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为孩子们量身打造语文阅读教学课堂

为孩子们量身打造语文阅读教学课堂

小编:

现在,全国各地自上而下正大力推行教育教改,全力进行高效课堂建模,全力推荐“生本课堂”的教育理念。如南阳理工学院成立了“六生课堂”研究课题组;云南省推行生活化、生命化、生态化的“三生”课堂等等。尽管各种理念在表述上有较大差异,但究其本质,则都是为了突出孩子们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期学生能更好地解读文本,获得更良好的情感体验。这是社会发展对语文学科提出的必然要求。

在这种教研教改的大氛围下,如何有效进行语文阅读教学,可做的工作还很多。笔者在此就关注孩子的生活与情感体验,架起文本与读者之间的桥梁,从而为孩子们量身打造真正属于他们的语文阅读课堂这一点发表自己的一点拙见,望能对同仁有抛砖引玉之效。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项伟大的奠基工程

苏霍姆林斯基说:“小学语文老师最重要的教学任务,就是给孩子们“构筑一个牢固的知识的地基”。这一知识的地基当然得依赖以词汇积累为重要内容的基础知识的教学,但更需要重视的是阅读教学。通过背诵积累起来的知识是极其有限的,要想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儿童在刚刚接触学习或者在日趋复杂的学习的小学阶段遇到的困难是层出不穷的,广泛而深入的阅读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之一。阅读能使他们思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提升他们对知识的感觉敏锐度,最终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所以,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项伟大的奠基工程,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为孩子们量身打造属于他们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是重要的,也是必须的。

二、语文阅读是文本与读者之间的双向交流

文本传递着作者的情感与生活态度等既个性又具有人类共性的信息,这便使读者有了亲近与解读文本的愿望;而读者对文本的品读又是个性十足,不可能千篇一律的,他们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和生命感悟都会参与到文本的解读过程中来,从而出现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现象,这便使文本有了被多元解读,从而将其精神内核和语言的灵魂渗入读者内心的可能。文本和读者之间的双向交流,使语文阅读课堂具有了永久的生命力。因此,如何为孩子们量身打造属于他们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是每一位语文教学者需下大力气研究的课题。

三、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还原作品的原生态,让文本保留原有的丰富与感性

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都是古今中外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这些作品都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社会氛围、独特的艺术构思和情感内涵、精美绝伦的语言和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正好比那半亩方塘,内有天光云影的绚烂。因为作品文本最初是由作者创造出来的,作者把自己的观念、意识注入了作品。因而,追踪作者的原初意义,就成为了解读的第一步。每一部作品均是作者独特心声和思想的折射,所以语文阅读教学须探求作品背后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活经历与个性情感等,对每一个文本的品读都应该保留这份“原生态”。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引导学生在感知作品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文本本身的语言感知作品的原汁原味的魅力,提升学生的理解领悟能力,用阅读建立起孩子美丽的心灵家园。

但目前的语文文本阅读教学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在此笔者略举两例:

主流教育思想对文学作品的干扰,或多或少地影响着部分教师的思想观念和思想方法,导致对文本的误读或过度解读,如结合写作背景或政治背景对作品主题进行大肆的发挥等,很多时候使我们对文学作品的赏读庸俗化、片面化、绝对化,语文课堂带上了很浓的政治教学的色彩,正是“荒了自己的地,肥了别人的田”。如在教学《渔夫的故事》时,许多老师会引导孩子们解读文本的意义:遇到事情要冷静,善于斗争,对魔鬼不要存在任何幻想,要学会用智慧保护自己等。这当然是节选部分文字的意义,但一个不足十五岁的小孩子,有多少机会去面对“魔鬼”,又有多少智慧可以拿来应对?作为语文老师,如果将故事的前后脉络理顺一下,就会发现这种解读过于千篇一律,没有了孩子们这个年龄阶段的个性了。本文选自《一千零一夜》,节选课文后面还有很多故事:魔鬼做通了渔夫的思想工作,让他将自己放出来,然后还报答了渔夫。如此看来,魔鬼还是那么面目可憎吗?孩子们对文本的感受还会是一样的吗?是不是会多了些贴近孩子们生活体验和纯洁心灵的真善美的亲切和原初的感受呢?

此外,在过度解读文本的意旨的同时,老师们还会将学生带离品味文章语言和情感这块语文学习的沃土,从而荒废了语文学习的大好时光。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的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如果背离了语文阅读教学的中心,从这种课堂走出去的孩子会有满口的对策,满脸的老道,就失去了感受生活的美好与天真之心态,以及对语言与情感的本真领悟,甚至丧失了亲近语文学习的兴趣,这算不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过失呢?

