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心理暗示在小学教育中的运用

心理暗示在小学教育中的运用

小编:

摘 要:小学生由于年纪小,对他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喜欢观察模仿。特别是对老师的话更是言听计从,奉为圣旨。所以,老师对他们施以积极的心理暗示,会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能挖掘他们的记忆力,能改掉他们的坏习惯。

关键词:心理暗示;小学教育;作用

一、心理暗示的概念和特征

心理暗示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递方式,它是指在无对抗情绪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人的认知、情感、意志以及行为产生影响的心理活动过程。

心理暗示最大的特征是语言的含蓄性、行为的示意性和环境的熏陶性。这些特征的奇妙之处就在于以不显山、不露水的方式,达到师生的心理相容,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心理暗示的作用

1.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够用爱心去保护学生的自信心

2.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够用耐心去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3.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够挖掘学生的记忆力

4.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够改掉学生的坏习惯

三、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实施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的关键是“示”,即对学生的发展目标给予方向性的引导和启迪,促其领悟,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当然,做到这些并不容易,需要掌握心理暗示的技巧。

1.心理暗示的语言要有含蓄性

2.心理暗示的行为要有示意性

人们常说:“言传不如身教。”在学生品德教育方面,教师要以身作则,教师的高尚人格魅力对学生而言,有时比语言暗示更有效。

3.心理暗示的环境要有熏陶性

小学生好奇心强,容易被各种新鲜事物所吸引,接受能力强,容易吸收各种知识,可塑性强,容易按照各种模式进行塑造。

如果能让学生在优美环境的陶冶下和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的感化下生活,久而久之,必然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正经历着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要全面了解心理暗示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还需要教师在实践中逐步摸索,不断归纳总结,对心理暗示所涉及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参考文献:

周林,青永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热点推荐

上一篇: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