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论小学音乐同课异构中的问题设计

论小学音乐同课异构中的问题设计

小编:

摘 要: “同课异构”这种教学形式是一块试金石,最能反映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及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听课老师能否通过课堂中的生成反思教学设计背后支撑的理念是什么,这才是应该关注的重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放牦牛的小卓玛》一课,先后由两位老师执教,从中作者学到了一些方法,这个“方法”背后是理念的支撑和对“学情”及“教材”深入浅出的理解。

关键词: 小学音乐 同课异构 问题设计

著名音乐专家吴斌老师曾说:“问题是起点、是主线、是过程、是方法。”所以问题的设计很重要。那两位老师是如何通过预设的问题对“核心问题”解决的呢?

首先,两位老师都关注到了藏族歌曲的特点,用有目的的导入直接切入主题。

在歌曲重难点的教学板块中,两位老师的教学问题设计也各显神通,各有所侧重,但有同工异曲之效。

在歌曲教唱的环节,甲老师预设的问题由浅入深,一环扣一环,很好地发挥了老师的引领作用,紧紧地抓住了歌曲装饰音这个特点,对教材进行了深层次挖掘,解决得较为透彻,很好地体现了教学内容的梯度性。乙老师的预设更多关注全体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发现学习中的问题运用学生已有经验共同解决。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音乐素养,他们对音乐的感悟、运用、创新能力已经达到一定程度,老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听一听、想一想、说一说、唱一唱,然后根据学生资源的生成调整自己的预设,把大问题放下去,看学生回馈上来的回答是否有多元化思维出现。老师要当场加以肯定,让学生知道老师喜欢他们尝试多种角度的思维方式,呈现多元化的生成。其实,甲老师设计背后的理念是紧紧抓住装饰音这个特点,作为歌曲的主线,渗透下去,让学生学好、唱好。那么我们不妨用一个学生更容易接受的办法解决,用藏族特有的献哈达的踏点步舞蹈动作解决装饰音的问题,边唱边演示几遍给学生看,学生很快会领悟到藏族歌曲和舞蹈有密切关系。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都与少数民族有关,既然少数民族的歌曲大都是载歌载舞的形式出现,那么为什么不能用最简洁的办法解决重难点呢?虽然音乐和舞蹈是两个不同的艺术种类,但它们是相关的姐妹艺术,在课堂中,我们可以善于利用各种资源为教学服务,这样既省力又一举多得地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当学习的主人。

其次,在教学中,两位老师都关注到学生“心唱”这一问题,让学生先在心里对旋律的高低有一个粗略“心唱”,然后过渡到自信地歌唱,再到声情并茂地演唱。值得一提的是,甲老师还在唱歌词前提醒学生要注意词与谱的结合,这充分体现了“学生立场”在课堂中的渗透,显示了教师对“新课程”核心理念“学生立场”的关注和思考。“学生立场”不等于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与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一样,都是将“教”与“学”对立起来了,这是一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我们应该关注到对学生成长或发展有帮助的教学过程和生成资源,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对学生的情况分析到位,给学生话语权、选择权、评价权,再针对这些进行相应设问,体现主流文化教学的价值。

所以,每一堂课、每个环节、每个设问的背后都能反映出老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的程度。一堂好课不是看老师的专业水准有多高,而是看教学理念在课中运用的程度有多深。故而,吃透教材,关注学生真实情况,让他们真正自己听赏、发现、感悟、提升,才是老师要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热点推荐

上一篇:如何在小学音乐课中运用多媒体技术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