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聚焦时事热点,激活写作思维

聚焦时事热点,激活写作思维

小编:

研究表明,高中生的智力接近成人水平,其观察社会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目的性、系统性、全面性。但是由于社会阅历尚浅,高中生对社会舆论缺乏客观、理性的辨别能力,因为长期的灌输又使我们习惯于单一思维,缺乏独立思考和多元思维能力,看问题往往比较肤浅、偏激,容易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看法有失偏颇。而时评正是引导我们学会多元思考形成理性判断的参考文本。每当现实社会发生重大新闻事件,不少新闻媒体、时评人和公共知识分子,坚守社会责任和良知,及时发出自己的声音。他们不只是客观展示新闻事件本身,而且精辟分析新闻背景后的问题实质,在最高点审视,从最深处进行剖析。有些观点可能与主流思想不尽一致,有些看法可能失之偏颇,但仍能给人以多元思考和启迪。因此适时阅读时评文章,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分析评价问题的方法,提高思维品质,学会多元思考,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而且能引导我们关心时事,关注国运民瘼,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从写作题材来看,与时评相关的新闻事件、人物和话题,又是鲜活的写作素材,积累新闻素材并运用到作文中去,必将一改作文内容空洞无物或材料陈旧老化的弊端,使文章紧扣时代脉搏,更富有现实意义。同时,时评的章法结构与材料作文结构“引――议――联――结”很接近,是常见的考场作文模式;许多优秀时评的语言,或犀利幽默,或优美灵动,或精辟深刻,习得这些语言,可使自己的文章活泼生动,大气开阔。

本时评专题共十讲,选十个热点话题,每一讲设置“新闻背景”“媒体声音”“多维思考”“适切话题”四个步骤,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自主开发课程的体例特点。

新闻事件不断发生,时事热点也在不断切换,限于编者的视野和水平,也限于时间与精力,很多值得关注思考的热点未能选编进去;一堂讲座,不可能网罗更多的话题,也不能涵盖更多的知识信息。倘能让考生考前浏览阅读,带来一点点启发,并能激活思维,学会理性思考,同时能从中积累一些鲜活素材,习得一些精辟语言,最终能给考生写作提升带来些许帮助,则善莫大焉。

第一讲:柴静和她的《穹顶之下》

【新闻背景】

【媒体声音】

一、从柴静式行动的价值评价维度

正向:

柴静的这次行动是互联网时代的公民调查。这是非机构、非记者所做的信源最权威、信息最立体、视野最开阔、手段最丰富、最有行动感的雾霾调查……将引发新一轮的、更广泛的从立法完善到公共政策调整再到公民个人作为的治霾行动。――庄永志(原《焦点访谈》主编)

柴静的《穹顶之下》动员了社交媒体上的各种力量,让数千万乃至上亿人认识到雾霾的危害,知道自己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这是很有必要的事情。在许多人还在热衷讨论什么是“新媒体”、“互联网思维”的时候,柴静和她的团队们已经悄然做出了他们的新媒体产品,而且免费发布到了全网。在我看来,这件事情甚至要比《穹顶之下》本身更重要。――和菜头(知名网友) 该片对中国的雾霾问题做了一次全景式的深度调查。 回答了三个问题:雾霾是什么,它从哪儿来,我们怎么办。这三个问题,其实也是与每一个生活在中国的土地上、呼吸着中国空气的人息息相关的问题。在柴静之前,没有人能够系统完整地告诉我们这三个问题的答案。现在这些答案,就藏在这部片子里。在对中国的污染问题从污染企业、行业和国家三个层面,从经济、政策、法律多个角度做了条分缕析的剖解之后,提出我们究竟能够做什么。 ――“假装在纽约”(网友)

反向:

从生产方式的角度,名人自费拍摄新闻调查是一种包装成公共行为的商业行为,生产和流通的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市场化的算计。这种算计在柴静纪录片的完成品从内容到形式每个细节中都可以找到。从莫须有的雾霾导致婴儿肿瘤的叙事策略开始,到再次搬出幼儿和母爱来遮蔽数据漏洞和逻辑混乱的结尾。包装、姿态、煽情、自我展演的商品逻辑几乎全程覆盖真实、理性、深入、质疑、论辨的公共对话逻辑。――吴靖 (北大教授)

综合起来,主旨就是去工业化,妖魔化本土工业,顺带黑国企。和西方文化左派操弄民粹主义的套路类似,以煽情和情怀为手段。――某网友

――张雪忠(华东政法大学教授)

一个权力不受约束的政府才是我们生活中最大的污染源,不看到这一点,那就是没看到问题的实质。 ――冉云飞(作家、教育家)

中性:

我认为《穹顶之下》唯一的作用就是启蒙作用。柴静的纪录片,可能是她职业生涯中很重要的一步,但对于国家雾霾治理可以忽略不计。你可以推断一下,假如柴静拍了一个深入浅出的纪录片,让所有人都明白了雾霾的原因是什么,从而导致雾霾被彻底治理,那你说我们要那些部门干嘛用啊?