四、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渗透个体生命与情感体验,让孩子诗意栖居于阅读课堂

1. 文本的生命在于读者的个性解读

读者相对于文本的意义是重大的。可以说,语文阅读中最重要的是读者。作品创作完成后,若没有了读者的参与,即使有再多的天光云影,也终会成为“一潭死水”;它只有经受住读者的阅读考验,才能获得真正的社会功能与艺术价值;而读者基于自身情感体验的思维参与,会使作品的意义变得更加丰盈。所以,要保住语文阅读文本的这半亩方塘的如许清水,需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自源头引入活水,这一“活水”不是别的,正是读者的个体生命与情感体验。

2. 读者与文本之间有情感共鸣的基础

读者与文本作者在诸多方面存在迥然的差异,但古今中外人类的情感仍然是存在相通性的。即使年龄还小,但面对挫折,他们也有“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无奈;面对成功,他们都会有“仰天大笑出门去”的癫狂;面对生离,他们都会有“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面对死别,他们都会有“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喟叹……于是我们能理解孟郊笔下“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慈母之心,也能理解马致远独身漂泊羁旅时的“断肠人在天涯”的苦楚。我们毫无理由去怀疑我们的读者会与文本之间产生动人的情感共鸣! 3. 读者的解读往往主动而独特

读者不是一张白纸一般面无表情地站在文本面前,他们是人,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受到不一样的教育,经历着不同的生活,正处于不同的情景与心理状态之中,因而对作品的解读感悟也迥然不同。读者并非愿意被动地接受作家与文本所传达的意思或意义,相反,他们常常是积极、主动地将自己的主观认识渗入对文本的解读。他们这些独特感悟都会在语文文本阅读活动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体现出来。现在,许多语文教师常站在今天的社会文化立场透视语文教材中作品的现代意义,以当下的社会文化观点衡量作品的优劣得失。但他们都忽略了一点:关注小读者本身的实际和独特的社会体验。这一点一定要大力改进,唯其如此,才能避免将读者从小学一开始就沦为文本的奴隶。

4. 多元解读文本,封杀“请君入瓮”的阅读闹剧

文本的创作是个体性的,但它的内涵往往是多元性的,除了创作者丰富的情感和写作技能的投入外,另有一主要原因正是读者个体意识的参与。

创造性地解读文本,不能局限于教师用书或者专家权威的定性研读,应调动研读者独特的生活体验,紧扣文本,破解文本与研读者之间的“心有灵犀”之处。教师不能预设好阅读内容,在课堂上将研读者(学生)引导到既定的文本理解的道路上去。这是“请君入瓮”的典型做法。在课堂上,应腾出课堂的主体时间,让孩子们结合自身的体验去感悟文本,尊重孩子们在文本面前的独特领悟,甚至可以让孩子们的阅读领悟成为课堂的航向标,根据孩子们的阅读感受来确定课堂教学的内容。唯有如此,方可知道孩子们在同一个文本面前会有什么样的独特感受,我们也才真正让学生做了课堂的主人,才能真正为学生量身打造真正属于他们的语文阅读课堂,生本课堂也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以一节课外阅读教学课为例,材料是郑渊洁《兔王卖耳・第三章》中的一节,原文摘录如下:

“这天上课,徐老师出了一道智力测试题:一只皮球掉到了深坑里,怎么办?

李小曼像往常一样带头举手:‘用网子……’李小曼刚说了三个字,看见老师轻轻摇头,马上闭嘴……‘往坑里倒水,让球飘起来。’兔子同学说。‘正确。’徐老师笑了,‘还有吗?’……‘让爸爸再买一个。’皮皮鲁说。全班同学哄堂大笑。‘皮皮鲁,又捣乱。’老师喝道。‘没捣乱呀!您不是问,皮球掉到深坑里怎么办吗?与其费时间去掏,不如再买一个。您不是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吗?’‘胡搅蛮缠!’徐老师火了……”

这一节很精彩地再现了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一次思维碰撞,笔者没有预设很多问题去让学生对症找药,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让他们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可以是语言方面的,可以是情感方面的,也可以是主旨思想方面的。孩子们感觉没有思维条框的限制,于是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领悟,对文本进行了个性化解读。如有的孩子认为如果土坑不是封闭的,倒水也是徒劳的;有的孩子认为皮皮鲁的方法经济实用,毕竟损失一个球并没有多大的事,相比而言,时间更珍贵些;有的孩子认为老师不应该只有一个答案,不应该让学生都按照她想的答案去思考,学生应该有自己的理解,不应该盲从老师;有的孩子则关注了词语的运用,如“哄堂大笑”很有画面感,“喝”比“说”更能反映出老师的生气;还有的孩子们反问老师,这一节内容中,老师为什么要将全班的同学都变成兔子,有什么特别的意思没有……整堂课孩子们回答得很活泼,思路非常开阔,课堂气氛也很活跃,最重要的是他们享受了语文阅读课堂,在这样的课堂里,他们很开心,不光是因为能自由地思考,也因为他们有更大的收获。

五、写在后面的话

每一堂语文阅读课都是师生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我国著名教育家、教育学家叶澜教授认为,我们应“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它所期望的实践效应就是: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愿我们的同仁们一道努力,用爱心浇灌教育的花朵,用智慧引领孩子的成长,让语文阅读教学之花灿烂绽放!

热点推荐

上一篇: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