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正负效应分析

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正负效应分析

小编:

摘要:劳动力作为生产的重要要素投入,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古典贸易理论,我国存在着明显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带来了我国对外贸易依靠国内大量存在的廉价劳动力的长期繁荣发展。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日益显著,我国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本文着重介绍了我国劳动力升本的现状、产生的原因及其所带来的正负效应等问题。针对当下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现状及其负面效应,包括对进出口总额、物价水平、我国吸引外资水平以及我国就业从业率等方面的影响,提出了国家层面、产业层面以及企业层面的应对策略。此外,本文也剖析了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后的正面效应,包括产业结构的升级、内需水平扩大以及从业人员素质的提升等方面。

关键词: 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出口;效应;产业结构升级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而强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我国大量农民工进城市打工,农民工为制造业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性价比极高的劳动力供应,正是源于这些劳动力低报酬高付出的特点造就了我国人口红利的优势,制造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出口前景也一片良好。然而,从 2007 年开始,我国东南沿海劳动力需求旺盛的地区竟然出现了招工困难的问题,即所谓的“民工荒”现象,招不到工的情况下,很多企业在巨大的压力下被迫破产倒闭。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发展经济学的领军人物、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提出了自己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式,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由第一阶段转变到第二阶段,劳动力由剩余变为短缺,相应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开始向上倾斜,劳动力工资水平也开始不断提高。经济学把联接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交点称为“刘易斯转折点”。根据现在经济学家的公认观点,我国已经达到了刘易斯拐点,即表明我国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的过程中。再加上近年来我国劳动力人口数量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都呈现出下降趋势,政府对在职员工的离职政策、保险政策、最低工资政策等方面的保护力度也在加大,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趋势变得愈加明显。

制造业是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所在,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水平的提升影响效应是不容小觑的,继而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本文通过对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影响研究做出正面和反面两个方向的研究,继而揭示出其对我国经济综合发展以及各项经济指标的影响,规范分析的同时也兼具了实证分析的结果展示,结论是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和意义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法律法规完善以及具体的宏观措施制定都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国外学者们关于劳动力的专门性研究起源于古典经济学派的理论体系。但早期大多是关于劳动力对产出水平影响的研究,诸如威廉.配第、亚当.斯密、李嘉图、马歇尔、凯恩斯等的研究。后来,库兹涅茨通过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了实证分析,他搜集了大量的美国历年的国民产出数据,最终结果表明:除了劳动力和资本两个因素之外,还存在着其它导致经济增长的因素。再后来经济学家们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之后一直延续这个思路,直至以卢卡斯为代表的经济学派提出了将人力资本引入到新的经济增长模型里面,而且是以独立的内生变量的身份引入。

从以上国外文献的研究可以看出来,国外对于劳动力市场的研究更加深入,包含了劳动力市场的各个方面的因素,与此同时,国外文献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尤为突出,既有内含的全面诠释又有外延的分析拓展。美中不足的是,国外研究学者将劳动力成本与制造业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文献还不充足,而且也欠缺对中国这一特殊劳动力市场状况下的针对性研究。

目前国内的研究普遍认为虽然我国的劳动力成本在上升,但我国依然具有劳动力低成本优势。蔡P在2007年的文献中表示,如果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供给的不充足的话,那么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将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其竞争力水平也不会由此而减弱[3]。在2007年的研究中,蔡P还提出了应对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现状的措施,其中包括:改善就业、再就业环境,挖掘劳动力供给的制度潜力,发展教育和培训来减少劳动力成本带来的冲击[4]。学者们的大一统观点认为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现状是不可避免的。2009年的研究中,都阳和曲h在其文献中指出:劳动力成本优势具体应该指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相对关系,他们两人通过相关数据的计算与分析得出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没有减弱的结论[5]。即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即使是呈现上升趋势的,但我国制造业的单位产出劳动力成本是低于发达国家的,与此同时,我国制造业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增速也比其他国家快很多。综上所述,我国研究学者基本认为我国目前是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的。

由此可见,国内的研究缺乏关于劳动力市场理论的系统论述,并且都是随着近几年劳动力雇佣过程中出现的现实性问题进行的研究分析,但我国大环境下的经济发展状况与劳动力市场理论相结合的研究分析较为欠缺。

