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简析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与对策

简析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与对策

小编:

  论文关键词: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对策

  论文摘要:本文首先根据权威报告,说明了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的现状。然后从学校、家庭、社会、学生、生活方式的角度分析了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增强青少年学生体质的对策。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世界是你们的,中国的前途是属于你们的”。伟人毛泽东在访问前苏联的一次演讲中曾这样满怀信心的告诉青年人。的确,作为“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的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是2l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然而,作为祖国明日之栋梁,作为中华崛起之希望的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

  1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现状

  最令人忧虑的还不是一些青少年学生没有健康的体魄,而是许多青少年学懒惰、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弱,情绪调控能力差、缺少志气、毅力、缺少顽强拼搏、奋勇争先的精神;有的青少年体力稍有不支就轻易放弃,有的青少年一喘粗气,就当逃兵,更令人担忧的是许多青少年对自己的体质健康状况居然没有一点忧虑,对自己的怯弱行为竟然满不在乎。尤其令人担忧的是随着肥胖、超重率的持续迅猛的增长,给青少年带来巨大的身心压力,导致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等成年病正向低龄化发展。

  2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原因

  青少年的较量是国家未来的较量,青少年的隐患也是民族未来的隐患。近20年来,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大为改观,可为什么青少年的体质不升反降,其原因是什么呢?

  2.1学校方面的原因

  体育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手段。著名的体育教育家马约翰先生曾说:“体育是培养健全人格的最好工具。”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先驱张伯苓也曾说:“教育里没有了体育,教育就不完全。”体育运动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而且处处体现着德育的功能。体育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壮美人生,对于培养团结、合作、坚强、献身和友爱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对于人的意志品质、自信心、心理调节能力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都有积极的作用。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可以通过体育进而全面育人,没有体育,素质教育就无法落实。尤其是在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到独生子女时代,急需培养青少年团结合作、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等多方面的品质,而体育在其中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许多学校对学校体育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甚至迫于种种压力,以应试教育替代素质教育,以“升学第一”替代“健康第一”。结果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学习时间过长,睡眠不足,精神紧张,根本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正如有人这样说:“现在的中小学生简直成了学习的机器,每天爬起来就是学习,排得满满的文化课,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好不容易放学回家,还有没完没了的作业等待他们,哪还有时间和精力去参加体育锻炼。”在教学内容上,中考高考考什么,学校就开什么课,体育课干脆就不开了,尤其是到了初三、高三更是这样。就算勉强开了,出于安全考虑也取消了认为存在危险性的运动器械和项目。如小学的“跳山羊”,中学的跳箱、跳高、跳马、单双杠、攀登架、爬竿、爬绳、秋千等,学生对这样体育课也没有多大兴趣,往往消极应付,“一堂课两个球(足球、篮球)老师、学生都自由”,一位体育老师坦诚地向笔者这样描述现在体育课逐渐“空壳化”“休闲化”“走过场”的现状。不仅如此,体育课还因各种原因常常被削减被占用,这种现象在中小学十分普遍,一些学校本来还有早操、课间操和下午的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活动,(其中就有体育兴趣活动小组),但由于升学的压力,很多健康有益的活动都被不声不响地取消了。此外,除了一些条件比较好的中小学之外,许多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场地器材设施少、师资缺乏、课程和活动内容陈旧等问题。特别是为了尽量避免伤害事故,大多数学校都因噎废食不敢开展激烈对抗的运动项目,很多学校还习惯于把孩子“圈养”在教室里,不允许在操场上奔跑,打闹,更少有创新的课程和活动形式,单调枯燥的课程和活动很难吸引学生参与的兴趣。“我们不是不想安排更丰富的活动,但是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不管是不是学校的责任,学校都要承担下来,这样一来,谁还敢安排学生喜欢的激烈对抗运动?”一位中学校长这样诉苦。由此可见,现在有些人已经到了“谈‘体’色变”的程度,怕出事,已经成为许多校长、许多老师、许多家长的共同心理。"

  2.2家庭方面的原因

  受“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家长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健康观,成才观,他们只重视孩子的智育,轻视孩子的体育,只重视孩子的营养,轻视孩子的锻炼,从而使孩子在家里的生活一直笼罩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小太阳始终难以见到“太阳”,譬如,在平时,孩子从学校回到家里,本想放松一下,玩一会儿,然而大多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便让孩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家里做各种各样的作业,在假期,许多家长也不让孩子放松休息,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的体育活动,缓冲一下本学期的紧张的学习所带来的身心疲惫,而是,把孩子送到“补习班”“辅导班”,继续进行文化课的学习,从而使孩子根本没有时间进行各种各样的体育锻炼,因此家长重智育,轻体育,重营养,轻锻炼是造成“土豆”和“豆芽”长成的不可忽视的原因,是造成“小胖墩”、“小眼镜”增多不可忽视的原因。

  2.3社会方面的原因

  按照建设部规定,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的小区,必须免费配套相应的面积的体育设施,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开发商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为了躲避社会责任,把建筑面积规划4.8、4.9万平方米,致使许多城市社区,很少或更本没有体育设施。有的社区虽然有体育设施但是这些体育设施是按照成年人的标准设计的,只适合成年人进行体育锻炼,不适合青少年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的匮乏和不合理,以及许多社会体育设施仍然没有向青少年开放,使有体育锻炼意识的青少年因这种客观原因无处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此外,许多有条件的城市社区也很少或根本不开展体育活动,如家庭运动会、社区体育节,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强社区居民尤其是青少年的体质。

