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创新当“深悟三昧”

创新当“深悟三昧”

小编:

正如管理已经成为当代所有机构的特定器官,成为我们这个组织社会的整合器官一样,创新和企业家精神也应该成为我们社会、经济和组织维持生命活力的重要活动。

双十一,在中国是“光棍节”,人们的主要动作是“电商抢购”;在法国是“战争殉难者纪念日”,主要动作是“放假歇业”;对管理界而言是大神德鲁克的“逝世纪念日”,主要动作是“发朋友圈”。各种感悟不绝于“眼”。

别人“纸上谈兵”的价值在于至少你会明白:这个世界上,永远都有,比你聪明,已经比你成功,却依然比你用功的人。

重新翻出德鲁克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是因为随着11月11日的临近,越来越躁动的商业氛围裹挟着你,让人觉得需要静静地思考一下。

德鲁克为《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写道:“我们需要的是一个企业家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创新和企业家精神是一种平常、稳定和持续的活动。正如管理已经成为当代所有机构的特定器官,成为我们这个组织社会的整合器官一样,创新和企业家精神也应该成为我们社会、经济和组织维持生命活力的重要活动。这就要求所有机构的管理者把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作为企业和自己工作中的一种正常、不间断的日常行为和实践。本书的目的,就是提供完成这项工作所需的概念和工具。”

确是因为双十一的火爆,才想去看看德鲁克的旧书,希望也是一种救赎。

随手就翻到了全书的第16页,是第19章的第4部分:向客户提供所需的价值。一句话就说到了本质上!让被双十一的“电商抢购”之门“挤坏了”的脑袋,瞬间清醒了许多。

书中说道:最后一个所要讨论的创新战略是向客户提供所需的价值,而不是提供厂商心目中的“产品”。随后的两个事例,让这观点有凭有据。

第一个事例的主角是美国中西部一家中等规模的公司,专门供应大型推土设备和牵引设备专用的润滑油。说到这里,一般性判断就是这家企业应该关注同类厂家,甚至是“拥有众多润滑油专家的大型石油公司”,这些都是他们的竞争对手。但是这家企业不是这样想的!因为,他们分析认为,那些需要使用“大型推土设备和牵引设备”的工程承包商关心润滑油的目的其实是“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于是,这家来自美国中西部的润滑油企业的具体做法是:首先,向工程承包商提供一份有关其设备需要维护的分析报告;然后,制订一份相应维护方案和年度维护费用计划,同时向他们保证,一年之内设备因润滑油问题而停运的时间不会超过多少小时。”毫无疑问,没有一家工程承包商――润滑油企业的用户,会拒绝这样直接满足其核心价值的条款。

这个案例,让我们似乎可以听到这样的问题,这样的“销售”还是“销售”么?这家润滑油企业到底是“生产厂家”还是“服务型企业”?然而,这些重要么?

紧接着的又一个事例,似乎在深化着上面的问题。

这个事例发生在一家有名有姓的企业,来自美国密歇根州的赫尔曼・米勒家具公司,用其“产品系统化”概念著称于世。赫尔曼・米勒家具公司最初为市场所关注,是因其创新地研发并制造了现代家具埃姆斯椅――一种模制的胶合板或塑料椅子,“等到其他家具公司开始追风效仿时,米勒公司又转向制造和销售整体办公室和医院工作台,都取得了很大成功。最后,当未来办公室概念出现时,米勒公司又成立了设施管理学院,该学院的工作不是销售办公家具和设备,而是向企业提供如何以低成本获得一个最佳工作流程、提高生产力和员工士气的办公室设计建议”。总之,这家原本简单的家具公司,通过持续不断地自我改造,变成了一家能够“为客户界定其所需价值”的企业。米勒公司成功地告诉他的客户:表面上,你们是在购买家具,但实际上,你们是在购买工作流程和生产力。这才是客户最关心的价值所在,也是客户真正花钱购买的价值。

创新的价值有时确实会以“销售增加,利润增长”的方式呈现,但绝不止于此。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创新的价值在于可以通过自我调整,游刃有余地应对市场变化,甚至引领市场趋势,从而使企业得以长盛不衰。

上面的两个事例,实际上就是将“接受客户现实情况的战略更进一步,使这些现实成为顾客所购买产品的一部分”。

看到这里,我们难免会想:这不过是最基本的营销理论!也就是“要从分析顾客需要的效用、他们购买的东西、顾客的现实情况以及顾客所需的价值入手”,但是为什么在实际工作中少有企业或组织能够做到这些呢?

恐怕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但是,不能够深入地实践应是原因之一。面对纷繁的世界和那些看似瞬间达成的成功,让人们越来越容易将“浅尝辄止”当作“深悟三昧”。

不由自主地“以我为主”当是又一主要原因。看清自己研发的一件产品容易,看清自己规划的一项服务就已经要困难一些,而看清一种客户需求的核心价值就太难了。

另外,曾经的经验、教训被随手抛弃,不能在试错中学习成长,应该也是一个原因。太多的成功案例,太多的理论高见,让心浮气躁的人们忘记了“游刃有余”源自“亦无他,唯手熟尔”。

越是躁动的时候,就越是重读经典的时候。《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是一本老书,里面的精髓绝对是每一位职场精英的“葵花宝典”,但同时也就成了食之无味的老生常谈,远不及漫天飞扬的最新思潮来得时髦与刺激。刺激的最终结果其实是麻木,时髦往往很容易因新时髦的涌现而成为笑柄。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是一本老书,近日重读并未全读,只是信手翻到哪里就读到哪里,读到哪里就在那里有所收获。

只有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才可以在你需要的时候,不断地表现出其蕴含的价值。

只要人性不变,经典的魅力与价值就不变。

延伸阅读

创新需转化为行动及结果

◎ 陈春花

2002年,英国《经济学人》曾宣告说,偶像的黄昏来了,它是对的,从此许多人也认为我们不再需要偶像。但是,走到现在,我们强烈地发现,我们还是需要偶像,需要具有超凡能力的新的商业领袖。正当我们无法界定所需要的新的商业领袖具有什么样的特质时,彼得・德鲁克先生1985年写就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视角,让我们能够寻求真正意义上的新的商业领袖。 在商业史上,拥有远见的企业家早已提出过零星的创新性思维。甚至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经济繁荣与社会发展正是企业家创新性思维转化为行动的结果,正如德鲁克先生书中所言:本书认为在过去的10~15年间,在美国出现的真正的企业家经济是现代经济和社会史上最具深远意义和最鼓舞人心的事件。这种现象本身引发了德鲁克先生的思考:什么是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何时以及为什么进行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的实践?

事实上,商业本身已经进入了一个自我探索、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领域,德鲁克先生提出创新和企业家精神是为了探讨人们的行动和行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复杂的理论、严谨的分析不断启发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辩论和研究,与人们一样,德鲁克先生坚信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性,以此为前提,他更注重于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的实践。事实上,他将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视为企业高层管理者工作的一部分。这是德鲁克先生的着眼点。

企业家精神是创新实践的精神。对于如何成功地培育出企业家精神,是德鲁克先生重点讨论的第二个问题。德鲁克先生从现存企业、公共服务机构以及新企业三个方面来讨论企业家管理。这三类企业也正好涵盖了目前我们能够理解的所有组织机构的特性,现存企业会更多地从商业角度出发,注重那些与企业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对于社会问题的长期关注,可能会从根本上重新定义“公司”的根本目的。公共服务机构,更多是从社会问题本身出发,将企业的管理技能运用在社会目标的实现上,它们通常具有更强大的道德力量。

热点推荐

上一篇:中国O2O企业的钥匙在哪里?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