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情感激发点的创设与思考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情感激发点的创设与思考

小编:昂卫兵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它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个很大区别是教学内容侧重“行为预期”,这决定了“情感”因素在“基础”课教学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基础”课教学中创设情感激发点,经过课前设计、课堂察颜、课后观效三个步骤,教学效果明显。

关键词:“基础”课;情感激发点;创设;思考

所谓情感激发点,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指情感体验者内心所体验到的以及对外所呈现的强烈情感的最高峰值;另一方面指能够触发人们强烈情感的教育资源中的经典资源,如文本中的几句话、视频中的某画面、生活中的某场景,这类似于相声小品中的“包袱”。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激发点的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本文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为例,试述在“基础”课教学中创设情感激发点的实践及其思考。

一、“基础”课运用情感激发点的依据

(一)情感在大学生的态度结构因素中的重要地位往往被大学的授课方式所忽略

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如何,关键看受教育者的态度,而受教育者的态度取决于认知、情感和意向三个结构因素。其中认知因素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了解和判断,表现为思想倾向;情感因素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表现为情感倾向;意向因素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预备反应,表现为行为倾向。三个因素中,认知因素是核心。然而,必须清楚,特定的认知并非一定导致相应的情感和意向,反之,情感及意向的改变,可能引起认知倾向的改变,并且,情感一经产生,能加快人们的认知过程,还能巩固同这种情感有关的认知。因此,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有效的情感激发密切联系。

在高校教学实践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尚有不尽理想之处。究其原因,部分教师固守单纯地讲授知识或照本宣科地阐释理论的合理性,忽视了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这种授课方式基于学生的理性人身份,忽略了大学生仍然希望教师授课能够声情并茂,能够达到理与趣、情与智的和谐一致。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往往“注重认知因素,忽略情感因素,困惑意向因素”。

(二)“基础”课教学内容重“行为”的预期决定了“情感”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同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基础”课却有着自身的鲜明特点,这种特点体现在“基础”课的教学内容最终需要落实在受教育者的“行为”上。“理想需要追求,信念需要坚定,传统需要继承,精神需要弘扬,价值需要创造,道德需要实践,理念需要树立,权威需要维护,规范需要遵守,品格需要锤炼”。“追求、坚定、继承、弘扬、创造、实践、树立、维护、遵守、锤炼”无不是教学内容的行为预期。“行为预期”需要“教”与“学”的有机衔接,更需要顺利地内化为课程目标所预想的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因此,实现“基础”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从认知转化为意向性行动,没有强烈的情感作为桥梁显然不行。

二、“基础”课创设情感激发点的基本经验

在“基础”课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意识到情感激发对学生的认知和以后的行为能够产生积极作用。从2012年起,我们集中教研室所有教师的智慧,认真研讨,精心创设情感激发点并在课堂上灵活运用,经过四轮的教学尝试,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取得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具体说,情感激发点的创设遵循课前设计、课堂察颜、课后观效三个步骤。

(一)课前设计――科学筛选布设情感激发点是前提

情感激发点的创设,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的有机统一,它以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出学生强烈的情感为目标,以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修养为目的。因此,我们在情感激发点的筛选上贯彻如下原则:集体感受、体验,共同研究、筛选、确定存在于受教育者身上的强烈的情感“触发点”;对教育资源进行优选,保证选取的典型性教学材料能够对学生的思想感情形成较强烈的冲击;紧扣“基础”课教育主题,保证其政治性和新颖性;认真研究讲授内容,精密布设所选情感激发点,抓住重点,将情感激发点融入相关内容,构建流畅的、富有情感色彩的、主题突出的教学内容。

