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关于新形势下大学生义利观教育探析

关于新形势下大学生义利观教育探析

小编:

"

[论文摘要]当前大学生义利观出现了新的特点,要教育引导他们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正确认识和处理义与利、奉献与功利的辩证关系。积极吸收并借鉴我国传统文化中义利观思想的优秀成果,创新德育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建立有效的社会约束机制是加强大学生义利观教育的关键要素。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义利观 价值 教育

义利观可以说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人生课题,对个人的健康成长、社会优良风气的形成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教育青年大学生确立以义统利、遵义兴利的社会主义义利观,既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是当前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新形势下大学生义利观的趋向与困惑

一般意义上讲,“义”作为一种社会道德规范,是指公正合理的道德或举动,也指人们为维护国家和社会的根本利益而甘愿奉献的情怀和品德;“利”主要指物质利益以及谋取物质的动机或活动,这里的利益既包括个人利益也包括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 “道德之鸿在义不在利,善恶之别在心不在迹”是我国传统义利观的主流思想。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从总体上来看是好的,能够认清人民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努力寻求个人与社会、奉献与索取的完美结合。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受各种传统的、现代的、正确的、错误的意识形态、文化现象和价值观念的影响,青年大学生在道德评价、价值取舍、行为方式等方面也产生了种种困惑。

(一)道德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功利价值观日趋明显

受市场经济“追求利益最大化”求利性目标的影响,大学生传统的道德意识、价值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在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取舍中,他们越来越注重张扬个性,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处理义与利的关系时往往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一方面,他们能够认同“义为先,利为后”的关系,以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为重,必要时牺牲个人利益以维护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另一方面,他们在观察和处理涉及个人切身利益的问题时,则明显表现出知行的不统一,常常急功近利而较少考虑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尤其是随着“功利价值观”的泛化,他们的生存方式也变得更加世俗化、功利化,做事讲价钱,付出就要求有回报。如果对这种“功利价值观”不加以正确的引导,“人为物役”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变成社会现实。

(二)当代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趋势,道德冲突与困惑日益加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以及西方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冲击下,我国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较大变化,出现了否定传统价值观和盲目崇拜西方价值观的倾向。他们在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传统价值与西方价值的对立统一中徘徊,在多元的道德选择中飘忽不定。一方面,我国传统的义利选择模式依然占据一定的地位;另一方面,外来义利选择模式也在试图努力获得一席之地,于是出现了各种义利选择模式并存,相互争夺优先地位的局面。因此,当前大学生的义利观既受到本土价值观的约束,又受到外来价值观的影响,这种多元化价值观的冲突和困惑,反映了新形势下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的挑战、经济生活对道德生活的挑战。在这种价值观多元化的格局中,多数大学生把实现自我价值作为人生目标,在道义与功利、道德价值与物质欲求、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选择上存在较大差异。受市场经济体制下弱肉强食的激烈竞争影响,大学生重利轻义倾向较为严重。

(三)当代大学生道德评价更加宽容,价值取向更趋实用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社会的道德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的思想更为开放自由,其道德评价也变得更为宽容,使大学生们少了许多约束,多了更多的自由空间。在处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上,他们更多地关注眼前机会,重实惠、讲实用,从而淡化社会责任感。由于片面追求个人自由和物质享受,往往会忽视对人生崇高意义与理想价值的追寻和向往,忘记高尚的精神生活和人生目标,甚至迷失了人生信仰。当然他们更渴望成才,期盼在社会改革发展中致富,关心“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但往往因缺少长远和全局观念,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在升学时一味追求热门和有前途的专业,在择业时受“钱途”利益驱动,把追求“大城市、大企业、高待遇、舒适性”作为首选标准,不愿意下基层到国家最需要的岗位去锻炼,从而造成了人力资源和国家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自己也很难在瞬息万变的人才市场上找准位置,变得迷茫而无所适从。 "

二、加强大学生义利观教育的对策

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消除他们思想中的困惑,就必须抓住大学生思想观念中义利观形成的关键要素,在教育、引导和约束机制上下工夫。