二、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我国制造业劳动力平均工资的变动及趋势分析

2.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原因分析

三、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负面效应

1.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与进出口额及物价的实证分析

接下来建立模型来研究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与进出口额及物价的相关关系。为了研究的方便,本模型将进出口总额 (TIE)、进口总额(T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CRP)作为自变量,将我国制造业劳动力平均成本(Y)作为因变量,从而利用Eview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来得出相关关系的结论。

模型可以表示如下:

(4.302707)(-1.044197)

412.6795CPI-947.7164CRP

去掉价格指数后的结果如下:

由表8和9可知,各个变量T检验的的概率值都小于0.05,通过T检验,R的平方值为0.976254,拟合优度良好,F=246.6778,, P值为0.000000,通过F检验。由此可见,去掉进出口总额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之后,进口额、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这两个变量整体上对工资有显著地相关关系。

综合以上分析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是一个基础性影响变量,可以引发一系列参量的变动,尤其是当劳动者工资提高的同时,拉动了国民消费水平,从而拉动内需增长。进口额以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这两个指标与平均工资的相关性是最为突出的,呈现出显著地相关关系。

2. 对外商投资的影响

我国长期以来,吸引外资的最主要因素还是劳动力成本较低,从而使得企业投入回报率高,这也就是我国所谓的人口红利优势,但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有不少外国投资企业向印度、马来西亚等的方进行了转移,即我们不能否认的是,这种外商投资流失的现象还是存在的。

但随着社会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外商投资在选择地区时还是不会仅仅考虑劳动力成本这一个因素的,其他方面诸如法律环境、经济发展状况及当地居民消费潜力等等也都是外商考虑的关键因素,综合起来的选择效应才是最终决定因素。实际情况是,我国内部经济发展状况的良好程度是不言而喻的,整体投资环境得到了良好的改观,外商投资企业法中制定的种种针对外商的优惠政策、投资鼓励政策都是前所未有的。大多数外商投资进入中国看中的是中国国内市场庞大的消费潜力。虽然我国劳动力成本的趋势属于不断攀升的,但是,我国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的增加速度更快,超过了劳动力成本本身的增长,继而,总体的劳动投入产出回报率却是很高的,超过了其他亚洲地区低劳动力成本的国家。

由此可见,虽然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外商投资的影响是有的,但由于国内综合投资环境的改善以及我国劳动力劳动生产率的更大程度的提高,都使得外商选择中国进行投资的动机更加强烈。

3.对就业水平的影响

四、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正面效应

(一)对内需水平的影响

工资的提升即收入的增加自然而然将会引起消费欲望的增长以及消费额度的提升。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一个有利因素就在于能够引起劳动者消费水平的提升,这是扩大内需的一个显性通道,也是一个明显的因果联系。

(二)对劳动力素质水平的影响

劳动力成本的提升即劳动者收入的提高达成之后,劳动者除了对自身物质生活的改善以外,也很注重对自身教育文化以及生产技能进行提升,有了更高的收入,自然也会对自身进行更加系统有力的素质改造,以期能在今后的工作中自我表现可以更突出,自我才能可以更发挥作用,利用自身更高的文化水平以及技能水平,可以取得更高的收入以及获取自我价值满足感。

五、应对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对策建议

我们知道,制造业是偏向于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其受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影响后果是不可忽视的,要积极应对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情况,除了国家政策的调整以外,最重要的是行业和企业对自身发展模式的改进,以适应并良好应对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现实状况。

1 .国家宏观层面应对策略

首先,应加快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威尔斯和赫西哲验证出了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转移理论,其根源是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和工业区位论,这些理论对我国目前制造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解决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问题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5]。工业区位论就是指企业最佳的生产地区应该是企业生产成本最低的地方,企业应该向企业生产成本低的地方转移生产力。按照此理论我国制造业的梯度分布为:东南沿海地区是高梯度区,而中西部则属于低梯度区。但随着近几年来的劳动力成本上升,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已经在逐渐消退中,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力量得转移是必须的。同样的道理,我国的制造业发展面临较重的成本负担的前提下可以向中国周边国家比如东南亚国家甚至是非洲国家的区转移我国行业生产力量。 其次,应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前文已指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一大阻力便是我国劳动力供给数量的欠缺,而城市化可以释放更多的农村劳动力,继而增加劳动力从业人员数量。我国城市化的规划已经形成,城市化的加快与进展将是对劳动力供给状况的改善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应当注重推动我国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着重鼓励乡镇企业做大做强,在政策上以及资金上面都应该给予优惠支持。除此之外,国家应保证农村人口在基本社会福利达成的前提下,加大对农村教育师资力量得投资,加大对农村劳动力人口的技术技能培训,从而提高劳动力素质水平。