我校“基础”课共48学时,其中课堂教学24学时,实践教学24学时。2015年修订版的“基础”课由绪论和八章组成,重点涉及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价值、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方面。我们将容易触发学生强烈情感的“点”确定为“亲情点”、“友情点”、“爱情点”、“民情点”、“国情点”、“生命点”、“事业点”和“生态点”八个。八个情感点的确定,为教育资源的取舍框定了明确的范围和标准。四年来,我们围绕八个情感点精选了文本200余段、图片100余张、音像视频片段50余段、实地场景5个,建立了情感激发点教学资源库。同时,对这些资源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根据教学经验,以文本、音像形态呈现的现实资源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在触发学生的情感上效果明显,因此,我们更新资源库时,尽量精选发生在当下社会的典型事例,避免空洞的说教,便于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

(二)课堂察颜――教学过程中情感点的激发根据学生的反馈灵活运用是关键

课前科学合理地筛选布设情感激发点是为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顺利地激发学生的强烈情感以便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情感激发点的实际运用取决于课堂教学环节。“基础”课学时少、内容多,班级人数多,文理科班级各有不同,不同班级男、女生比例亦有不同,这些都决定了情感激发点应根据班级情况灵活运用。授课时,要时刻观察学生的表情和反应做出及时调整。为了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情感激发点,我们每位教师对资源库的教学资源都娴熟于心,用时信手拈来。在教学方法上,我们灵活采用问答式、启发式和讨论式等方法。对于任何一个精选的教学资源,哪怕是一张小小的图片,也必须配合以教师简短精辟的点评、启发和诱导,必要时还需进行讨论。只有经过教师诱导的情感资源才能“活起来”,才能在全体学生中激发出强烈情感。 (三)课后观效――学生的思想行为效果是归宿

情感激发点创设的成功与否,可以通过学生课下的思想行为得到体现,换言之,也就是看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将“基础”课的认知转化成了意向性行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热情比没有进行情感激发点教学之前明显提高,由原来的点名被动到课转变为积极主动听课,学院组织的活动不再需要竭力动员报名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普遍认同,违纪违法现象呈现减少趋势。这些都表明,在“基础”课的教学改革与创新中,在其他思想政治工作的多方努力下,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提升显著。

三、创设情感激发点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创设情感激发点的优点很明显,其缺点也不容忽视,主要是情感的“泛化”特征。情感是态度结构中最容易发生也最容易“泛化”的因素,它的稳定性不如认知和意向因素。对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予以弥补。

(一)理论讲授为主,情感激发为辅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政治性、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同时,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显著增强,这从根本上要求教师必须在认知的层面给学生讲深讲透,使学生能够从思想上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实现向行为转向的稳定性。“基础”课教学创设情感激发点追求情感效果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在我们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过程中,之所以强调创设情感激发的“点”,就是为了避免情感的“泛化”,让情感激发点集中对准教学的重点而不偏离,始终围绕教学内容,最大限度的为认知和行为服务。

(二)要求学生课下自学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自学下一讲所涉及的教材内容,给学生们明确指出必须深入理解和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有关部分,并要求学生做到重点阅读和吃透蕴含的道理。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课前对所学知识有充分的理性认知,为教学过程中顺利实现情感激发点的“双向流动”做准备。所谓情感激发点的“双向流动”,就是教师课前筛选情感激发点的情感资源,学生课前自学情感激发点的知识基础,最终在课堂上兑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情感触动,实现情感的知识依托。

(三)教师集体要不断更新知识,教师个人要不断提高教学艺术

情感激发点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它确实存在于教学中。情感激发点的创设是全体教师基于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它需要集体设计,个人运用,最后再集体总结修改提升。所以,情感激发点的创设无论对教师集体,还是对教师个人,都有更高的要求。情感激发点的创设既要求教师有深厚的政治理论功底,有宽厚的知识结构,又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鉴别分析能力和审美能力,这些都需要教师集体的力量才能实现。与此同时,教师个人要不断提高教学艺术,特别是要善于运用富于情感的沟通方式。“感人者,莫先乎于情”,“动之以情”,方能“晓之以理”,只有教师个人自身拥有丰富的情感并能艺术化地运用于教学,情感激发点的创设才能落到实处。

热点推荐

上一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叉车安全培训记录及主要收获 安全培训总结 最新大学生拍视频心得体会感言范文(20篇) 最新孩子的烦恼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