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社会中科技馆展教工作思考
摘 要 科技馆为政府投资建成的公益性场馆,肩负着普及科学知识、促进国民科学文化素质提升的责任。其中,科技馆最重要的一项功能之即为展教,通过开展展教工作,可达到向社会公众科学宣教的目的。本文就学习型社会中,科技馆展教工作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以期为今后科技馆的展教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学习型社会 科技馆 展教工作
作为一个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社会,学习型社会的创建基础便是建立起能支持人开展终身学习的科学组织。其中,各种科技馆为这些学习组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当前社会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学习型社会中,人们对科技馆的科普教育职能愈发重视,如何做好展教工作,从而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已成为当前众多科技馆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科技馆展教工作在学习型社会条件下面临的挑战
(一)观众成分朝着多元化发展
作为科技馆主要的消费群体,中小学生在参观科技馆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问题,进而通过自身努力找出答案,这充分符合我国提出的探究性学习的理念[1]。此外,由于受到内容及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学校教育难以充分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只有对自身结构进行不断更新与完善,才能获得不断进步。对于劳动阶层的人们而言,在科技不断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式,他们只有不断接受科技知识教育,才能实现自身劳动技能与科技水平的提升。而科技馆的展教工作可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公益性科普资源,因而各个阶层的人们均通过参观科技馆而收获不同的益处。
(二)观众的需求朝着多元化发展
随着科技馆观众成分朝着多元化发展,观众参与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领导干部阶层需要的是科技发展的宏观趋势及科学的管理、决策等内容;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学校的科学教育缺乏对学生的科学体验,而参观科技馆这一实践过程可有效补充学校教育的不足之处;针对劳动阶层人民而言,科技馆可向其展示科技展品与相关现象,从而帮助他们对生产中的科学常识以及比较抽象的科学原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于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科技馆不但向他们敞口了探索科学的大门,同时也为其提供了人文关怀与服务。
二、学习型社会中科技馆做好展教工作的有效对策
(一)根据参观对象不同采取不同的展教方式
对于一些大型的科技馆,由于每天有大量的观众来馆参观,难以展开面对面的展品讲解工作,因而可着重采取说明牌介绍或电子讲解的形式,并让科学素养较高的志愿者及工作人员在现场辅助解答观众疑问;而对于一些稍小型的地方科技馆,由于观众多为本地居民,人流量有限,且存在较大的教育期望,此时科技馆就应当以参观者不同的身份为依据,开展有针对性、有区别的展教方式:
2.对于领导干部阶层以及具备一定知识水平的观众来说,科技馆尽管无需展开集中展教,但必须安排一定数量的现场咨询人员。此类群体在参观科技馆的过程中,对自我的体验与感悟尤为重视,进而对科学思想与方法展开不懈的追求,实现自我进步。
3.对于社区居民,由于他们生活在资讯发达的城市,再加上自身也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因而科技馆可开展宣教或探讨式的展教活动,通过重点讲解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内容,从而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的思维及生活方式。
4.针对农村居民,由于受到教育的限制及封建思想的影响,科技馆在向他们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还应促进其科学思想的形成,并通过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内容展开详细讲解。
(二)根据展教内容不同采取不同的讲解方式
科技馆在开展展教工作时,应当根据展教内容不同采取不同的讲解方式。例如,对于与观众生活联系紧密以及社会热点的科学问题,科技馆就可以通过展品、图片、模型等形式进行说明,并邀请专家来馆与观众进行交谈;其次,科技馆还可实行开放运营,对社会开放馆内的资源,或通过计算机网络等载体来促进公众参与积极性的提高;此外,科技馆还可以社会、科技、文化的发展趋势为依据,加大专题展览的举办力度,将展教工作具有的前瞻性与时效性优势充分体现出来,从而强化人们对科技发展的支持。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学习型社会背景下,为充分满足公众终身学习、社会发展及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需要,科技馆就应当在重视个性化、多样化科普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展教方式,让不同层次的观众均能在自己喜欢的方式下,接受所需的科技知识与力量,从而使科技馆真正成为全民终身学习的一项有效社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