最后,应建立鼓励企业创新的政策法规。在企业进行自我革新的过程中,国家对企业政策的出台是至关重要的。迄今为止,国家对企业创新升级的鼓励与优惠指导政策目前来说是欠缺的,我国应加大对企业创新转型的政策出台力度,利用强而有效的政策方案或者法律法规,在约束企业正当经营的同时,指导企业走向创新发展的道路。例如建立产业研究基地、技术型大专院校、生产研究开发中心等科研与生产基地,与此同时,在鼓励企业自主研发自主创新方面,国家可以大力推进先进技术奖励、企业自主研发奖励、降税免税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2. 行业应对策略

我国制造业整体仍趋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类型,那么产业自身在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背景下应该如何应对呢?显然,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依然存在,制造业就应当先将此优势充分利用起来,使得劳动力成本优势充分发挥其作用。首先,制造业产业的加工程度以及产业链条长度都应当得到加大。因为,产业链长度的增加将使行业的成本控制能力加大,从而也能缩小劳动力成本上升所带来的压力。与此同时,制造业产业的加工程度也是很关键的一个影响因素,随着加工程度的加深,制造业产品的附加价值将更加高,利润也将加大。其次,应当偏向于产品差异化的生产思路。在物欲横流的当下时代,追求个性的思想观念变得愈加强烈。产品差异化,除了更能排除异己,在竞争中能够树立起自己的品牌与口碑,从而可以获得与之俱来的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最后,应当加大技术含量高的制造业产品的投资与生产。技术含量程度越高,产品的投入回报率自然是更高的,而且可以避免劳动力成本继续攀升所带来的威胁。我国不能再一味的停留在低端制造的定位,而应该将高新技术普及开来,将制造业的技术含量提高起来,从而可以大大提高产品自身除劳动力以外的附加值,那么,制造业产品的利润也将更加客观。

3 .企业应对策略

在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前提下,作为微观要素的企业应当从自身角度出发积极应对,正如前文所说提升自身高新技术研发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升。其次,企业应当尽力做到满足现有员工的工作期望回报,从而吸引优秀人才。与此同时,应当提高员工的生产能力以及教育水平等综合素质,比如,企业可以自行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及相关考核体制,与大专类院校合作进行在职员工校园授课的教育,支持员工进行相关证书的考试并予以报销等鼓励,以奖金的方式支持员工对技术的创新与改造。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更要着重依赖于产业集聚区的规划与整体效应来提升自我的发展。例如西安的高新区即为高新技术开发聚集区,中小企业可以借鉴大企业的创新创造能力,跟着研发新的生产技术或者新的生产工序,继而提高自身的效率与利润率。企业的融资与上市等都形成了规模性的牵连体制,相互依托又相互帮衬。从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影响力度相对来说将会减弱,企业自身的创造力与品牌力量得到提升的同时,其实力与竞争力也将得到很大的提高。

由以上分析可知,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趋势的现状是不可避免的,也将是会在一定时期内继续保存下去,因此,制造业等行业要想适应此环境并仍能保持优势,首先就要先利用好我国依然存在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以及我国卓越的劳动力劳动生产率提升迅速的优势。即使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造成了对进出口总额、物价水平、我国吸引外资水平以及我国就业从业率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但这些并不妨碍我国制造业自身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以及产业聚集效应来用技术与资本来替代劳动力的效应从而减弱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影响力度。

无论在国家层面、产业层面还是企业层面上,都应该一起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只有各个层面的应对策略齐头并进,相互协调整合,才能充分发挥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正面效应,又可以协调的避免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负面效应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力,如此一来,即使在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趋势下,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也将会迈上新的增长模式,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也将步入一个崭新的台阶。

热点推荐

上一篇:基于逆周期的主权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研究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