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农村高中语文课堂模式改革刍议

农村高中语文课堂模式改革刍议

小编:

近几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下,课堂模式的改革日渐成为热点和难点。笔者所在的是一所农村普通高中,有着近六十年的办校史,曾经也不乏考入名校的寒门子弟。但近些年来,因为地处偏远,师资匮乏,教学方式陈旧,硬件设施跟不上,又加之农村经济条件的好转,所以一二流学生选择进城上学。这所学校跌入生源低谷,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升学率低下,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学校决定破釜沉舟,紧跟课改大潮走课改之路。

下面,就农村高中语文课堂改革三年中自己的一些心得和做法谈一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一切教学改革的根本

在笔者所在的农村高中,教师教育观念相对落后,课堂改革之初,很多语文教师的课堂依旧是“教学即讲授”。大家普遍的认识是高中语文课堂跟其他科目的课堂不同,教师不讲的话学生怎么能到位的鉴赏诗歌,怎么能充分的理解文言内容。所以,现在突然不让痛快淋漓的讲了,要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要引导学生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学活动,一下子极不适应。传统教学观念转型成为课堂改革极大的阻力和瓶颈。

什么是教学?很明显,教学的概念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关于教学的概念是“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迅速掌握人类长期实践积累起来的文化科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世界观,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而到了近些年教育部明确规定“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也就是说21世纪的教学教师应该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基于以上的观点,当下语文教师应该紧跟时代对教育的需求,与时俱进,尽快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

二、教师课堂模式的转变是一切教学改革的抓手

教学模式的选择使用可能会直接影响学生一生的学习方式――因循守旧或是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是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综合体。所以改变以往的教师“一言堂”是历史的必然。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尝试不断完善,针对农村高中学生学习基础薄弱的特点,使用了“自学检测――合作交流――展示点拨――总结拓展”的教学方法,感觉效果很不错。自学检测是课前下发适合学生基础的、难度有梯度的导学案让学生完成,语文的导学案往往需要“知识链接”板块让学生自学;合作交流是基于4-6人小组完成的,学生在做导学案过程中把自己有疑难的问题拿来与小组内的同学共同完成,比如,在做阅读或鉴赏类题目时,小组内可以讨论达成共识;展示点拨是上课时老师首先让小组内的一个学生做小老师,到属于他们小组的一块黑板前就导学案上的问题做展示,展示完后其他学生补充,有必要的话再由老师点拨精讲,由于语文课的特点老师的精讲是非常必要的。在语文课堂上,倾听学生讲非常重要,在农村高中,学生语言表达较弱,刚开始时,主要是鼓励学生说,再逐步要求声音宏亮,体态大方,表达规范准确;总结拓展是在学生基本掌握教学内容后老师引导学生总结要点,给出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做语言表达、鉴赏运用等方面的练习。这四个环节说来简单,但要真正做好,就要注意方式方法,注意细节操作,确实不易。

三、教师与学生课堂角色的重构是教学改革的必然

“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交往、学会生存”是21世纪的教育目标。教师已不同于过去传统意义上的先知先觉式的“传道、授业、解惑”者,“一切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那种静态、呆板、单调、封闭的“师讲生听”的课堂必将被遗弃,所以新型的课堂上的师生关系应该是相互尊重、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在语文课堂上,学生的鉴赏、表达能力往往在师生的交流中得到提升。

热点推荐

上一篇: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