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初探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初探

小编:

摘要 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它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和较强的主管臆断性。因此,正确地理解和合理地应用谨慎性原则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从谨慎性原则展开讨论,阐述了谨慎性原则的概述,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关于谨慎性原则应用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谨慎性原则 应用 初探

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一方面,会计信息处理面临的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会计信息相关者对信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会计实务中坚持采用谨慎性原则是十分有必要的,有着存在的客观必然性。目前,谨慎性原则也已经在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广泛应用。可见,贯彻谨慎性原则,将对我国会计理论与实务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一、谨慎性原则的概述

(1)谨慎性原则的定义。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指对不确定性因素产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根据谨慎性原则在进行会计处理,面对多种会计处理方法的时候,需要选择最为保险和有效的方法,保持适度谨慎的态度,对于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估算,客观真实地提供财务信息。

(2)谨慎性原则的必要性。我们在进行会计业务处理的时候,之所以采用谨慎性原则是有着客观必然性的。谨慎性原则的提出,是会计工作者进行会计处理的需要。由于企业是一个独立核算的经济单位,其担负保证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责任。企业面临着诸多不确定的因素,面临的是一个风险和收益并存的市场,在处理这些不确定性交易业务时,时常需要会计工作者面对这些因素进行主观判断或主观估算,势必需要保持应有的谨慎态度,充分估算出损失以及风险,采用有效手段或方法,提供最为合理的财务信息。

二、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1)在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方面。对各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异,基于谨慎性原则对资产进行的后续计量账务处理。对各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新准则下包括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金融资产减值准备(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股权投资、债权投资和衍生工具形成的资产等计提的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等。资产存在减值迹象是资产是否需要进行减值测试的必要前提。如果没有明确证据标明资产存在减值,可不进行减值测试。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都应当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坏账所讲的是指企业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基于此种情况企业所出现的损失。由于目前许多企业都采用赊销方式,虽然赊销为企业带来益处,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一定风险,即企业可能存在货款无法回收的情况。为了防止此类事情发生,目前,我国企业会计允许按应收款余额百分比法提取坏账准备,以抵消可能对企业产生的坏账损失。采用谨慎性原则以及配比原则,企业的应收款应以将来可实现的价值为标准,对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估计入账。

(2)在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方面。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期内基于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和配比原则对资产进行的后续计量账务处理。加速折旧法是谨慎性原则的应用之一,按照谨慎性原则规定,企业不应高估收入,不应低估费用和成本。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使企业不会在开始折旧的时候低估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度,从而体现了谨慎性原则。由于我国许多企业的折旧率水平较低,不能适应企业技术更新的要求。因此,准许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固定资产,包括因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和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可以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

(3)在或有事项方面。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产生的,其结果依赖于其未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可决定的不确定事项。根据会计谨慎性原则,对预计负债应进行确认和计量,而对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则不予确认。同样,根据会计谨慎性原则,由于或有事项的不确定性,预计负债、或有负债在财务报告附注中应予以披露有关信息,起到对财务报告的补充作用。而或有资产除非具有很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外,一般不应在附注中披露。

(4)在财务分析方面。财务分析是以会计核算、财务报告及其他相关资料为基础,采用专门的技术和方法,对企业营运状况和成果进行的分析评价活动。在财务分析中采用谨慎性原则,将使财务分析的应用更加精准规范细化。在短期偿债能力指标评价方面,为了剔除流动比率指标中包含的不易变现的存货等对指标的影响,引入了速动比率加以补充修正,显得更为谨慎合理。在运营能力指标评价方面,对应收账款周转率为了剔除赊销退回、赊销折让、赊销折扣的影响,将“销售总额”改为“销售净额”,即用“销售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作为应收账款周转率评价指标,同样也显得更为谨慎合理。

(5)在会计实务的基础工作方面。在会计实务的基础工作方面,会计工作者应适时保持严谨、谨慎的态度,对经济结算付款合同条款的审核,对于会计业务处理流程规范操作,坚持会计流程处理的先后顺序,适时引用交叉复核,保持对异常经济活动的警惕性和敏感性。从而使得会计核算基础工作更加扎实可靠,由此而产生的财务报告也就更加客观真实。让会计核算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工作的方方面面尽可能最大限度发挥作用。

三、关于谨慎原则应用的几点思考

(1)围绕谨慎性原则从制度层面和企业层面细化相关条款的可操作性。从制度层面看,当前我国所颁发的《企业会计制度》等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了对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规范。例如,加速折旧法等的谨慎操作方式已经比较全面,但是对于资产发生减值的评判标准实务操作中有一定的难度,可回收金额、可变现净值计算操作繁复。这样就为企业应用谨慎性原则来操纵利润留下了空间。从企业层面看,许多企业在应用谨慎性原则会计实务中,会计核算部门同企业内部相关部门缺乏配套流程和规范,如会计核算部门与资产管理部门缺乏资产减值损失的测试流程、资产组认定与减值处理流程,等等。这一问题使得具体操作增加了困难。因此,势必需要从制度层面和企业层面细化谨慎性原则相关条款的可操作性,就显得十分有必要。

(2)围绕谨慎性原则把握好程度的适度性。谨慎性原则有利也有弊,合理有效的应用能够促进企业如实反映财务信息的真实情况。为了避免采用谨慎性原则而带来弊端,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在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时候,如有相应证据表明企业不合适地应用了谨慎性原则计提秘密准备的,应作为重大会计差错给予更正。因此,应当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把不确定性交易或者事项按其不确定性的高低进行排序、进行判断估算。适度应用谨慎性原则,对于确认与否、披露与否,务必把握适度。因此,只有防止对于谨慎性原则的过于激进和过于保守,才能合理适度的应用谨慎性原则,才能够发挥出其真正价值。

(3)围绕谨慎性原则提升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当前,由于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的操作过程中,容易受到会计工作人员的个人水平的影响,从而容易导致会计信息的不可验证性。例如,企业提取减值准备的方式以及计提比例的判断均需要具备较高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的会计工作人员。所以,应该加强会计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升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最大限度地避免在判断“可选择性”事项以及“不确定事项”时误判错判的情况出现,使其更好地掌握谨慎性原则,更好地进行会计处理。

四、结束语

谨慎性原则所讲的是企业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时候,会计工作人员需要持有谨慎的态度,不要高估资产或收益,同时也不要低估负债或费用,应当积极确认可能发生或存在的损失,但要避免盲目无度预计不确定会计事项。同样,应在合理的情况下,恰当应用谨慎性原则进行会计处理,让企业的财务信息更为客观真实。

热点推荐

上一篇:对进出口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思考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专业统计学讲座心得体会(通用20篇) 合伙建房协议书公证(专业1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