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关于高校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中隐性教育的实施

关于高校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中隐性教育的实施

小编:

"

论文摘要:“双性化”,其英文单词androgyny来源于希腊语的andros(男人)和gyne(女人)。“在心理学上,它是指一个个体既具有明显的男性人格特征,又具有明显的女性人格特征,即兼有强悍和温柔,果断和细致等性格,按情况需要而作不同表现”。

“性别角色教育”是指教育者依据自己对社会性别角色标准的理解对受教育者性别角色社会化施以影响的过程。“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是摈弃了传统的、绝对的“单性化教育”的一种教育新理念,在性别角色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持有双性化的性别角色期望,使男女学生的发展不再受性别刻板印象的束缚,注重吸收异性的优秀特征,发展成为具有双性化性别角色模式的人。目前,大量的研究证据都支持双性化是最有利于心理适应的性别角色类型。

隐性教育是指受教育者没有感觉到教育者向其实施目的明确的教育举措,而通过自身对周围人、事、物的感知、理解、解释、整合、内化以及外化,在这一过程中受教育者的能力、素养发生变化的教育。

一、高校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中隐性教育实施的可能性

根据实施的方式和对教育对象作用机制的不同,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可分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显性教育是教育者通过受教育者直接的、外显的、有意识的心理活动而发生影响的方式与过程。隐性教育是教育者通过受教育者间接的、内隐的、无意识的心理活动而发生影响的方式与过程,从发生范围上看,隐性教育涵盖到学校生活的整个领域,不仅包含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所覆盖的领域,同时也覆盖学校物质环境、学校制度环境和学校文化环境中能够蕴涵的性别角色教育因素,教育者以隐性课程、文化传统和学校环境为介质,引导受教育者体验、分享有益于个体性别角色发展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模式等。隐性教育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具有教育作用的无意识性、隐蔽性,教育影响的间接性、教育方式的内隐性、教育范围和内容上的广泛性等特点。隐性教育的以上作用特点以及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本质、教育情境决定了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中隐性教育实施的可能性。

(一)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本质与隐性教育

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观念教育,是一种有关性别角色价值观的教育。其关键问题是性别角色价值观的接受问题,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目的的实现取决于受教育者的接受程度。性别角色观的接受是性别价值观领域内人的内心活动,是性别角色观的接受主体对性别文化信息反映、理解与解释、整合与内化以及外化的过程。依据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arl,Gustar,Jung)“阿尼玛”(anima)和“阿尼姆斯”(animus)理论,即“男性的女性意向”和“女性的男性意向”原型理论,人类先天具有双性化生理和心理特点。创设自由宽松的环境,调节潜意识的人格面具和自性原型对自我的影响程度,保证阿尼玛与阿尼姆斯原型对意识自我的最适宜影响力,可使自我和自性原型达到和谐统一。隐性教育的隐蔽性和暗示性的特征,有利于创设一种最大限度支持双性化性别角色发展的宽松教育环境,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双性化的性别文化、性别信息可以与受教育者的期待和心境相吻合,唤起人的潜意识本我的能量,从而有利于主客体互动,这符合双性化教育的本质要求,有利于个体的性别角色观念的形成,进而转化为性别角色行为,这是知向行转化的一个关键环节。

(二)高校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情境与隐性教育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生活在同一环境里的人,每个人所受到的环境心理影响大体相同,这种群体中每个人心理环境的一致性,往往以心理氛围的形式出现,而心理氛围又能成为影响整个群体生活的一种规范力量,一种具有心理制约作用的行为风尚,这种行为风尚对每个成员的约束作用,通过群众的规范舆论和凝聚力等隐性力量表现出来,这种行为风尚对个体的作用过程,也就是社会心理学所讲的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双性化性别角色模式的形成是个体漫长的社会化过程,除了家庭,最重要的性别社会化场所就是学校。因此,高校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需要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榜样感化等手段,使大学生形成双性化性别角色观念、情感和信念,自觉地按照维护群体利益的原则和规范去行动,自动地调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榜样感化总是同特定的环境相关,因此,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更加重视教育情境的感染作用。

