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关于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思考

关于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思考

小编:

"

论文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已广泛渗入到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交流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新媒体技术为载体研究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在对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情况做简要了解的基础上,探讨利用新媒体技术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创新生命观教育方式,实现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网络化、现代化,以增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时效性。

论文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生命观;教育

马克思说过,“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但是目前很多大学生缺乏对生命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学生自杀,暴力等漠视生命的事件层出不穷,对学生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目前,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以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为代表的新媒体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模式,对文化信息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大学生成为使用新媒体技术最为广泛、最为活跃的群体。因此,在信息时代,以新媒体技术为载体,加强大学生对于生命的认知,珍惜生命,尊重生命,能够有效的预防校园恶性事件的发生。同时,通过有效的教育手段,为大学生提供终极性的生命关怀,有助于大学生的人格完善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正确应对现代社会的种种挑战,提升人生境界。

一、大学生新媒体技术使用现状调查

新媒体时代是以互联网诞生为标志,由手机、博客、维客、播客、数字电视等新媒体掀起的规模空前的传媒革命,它所缔造的传播内容、传播形式和传播影响,相对于传统的印刷类、电子类媒体而言,实现了不可比拟的飞跃。通过对大连工业大学近2000名大学生进行走访和调查,我们了解到网络终端设备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必备工具,大学生是接触和使用新媒体最早、最直接的群体。网络搜索成为大学生解决学习问题的最佳途径,大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将网络与自身的学业需求结合起来。登录网络社交工具成为大学生网络第一行为,63.1%的大学生连接计算机网络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是打开QQ等聊天工具,16.3%的大学生则首先打开“人人网”(社交网站)首页,这说明大学生热衷于网上交往形式。新媒体在改变着大学生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1.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借助于BBS、QQ、博客、手机短信、飞信等新媒体,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觉轻松和便捷,解决问题的方式更趋自由。就互联网而言,由于交流双方多以匿名的方式进行,减少了来自其他个体或社会因素的干扰,有利于保护个人隐私和言论自由,也有助于更好地交流思想传递情感,因此互联网成了大学生表达思想观点和倾诉心声的理想选择,虚拟空间活动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分量逐渐加大,他们希望通过在线交流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获得他人的尊重,同时期望与他人尤其是老师和学校管理者平等对话,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交互性,部分大学生在网络世界里可以少有拘束地放纵自己的情感,逐渐形成对网络的依赖,使自己与现实社会相隔离,造成了人际信任危机,以致情绪低落,自我评价低,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2.新媒体对大学生追求和展示个性的性格影响深远。新媒体满足了当代大学生个性化的需要,为大学生提供了许多可选择的机会,任何一个大学生都可以自由地参与信息的制作和传播,特别是随着手机上网聊天的普及,新媒体显性地或潜移默化地影响当代大学生个性的形成与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盲目追求个性的大学生往往会造成集体主义观念淡薄,责任感低下,同学间的交往易冲动等问题,这种盲从心理问题急需调整。

二、新媒体环境给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新媒体环境给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带来的机遇。首先,新媒体技术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搭建了新平台。新媒体已经成为思想文化传播的新载体,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对大学生进行生命观理论的宣传和宣讲,进行正确的生命观的传播引导;其次,新媒体技术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提供了新模式。现在在高校,原有的集中统一的一刀切模式、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方式、简单的命令说教形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丰富的多元化模式、双向多向和直接交流互动方式以及图文并茂、音视同期的新媒体形式日益成为学生接收知识的主要载体,一种全新的生命观教育模式正在形成;再次,新媒体技术提高了生命教育的效率。学生通过生动有趣的新媒体展示,利用虚拟现实的情境或网络体验可以增加其兴趣和学习质量,有利于满足生命教育的个性化和多样性等方面的要求,新媒体技术提供了大数据量、高速度、良好交互、便利检索等特性发挥了巨大作用。 "

2.新媒体环境给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带来的机遇。首先,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无屏障性”给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增添了难度,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者通常是一身二任的:他既可以是传播者,又可以是受传者。大学生从新媒体中获得信息具有不确定性和难以控制性,很多信息能给大学生思想观念和道德认知上带来深刻影响,部分抵消了生命观教育的效果;其次,科学技术的应用淡化了生命意识,当人类习惯于操作机械的时候,人类的成就感也就越发显得苍白,长此以往,人们也就很难领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特别是处在高度信息化时代的大学生们,一旦受到挫折和失败,就容易对生活感到困惑与迷茫,感觉生命的无趣、无助、无意义,进而自暴自弃;再次,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生命观的负面影响,在虚拟的游戏世界里,他们可以随意扮演角色,随意复活,此时他们对生命的理解日益模糊,体会不到生命的珍贵;最后,由于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压力,学校不得不把教学工作的重点放在单纯传授文化知识上面,因而忽视了生命教育、人文教育、人性意识教育和心理健康等教育,结果是学生成绩看似上去了,但道德意识、人性意识、心理健康水平却下降了。

三、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途径

第一,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在课堂的作用,加强大学生人性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各学科中生命观的相关内容,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制作成音像课件或电子刊物,正面加强学生的生命观教育。如,在思想政治课等课程中,充分利用视频、短片、电子刊物等音像课件,深刻挖掘其中的思想内容,加强学生思想道德、个性修养、健康心理和意识行为的教育,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生命意识和人性意识等。

第二,开展有益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给学生以健康的生命意识和道德行为熏陶。利用一些重大节日和庆典活动,以新媒体技术手段为载体,把相关教育内容融入活动之中,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让人性教育、生命教育等入脑入心,从而陶冶其情操,净化其心灵。如利用“国际禁毒日”开展“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宣誓或电子签名主题活动,教育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利用“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等节日,和学生一道制作电子贺卡、电子邮件等,传递亲情、友情和尊老爱幼等情感,加强学生感恩意识和心理行为等教育。

第三,占领新媒体主阵地,让学生投身新媒体,感受生命乐趣。首先,网上导游,以趣唤情。让学生在网上搜集材料,利用学校生命教育网储存生命教育信息,这比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灌输式的说教更有效。学生在网络中根据自己学习的需求以及个性特点,自主选择收集信息。对人类生活进行观察、体验,使生命教育不会“枯燥乏味”。其次,网上设境,以情激趣。利用网络后,知识的呈现方式就不仅仅是声音和文字,还有图像、视频等,形象逼真,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教育的兴趣。再次,网上发表,以赏固情。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相关信息完成自我培养,可以随时将感受或观点在网页上发表,让全班学生欣赏。教师准确而迅速地了解学生接受教育的情况,及时对学生感受中的得失作出评价与指导,了解学生接受教育后的感受信息。

第四,设立网络辅导员。网络辅导员不是通过上课或者面对面的交流来进行生命观教育,它是通过网络这个“媒介”与受众进行思想交流、沟通、引导,从而达到生命教育目的的一项工作。网络辅导员不仅要懂得新媒体技术、技巧,熟悉大学生的网络习惯和网络语言,还要懂得新媒体条件下生命教育的新特征、新规律,具备适时捕捉新媒体平台上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苗头及时予以有效引导的能力。不仅是在事后有应急处置的本领,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的工作中,能够主动策划利用新媒体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引导,成为大学生值得信赖的网络言论权威。

热点推荐

上一篇:试论民办高校艺术类本科英语教学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