(一)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义利观的科学含义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于1996年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应当“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这是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根据毛泽东、邓小平同志的有关论述首次对社会主义义利观作出的明确概括,是一种新型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是在继承我国传统义利观重视社会公利、道德理想和主张见利思义、义利并重等积极思想因素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要求而提出的正确处理当前社会各种利益关系的基本观点。

首先,要教育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正确处理奉献与功利的关系。理想信念在大学生的精神世界里居核心地位,不论从青年的自身特点,还是从青年所处的环境以及未来的重要作用出发,都必须加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教育,使他们肩负起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当前要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树立高尚的社会责任感。奉献与“义”同宗,功利与“利”同类,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把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多少”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真正实现个人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的统

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与社会对个人回报的统一。

其次,要坚持义利统一的思想。“利”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义”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在一定“利”的指导和追求下,才会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内在潜能,促使劳动者的内在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激发他们的工作效率,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不断满足人们生存发展的各种需要,并为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精神追求提供物质保障。同时,要运用好“义”对“利”的指导作用,人们对“利”的追求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没有“义”作为指导思想,“利”的追求就有可能走向扭曲化,就会导致追求“利”的最大化而不择手段,最终危害他人、集体或国家利益,甚至走上违纪违法的犯罪道路,不利于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义”与“利”的辩证统一,应通过以“义”制“利”,把“义”与“利”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义利一体化。

最后,要充分利用我国传统义利思想的优秀成果,教育大学生树立“先义后利”“义以生利”的理念。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教导人们要“见利思义”、义中取利,不要“见利忘义”。市场经济要求建立诚信社会,企业要发展必须首先树立良好的诚信形象,只要把自己的品牌打出去,在社会上产生良好的影响,就会给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效益,这诚信就体现的是“义”,通过“先义后利”而获得社会效应。急功近利最终损人又不利己,我们反对把商品等价交换原则扩展到整个社会领域。当代大学生在追求个人利益的过程中,既要考虑目的价值或价值的合理性,又要注重工具价值或工具的合理性,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集体利益相一致时,才能为社会、为人们所支持。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虽然利益关系复杂、利益主体多元化,但社会、集体、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从总体上讲,这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应该在整体利益价值观指导下,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统一,着眼于社会整体利益、长远利益,最终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

(二)不断探索创新利益观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首先,要逐步加强思想品德理论课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想品德理论课在社会主义义利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为学生奠定良好的思想理论基础,教育他们树立勤奋学习、努力工作、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和借鉴我国传统义利观的积极因素,对各种错误思潮作出令人信服的批驳和分析,增强大学生抵御腐蚀的能力。在教学内容上要紧密围绕学生关心的问题,把社会主义义利观教育融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大学生三生教育”等重点内容之中,努力增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改变德育课的考核办法,把学生从被动的追求考试分数转移到主动追求提高思想觉悟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来。

其次,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形成教育合力。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充分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示范作用,既要提高思想理论的说服力与感染力,又要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来影响和教育学生。教师还要在改进教学方法上下工夫,坚决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另外,教师还应该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导向,研究和解决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注意激发和保护他们的爱国热情,帮助他们辩证、全面而客观地认识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以有理有据的说服劝导来提高大学生的文明素质;通过科学分析社会实践的所见所闻,帮助他们纠正一些错误认识,以求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三)建立相应的制约机制

把思想理论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为,除了思想教育,还需要通过相应的国家法规、社会道德规范、各种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等措施来约束。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规范人们的行为,主要靠两方面的机制来约束,一是自我发展、开拓、进取的机制,如理想信念、人生价值追求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基本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激励约束体系,如领导率先垂范、落实本单位职业道德建设的领导机制、职业道德建设的激励机制等。二是自我约束和相互制约的机制,如劳动纪律、行政法规、道德规范的约束机制、职业道德建设的监督机制等。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急需完善加强社会诚信的约束机制、道德失范的处罚机制、官场腐败的惩罚机制等,尽快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使两个方面的机制能互为条件、互相促进、互相补充。

对大学生进行义利观教育,就是要帮助他们找到解决现实矛盾的方向、决心和信念。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既要有长远的目标计划,又要有近期的任务与措施,逐步取得教育效果。

热点推荐

上一篇:论网络技术中数据库的应用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