,可以极大地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3.合并 加强薄弱学校之间的合并和合作,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取得规模效益。

4.挂钩 上挂上联。上挂,一般利用师范院校的资源帮助薄弱学校办成附属学校的形式;下联,中学与小学联合,举办九年一贯制学校。

5.转制 对一些需要继续存在,但难以迅速改变面貌的薄弱学校大胆进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办学体制改革试验,实行“学校国有、校长承包、经费自筹、办学自主”的新机制。通过享受新的政策待遇,使学校在全新的基点上获得发展的更大空间。

6.改革办学模式 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发挥职业教育的专长,解决毕业生继续学习和就业的大难题。在全面育人的基础上办特色学校,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通过把学校办出特色,扭转薄弱学校生源萎缩的局面,摆脱学校越办越难的困境,扣‘破以往公办学校千校一面、整齐划一的状况,促进办学模式的多元化发展。

改造薄弱学校是一项系统工程,没有大的硬件投入是不行的,必须先优化环境,以外部压力促进内部变化。但仅有硬件投入是不够的,更要重视软件的建设。必须把领导班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放在首位,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端正教育思想,树立良好师德;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善学校管理,改进教学方法,营造良好校风。经验表明,要改造薄弱学校,生源是基础,校长是关键,师资是根本。

热点推荐

上一篇:浅谈创新教育与课堂教学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