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对我国制造业服务化的思考

对我国制造业服务化的思考

小编:

摘要:中国制造业正面临转型升级的时机,中国制造业服务化是“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的重要途径。对制造业服务化理解,应对世界制造业服务化中国制造企业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制造;制造业服务化

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制造业正在进行转型升级,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服务经济已经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流经济形态,在生产领域,随着劳动分工的不断深化,生产性服务逐步从工业、农业中独立出来,而且规模逐年扩大,形成与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互补之势;而在消费领域,随着国民财富的不断增多,居民的服务性消费需求比重不断提高,从而推动服务业出现快速发展的势头。

一、对制造业服务化理解

自1988年Vandermerwe和Rada提出最先提出“制造服务化”(TheServitizationofManufacturing)一词。他们的解释是,制造企业由仅仅提供产品或产品与附加服务向“产品-服务包”转变。完整的“包”包括产品、服务、支持、自我服务和知识,并且,服务在整个“包”中居于主导地位,是增加值的主要来源。他们是用Servi-tization一词来表述服务化的。

可以从以下方面思理解制造业服务化:一是如产品的市场开发、实体设计、后勤服务、岗前培训、如产品的市场开发、实体设计、后勤服务、岗前培训等)等内部服务的效率对制造业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已超过了传统的如产品的技术质量、人力资源配备效率、企业内部运作效率、资产值等因素。二是与产品有关的外部服务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产品维护与修理,还包括客户在购买产品时的融资、运输、安装、系统集成、技术支持、技术升级等服务。

近年来发达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随着劳动分工的深入,企业的经营被分解成许多环节,制造和加工被归为传统的工业制造领域,而设计研发、信息与统计服务、金融、营销等环节归为服务环节,这就使得生产性服务环节从从原来的交通运输等领域迅速扩张,且成为重要的产业部门而独立存在。所以,服务与制造的分离是劳动分工深化的结果,当生产性服务业往往又作为中间投入再次与制造环节相融合,实现服务业向制造业的渗透。当生产性服务业作用于制造业的生产环节,很多企业依托制造业来拓展生产性服务业,通过企业再造和并购重组等方式,从销售产品发展到成为提供服务和成套解决方案,一些制造企业实现了向服务提供商的转型,实现了制造企业服务化。

二、国外制造业产业化的发展概况

现在国外制造业服务化主要存在三种模式:第一种是依托制造业拓展生产性服务业。企业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来整合原有的业务,通过产业间的深度融合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典型的代表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惠普公司(HP)等。第二种是从销售产品发展成主要为客户提供服务和成套解决方案。一些大型传统制造企业向服务业转型,发展各种与公司产品有关的服务作为自己的主营业务,服务业务逐渐成为成为企业新的营业增长点和主要的利润来源。典型代表是美国的IBM公司。第三种是从制造型商转变为服务提供商。一些国际知名制造商进行产业链整合,把企业的经营重心从加工制造转向生产性服务环节,如产品研发、流程控制、市场营销、品牌维护等。典型的代表是美国的耐克公司(Nike)。

三、我国制造业服务化的现状

我国制造业虽然现在在体量上上已经成为世界第一,但大而不强,一是关键基础能力薄弱,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件、先进基础工艺发展严重滞后,如我国70%以上的数控机床所需高档功能部件需要进口;二是生产所需核心先进技术靠引进,没有自主的知识产权。

我国发展制造业服务化主要制约因素:一是我国工业发展不均衡,尚未全面实现工业化,服务化发展的基础也不相同。二是国民实际收入水平不太高,这影响服务化发展的需求内动力。三是知识、技术、信息、商业、金融、银行、保险、海运、空运、陆运,以及广告、咨询、情报、检验等服务市场发展不完善,制约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四是政策体系不完善,服务业市场化改革难度较大。

四、对我国制造业服务化的思考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逐步加快,随着我国市场规模的扩大、基础设施的改进及引资环境的优化,我国将发展成为服务业跨国转移的热点地区。以生产服务性为主的许多公司将后勤办公、顾客服务、研究开发、商务业务、咨询分析等非核心的服务业务外包将是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的热点。我国也拥有大量的中高端科技管理人才,且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产业有较高水平,我国的制造业服务化有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缓解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环境“瓶颈”,促进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增强对全球制造业价值链的主导和控制能力,使制造企业通过实施制造业服务化战略,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延长价值链,有利于企业品牌和形象的塑造。

我国企业应对制造业服务化应采取的措施:一是充分发挥企业自身优势,主动实施服务化策略。企业服务化的突破口是对自身产品的深刻理解及相关专业知识的把握,服务化的方向在于发展与主业和核心产品相关的专业服务业,有条件的还可发展融资租赁、财务管理等金融服务业。二是调整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塑造服务型企业文化。制造企业要适应服务化战略需要,对内部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建立面向客户、具有独立控制体系和激励机制、专业化运作的服务部门,增强服务意识,建立以客户为核心的运行机制,从而形成服务型企业文化。三是与相关方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实现长期共赢的局面。致力于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企业一定要构建起包括制造商、供应商、经销商、客户的网络,与客户建立全新的合作关系,为合作方提供优良的专业化服务,并明晰合作中各方的权责关系。四是加大在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投入,保持核心竞争优势,大量申请专利,形成知识产权上的垄断,掌握差异化竞争优势,在价值链上占据高端环节,从而获得巨额利润。有条件的企业要积极参与行业和国家标准的制定,抢占技术标准的话语权、产品的定价权,从而占领竞争的制高点。五是企业要发展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等生产服务业,拓展价值链的新链条。

以上只是自己对制造业服务化的一些思考,肯定有所遗漏,不对之处,敬请指正。

热点推荐

上一篇:工业经济运行平稳 问题突出不容忽视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