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集思广益出智慧

集思广益出智慧

小编:

"

【论文关键词】: 集体备课 学案导学 形式与内容 预设与生成 统与分

【论文摘要】: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教学也是如此,一堂高效的课需要集体的智慧,需要在充分的“预”后才能“立”。集体备课,能够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分析个性找出共性,而后教师可以据个性实施个性化教学,高效教学,最终达到既“减负”又“增效”的最佳效果。但在集体备课的实践过程中问题不断,这需要我们结合教学实际,具体分析,处理好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关系,在不断的反思中使集体备课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教学中的集体备课是指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大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

一、“减负”“增效”,集体备课的优势无处不在

集体备课的优势不言而喻,很多老师都有切身的体会,例如,集体备课能够做到充分备学生、备教材、备教师等。集体备课可以集中集体的智慧,可以减轻备课的重复,可以提高教学教研水平等。集体备课,尤其是对年轻教师的成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首先,团结协作,优势互补。集体备课可以实现教师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增强教师的集体主义观念,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集体备课中,教师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各抒己见,不但每位教师都能受到启迪,完善课程设计,提升业务能力,拓宽自己的教学思路,而且对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效果。通过集体讨论,集体备课,每位老师都能从中得到启发和帮助,体会到集体备课的好处,体会到集体给个人带来的方便,集体主义观念也就慢慢形成了。

其次,紧扣课标,实现教学高效化。集体备课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能够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优化教学流程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通过集体备课载体形成的导学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与个人备课相比,对教材把握更加透彻,对学情的分析更加细致。导学案的制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个人的智慧是难以完成的,尤其是对于年轻教师而言,往往会出现“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现象,如重点内容没有深入分析,为附加有关检测试题,而是对于非重点内容大谈特谈,对于扩展学生知识面的问题占用的篇幅过长,以至形成了无效的教学案等。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集体备课在导学案制作中的作用,使导学案更准确,更高效,更切合学生的实际要求,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第三,恰当处理了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集体备课是备课组成员共同讨论,一起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作业。根据教材的特点,根据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化特点,从实际出发,集思广益。探讨采用多种方法来上不同的课,要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展示课程的特点。于特殊性中分析总结出普遍性的教学方法,教学高效化。作为一个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形成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集体备课过程中我们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首先,处理好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勿让集体备课流于形式。集体备课本质在于聚集体智慧于一体,在交流中提升,在探讨中共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大家似乎对此重视不够,大家都认为课本教过了,只是熟悉了,集体备课不需要了。所以就出现了这种现象:教研活动开始了,大家“方桌圆桌排排坐”,说课、评课、讨论,环节齐全,但往往只是做表面文章,深层次的探究根本展不开。试想,这样的集体备课效率如何。因此,这就需要每位教师要有敬业的精神、进取的心态、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通过集体备课,可以吸收和借鉴许多同行的智慧与经验,在交流中改进,在碰撞后提升;可以促进和加强教师个体和集体的反思,克服个人在反思性实践和研究中的懒惰心理和懈怠情绪,促进教师向研究型和反思型教师发展;集体备课还有利于增强教师的教学和研究热情,为教师的工作注入无穷的动力和活力,改善教师的职业生存状态等等。态度决定一切,教师只有高度重视,才能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效用。

其次,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预设与生成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提高。预设能促进生成,生成离不开周密的预设。就对立而言,课前过于细致的预设会使本该动态生成的教学变成了机械执行过程;就统一而言,预设与生成又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往往是低效的。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只有课前精心巧妙预设,才能在课堂上自然生成。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个性特点等因素,往往都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和推进。因此,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备学生备学情环节很重要。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学情,掌握学生学习的感受、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集体备课时,要在预设注重技巧,突出实效,学会“留白” ,防止包办。在操作上,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开发教学资源(如集体探讨搜集开发和筛选相关教学资源,指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找相关资料等),精心做好探究设计,让学生体验感悟,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二是根据教学的需要,围绕教学目标设置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思维的深刻度。"

第三,处理好统与分的关系。统一促提高,同心提实效,集体备课让我们大受裨益。但它在被推崇并冠以美丽光环的同时,也有人提出过不同的看法,“遏止课堂灵感,课堂教学僵化,缺乏生气,多的是照搬,少的是创新,青年教师缺失了个性-----”等等。究其根本,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没有处理好集体备课过程中的统与分的关系。集体备课要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统分结合。教学有法,而无定法,集体备课能帮我们理清的教学思路,明确教学重点难点。但由于班情学情不同,各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不同,因此,我们还要结合自己教学实际,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这样,既做到有“统”的教学思想,又做到有“分”的策略手段,统分结合,实践创新,从而促进自身专业成长。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自我专业成长与发展任何时候都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青年教师,要牢记齐白石先生的一句话: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切不可盲目崇拜,更不可机械照搬。

第四,处理好教学与反思的关系——反思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有位学者曾经指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通过对教学行为的反思来提高教学能力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促进自身的教学,也是促使教师经验积累和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教学反思也可以启迪教师的教学智慧,捕捉创新灵感,积累思想资源。因此,集体备课要注重教后反思的总结与交流。那种认为集体备课一次完成,教完后就万事大吉是大错特错的;没有教学反思交流小节的集体备课时不完整的。如果每次集体备课都把教学反思积累下来,这将是一笔丰厚无价的集体财富。

正如叶澜教授所说:一个教师写三十年教案不一定有效果,但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一定能成为优秀教师。集体备课,反思交流总结应包括:反思目标达成情况,学生参与度,课堂效果,教学方法与策略,突发事件及处理措施,纠错补救等,实质上就是通常所说的“二次备课”,这不仅会保证教学效果与效益,同时也为以后的备课及教学积累经验与借鉴,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在反思与实践中提高。

借鉴别人的智慧,可以让自己的智慧增加。把自己的智慧成果与别人分享,会让人感到幸福快乐。甩开教学研究的“形式化”“荒漠化”,让生命之树长青,让集体备课之花常开。

热点推荐

上一篇:浅析新经济时代体育发展趋势的社会学思辨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