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怎样立足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怎样立足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编: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因此,通过积极有效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在情境中激发创新兴趣

作为数学教师,只有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已有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创设趣味情境,才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如,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导入时,设计米老鼠妈妈分饼干的故事情境:“第一次四块饼干平均分给两个孩子,第二次两块饼干平均分给两个孩子,第三次只有一块饼干,还是平均分给两个孩子,每人分得多少呢?”学生说:“半个。”教师接着问:“你能用一个数表示‘半个’吗?”学生这下被问住了,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个数。这是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伴随学生自身的情感发展,成为他们自主学习探究的需要。通过情境激发学生对分数学习的需要,这样一种创新思维的培养就在生动的情境中开始了。

二、在质疑中诱发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能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的心理愿望,促使学生发现问题,诱发创新意识。

例如,在学习“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减法”后,我让学生尝试计算“74-26”。大部分学生从个位减起,不够向前一位借一,我也通过学生的板演来总结“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这时,有一个学生产生疑问,站起来问:“老师,可不可以从高位减起吗?”我一愣,但马上说道:“那我们一起试一试,好吗?”随即学生投入紧张的学习探究中……在这里,这位学生提出“可不可以从高位减起”这个问题是学生对“两位数减两位数计算法则”的深刻理解和独特体验,是一种创新的表现。我通过对“从高位减起的计算法则”与“从个位减起的计算法则”的比较,进一步使学生加深对“从个位减起的计算法则”的认识,同时体会最优化选择的策略。他们这种不唯师、不唯书,敢于打破传统框架,敢于提出独到的质疑精神值得提倡。

三、在操作中探究创新途径

四、在想象中激活创新思维

想象是人们对头脑记忆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小学生是想象的大师,这种潜能倘若能有效地挖掘,学生就能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向知识的天空。

如,一年级教材“分一分”中有这样一道题:“有番茄、青菜、樱桃、苹果、黄瓜、豆角、辣椒、葡萄、萝卜、草莓等,请小朋友分分类。”在教学时,教师没有限制学生的思维,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分一分。学生一下子说出了许多不同的分法。可见,学生的想法非常新颖,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而激活创新思维。

五、在应用中体现创新价值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总之,创新能力的培养,要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认真启发、积极引导,不断创造条件,营造氛围,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

热点推荐

上一篇:例谈基于整体语言教学的小学高段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加油站改造施工方案(精选5篇) 小学教师开学初工作计划(汇总19篇) 安全生产专题会会议纪要优质(十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