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论高考生源危机探析

论高考生源危机探析

小编:

"

论文摘要:连续多年高考生源减少,原因很多,但主要是由于高校数量增加、办学规模持续扩大及有效的计划生育政策等。为此,应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构建“中职-高职”直通车,加强专业市场管理及人才需求预测,等等,以保证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

论文关键词:高考生源 危机 原因 对策

一、高考生源危机原因剖析

1.高校数量增加,办学规模持续扩大 2.强力有效的计划生育政策 适龄人口的减少,使就读基础教育的学生相应减少,全国各地普遍出现了基础教育学校数量下降的趋势。如2006年全国的高中有16154所,到20i0年高中减少了2096所。

3.出国留学人数剧增 4.弃读

连年增加的招生计划,虽然使得高校感到宽心,但走低的报到率又令高校倍感揪心,巨额的招生经费的先期投入与不确定的报到率让高校陷入两难之中。不少高职高专或独立院校,每年的报到率不到70%。如2011年广西高职高专院校的平均报到率仅为68%,而报到之后,因各种原因退学的也不在少数。

生源数量的下滑,使降分录取成了许多高校的唯一选择。山东、广西等地的高职高专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已低至180分,个别省区正推行“中职一高职”几乎无障碍报读政策,即只要中职学生取得毕业资格,愿意报读,无须参加高考就可以就读。

二、生源危机的具体表现

受社会对不同专业人才需求量、人们对未来发展的期望等方面的影响,学生对高校选择更趋理性和成熟,其实,生源危机并没有波及到所有高校和全部专业。

1.在高校层次上的表现 2.在专业上的表现 3.在高校类型上的表现

只有二十多年办学历史的我国民办高校,没有或少有财政拨款的支持,其运转主要靠学费收入。民办或独立学院师资力量、硬件设施与公办高校相比有很大差距,在与公办高校的竞争中一直处于不利境地。在高考报名人数持续多年过山车般下滑的情形下,受冲击最大的无疑是民办高校或独立学院。据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不完全统计,在2009年,全国民办高校招生人数普遍下降了一半左右,个别民办高校已显“破产”迹象。 "

三、生源危机与高校过剩

高校频现生源危机,是否可以下这样一个结论:中国高校已经过剩! 2012年8月,教育部发布的《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称,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26.9%,即使到了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是40%,与发达国家70%以上的毛入学率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甚至还低于巴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

四、对策

1.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构建“中职一高职”直通车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在国家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下发展良好。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两者虽同属职业教育范畴,但在人才培养的层次上存在差别。而构建“中职一高职”直通车,是解决高职高专生源危机的办法之一,也能满足人们对提高学历以及对知识不断追求的需要。

2.缩小行业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分配

收入的高低是人们选择报读专业的重要指挥棒。目前我国行业之间收入分配差异十分巨大,特别是垄断部门凭借国家政策,畸高的收入受到社会舆论的广泛批评和责难。依高收入行业而设置的专业自然使人们趋之若鹜,而那些收入低的即使社会也急需的专业却报读者寥寥。可喜的是,国家发改委制定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把“调节垄断行业收入过高”的问题作为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中的重点,相信该方案的公布和实施,将对人们专业选择起到导向作用。

3.加强专业布点管理及人才需求预测

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校发展,国家放宽了高校专业设置的审批权限,甚至赋予了学校专业设置自主权,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专业设置的混乱。以计算机类专业招生情况为例,多年来,社会对计算机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十分巨大,且收入丰厚,计算机类专业可谓遍地开花。目前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开设有此类专业,大大地超过了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导致目前计算机专业就业困难和生源危机就不可避免了。

专业设置作为公共资源,虽然在公平角度上说,每一所高校都有设置的权利,但是,高校很难从宏观上对人才的需求作科学的预测,高校申请专业设置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从自身条件和利益出发的。高等教育自从实行收费政策以来,市场导向就成了高校设置专业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就需要政府运用“行政之手”进行宏观调控,对专业布点及招生数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调控,同时应加强对社会各级各类人才需求的预测及信息发布。

4.高校应着力于内涵建设

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强力助推下,不少学校的发展仅停留在办学空间扩张和硬件建设等层面上,重“大地”“大楼”、轻“大师”;中职升为高职、专科升为本科、学院升为综合性大学等升格风此起彼伏,专业建设上追求“大而全”“小而全”,虽然营造了“繁荣”景象,但人才培养的质量却严重下滑,缺乏创新和特色,甚至连原本的特色也消失了。

学校的质量和品牌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切忌急躁和冒进。高校应秉承“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以质量内涵建设为重点,把工作重心从外延发展转向内涵建设、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只有这样,高等教育才能让人觉得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学校才会有吸引力。 <><>

热点推荐

上一篇:试论教师远程培训的实践与感悟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