――崔永元

因为有了当母亲和照顾孩子的经历,所以在面对雾霾时更不能忍,所以发起“一个人的战斗”。公共言说目的就是调动公众,拿个人经历做引子,搞些小煽情(采访小女孩有没有看过蓝天)、小金句(“有义务没权力”)都是正常的手段,视频整体还是克制的,主要以援引专家、机构的观点和数据为说服力。对于一直关注雾霾新闻的人来说,《穹顶之下》没有太多新料,但对普罗大众来讲,这是一次系统、靠谱的雾霾知识普及。 ――西坡(媒体人)

二、从对环保、雾霾认识的维度

正向:

面对雾霾的天气,我们在责怪政府,自然政府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政府顾着发展经济,忽视了环境的保护。我们也在责怪企业,因为企业的生产发展污染了一方土地,污染了人们的饮用水源和每天需要呼吸的空气。但是,我们每个公民是否也该反思自己的行为,我们不喜欢雾霾,但也不愿意放弃汽车;我们讨厌扬尘,却也希望房子多盖一些,我们每个人都既是创造者也是污染制造者这个软性的因素。雾霾不仅是环保问题,也不仅是经济问题,它也是中国人心中的纠结与挑战。

柴静的《穹顶之下》也让我们更加清醒,虽然这个新闻调查视频引爆了舆论场,但未必能真正的改变中国,毕竟纪录片只是告诉我们一个真相,给我们一个警示。柴静的《穹顶之下》做不了好天气的救世主,亿万网民抛洒的辛酸泪也荡涤不了雾霾的天空。所以说,若想守得云开见月明,还得需要我们的国家痛定思痛下决心,拿主意。需要有关部门真正哈下腰来勤动嘴,勤跑腿,彻底消除利用集团因为利益咬合而制造的雾霾。更需要置身其中的我们每个人的戮力同心。职能部门多一些责任与担当,企业多一些绿色生产,市民们少开一天车……点滴行动可以汇成节能减排、改善环境的强大力量。唯有此,才能为当下的人们更为子孙后代撑起一片洁净的天空!

――袁宝《柴静的穹顶之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反向:

当谈到能源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完全不顾中国的历史、地理和实际状况,忙不迭在完全没有数据没有论据的情况下把所有罪过都扣到所谓的国家能源垄断头上,为能源的私有化摇旗呐喊,为资本瓜分能源市场鼓噪,至于私人资本的进入如何就能迅速转变中国的能源结构,如何可能不计成本在中国各地探查天然气并在全国建设稳定安全的输气网络,柴静抒情之余估计没有气力去论述、论证和论辨了。――吴靖(北大教授)

如果关闭了河北的钢铁厂水泥厂,河北人民就会下岗失业,而北京人少开点车,顶多就是生活不太方便而已。我想说的是:治理空气污染,那些充分享受着现代生活便利的大都市中产阶级理应承担更大的责任。一边控诉着空气污染,说不许烧煤不许搞水泥厂钢铁厂,但却丝毫不提自己高能耗的生活方式,那是自私自利的表现,只想着别人为自己牺牲而自己压根没打算负责任。 ――“树上的男爵”(中戏教师)

柴静是很良善的记者,但是她用调查数据、归因和解析来重新阐述常识,并将其系统化,造成一种相信和感同身受效果。她的调查,因为受制于知识观和认知模式,都无法进行真正认知意义的突破和突围。提到煤的污染,她说到洗煤,却没有深究洗煤水的可能后果;提到能耗和油耗,她分析行业内幕和总量,却没有分析这些能耗的生成细节,哪些人主导了哪些消费并实现了何种污染扩散?中国的污染与世界经济的关联?中国现有污染机制的原因,它是学来的?还是内生的?在没有弄清楚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之前,她在海外的调查几乎全是盲人摸象式数据。 ――周雷(南京大学博士)

这样的纪录片推动形成公民环保意识可帮助环保执法。应当鼓励。但同时要让大家理解:环保水平只能逐步改善,否则导致去工业化,造成严重就业危机和社会问题。――陈平(复旦大学教授)

三、从《穹顶之下》传播的维度

1.天时地利人和的传播

天时:2月28日是周末,刚好是春节各路人群返京没多久,网民有时间上网。

地利:人民网作为首发地点,人民网官方微博还在当天连发8条微博表示对柴静关于雾霾纪录片的支持。

2.通俗易懂的视频内容

柴静的环保纪录片主讲雾霾,内容开头就讲到了主题:雾霾是什么?它从哪儿来?我们怎么办?整段视频以通俗易懂的风格让大部分点击观看的网民从第一秒到103分钟结束,从头至尾看完,因为这段纪录片没有高大上复杂化的内容加工,以科普、共鸣的形式唤起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3.共鸣的正能量内容

片中的金句充满正能量。如“我不是怕死,我只是不想这样活着。――每个人终有一死,我并不是怕死,而是死后的我,还有后代在这个世界上,那么这个世界就和我有关。――心灵最低处涌动着一股拯救大自然环境的冲动。

