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构建“宽容、宽松”的课堂文化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构建“宽容、宽松”的课堂文化

小编:

摘 要:良好的课堂文化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引导、规范和激励功能。从日常教学语言、处理教学插曲、多维评价学生及合理把握尺度这四个方面,分析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构建“宽容、宽松”的课堂文化的具体做法、实质和作用等。

关键词:课堂文化;宽容;宽松;高中生物教学

课堂文化,常指“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共同活动所呈现出来的思想观念、价值规范和行为方式的综合”。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文化的两个主体,教学活动是构建和传递课堂文化的过程。良好的课堂文化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引导、规范和激励功能。

综观目前江苏高考政策下的高中生物教学现状,生物学科已日益“被边缘化”,正面临“重视少、课时少、内容多、压力多”的尴尬局面。正因如此,高中生物课堂文化也就普遍呈现出“单调沉闷、急功近利”的特点,教学过程中多是知识的碰撞,缺少心灵的交流,缺乏“宽容、宽松”的特质。

当教师以应试教育为己任,自觉以“培养学生成为熟练的解题机器和得分高手”为终极目标时,那么,以“智者、尊者”自居,居高临下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便成为常态,高中生物课堂文化中充斥着“严肃刻板、沉闷功利”。但是,如果我们坚守“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原则,推崇“平等宽容”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良好课堂氛围,则可以有效地消除师生间的代沟与隔阂,更好地沟通互动,在“启迪智慧”的同时,还能“滋养心灵”。

那么,怎样才能化腐朽为神奇,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构建“宽容、宽松”的课堂文化并彰显其魅力呢?现代教育学强调师生双方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彼此尊重、信任、宽容、体谅的前提下,完全可以进入“亦师亦友”的更高境界,构建出充满正能量的“宽容、宽松,和谐、互助”的课堂文化。

一、从日常教学语言中渗透“宽容、宽松”的课堂文化精髓

语言是师生交流的必备工具,也是构建课堂文化的重要渠道。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教师内心勾勒出的课堂文化的模样。

当我们真正把自己从“师者”的神坛降下来,自觉以平等的姿态走进学生,那么,我们自然可以摒弃诸如“跟我好好学……”“今天,我给你们讲……”“给我好好反省……”等主人式的口吻,而是真诚地说出“请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学……”“咱们共同努力……”等朋友式的话语。我们也自然可以告别诸如“你怎么这么笨!”“课上讲了那么多遍了,你怎么还不懂!”等简单粗暴的句子,而是采用“最近还有哪些概念不太明白?”“有没有想想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呢?”等真诚温暖的话语。

日常教学语言是教师教育教学思想的真实体现,是心之所向,它发自内心,由内而外,自然流露。那些矫揉造作、流于表演、浮于表面的“假平等”“假和谐”终究都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最终都无法构建出真正的“宽容、宽松”的课堂文化。

二、从各种教学插曲中散发“宽容、宽松”的课堂文化魅力

课堂教学是一个开放的、变化的、动态生成的过程,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插曲。其中有些插曲可以考验“宽容、宽松”的课堂文化能否维持稳态,课堂氛围能否增添韵味。

例如,课堂之中学生难免发生书堆坍塌,铅笔盒落地等事件。一声巨响后,原本顺畅的教学过程被打断了。在“单调沉闷、急功近利”的传统课堂文化中,生气埋怨可能是传统型教师潜意识支配下的条件反射。无意中闯祸的学生遭指责后觉得憋屈,学习思路被打断的学生也觉得压抑,大家都被负面情绪牵着鼻子走,结果最后都成了输家。可是在“平等宽容、宽松和谐”的课堂文化中,这点小事算得了什么呢?教师宽容一笑,顺便帮“肇事者”圆个场:“某某想得很周到,帮大家赶走瞌睡虫呢。”于是紧张和尴尬一扫而光,在会心的笑声中大家精神为之一振,神清气爽继续扬起学习的风帆。

再如,教师难免会有口误,或者有时舌头不听使唤,普通话瞬间变成外地方言,学生感到滑稽自然就哄堂大笑。如果是在“单调刻板,沉闷功利”的课堂文化中,教师可能过于敏感,觉得自尊受损,甚至有的恼羞成怒而反唇相讥。那原本的小插曲就被无形升级成了事故,课堂氛围变得压抑而无趣。但是,如果“宽容、宽松”成为课堂文化的精髓,那么,教师常会坦然一笑,大方自我解嘲:“哎呀,刚才思维短路了。”或者“抱歉,刚才舌头突然打结了。”云云。于是,旧的一页快乐翻过,新的篇章在师生融洽中和谐开始,原本的小插曲升华为美好花絮。此为双赢。

三、从多维评价学生中彰显“宽容、宽松”的课堂文化光芒

在“宽容、宽松”的课堂文化中,通过课堂教学过程和作业反馈等,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多个维度的情况,包括心理状态是否积极,学习情绪是否饱满,学习行为是否主动,学习效果是否如意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客观而中肯、亲切而艺术地对学生做出合理评价,从而推进下阶段的教学。这样的评价更具科学性,更有说服力,更富人情味,更易被学生消化和吸收。因为在这些教师的脑海中,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相伴而行,“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新课改理念亦铭记在心,所以他们不会仅凭分数论英雄,而是从多角度、多侧面评价学生,并且多途径、多方法与学生交流沟通,指点迷津,引导反思。他们既能合理肯定长处,客观指出不足,又能真诚提出希望,贴心给出建议;既能帮助学生从学习动机、学习效率、方法习惯、心理调节等多重角度重新审视自己,及时调整,又能让学生体会到“宽容、宽松”的课堂文化所带来的温暖。

如果换成以应试教育为核心、唯分是从、以分论人的传统型教师,浸于“单调沉闷、急功近利”的传统课堂文化中,那他们给予学生评价时,更多的常是指责和说教、要求和命令,态度强势而刻薄,反而在无形中拉大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把学生推的离教师、离高中生物教学更远了。

正如美国课程理论家斯塔弗尔比姆所说:“评价最主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所以,即便分数“无情”,教师的评价也该“有情”。无论是书面评语、口头评语,还是间接评语或非语言的信号评语,只要在尊重爱护学生的基础上科学运用,都可以评价到学生的心坎上,从而促进其反省、自律,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四、从合理把握尺度中体现“宽容、宽松”的课堂文化实质

“宽容、宽松”的课堂文化中, “平等、融洽、互动、互助、鲜活、幽默”一直贯穿其中,其实质是互相尊重、彼此真诚、换位思考、和谐互助、以生为本、教学相长。但是,如果没有合理的底线,“宽容、宽松”的课堂文化也可能走样变形。

首先,宽容不是对学生的过错一味地姑息和理解,不能缺乏应有的教育与引导,否则就变成了息事宁人和放纵不管。宽松也不是师生之间嘻嘻哈哈、没大没小,缺乏教师的组织与管理。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宽容宽松既是相对的,又是相互的。要让学生知道,在享受“宽容、宽松”的课堂文化带来的权利或待遇时,也需承担相应的“平等宽容对待他人”以及“维护宽松和谐氛围”的义务。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构建“宽容、宽松”的课堂文化,具有良好的激励和引导作用,有助于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高中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主动而自觉地学习。对于目前江苏高考形式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来说,这些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2]吴也显,刁培萼.课堂文化重建的研究重心:学习力生成的探索[J].课程・教材・教法,2005(01).

热点推荐

上一篇:浅析中职学校计算机教育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