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浅谈新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历史溯源

浅谈新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历史溯源

小编:金荣得

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这一指导思想,用了短短六十多年的时问就实现了人人有学上的教育格局。总体来看,伴随着基础教育从文自充斥到全面普及、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经济社会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职业教育不断发展壮大,正迈向现代化体系建设阶段。

一、新民主主义时期的职业教育

1949年新中国成立,颁布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临时宪法,明确了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并提出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普及教育,加强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注重技术教育的教育方针。按照《共同纲领》的要求,把旧中国的职业教育统一改称技术教育。1952年通过了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实现工业化思想的指导卜,教育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旨在整顿提高,改造旧教育。把旧中国的职业教育改称技术教育,凸显了技术立国的意图。同时,为满足国家工业化的需要,学习前苏联经验,我国开始探索建立支持工业化的技工教育,从此形成了技术教育和技工教育两种类型的职业教育。总的来看,由于当时中国的经济、教育落后,80%的人口为文盲,职业教育非常弱小。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重要任务是普及文化教育,扫除文自。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的比例较低,从1949年的中等技术学校561所、在校生人数7.7万人,发展到1957年的728所、在校生人数48.2万人;技工学校数也从1949年的3所、在校生0.27万人,发展到1957年的144所、在校生6.66万人。

这一时期,为适应新中国工业化发展的要求,构建了以工业为主的中等技术教育。发展技术教育首先要普及文化教育,积极开展技术教育。同时,调整、整顿职业学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管理制度,为新中国城市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社会主义初创时期的职业教育

1956年,全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用了四五年时问就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在1957年的整个国民收入中,国有经济、合作经济和公私合营经济所占比重由1952年的21.3%上升到92.9% ;产业结构发生了新变化,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产值所占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56.5%,重工业的比重由26.4%提高到48.4% 。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加快,中等技术学校和技工学校快速发展,学校数和学生数明显增多。

1957年完成了新中国第一个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经济社会得到了全面发展。同时,出于自力更生的目的,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逐步实现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尽快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观,以及赶超英美的奋斗目标。这一时期,为了加速工业化进程,全国大办工业、大炼钢铁,大批农民进城,农业劳动力减少,加上三年自然灾害、中苏关系恶化等原因,国民经济结构尤其是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为此,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提出了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1-1963年,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了全面调整,决定精简职工,压缩城镇人口,许多城镇职工返乡务农,充实了农业劳动力,提高了农业的生产能力。

这一时期现代职业教育建设的重要贡献是:在农村办起了农业中学或职业中学,改变了农村没有职业教育的局面,优化了农村教育结构,把农村教育与农业生产有机结合起来,为农业生产注入新的活力。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最初的设计是走合作化的道路,即从互助组、初级合作社到高级合作社。1958年,提出了要发展集体经济性质的人民公社这一理念。出于农业大生产对管理和技术人员以及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就业升学的需要.1958年江苏省农民自办农业中学,招收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开展农业职业教育。在中共中央的号召卜,一年内全国建起了两万多所农业中学或职业中学,招收200多万学生,彻底改变了农村地区没有职业学校的现状,优化了农村教育结构,使大量难以升学的高小毕业生和初中毕业生掌握了一技之长。许多农业中学建立了试验地,形成了农业生产需要什么、学校就教什么、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后回村迅速推广的局面,实现了产教结合,极大推动了人民公社的发展。至此,中国职业教育遍布城乡,初步形成了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农业中学(职业中学)三类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构建起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基本框架。

1960-1962年是国民经济的三年大调整时期,与其他教育相比,中等职业学校的数量规模减少幅度最大。统计资料表明,中等专业学校、农业中学和其他职业中学、技工学校,由1960年的31001所减为1962年的5384所,减少了82.6%;在校生由503.5万人减为86.16万人,减少82.9%;教职工人数由51.38万人减为 18.19万人,减少64.6%。同期普通中学数从1960年的21805所调整为1963年19599所,在校生由1026.01万人调整为761.61万人;高等学校数由1960年的1289所调整合并为1963年的407所,本专科在校生数由96万人减少到75万人,职业教育压缩的规模和比例最大。口J一见,职业教育与国民经济发展变化的联系最直接、最密切,它的发展受经济规律的影响。

