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核心问题撬动深度体验

核心问题撬动深度体验

小编:

看过很多课,基本上是“活动大串烧”,或者是“课件大集成”,活动一个接一个,课件一张又一张,问题一个接一个,形式琳琅满目、日新月异,课堂看起来热热闹闹,但这适合学生学习的真正需要吗?教师设计的导学问题,组织的活动,学生真正思考和参与的有多少,有深度体验的又有多少?知识的产生,没有学生的参与和经历,没有学生的深度思考,没有学生的深度体验,这不是有生命活力的课堂。

生本教育强调教学过程要抓住“根本、简单、开放”的实施策略。我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来阐述这一策略。

抓根本,就是把知识问题化

从根本上说,数学教学蕴含在有思维价值的问题之中,数学课堂必须要重视核心问题的设计,让问题成为激活学生探究动力的源头活水。数学的核心问题从哪里来?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三种有效的策略。

一是从知识发生处寻根求源。核心问题的选择很重要,既要有生命能量,还要能触发学生更深的思考。如果能从知识之根去思考问题,或者通过观察现象来探索知识之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五年级《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的教学中我们设计了如下小研究:

学生很容易用数方格这种最简单的方法得出结论。在思考其他方法时,他们也会想到用不同的剪拼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来研究。有的学生还会说,利用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把它拉拽成一个长方形。前两种方法会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第三种方案争议很大,有学生说,拉拽成长方形后,平行四边形左上方增加了一个三角形,右下方减少了相同的三角形,面积没变,这个方法可行;有的学生说,这是巧合。如果这个平行四边形更扁一些的话,拉拽成长方形后,面积变大了。

此时,因为有了核心问题,学生能抓住一条“线”去主动探索,能够运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利用对面积的意义这个最根本的概念及生活常识进行研究与交流,触发了学生许多深度的思考和创造。

二是从认知矛盾处刨根问底。学生是个生命体,有无尽的能量,处于成长阶段的他们还有许多迷惑,这正是学生学习的需要。如果教师回避这些,不敢正视这些,就是一种讳疾忌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自然地呈现出从错到对的过程,从迷惑到明晰的过程,从知之肤浅到知之深刻的过程,因为这是学生真实的成长经历。

我在教学《分数加减法计算的练习课》前,要求每个学生设计一道考题。小组第一个汇报的是黄镌睿。

他说:我来考考大家,我的题目是:人体血型主要分成A型、B型、O型、AB型,下表是五年级1班50名同学四种血型的统计情况:

(1) 血型的人最多, 血型的人最少?

(2)AB型的同学占了全班的 。

不一会儿,学生嘟囔开了:第二问有问题。

生1:要算出AB型了才能比较大小,可是AB型无法算啊。

生3:不能为了编题而编题。把总人数看作单位“1”,部分数相加之和应等于1。要真正理解分数的意义才行。

生4:不过我认为第一问,哪种血型的人最多,无须把AB型所占比例算出。因为O型血所占比例已经过半了。其余血型肯定比一半少,所以O型的人最多。

一道错题居然像投入平静湖面的大石头,掀起不小波澜。是的,错误也是珍贵的教学资源。

三是从知识整理中养根护源。生本数学课堂中主要有四大课型――新授课、练习课、整理课、评研课。形象地说,新授课培根,练习课护苗壮根,整理课养根,评研课施肥、浇水、除虫,开花结果。

数学核心问题,既有学科知识方面的,也有学习方法方面的。学生通过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可以深化理解一个单元的核心知识。因此,每个单元的整理课,可以渐次让学生学习列表整理、分要点整理、画树形图整理的方法。在整理过程中,先教学生抓要点细致无疏漏地整理,接着让学生抓要点精要进行整理,最后让学生学习用比较的方法梳理知识间的关系。

把繁复的数学问题简单化

简练,是数学与生俱来的基因。数学的魅力之一就是把世界上繁杂的实际问题简单化。其实,简单可能比复杂更难做到,这要求教师必须厘清知识结构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构建新知、涵养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中抓住关键要素,用最简约的表述形式构造适合学生需要的、最简要的逻辑过程。

一是去繁就简,把研究做实。我们提供给学生的研究题,应该做到“简”,如果学生能抓住一道研究题的核心问题,就无须设计第二道。单一的研究任务,可以引导学生在做高质量的研究上下功夫,实实在在地让学生有时间做研究、有办法做研究、有兴趣做研究。研究兴趣与能力的培养是个长期过程,要让学生把研究做实,我们必须去繁就简。

二是把课堂做空,把交流做活。尽可能把课堂做得简单些,把课堂做空,把时间与空间腾挪出来,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预设的环节少些,课件中含着的任务少些,教师的干扰尽可能少些。教师的中心任务就是组织学生把交流做活――启在迷茫处,问在关键点,导在航道上,指向优化时。

比如,在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时,有学生质疑:把圆剪拼成近似的长方形,随着剪的份数越来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但始终不是长方形,那么推导出来的圆的面积是不是个近似数啊?这种迷茫就需要教师及时加以引导和启发。首先,让学生观察不同的等分份数,剪拼近似的长方形长边越来越直,四个角也越来越接近直角。然后,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无限等分,每一份都变成一条条线段了,无数条线段的集合就是一个长方形了。最后,用课件展示动态过程。这样,学生可以初步感知极限的含义,进而感受到数学的神奇。

注重核心问题生成的开放性

这里所说的“开放”,是指核心问题的设计思路要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要有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要有思维含金量,有探究的必要。为了激发学生的个性化生成,教师上新课前,可以先设计一份研究卷,让学生自主先学,课堂上再围绕它进行个性化展示与深度的对话交流,呈现丰富多彩的个性化见解,并进行整理、提炼与提升,成为碰撞与交流的催化剂。

一是核心问题解决方法的多样性。在教学五年级《组合图形的面积》时,我们作了以下设计:要求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计算图形的面积,能想出几种方法就用几种方法计算。

这道题添加不同的辅助线,可以得到不同的方法。通过旋转与平移,又可以得到一些创新的方法。不同的学生,基础不同,面对这样的开放议题,大家都有属于自己的想法。把个体的想法通过交流变成群体的体验,群体互动后达成的共识与结论就能成为有价值的教学资源。

二是核心问题研究空间的包容性。在执教《数学广角――找次品》的过程中,在讨论用天平称的办法找出次品时,有学生指出随着检验数量的不断增加,如果用称的方法,至少要称几次,是否存在一个规律呢?有的学生说,称的时候,常常把要检验的物品分成三等份,或者接近三等份,再称其中两份是否平衡,第三份不用称,就可以判断次品在哪一份中,数学的推理很好玩。有的学生提出这种方法可行,不过一定要保证天平不是次品。还有学生指出,用好数学方法,确实能提高效率,但是如果要找出食品中的次品,还要看看原材料合格吗,不能仅仅用称的办法了。

虽然儿童的想法稚嫩,但是可爱可贵。而且有必要倾听他们的声音,关注他们的想法,保护和欣赏他们的创造,这样才能把他们的创造力激发出来。

我们认为,单纯反复的数学知识的记忆,单调题海式的练习会淹没和淡化数学的奥妙与趣味,在数学课堂上坚持实施“根本、简单、开放”的教学策略,在对数学现象的观察和体验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真正感受数学的魅力,从而获得生动有用的数学方法与工具。

热点推荐

上一篇:都是互换惹的祸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