“这是我和雾霾的私人恩怨。”――在一个围观者遇到一个母亲本能情感和一个与自己日益相关的话题时,从一个不了解雾霾的我到对雾霾的产生和防护有一定认识的我,最后甚至对雾霾产生了憎恨的情怀,这就是共鸣感染人心深处的力量。

《穹顶之下》是当前对雾霾报道最综合的一个纪录片,它短时间获得的关注度和传播量、播放次数可以和央视的《舌尖上的中国》匹敌,超过了大部分的热门电视剧。这些成绩源自该纪录片以情感定位到个人社会责任感的共鸣转化,大众接受程度高的视频,激发人们内心深处共鸣的视频,传播效果可想而知。

――黄小星《柴静穹顶之下传播启示录》

四、从对柴静批评的维度

综观中国网络史,我们便会发觉,这是中国互联网的一大顽疾。任何公共议题,到了互联网这个喧哗的广场之上,最后都会沦陷为一场对核心议题不屑一顾,而纠缠于议题发起人的道德评估。中国人对别人的道德状态,有着近乎病态的关注度。这种动辄进行道德评估的心灵雾霾,其实是阶级斗争的遗毒。

此次对柴静的《穹顶之下》进行动机质疑的便有两类人。一类极左,认为柴静录制雾霾属于西方敌对势力。一类极右,认为柴静的纪录片,在为政府变相维稳。众所周知,每一个人都需要呼吸,雾霾是全民公敌。在这个全民公敌面前,不就事论事,不就纪录片本身进行研讨与批评,而是写小说一般想象力发达的揣摩纪录片制作者的心理动机,这是懒于行动却四处皆敌的逻辑思维。

批评为的是道出真相或真理,而非为了反对而反对。批评家既不是御用表扬家,更不是一个毕业于蓝翔技校的道德酷吏。批评家是一个拥有专业知识与理论工具、面对具体文本或社会事件、进行深入腠理的文本分析或符号分析的人。批评家之所以进行批评,不是为了抢夺话语权,刷取知识分子一览众山小的存在感,而是为了人之为人的存在本身。真正的批评家,是火眼金睛的鉴别师,他为值得赞美的而赞美,需要贬斥的而贬斥。批评家不是为了争夺话语高地、罔顾事实的“两个凡是”的投机分子:凡是蓦获名声的都需痛殴,凡是与体制有所牵连的都需痛击。

捷克政治家哈维尔于1989年在布拉格制定公民论坛的对话守则:

一、对话目的是为了寻求真理,而不是为了竞争;

二、不要作人身攻击;

三、保持主题;

四、辩论时要用证据;

五、不要坚持错误不改;

六、要分清对话与只许自己讲话的区别;

七、对话要有记录;

八、尽量理解对方。(“布拉格对话守则”)反观近两日微博、微信上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发言,我们便会发觉,目前的中国,公民罕见,“屁民”扎堆。面对人人无法逃离的雾霾议题,大多“屁民”无法理性对话,却更热衷于人身攻击与离题万里,并因拥护与反对,站在两个队列,互相进行话语痛殴,却难得一见关于雾霾的专业性、建设性文本。

不是说柴静是圣母、是偶像,是不可批评的人物,而是说,批评有批评的尺度。

――马小盐《批评柴静的尺度:中国特色的道德指控何时休?》(凤凰网)

讨论一个高热度公共话题,会有各种激烈分歧意见,这很正常。讨论中有些人不留神会有点犯规,比如某种人身攻击,这不好,但也难免。我以为,任何公共讨论,遇到两大法宝应该立即停止,互相拉黑,有多远逃多远:一是当有人祭出建设性批评,二是遇到心地太纯洁的真外宾。 ――赵楚(作家)

【多维思考】

1.柴静的《穹顶之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如何看待柴静式的行为?

2.“我不是怕死,我只是不想这样活着。”柴静说的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对你有何启发?

3.《穹顶之下》对中国的雾霾问题做了一次全景式的深度调查,其中涉及许多专业知识和信息,而作为非专业人士,柴静是如何获得这些知识信息的?对其中一些争议性的问题,你是如何看待的?

4.有人认为:“中国环保主义的误区就是要去工业化,一味强调环保,就会导致去工业化,造成严重就业危机和社会问题。”你是否认同这个观点?为什么?

5.我们常常看到,任何公共议题,到了互联网这个喧哗的广场之上,最后都会沦陷为一场对核心议题不屑一顾,而纠缠于议题发起人的道德评估。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

6.捷克政治家哈维尔一生致力于公民社会的创建,并于1989年,制定了“布拉格对话守则”。对话守则包含哪些内容?你对此有何启发?

7.批评有批评的尺度,真正的批评家应具有怎样的品质和尺度?

8.从传播角度,《穹顶之下》对你有何启示?你是如何看待名人的新闻效应?

【适切话题】

热点推荐

上一篇:疑点重重 令人费解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