三、文革,,时期的职业教育

文革,期问,我国的教育遭到了严重破坏,农业中学被全部取消,技工学校绝大多数变成工厂,中等专业学校也大幅度减少。但在文革,后期,按照中共领导的教育要革命,学制要缩短的指示,全国学习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做法,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取消了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制度,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选拔学生,让他们在校学习几年后再回到生产实践中。这一时期的理工科高等学校变成了高等职业学校,培养工农业生产的实用人才。教学实行大学教师、技术工人和工农兵学员三结合;学员在校结合科研、生产任务进行学习,开展项目教学,学以致用;教学采用先做后讲、边做边讲、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这些有益的探索推动了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的发展,使中等专业学校数和在校生数分别从1971年的1591所、21.8万人增加到1977年的2485所、68.9万人;技工学校从1971年的39所、O.85万人增加到1977年的1333所、24.3万人。同时,这一时期要求农业大学或农学院搬到农村去,与农业生产实际相结合,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农村职业教育的空缺。 文革虽然对整个教育造成了严重破坏,但人民群众为了挽救教育,在实践中创造出许多办学经验,如开门办学,厂校挂钩,校办工厂,厂带专业,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办学体制等,客观上促进了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四、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时期的职业教育

1978年中共十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全党工作的重心全面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从根本上讲,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但由于文革,对教育的严重破坏,人才结构出现断层,职业教育被破坏得尤为严重。根据统计资料,1977年我国普通高中毕业生726.1万人,中专毕业生18.1万人,技工学校毕业生12万人,后两类仅占高中阶段毕业生总数的4% ,迫切要求加强人才培养。1984年10月,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即国民经济实行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双轨制。经济体制的改革对教育体制改革提出了新要求,1985年国务院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加快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决策。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以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发端于农村,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释放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允许农民进城就业,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民进城务工需要掌握的相关技能,使得农村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农村职业教育面向市场办学的经验,推动了城市职业教育的改革,逐步扩大了非计划的招生比例。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实行计划内招生和计划外招生的方法。计划内招生指国家统招统配,即国家实行统一招生和统一分配工作;计划外招生指允许学校按照市场需求在国家计划外招收一定数量的学生,由毕业生自谋职业。市场力量的引入,既调动了学校办学的积极J胜,又为全面开展面向市场办学积累了有益经验。

