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周礼中的人文性关怀

周礼中的人文性关怀

小编:

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此间各种思想流派交汇融合,如浩瀚星辰璀璨无比。各派典籍更是浩如烟海,不胜枚举。这么多流派当中,居其所而众星拱之的当属儒家。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思想观念的变迁,现代人当中,尤其是许多年轻人已经对传统文化失去兴趣,每每提到,总会嗤之以鼻,认为这是迂腐、过时的东西,在现今讲究实用的社会已经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了。可事实真是如此吗?笔者认为恰恰相反,能够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文明象征,历经千百年传承下来,这其中必有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论语》一书,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之作、“四书”之一,起着开源导流的重要作用,深刻地影响着历朝历代帝王统治。其思想核心部分概括起来,归结为:“仁”和“礼”。人们常常听到“克己复礼为仁”之说,即能够使自身的行为规范达到“礼”的标准,这便是仁。礼在古代即为一种社会内在的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如何至仁。

礼的种类十分多,涵盖了社会各个方面,《周礼》将礼划分为:吉、凶、军、宾、嘉五类,以此区分其功能性。丧礼属于凶礼范畴,《仪礼》、《礼记》二书当中,运用了大量的篇幅去介绍了丧礼,使丧礼成为了全部礼仪中最为繁琐、复杂,让人忘而生畏的部分。

由于丧礼前后每句并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且晦涩难懂,致使越来越多的人不理解其含义,认为它都是繁文冗节,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而且颇多封建迷信色彩,少了人文性、缺乏人文关怀。事实上,造成上述这种错误认识的原因很多,一方面是由于在治丧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不求甚解,按步就班,时间一长,难免忘记了仪节的含义,致使后人心理层面难以接受;另一方面,丧礼在实际应用上出现了理论与实践的不匹配。

本文着重从这两个方面来探讨,分析周礼中的可用部分以及人性关怀。

一、丧葬仪节的具体含义

礼,严格意义上说,指的是人内在的一种普遍道德规范,比较抽象;仪,指的是具体的仪式,承载着礼的含义,使礼能够得到实施。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直至今日,被人们合称为“礼仪”。

丧礼虽渗透着不少封建等级思想,但仔细推敲,追其本意,仍然可得到来自古人的那份人文关怀。我们可举几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来分析。

如:“属纩以俟气绝”,①这段话是用以补充《仪礼》中关于始死之人的详细过程,即用新丝绵絮放在始死之人面部等待其死亡。胡培云:“孝子不忍竟以为死,故数纩以俟之。”古时医学不发达,往往由于疏忽可能会误以为病者已死,此举以呼吸停止作为人死的判定标准,不失为一大革新。要知道,现今世界上有些落后地区的死亡判定标准是十分迷信的,如法国学者列维・布留尔说过:“在菲吉岛,‘入殓过程常常是在人实际上死了以前的几个小时就开始了。’”②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现在仍然流行用轻薄的绸布盖住刚刚咽气不久的人,目的便是观察死者是否真正气绝,一方面存有希望之心;一方面防止将活人误葬,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

相比迷信落后的速葬,覆面之举无疑要人性和先进了许多,这是两千多年前古人智慧的体现,以及对待生死的谨慎态度。

再如,丧葬中丧者亲属的一个十分明显的动作“踊”,《仪礼》中记载:“主人哭拜稽颡,成踊”③、“主人西面冯尸,踊无g”、“主人要节而踊”④、“朋友亲`,如初仪,西阶东北面哭,三踊,降。”⑤。踊为“顿足”之意,与妇人“擗”相对应,“擗”为捶胸。我们常把它们合称为“擗踊”。垂足顿胸,这是表达内心悲痛、对亲者眷恋的最为强烈、明显的肢体语言,是发自内心,由内二外的,但过度的悲痛会对生者身体造成极大的损伤,甚至出现前丧未了,后丧又起,这是绝不是周礼所倡导的。

礼记檀弓下说:“擗踊,哀之至也,有g为之节文也。”这就把哭踊的次数做了具体的规定,每一踊三跳,三踊九跳,为一节。士三踊、大夫五踊,天子九踊,即节文。节哀顺变、让家属面对现实,即使是一个细小的动作都不容忽视,礼的细微程度虽说令人发指、繁冗复杂,但却不失本质,作出一个标准来规范行为,防止出现过度现象,这是符合古人中庸思想的,如《礼记・仲尼燕居》中孔子说:“礼乎?礼,夫礼,所以制中也。”⑥

另外,对于“杖”的本身含义,亦是越来越模糊,五服之丧,丧期分为多种,最长者斩衰、齐衰三年,短者一月,这期间,杖与之密不可分。什么是杖?用竹或桐木制成的供服丧之人使用的工具。它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苴杖,竹也。削杖,桐也。杖各齐其心,皆下本。杖者何?爵也。无爵而杖者何。担主也。非主而杖者何?辅病也。童子何以不杖?不能病也。妇人何以不杖?亦不能病也。”⑦由此可见,“杖”在于体恤服丧之人的身体状况,而不仅仅是象征身份之意。

清人顾炎武说过:“古之为杖,但以辅病而已,其后以杖为主丧者之用,丧无二主,则无二杖。”⑧杖的本意应该出自于辅病,而不是象征意义居上。至于后来为何演变为尊尊,笔者认为,这就是礼在历史长河的沿袭过程中所出现的变异,导致本来意义的分化。如常金仓先生在《周代礼俗研究》中所说:“周人的丧葬之礼必然继承了大量自古传来的习俗。但是,他们不断与后起的葬仪珠联璧合,使人很难分辨出他们的层次来,只有细心的观察者可以借助于从野蛮人那里得来的知识鉴别出这些风俗的先后次序来。”⑨

礼经虽然记载说:“杖者何?爵也。”但我们不能因此而认为这就是礼的本意,因为所有仪节都是“发乎情而止于礼”,它是由内而外的,是能够体现人最本质的情感的东西,只是因为后来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五十不成丧,七十唯麻在身。”⑩不就再次印证了礼的内核吗?

二、丧葬理论与实践的不匹配性 理论作为行为的指导,终究是要应用到实践中去,但礼经中记载的丧葬理论,却在很多方面与实际不符,很容易对后人造成迷惑,以致现代人误以为丧礼完全陈旧、迂腐,是违背人伦、是早该抛弃的东西,并且很自然地认为厚葬、奢葬这些恶习都是源自古礼。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笔者可以举几个例子来进行论述。

如争议性比较大的明器,历代王朝,大到帝王、小到普通富户,都有厚葬之风,举世瞩目的秦始皇陵可谓是最典型的代表,司马迁《史记》中记载到:“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独……”。B13即便是现今,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厚葬之风依旧盛行,纵使家徒四壁者,在丧事上从不马虎,大肆举债也要将丧事半得热闹、有排场,如若太过寒掺,则会被同乡人耻笑。所以,在很多稍有见解的人看来,这都是传统贻害,认为古礼不合时宜,早该淘汰。

劳民伤财,到底符不符合古礼的精神,笔者认为这不是古礼侧重要表达的东西,实为后人附会之举。礼记记载道:“是故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养则观其顺也,丧则观其哀也,祭则观其敬而时也。尽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B14。可见,丧事办的好坏,与金钱的投入并无多大关系,“孝”才是核心和关键。那些极尽奢靡的丧礼,仅仅是为了彰显死者的身份而已。

“礼之用,和为贵”,如果离开了这个准则,那么,周礼的真正精神便不能够得到后人的理解。

热点推荐

上一篇:浅议上博简《三德》的性质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