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试论建构主义学习观对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启示

试论建构主义学习观对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启示

小编:

"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 高职 计算机 学习观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自从兴起以来,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对学习机制的理解,并正为世界各国进行教学改革的一种主导理念,在现代社会,我国高职计算机教育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阐述运用建构主义学习观来指导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一、引言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深化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1]。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与信息技术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高职教育如何能够准确把握市场的需求,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技术型人才,这才是关键所在,因此高职教育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与专业相关的计算机技术才能,提高他们动手操作的水平,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许多专家研究者多年来对教育学习理论不断的深入研究,都有着各自的学术观点,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到情境观、建构主义等当代学习观的转变,是当前学习领域研究的趋向[2]。

为了更好的适应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思想,高职教育工作需要更多扎扎实实的工作,笔者将建构主义学习观理念运用到高职计算机课程当中,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通过运用建构主义学习观,促进高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二、高职计算机基础课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随着计算机走进千家万户,我国在计算机普及教育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使许多人掌握了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但是计算机技术发展速度较快,但与之相对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比较滞后,在高职教育中尤其明显。

当前,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依旧采用的是投影讲授与上机练习相结合的同步教学模式,教师先对知识点统一进行讲授,然后学生根据知识点上机练习,尽管双方都对课堂寄予了很高的希望,但是在实际练习过程当中依旧存在不少问题:

1.教学内容脱离社会实际需求

高职的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是以课本为纲,并没有紧密着结合着学生现实生活及未来工作需要,许多教学内容缺乏挑战性,而且教学内容多而杂,侧重了知识点的全面系统,而忽视了重点和难点知识的讲授及知识的实用性,因此,教学内容陈旧与社会需求不相符。因为内容多而杂,而课时量又有限,有时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得不加快教学进度,学生并没有完全理解目前所学的知识点,又进入了下一教学单元的学习,造成了不少学生对学习产生了为难情绪,与教学目标相差较远。现在计算机更新速度相当快,而教材的更新跟不上日新月异的计算机发展速度,教学内容陈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2.学生实践机会少,动手能力差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一般是老师讲的多,学生练得少,不少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度并不高,目标并不明确,对每节课应掌握的实践部分并不了解,在实践当中,不少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强,离开老师的辅导就出现了各种问题,往往不知如何解决,不会深入的思考,总是希望老师提供单独的指导,因此,很少有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实践,设计出有创意的作品。

三、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最早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后来在维果茨基、奥苏贝尔、布鲁纳等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不断努力下,这一理论得到丰富和发展并逐渐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被称为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者四大特征。“情境”,是指学习环境中的情境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有关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及新意义的过程。学习者以长时记忆的内容和信息加工策略为依据,与当前接受到的新信息相互作用,积极地选择、注意、知觉、组织、储存和激活信息,并主动建构起新的意义;第二,学习者心理表征的建构是双向的。一是对新信息的学习和理解过程中的建构,二是已有知识经验从记忆系统中被提取出来时的重新建构;第三,学习既是学习者个人的建构活动,更是学习共同体的合作建构过程。个体的建构活动要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进行,而且必须与学习共同体的建构相结合,否则很难达到对事物的合理解释。因此,科学的学习必须通过对话、沟通的方式,提出不同看法以刺激个体反省思考,在交互质疑辩证的过程中,以各种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澄清所在的疑虑,逐渐完成知识的建构[3]。

四、建构主义学习观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中应用的优势

1.使学生学习由变动变得主动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外到内简单地转移和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在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主要体现在:第一,学生的学习由原来的机械学习转变为有意义学习,在其形式上表现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学生根据当前所学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提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强化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第二,在组织形式上,学生的学习成为了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共同努力学习,发现问题,一同解决,学习者在这种集体的学习中,通过思维的碰撞,增强他们的创造力。

2.使教师的角色有所转变

建构主义教学实施过程当中对基于任务和问题解决的教学,对教师理解主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建构学习主题的基本规则,在教学技巧方面,对教师有了更高要求,高职教师要努力运用具体的教学技巧,让学生主动建构或组织知识,主动探索解决一些问题。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并极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主导作用,高职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的职能是向学习施加教育影响。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设计环境,选择内容、方法,这时教师起到的是主导作用,其次是诱导作用。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才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习对计算机进行操作时,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需要老师及时给予指导,让学生再次去探索、观摩,最后完成自己的活动。

参考文献 [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肖红宇.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高职教育的启示[J].科技信息,2008

(2

1).

热点推荐

上一篇:试析小语种新生专业思想教育的思考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