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大学生的教育环境发生变化,获取与性别角色教育相关信息的途径增加,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每天都传递大量的、各种各样的性别角色信息和文化。现代传媒技术在带来先进文明的同时,也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价值观产生了强烈冲击。大学生原有的单一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被对信息的选择、判断、整合的学习方式所取代。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标准日趋多元化,应对这种变化要求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更加注重方式与手段的改进与完善。而处于信息、观念多元化环境下的大学生,对有些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内容可能产生逆反心理,显性教育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而隐性教育因其教育影响的间接性、暗示性、教育方式的内隐性、教育范围和内容上的广泛性等特点,可以规避逆反心理,形成有利于双性化性别角色发展的自由宽松的环境氛围,增强社会舆论、风俗习惯、榜样感化等的感染作用。 "

二、高校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中隐性教育实施的必要性

隐性教育的重要地位在人类历史上一直被关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隐蔽,就越能为教育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为教育对象的内心要求。”隐性教育存在于校园中的每一个角落,大学生长期生活学习在学校这样一个特殊的生活环境当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来自学校生活的巨大影响,而且这些影响将伴随学生的整个人生。双性化性别角色模式的形成过程以及高校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现状迫切需要隐性教育。

(一)双性化性别角色模式的形成需要隐性教育

双性化性别角色的形成是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个体社会化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讲,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通过自身与社会的双向互动,逐步形成社会心理定向和社会心理模式,学会履行其社会角色,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性的人,并不断完善的长期发展过程。双性化性别角色模式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在活动与交往中实现。双性化性别角色的形成需完成两个转化:一是社会的双性化性别角色规范内化到大学生的性别角色观念与信念;二是大学生的双性化性别角色观念与信念外化为性别角色行为。所以,应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正面、直接的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以提高其双性化性别认知,强化其双性化性别角色观念,引导其双性化性别角色行为。然而双性化性别角色的发展与一般学科知识的获得不同,即使在课堂上对大学生讲述了双性化性别角色理论后,并非能自动地对其行为、观念产生影响。心理学的研究者将个体所获得的理论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所倡导的理论,这种知识个体容易意识到,容易受外界新信息的影响而产生变化,但它并不能对日常的行为、习惯产生直接影响;另一类是所采用的理论,这类知识可以直接对日常行为、观念产生重要影响,但却不容易被意识到,而且不容易受外界新信息的影响而产生变化,而是更多地受文化和习惯的影响。区分这两种知识非常重要,很多显性教育之所以失败,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忽视了这两类知识的区别,误以为向学生讲授了双性化理论的知识后便可自然导致学生有关性别角色观念、行为的改变,却不知学生仍采用原有的性别角色观念、行为。这是由于所采用的理论往往是内隐的,学生不容易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而隐性教育不单独靠直接传授,而是通过间接的、内隐的、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机制,诸如:暗示、无意识模仿、从众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性别角色观念,引发性别角色观念内部的矛盾运动,自觉整理与调整,从而达到教育的效果。因此,需要将隐性教育中的人格陶冶与显性教育中的理性传授相互结合,才能有利于大学生双性化性别角色的发展。

(二)高校双性化教育现状呼唤隐性教育

我国传统的性别角色意识无处不在,尤其是家庭和学校,往往成为复制和延续传统性别意识的重要场所。例如,家长通过给孩子取名字、选购玩具衣服、制定行为规范等方式把自己的角色期待贯穿于孩子的社会化过程,并通过家庭中父母的角色分工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接受并认同“男外女内”的角色分工模式。就目前的高校教育而言,尚未建立起性别角色教育的制度,存在只重视抓学生分数而忽视性别素质培养的倾向,教育的内涵与过程也缺乏科学的性别角色教育理念,因而缺乏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深层次性别角色问题的有效机制。已有研究表明,大学期间是性别角色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阶段,正值大学生性别角色选择和准备时期,他们面临许多性别角色选择和定位的困惑和焦虑,他们也有许多深刻的思考和激烈的讨论。然而,目前的大学生性别角色教育仅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一个章节,课时少,内容少,涉及性别的内容形式分散、理论模糊,没有转变“男外女内”的角色分工模式的文化传统,也就是没能在课堂上建立起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的阵地。因此,需要利用隐性教育的间接性、内隐性、广泛性等特点,教育者事先设计一定的双性化教育意向,并将这些意向投放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双性化教育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弥补目前显性教育的不足。 "

