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浅谈对于构建新型教师教育体系的思考

浅谈对于构建新型教师教育体系的思考

小编:

"

论文关键词:教师教育 开放化 一体化 专业化

论文摘要:当前的教师教育正处在由传统师范教育体系向现代教师教育体系转变的重要历史时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独立设置、封闭定向型教师教育体系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对高素质师资的要求,必须加快改革与创新,走开放化、一体化、专业化的道路,建构新型的教师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

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工作母机,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是教育竞争、人才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仍旧保留着明显的定向封闭型特征,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基础教育对师资培养与培训的要求,为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教师专业化问题,科学构建灵活开放、多样化的教师教育新体系,培养能够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型师资,为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做出新贡献。2002年9月8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我国教育发展需要的、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努力造就一支献身教育事业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全国各级各类师范院校,都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深化改革,锐意进取,为建设有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做出新的贡献”。这个讲话为实现我国教师教育创新,构建新型教师教育体系指明了具体的目标和发展的方向。

1 构建新型教师教育体系的必要性

在经济全球化、学习终身化的时代,为了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国际教师教育都正在加快改革,日益走向开放,教师培养层次逐步上升。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教师教育经历了由中等师范学校向高等师范院校发展,又由高等师范院校向综合大学办教育学院发展的过程,逐步由定向、封闭型向非定向、开放型过渡,由单一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构建新型教师教育体系是时代的要求,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我国教师教育必须改革,走开放化、一体化、专业化的道路。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这必然对教师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江泽民同志在“9·8”重要讲话中,对全国广大教师提出三点希望,“希望我们的教师志存高远、爱国敬业;希望我们的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希望我们的教师严谨笃学、与时俱进”。这也是社会发展对教师教育的要求,要求广大教师不仅具备深厚扎实的学术知识基础,担当起知识传播者的重任,更要具备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道德,具有科研、创新的能力和求真务实、乐于奉献的精神。为此,要进一步优化教师教育结构、强化教师教育功能,更新教师培养模式,构建新型的教师教育体系。

2 构建新型教师教育体系的途径

2.1建立开放、多元的教师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教师教育质量

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建设学习型社会,一个相对完整和稳定的、具有生机和活力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是十分必要的。我们的任务是积极地改革、完善和构建一个适应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开放的现代教师教育新体系。2教师教育的体系要由封闭、单一的体系转变为开放、多元的体系,在原有师范教育系统的基础上,将教师教育全面纳入高等教育体系,让更多的高水平、有条件的非师范院校参与教师教育工作。师范院校是高水平、有活力的新型教师教育体系的主体,在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中,教师队伍数量的满足和质量的提高仍有赖于师范院校发挥主导作用。师范院校要转变观念,深化改革,打破封闭的办学模式,加强与其他高校特别是综合大学的合作,部分师范院校可以并人综合性院校,成为其师范学院或教育学院。在师范院校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应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中试办教育学院或教师教育学院,为所有愿意当教师的在读其他专业的学生或已经毕业于其他专业的人提供教育学科专业课程,达到规定教师教育课程学分和标准,就可获得教师教育毕业证书和相应的学位。综合大学和其他高校参与教师教育,这是教师教育体系从一元封闭走向多元开放的标志。这种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既可以充分发挥各院校学科专业的功能,也可以使教师教育专业化;既尊重了学生个人的需要,也满足了社会对各种类型教师的需要。

此外,建立开放式教师教育体系必须加强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在不间断地向开放型和职前职后一体化教师教育体系转变的过程中,培训基地的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师范性大学向综合性大学靠拢,综合性大学向国际名牌大学看齐的趋势,势必影响其对教师教育的关注与重视程度,进而会弱化其教师教育职能的发挥。因此,开放式教师教育体系形成以后,师资培养与培训应成为教师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尤其是培训职能的发挥,显得更为重要。教师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必须建设稳定的培训机构和基地,形成省、市(地)、县、乡、校五级培训网络。要把省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成为本省开展继续教育的培训基地和业务指导及政策研究咨询中心。重点建设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积极探索校本培训基地建设。"