  2.4学生方面的原因

  2.5生活方式方面的原因

  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除了学习压力缺乏有效的运动之外,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密切相关。第一,现代青少年的生活方式明显发生了由“动”到“静”的变化,随着生活条件的日渐优越,如上楼乘电梯、以车代步,不参与家务劳动、体力劳动减少……,等等人类生活方式的“静态化”都使得许多青少年的日常运动量较从前大为减少。第二,不合理的膳食导致“土豆型”“豆芽型”孩子随处可见,笔者曾随便问了城市几个青少年学生最喜欢吃什么,令笔者惊讶的是,他们异口同声的说:吃麦当劳、肯德基,然而他们不知道像炸薯条、汉堡包等含高糖、高脂、高热量的洋快餐都是垃圾食品,不利于身体健康,这些现代化工业流程生产出来的食品在迅速“催大”小孩的身体的同时,却降低了孩子体质,造成体形“虚胖”的小胖墩儿的增加。偏食,这种不良的饮食习惯也影响了青少年体质的发展,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家长溺爱太多,孩子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根本没有形成均衡的饮食结构,种种不良的饮食习惯加剧了学生体质的下降,造成了“豆芽型”体形的孩子的增加。第三,随着生活的现代化,电视、网络、游戏等对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有的学生每天要连续看几个小时电视,有的学生随时随地都带着耳机听音乐,甚至还有部分学生整日整夜沉迷于“电子鸦片”——‘魔兽’、‘传奇’、‘CS’之类的电子游戏和网络中不能自拔,这些行为都让学生的听力、视力严重下降。

  3解决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对策

  3.1从学校方面

  首先,学校应摆正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把体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切人点。认真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其次,学校要认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新课程标准,开足上好体育课,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弱占用体育课,更不得出于安全的理由,因噎废食,使体育课“空壳化”、“休闲化”、“走过场”。要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有效增强学生的体质。同时学校要实行科学规范的作息制度,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形成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生气勃勃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有效地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甲.。要积极开展早操、课间操和下午的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4,时的体育锻炼时间,让“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深入人心。此外学校还要加强学生体育社团和体育俱乐部的建设,广泛开展学生体育集体项目的竞赛。"

  再次,学校应合理分配办学经费,增加体育经费在办学经费中的比重,改善体育场地、设施条件,为青少年学生的体育锻炼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同时学校要根据课时计划,增加体育教师的编制,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和水平,努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使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

  最后,学校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合理安排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控制作业量,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体育锻炼时间,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增加授课时间和作业量,加重学生学习负担。

  3.2从家庭方面

  首先,家长要深刻地认识到体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健康观和成才观;其次,家长要掌握必要的营养科学知识,注意改善孩子的膳食结构,矫正孩子的偏食习惯,有意识地让孩子多劳动、多运动,要走出重智育轻体育、重营养轻锻炼、重技能轻体能的误区,不能以牺牲孩子的健康为代价,进行“课业加餐”。最后,家长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作息习惯和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让孩子远离“电子鸦片”——电子游戏。

  3.3从社会方面

  青少年体质健康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教育、体育部门及共青团、新闻媒体要共同构建一种健康的生活理念,坚持不懈的抓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营造一种全社会都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社会氛围。

  首先,教育部门要加强完善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网络建设,定期公布监测结果,并且根据监测结果反映出来的学生健康状况,指导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同时教育部门要尝试在高中毕业学业考试中增加体育考试,使体育成绩成为全面评价学生质量、选拔人才条件的需要,将体育考试成绩作为高考录取新生的重要参考依据,以此提高学校、学生、家长对体育工作和学生身体健康的认识,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教育部门要建立和完善学校体育的监督制度,成立学校体育工作指导委员会或督导组,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各级各类学校体育进行评估检查,建立目标责任制,确保学校体育工作各项措施落实到实处。

  其次,体育部门要把增强人民的体质,群众体育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在社区建一些必要的体育设施,同时要把青少年儿童作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开放社会体育设施,为青少年的体育锻炼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

  再次,共青团要利用迎奥运的契机、利用青少年组织程度较高的特点,推进青少年体育锻炼和健身计划,积极开展“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活动,如青少年夏令营、冬令营等。

  最后,新闻媒体要多关注青少年体质健康,加强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社会氛围。

  3.4从学生方面

  要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关键还在于青少年本身。青少年学生应树立随时随地都可以运动的观念,即“体育生活化”的观念。而不能以没有场地、器材、设施、时间为借口而放弃运动,青少年学生应该把体育作为一种生恬方式,要知道体质好,学习才会好,身体是学习的“本钱”。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体质增强了,思维才会更敏捷,学习效率才会更高。因此,无论学习有多紧张,青少年都应每天抽点时间活动一下身体,哪怕是帮父母做做家务也是不错的选择。

热点推荐

上一篇:关于我国媒介经营管理的品牌战略研究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