三、高校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中隐性教育实施的途径

根据上文的阐述,我们初步探讨了隐性教育在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价值及其在高校教育的现实需要,教育者在教育实践中可以通过学校环境建设、教师示范作用、学生活动参与及教材建设等四个维度发挥隐性教育的功能。

(一)学校环境建设

学校环境是由一定物质因素和人文因素构成的外部环境,也是富有感染力的真实教育环境。在对大学生进行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时,创设、利用这种环境至关重要。

首先,对学校的物质景观进行设计与布置,校园内各种物质景观积淀着历史、传统和文化的价值,蕴涵着巨大的潜在教育意义,它通过学生对各种物质景观的解读去感悟其丰富、深刻的内涵。例如,在学校的教学楼、办公楼、体育场、影剧院、学生公寓等建筑渗透人双性化教育的内容,使学生在无意识的状态下选择双性化性别角色模式。其次,发挥学校文化环境的感染功能。文化环境主要是指学校校风、学术气氛、大学精神、教师人格、师生关系以及班级心理环境等。由于学校文化环境是通过学校成员的共同实践活动并经积淀、历练发展而成,它所传载、倡导的价值观和校园文化已渗透到校园内的各种环境因素及学校成员身上,而且赋予学校特有的个性魅力,学校群体中的多数成员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致的态度、共同的行为方式,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对个体的心理和精神领域产生影响。学校加以合理引导,将发挥重要的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的功能。文化环境的建设要靠师生共同营造,可以通过校风、校训、学术报告与讲座、大师高深的学识与人格魅力、音乐、美术、体育活动等多种形式体现。再次,发挥学校制度环境的规范作用。学校的规章、守则和组织以内隐的方式对大学生产生教育效果,大学生遵循学校规章制度的过程以及制度本身内在矛盾运动过程,共同影响着大学生性别角色的形成与发展。为此,应依据双性化性别教育的理念制定学校管理体制、集体生活制度等规章制度。最后,充分发挥信息环境的渗透功能。甄别、筛选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上丰富的教育资源,在校园网上为大学生提供双性化性别角色发展的各种参考资料,开通BBS校园论坛、网上辩论、网上调查、网上征文等活动创设双性化教育环境。

(二)教师示范作用

教师的信念、言谈举止、学识观念、习惯等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乌申斯基曾指出,“教师个人的范例对青年人的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替代的一种教育力量”。首先,从思想层面上,教师要意识到其自身的性别角色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性别角色模式形成所具有的重要影响,日常教育过程中,将双性化教育的理念渗透到具体的活动当中。其次,教师能够很好地与学生接触、交流,给予学生一种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并成为一名优秀的双性化角色的实践者和示范者,成为学生的榜样。营造宽松自由的教育教学氛围、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学生在交往、活动的过程中完成相互的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

(三)学生活动参与

活动与交往可以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人格成熟。首先,鼓励男女大学生正常交往,通过大学生异性个体之间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共享知识、经验和情感,共同营造双性化生活空间,感悟双性化的教育理念。其次,挖掘各种非学术性活动。围绕发展双性化性别角色这一目标,教育者将事先设计的双性化教育意向投放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大学生可以在日常学习、生活、闲暇、娱乐过程中吸收异性的优秀特征。

(四)教材建设

教材是社会性别相关信息和印象的主要来源,其扮演着传授性别意识的重要角色,大学生在学习教科书的过程中,对教材文本中所包含的价值观或态度具有强烈的内在感受,会潜移默化地接受其感染和暗示,并进行模仿,从而形成文化心理积淀,影响着大学生对性别角色社会价值的理解。因此,教材的编写与制定者,应考虑到教材传递出的性别文化信息,取消现有的表现男女刻板印象的教材,打破传统分工方式,提供双性化角色的典范等。 <> <>

热点推荐

上一篇:试析以“三自管理”为载体推进SPT人才培养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