2.2构建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实现教师教育的终身化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师教育存在着重视教师的职前培养,忽视教师的职后培训和终身教育的倾向。教师职前培养的任务主要由师范院校完成,而教师在职培训的任务主要由独立的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来承担,造成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脱节。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这种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分离的教师教育体系已远远不能满足教师知识更新的需要,其弊端日益显现出来。主要表现为:对教师专业发展没有系统的考虑,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的设置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造成培养过程的分割以及人、财、物和时间上的浪费,不利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在建设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过程中,必须首先建设教师终身学习体系,把职前培训、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有机衔接起来,实现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一体化,构建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

实现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一体化,就是以建设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根据教师成长的阶段性特点,对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职后培训进行统一规划,建立一个互相联系、全面沟通、连续统一的完整系统。教师教育一体化既要充分利用高等师范院校的资源,发挥高水平大学在教师培训中的作用,又要建立起师范院校和教师培训系统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协调机制,才能取得最佳成效。高等学校既要承担教师的职前培养,又要承担教师的职后培训任务,使教师教育的几个阶段形成一个多层次、连续的、完整的过程,构建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实现教师教育的终身化。

2.3优化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构建新型的教师教育体系还必须加强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构建职前培养、人职教育和职后培训相互贯通的一体化的课程体系,确保课程设置前后兼顾,符合各阶段教师发展的特点和要求。一体化的教师教育课程的构建,要把职前培养、人职教育和职后培训三阶段的课程予以整合考虑,把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和不同层次的要求,确定教师教育的课程内容、结构、比例,突出每个阶段课程设置的重点和特色,并使前后各阶段相互贯通、衔接一致,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和整体性。

首先,应该遵循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制定职前、入职、在职各阶段培训的具体目标和课程内容,并互相衔接,互相补充,逐步加深。教师的职前培养重在打好基础,要加强师德培养,注重基础知识、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的教学,突出教学实践环节。入职教育重在进入角色,进一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更新观念,确定研究方向,能够较好地适应教师这一职业。教师的职后培训更应重视教育观念的更新、知识结构的优化,促进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形成,帮助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其次,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必须适应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需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教育对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应当具备高深的专业文化知识和广博的社会科学知识,而且要具有科研、创新的能力和求真务实、乐于奉献的精神,既会教书又能育人。所以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应具有全面加特长的特点,增强文理渗透,用现代文化、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正确处理好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关系,合理安排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比例,并逐渐完善课程的评价标准。

2.4强化教师教育的专业化,为建立教师教育新体系提供有力的保证

在科技发展、知识更新、社会变化不断加快的形势下,对教师在学科的前沿性、知识的综合性、研究的自觉性、面向社会需要的适应性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越来越成为不可替代的专门职业。建立一个高水平、有活力、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必须以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为保证,要有相应的制度政策加以保障。教师教育专业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学专业化,二是教师培养和培训专业化。这不仅要有外在的约束机制,如健全的教师资格证书考核制度加以保证,更要注重内在的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多方面对教师进行完整的、连续的培养和训练。我国从20世纪8O年代开始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立起了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并相继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为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供了基本保障。建立健全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是招聘合格教师、保证教师队伍质量的必要条件,也是创建新型教师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和制度保障,有利于形成高质量的教师储备队伍,为社会人员从教开辟一条渠道,吸引优秀人才从教。必须严格执行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完善教师资格考核、考试制度和操作程序,实现教师来源多元化与教师职业专业化的统一。

此外,还要求教师培训和培养机构的专业化,建立教师教育机构资格认定审批制度。由教育部组建专门的教师教育机构资质认证机构,制定教师教育机构资质认证标准并系统地评估和定期修正认证标准以及发展新的标准,确定规范的认证程序并评估、修改认证程序。教师教育机构认证标准应包括教师教育方案和规划、办学条件、教师教育候选者的选拔、课程计划、教师队伍、教学管理等六个方面。改革现行的教师培养和培训机制,把教师的在职培训纳入国家正规的教育系统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为教师提供高质量的在职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化水平和一体化进程。实行对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的认定制度,实现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与教师教育规范化的统一,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保证教师教育健康、有序、高质量地发展。

热点推荐

上一篇:关于对高职专业设置趋势的思考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