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中国移动:TO―LTE“走出去”

中国移动:TO―LTE“走出去”

小编:

在硅谷Milpitas区的一栋大楼里,有一个不到20人的小办公室。

2009年1月,中国移动在这里成立了自己的美国研究所,让这家全球最大通信运营商把握全球科技脉动,贯通了直达创新前沿的神经末梢。

如今,在中国移动全面推动TD-LTE“走出去”的大背景下,美国研究所将为中国移动创造更大价值。

进军硅谷

美国研究所的首倡者,是前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2007年1月加入中国移动不久,他就向中国移动决策层提交了一份自己的创新研发和商业模式计划设想,其中一项,正是在海外设立中国移动自己的研究机构。

彼时,移动互联网羽翼未丰,运营商仍是整个移动信息产业链的价值中心,人们讨论最多的,也还是如何化解金融危险阴霾,而不是利用移动信息技术,发起新一轮的人类生产力革命。

但整个中国移动管理层都已经意识到,一场巨大的产业变革已经势不可挡。占据中国移动大部分营收的话音与短信收入将全面萎缩,而各种随时随地的无线功能与应用,将成为新产业高地乃至全社会的创新发动机。

在2G时代,得益于超常规的发展速度和巨大的网络与市场规模优势,中国移动逐渐在全球通信产业建立起了自己的话语权与合作生态,但在3G、4G乃至更长远的未来,中国移动如果想为引领者,而不是一直被动跟随,就必须在标准、应用、服务等各个层面推进变革,成为创新的领军者。

经过前期调研,中国移动发现,日本电信、英国电信和法国电信等成功运营商的经验中,一个值得借鉴的模式,正是在创新力强劲的地区设立海外研发机构,从而保持对最新技术与应用的敏锐度,并与本土的创新形成互补与双向促进。

最终,中国移动决定,进军硅谷――这也是中国移动历史上第一次设立海外研发机构。

“如果有一个地方,能充分满足迎合无线通讯与互联网融合的大方向,那么这个地方一定是硅谷。”在中国移动美国研究所成立时,中国移动相关人士向国内媒体如此表示。

内外沟通桥梁

作为一个信息结点,中国移动美国研究所的要义并不在大,而在于精。

成立至今,这个小型机构的人数一直没有超过20人,成立之初甚至只有寥寥数人,一直没有在当地做产业投资,也没有开拓当地市场。

但对中国移动而言,它却成为了一架沟通内外的桥梁。

不论是否华裔,无论无线电、移动互联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领域还是综合事务,几乎所有的研究所员工都来自当地,甚至曾在硅谷知名科技公司就职。

他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移动在硅谷的创新门户,与苹果、谷歌等当地企业的互动、与当地风险投资机构及初创公司的交流、与斯坦福、伯克利等大学的研究机构及当地创新技术团体的合作,与美国移动运营商及全球运营商硅谷门户的交流,都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生态。 截至2015年1月,TD-LTE用户数超过1亿。

而在每个月,美国研究所都会将最新的动态信息与分析研究参考发回国内,这是他们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从集团高管团队到各个部门负责人,乃至各地分公司的技术负责人与中层管理者,都能定期看到这份“内部智库报告”。

“从现实来看,中国移动在移动信息化领域的创新视野,确实与国际保持了同步。”一位运营商人士说,此后6年来,虽然一度错失了不少机遇,但无论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物联网、智慧城市……中国移动的战略布局始终没有偏离正确的方向。

推动TD-LTE“走出去”

如今,中国移动美国研究所也将发生新的改变。

过去几年里,美国研究所的角色,更接近于一个研究所或是内部智库,但自2015年开始,中国移动将启动更多省级公司、业务公司与它的业务互动与合作。

“这可以促进各地充分借鉴国外的最新经验,更好地创新转型。”一位中国移动内部人士透露。

此外,在中国移动推动TD-LTE“走出去”的过程中,除了GTI(TD-LTE全球发展倡议,在全球范围内推广TD-LTE技术的国际组织,由中国移动发起成立)之外,美国研究所也有可能提供自己的支撑。

2015年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董事长奚国华在两会提案中指出,建议国家从政策和工作层面支持TD-LTE“走出去”,像推广我国自主高铁、核电一样向海外推广TD-LTE,打造国家新“名片”。

就中国而言,TD-LTE“走出去”能优化出口结构,带动就业,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并获得更大的全球信息化竞争主导权。但在海外市场,如何让当地政府为TD-LTE合理分配频谱资源、给予公平开放的政策市场环境,并与当地企业展开合作,依然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除了过去多年来GTI的持续努力,以及中国政府越来越多的重视与支持,中国企业设在各国的驻外机构,也能发挥更多的加速器作用。

美国研究所,或许也将成为中国移动的又一块“走出去”引领企业创新的示范田。

热点推荐

上一篇:香港独特的股市文化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