这一时期,我国的经济体制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的体制,就业也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内就业和面向市场的体制外就业的模式。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形成了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计划内招生和面向市场的体制外招生相结合的教育制度,满足了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这一时期中等职业教育三类学校数量和学生人数得到了长足发展,学校数从1980年的9688所增加到1991年的16300所,增长了68.2%;在校生数从1980年的239.7万人增加到633.1万人,增长了1.64倍。这一时期以分布在农村地区为主的职业高中⑤,从1980年的3314所、在校生45.4万人分别发展到1991年的8106所、在校生263.2万人,分别增长了1.45倍和4.8倍,都比平均水平高,说明这一时期中等职业学校增长的力量主要来自于不包分配的体制外农村职业教育,体制内的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增长相对缓慢。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初期的职业教育 在多年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基础上,1992年国家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90年代中期,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加大,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减轻了企业的社会负担,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计划经济体制内的人才需求开始减少。与此同时,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面向市场的计划经济体制外人才的需求增加。中国开始大力兴建各类工业园区,出现外资、合资和合作企业,低成本后发优势逐渐显露,国际贸易开始节节攀升,国内市场逐渐繁荣。伴随着民营经济的崛起和外资制造业进入中国,中国沿海地区的制造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促进了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中等职业学校数从1991年的16300所增加到1998年的17106所,增长幅度不大,但在校生数从1991年的633.1万人增加到1998年的1126万人,增长了0.78倍。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资进入中国的趋势进一步凸显,尤其是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中国加入W TO等,大量海外资金涌进内地,形成了数以万计的外资与合资企业,以及台资、港资企业。继改革开放后率先发展起来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之后,浦东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实施开放开发战略,长三角地区己逐渐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龙头,以长三角、珠三角为主的中国沿海地区形成了出口导向型经济, Madein China,遍布全球。伴随着大量的民营经济、三资企业和转制的国有企业,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中国现代企业大规模建立。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一方面,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毕业生就业取消了计划经济体制卜的统招统配制度,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市场就业制度;另一方面,从1999年开始中国高等教育开始大规模扩招,通过三改一补,等措施,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扩招的重要力量。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一段时问中等职业教育的规模相对缩小,中等职业学校数由1998年的17106所减少到2001年的13467所,减少了21.3%;在校生数从1126万人卜降到975.8万人,减少了13.3%。高职高专院校从1998年的431所增加到2001年的627所,增加了45.5% ;在校生数从117.4万人增加到295万人,增长了1.5倍多。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数量增加,技能型人才的结构得到了优化,适应了快速发展的制造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加工制造业发展势头强劲,促进了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到2002年中国制造业聚集基地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技工荒盯民工荒,标志着农村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格局不复存在。同时,我国职业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对劳动力市场的供给能力增强,致使企业的新员工越来越依赖职业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在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的双重作用卜,一方面,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的实施使高等教育结构发生了变化,高职高专在高等教育中的比例迅速提高,从1998年的27.38%提高到2008年的45.36%;另一方面,从2002年开始,中等职业教育又出现恢复性增长。中等职业教育从2006年起连续三年大规模扩招,职业教育进入了中高等职业教育双增长的阶段,从己往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发展为中高等职业教育并重。同时,为满足制造业快速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从2005年开始,国家转变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提出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改善了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了职业教育服务企业和社会的能力,使得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成为基本的教学制度,标志着中国现代职业教育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六、市场作为资源配置主体的职业教育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中国多年来快速发展的外向型经济受到了影响,出口增幅卜降,我国出口额占8DP的比重由2007年的37.4%卜降到2011年的26.9%。同时,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导致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原材料与能源价格持续升高,人民币不断升值,资源与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力增强,制造业等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优势减弱,经济发展越来越依靠扩大内需来拉动。推动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成为经济工作的重心,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转方式、调结构的阶段。为此,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利用市场力量推动改革创新。适应新的形势,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发挥好政府保基本、促公平的作用,着力营造制度环境、制定发展规划、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加强规范管理和监督指导等。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激发学校发展活力,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紧密对接。

同时,职业教育的发展也面临新问题。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其作用日益凸显。一方面,从2012年开始,劳动年龄人口数开始卜降,人口抚养比停I F:卜降,预计到2027年,总人口出现绝对减少,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从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迫切需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另一方面,学龄人口大幅度减少,初中毕业生从2005年最高的2123.43万人减少到2011年的1736.68万人,中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生源减少的问题。同时,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时期,高等教育入学率从2002年的15%发展到2012年的30%,本科招生人数从1998年的76.71万人发展到2012年的374.06万人,增加了近300万人,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都迫切要求加快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结构调整,以便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自1992年国家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一方而,国有企业致力于从计划经济体制走向市场经济体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企业制度;另一方而,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采用国退民进的改革措施,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促使大批民营经济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在这一过程中,绝大多数企业无暇顾及或参与职业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这些企业很多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当前,国家提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战略,客观上要求企业加强技术进步,加大产品创新力度。目前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企业的要求,促使高等教育建立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把一部分普通高校转化成应用技术类型高校,以培养更多的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加强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增强企业的竟争能力。为此,《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引导部分普通高等院校向应用技术高校转型,加大产教融合力度,发展股份所有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创新办学体制机制等。职业教育进入一个新阶段,需要构建由中等职业教育、专科高等职业教育、应用技术类高校、专业硕士甚至专业博士组成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多主体参与、多元共建、多层次发展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

总之,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伴随着中国社会从闭关锁国到改革开放,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经济总量由小到大,经济实力由弱变强,产业结构由农变工,工业结构由轻变重,发展方式由粗放到集约,社会形态由传统变现代,我国职业教育在优化中等教育结构、高等教育的本专科教育及本科以上教育结构的过程中,正实现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单一到多样、由校本单一主体向校企双主体、由政府主导向市场引导的转变,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热点推荐

上一篇:简析我国大学治理结构的历史发展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