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开展“学案式自探”,建构自主性课堂

开展“学案式自探”,建构自主性课堂

小编:

虽然新课改实施已久,但一些课堂仍然还是以教师的主动讲授和学生的被动反应为主;教师往往面向中等以上学生,常常忽视了少数几个落后生;教师特别关注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至于学生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日本著名教育学者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中指出:我们现在正进行的这场教育改革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这场“静悄悄的革命”是从一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植根于下层,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他提醒,学校改革倘若不以课堂改革为中心,就不可能有丰硕的成果;培养学生成为自立、自律的学习者是教育的一大目标,以学生的兴趣、学生关心的问题为出发点的教育才是理想的教育。

一、“学案”和“自探”的解读

所谓“学案”,是指教师在认真研读教材和充分了解班情、学情、生情的基础上,设计的具有一定目标导向性、启思性的问题。它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结,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适当的附着点,另一方面也要帮助学生对新学的知识进行多方面的加工,以利于学生形成更为牢固的知识体系,同时,还要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新知识的方法。

所谓“自探”,是指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己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生成问题的能力。它不是否定传统意义上的“师教”,而是从传统的“师教”为主向以学生“自探”为主转变,要在“自探”的前提下进行“师教”,“师教”不是教结论,而是以“师教”促“自探”。“学案”是手段,“自探”是实质。

二、“学案式自探”的本义

“学案式自探”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以学案为载体,以自探为方法,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注重学法指导,突出学生自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的一套程序。

“学案式自探”通过“学案”改进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模式,它不仅沟通教与学,而且引导学生在预习、听课、复习和巩固的过程中确立和使用适当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是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策略。

“学案式自探”把本该属于学生的时间还给学生,要求教师在教学上始终贯彻启发式,在教学设计特别是问题设计上狠下工夫。它是通过问题的设计,引领学生学习的一条路径。

三、“学案”的内容和要求

设计和编制符合要求的学案是“学案式自探”实施课堂教学模式的前期准备,也是重要环节,还是判断该教学模式优劣的关键。

1.“学案”主要内容

学习目标:对知识点按照掌握的程度进行分类,并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整合,让学生一目了然,知道本节课要探索的内容及达成目标。

探究重点:突出过程与方法,关注获取知识、养成能力的过程、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结论的本身。

学习方法:对需要使用的主要学习方法进行重点强调,如归类学习、实验探究、小组互助、查阅资料等,使学生有据可依。

学习过程:主要包括学习的主要环节、形式及相关的学习活动,每个知识点的形成过程,包括达标训练,都以发展各类学生的潜能,升华学生的理性认识为目的。

2.“学案”设计要求

内容明晰。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能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尽量一课时一个学案,使学生明确目标,理清脉络,抓住重点,了解任务,做好准备,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帮助自探。围绕“写什么?”“怎么写?”“学什么?”“怎么学?”这一永恒的主线,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作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促进思考。随着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浮光掠影地看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激发兴趣。要使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看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四、“自探”课堂基本环节

1.学案引探

教师课前或课始发放学案,并通过谈话、文字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建构相关的知识系统。在学生自探时注意行间巡视,特别留心观察一些学困生的自探状态,要有计划、有步骤的指导和帮助一些学困生进行自主学习,直到学困生掌握学案自探的方法。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学案,初步认识学习目标、了解学习重点和学习方法,并在教师的提醒下,以导学案为抓手,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通过阅读、圈画、反问、背诵、预做课后练习题以及阅读课外材料等,理解和掌握学案中的基本问题;了解并思考学案中的重点内容。

2.适时点拨

教师在学生充分自探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围绕学案中的基本问题进行交流。在学生的迷茫处、易错处、知识生长点等关键地方,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自探的情况,以此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生在独立探究、合作探究的前提下,要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善于吸纳他人的经验和思考成果,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合理阐述自己的思维过程,敢于提出自己的困惑,甚至是质疑。在交流碰撞中,树立正确的观点,经历知识建构的过程,厘清生成的新问题。

3.纠偏补缺

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现状,围绕学习目标和学案中的重点内容,及时把控课堂教学的走向和节奏,不失时机地引领学生再一次走进文本,联系生活,瞄准目标;对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遗漏和生成的新问题进行补充和解释,可以是顺势而导,可以是小题大做,可以是旁敲侧击,可以是友好提醒,可以是反问追问……

热点推荐

上一篇:大胆改革谋发展 职业学校写传奇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