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关于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动力\活力与竞争力

关于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动力\活力与竞争力

小编:

"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越发为人们所关注。进一步激发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动力、活力,提升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乃至高校整体的竞争力,必须通过转变管理理念、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制度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等措施,协同作用、齐抓共管,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论文关键词]高校 国有资产 管理 竞争力

高校国有资产是指国家、地方政府或有关部门对高等院校的各种投资以及高校自身发展积累所形成的资产,是整个社会国有资产积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高校国有资产普遍表现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及对外投资等形式。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主要是对高校所拥有或控制资源的具体运用和优化配置,以资产的价值动态管理为基础,以获取价值增加为目的的管理过程,表现为高校资产数量及其结构的不断变化以及不同资产形态之间的不断转换。与其他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一样,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也存在着管理主体的“越位”、“缺位”、“虚位”等现象。如何进一步增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动力、活力和竞争力,确保高校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助推高校的教学科研活动,是高校管理部门当前积极探索的课题。

一、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动力、活力与竞争力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动力源自于高等教育与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决定高校发展活力的决定因素和源泉所在,也是进一步提升高校竞争力的内在需要。

1 强化资产管理是市场经济发展对高校的必然要求。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制是从传统的高度集中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延续过来的。传统高度集中的教育体制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计划经济发展的需要,但背离了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现代大学的发展方向,严重阻碍了我国大学的发展。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政府对教育体制的改革逐步深化,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不断扩大,高等教育投入日趋多元化,使得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越来越紧密,高等教育市场化趋势愈来愈明显,迫切要求高校按照市场规律来经营学校资产。

2 强化资产管理是提高学校办学活力的现实需要。受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高校长期在政府的直接控制下开展管理,其运行状况对高校的发展没有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国有资产管理缺乏内在驱动力。当前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必然要求高校按市场规律办事,进一步盘活高校的存量国有资产,提高办学活力;要求资源管理走向精细管理、运作管理,提升办学活力并进一步拓展高校办学动力。

3 强化资产管理是提升高校竞争力的重要形式。高校竞争力是一个多维的、综合的、动态的概念,人力资源固然是高校竞争力的关键与核心因素,而高校的物质资源和管理资源也是高校竞争力的重要表现形式和物质载体。高校的物质基础资源是为高校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的要素资源,它包括经费来源、基础设施(校舍、办公设备、教学设备、实验条件、图书资料等等)、高校信息化资源等多个方面;管理资源则是虚拟资源,体现为对高校运作过程的控制能力,是构成高校竞争力的软要素,能够保障高校整体价值与职能的切实履行和发挥。两者的有效结合集中体现了高校资源管理对高校发展的重要性。

二、当前高校资产管理缺乏动力、活力的表现

由于历史原因和计划经济的影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缺乏动力、活力,比较轻视国有资产管理对高校竞争力的实质影响。

1 树立国有资产全员管理的理念比较困难。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部分师生缺乏全局意识,以局部利益为出发点,被动接受的多,主动争取的少,“等、靠、要”的思想仍然存在,亟需全体人员共同努力,积极争取项目,盘活资源,树立全员管理学校国有资产的理念,不断提升学校的活力。 3 管理制度不完善,资产管理不规范。高校的资产管理长期处于粗放经营状态,缺乏系统、规范、相互衔接的规章制度,存在“人治”大于“法治”,人情、面子大于规矩、制度的问题,更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资产管理体系,无法适应高校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无法适应高校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需要,影响到高校竞争力的集聚与提升。

4 信息化程度较低,难以适应精细化管理的需要。由于高校对资产管理的不重视,资产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较低,已完成的信息化系统多是零碎的、不完整的,滞后于高校规模的快速增长,难以适应高校资产管理精细化的要求。

5 实验室管理基础薄弱,大型仪器设备难以充分共事。目前多数高校的实验室是以学科专业为基础、以理论教学为依托、以科学研究为导向而建设的,存在设置小而全、管理较为松散、部分仪器设备重复购置等问题,致使大型仪器设备难以共享,功能的深度开发较为困难,影响了各类资产的运行效益。 "

三、提升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竞争力的途径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应以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政策规定为依据,以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效率、效益和效能为目标,以国有资产的高效运行和精细化管理为手段,全面构建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教学科研的顺利开展提供物质保障。

1 管理理念由粗放式走向精细化,不断提高资产的运行效率。高校资产管理一直是高校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高校总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和资产规模的扩大,资产管理也处在不断改进之中。我们要更新观念,树立购置设备重要、管理设备更重要的思想意识;要强化精细化管理意识,优化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投资效益;要以“确保非经营性资产合理有效地使用。确保经营性资产保值增值”为指导思想,构建转型时期的高校资产管理体系。

2 以优化机构设置整合为切入点,为学校资产管理奠定基础。为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高校应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精神,依据财政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暂行办法》(财政部第36号令)逐步改革校内机构设置,构建符合学校资产管理需要的管理体制。随着学校机构的优化组合,逐渐明确资产管理责任主体,提升资产管理的竞争力,继而提升高校的整体竞争力。

3 以制度建设为导向,提高资产管理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制度建设是管理工作的基础。应加快出台资产管理、公用房调配、实验室管理等方面的相关制度,逐步形成资产管理从购置、管理、使用到处置整个周期的系统规章制度,使资产管理的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使国有资产处于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监控之中,为资产精细化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高校竞争力不仅仅是一种产品或是一种服务,而是一个系统,它全方位地反映了高校组织系统在社会大系统中发现价值、寻找价值、利用价值、提升和创造价值的能力。作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工作者,首先要学会自我管理,不断修炼自我素质,塑造出向上的、自信的、严谨规范的职业形象。

4 以信息化平台建设为栽体,加强国有资产的精细化管理。通过不断完善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建立即时、动态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准确地掌握高校国有资产的数量、价值、分布、购置日期、使用与经营状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为购置、管理、使用、调配、报废处置提供决策依据,加强国有资产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管理的水平。

5 以方法创新为途径,切实加强国有资产的过程管理。为了使资产管理责任真正落到实处,必须认真落实校院两级资产管理责任体系,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职责范围,层层分解资产管理的责任,使每项资产都落实到具体负责人;同时认真摸清家底,建立国有资产报告制度,并对各学院、直属单位开展资产管理与使用评估;根据资产处置的程序、方法和权限,在资产报废处置过程中,采用招标竞价的方式,使整个资产处置过程透明化、公开化,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切实制定资产管理考核评价标准,从资产的计划采购、保管使用、报废处置等环节考核二级单位资产管理是否规范,调动二级单位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的积极性。

严格规范设备采购环节,认真执行政府集中采购和零星采购管理制度及大项设备采购招投标制度,对一次性采购金额在10万元以上的项目,必须采取招投标办法。这样做不仅可以节省资金、提高经费使用效率,还可以促进廉政建设。

资产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形成一个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提高资产的运行效率,需要高校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国有资产的精细化管理,把学校的资产管理工作做得更好,不断提升学校的竞争力,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

热点推荐

上一篇:试析加强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