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企业融资方式探讨

企业融资方式探讨

小编: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企业选择筹资方式时应考虑的因素,以及中小企业创新融资的方式,试图通过探讨研究企业的资产风险特征与资本市场现有不同融资方式的适应性,明确适合企业最优融资模式的要点,从而探讨实现企业资产效用价值最大化的途径。

关键词:融资方式 中小企业 筹资方式

一、我国企业融资方式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融资难,既有企业自身的问题,也有金融机构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小企业内部因素

1.中小企业自身的素质是其融资困难的深层原因

中小企业规模较小,自有资本偏少,自身薄弱的积累不能满足其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在面临市场变化的经济波动时,抵御风险的能力很差,同时,中小企业在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和销售方面,具有高风险的特征。因此,中小企业的这种高风险特征难以吸引银行的支持和投资者的注意。由于中小企业的这种特征,从而引起国有商业银行的谨慎贷款:第一,较高的交易费用。在信贷市场上,国有商业银行对企业所有制和治理结构均有较为严格的要求,从而导致在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中较高的费用。第二,贷款权上收。按照金融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国有银行机构的服务对象向大中城市转移,信贷管理权限向上级行政特别是总行、省级分行集中,而中小企业又主要分布在县市级城市,导致国有商业银行管理权限、机构设置与中小企业的信贷要求严重不符。第三,在转型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体制的惯性作用和政策制定者固有的思维模式影响,许多政策的制定是以所有制性质为基础的,产权上的一致性使得国有企业形成对国有银行金融支持固有的依赖。国有企业享有政府的“破产担保”,使得银行对国有企业贷款的风险最终可以通过财政抵消,但是中小企业则无福享受到这一特权。

2.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运作不规范

中小企业受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的制约,往往造成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核算不规范、财务信息不全面的问题,造成银行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使银行难以控制信贷风险,故不敢轻易提供信贷支持。

3.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

首先,担保资金规模与中小企业实际贷款需要有较大的偏离。多数担保公司仅仅依靠自身担保费用和担保基金的利息收入,实力较弱,再加上受到政策限制,所提供的担保期限短、数额小,很难满足广大中小企业的实际贷款需要。其次,政府对担保业务的不适当干预。我国目前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是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最主要的体现在对担保机构的资金支持上。政府可能会以出资人的身份对担保业务进行干预,在实际操作中确实存在因政府确定担保项目造成呆账坏账的现象。再次,银行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权利与义务不对称,不符合“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原则。在担保风险的分担上,协作银行往往不愿意承担义务,既要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承担百分之百的风险;在选择担保方式时,也要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承担连带责任保证,使担保机构陷于被动。

(二)外部环境制约因素

1.银行金融机构经营思想导致中小企业筹资难

银行金融机构一直都有着这样一种思维:中小企业贷款没有规模效益性,是“零售”业务,从“效益性”角度考虑,银行更愿意将有限的信贷资金投入大型企业,做“批发”业务。

2.银行的商业化改革致使银行信贷投入量不足

虽然国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各商业银行贷款额有所增加,但总量仍不足。在“清理不良资产,化解金融风险”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内部清理整顿,迫使银行收缩信贷规模,尤其是减少了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规模。

3.中小金融机构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中小金融机构是指股份商业银行和地方性金融机构,其经营机制较为灵活,服务对象主要是中小企业。在发达国家,中小金融机构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帮助许多中小企业顺利成长。虽然我国目前拥有一批中小企业金融中介机构,却没有很好地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分析原因如下:第一,在信贷市场上,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绝对的主体,从而形成了其高度垄断,也限制了中小金融中介机构的资金来源,造成其自身能力低下的状况,降低了其服务的能力。第二,依目前来看,这些中小金融机构依然倾向于将资金投放到风险较低的国有企业中去,并没有真正在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因此,中小企业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服务和帮助。

4.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开启不足,政策支持力度也不够

中小企业从证券市场融资是非常困难的,证券市场为进入市场的公司设置的门槛高,中小企业由于规模不大,资本金有限,难以达到主板上市的条件,对于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能在二板市场上市,数量也不多,大量的中小企业都被拒于证券市场外。公司债券的发行也受到严格的限制,需要较高的信用评级,较大的资产规模,有时还要抵押或担保,中小企业发展债券可望而不可及。

二、加强我国企业融资的对策

企业要融资,要发展离不开政府、金融机构的帮助,所以要加强我国企业融资,必须从企业自身、政府、金融机构三方面做起。

(一)企业自身方面

1.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中小企业整体素质,改善其自身融资条件

一要强化内部管理,提高中小企业内部资金的使用效率。中小企业走出资金困难的根本出路在于生产出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把有限的资金用活用好,用出效益,这样才既有内源资金的支撑,又有外源资金的支持。二要增强中小企业的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中小企业要根据自身的行业、区域特点建立合适的组织模式,或与大企业联合,同其形成协作配套关系,或在中小企业之间开展联合,组成中小企业联合体或企业集团,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三要积极建立和完善财务制度,编制有利于金融机构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报表。四要尽快提高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国有商业银行应摆脱旧观念的影响和束缚,变重视企业规模为重视企业经营效益,缩减企业信用评级中“经营实力”项目所占的比重,以提高效益好的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 2.开拓企业融资方式、渠道

融资渠道按照资金的来源,企业的融资方式可分为两种:一是内源融资,即将本企业的留存收益和折旧转化为投资的过程。由于资金来源于企业内部,不会发生融资费用,因此它是企业首选的一种融资方式。二是外源融资,即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储蓄以转化为自己投资的过程,也就是企业向社会筹集资金。企业外部融资常用的方式主要有银行借款、发行股票和债券、商业汇票等,中小企业也可以创新融资,如融资租赁、典当市场、民间资本、物流金融。

3.内源融资

中小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完善出资人制度,可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等金融服务品种创新。所谓员工持股计划(ESOP),是指由企业内部职工出资认购本企业部分股票,委托一个专门机构(如职工持股会、信托基金等)作为社团法人托管运作,集中管理,再由该专门机构(如职工持股会)作为社团法人进入董事会参与管理,按股份分享红利的一种新型的股权安排形式。在此过程中,银行获得信用保证可有四种基本形式:一是所购买的股权;二是企业或职工持股会以协议价格回收股权的承诺;三是职工持股会名下仍处于积累的存款;四是未来分红利益。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国有资本从市场竞争激烈的行业退出,又解决了职工单纯依靠自身积累无法大量购买股权的难处。由此可见,员工持股计划的融资方式创新涉及产权制度的重大变革,涉及到个人金融资产从债权向股权的转换,涉及到国有资产的战略调整。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必须有金融机构介入,并且要有创新的金融服务品种提供相应的金融、信用服务,否则,员工持股计划这一新的融资方式创新不可能成功。

4.创新发展外源融资渠道

(1)大力发展融资租赁业务

融资租赁又称设备租赁或现代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或绝大部分风险和报酬的租赁。资产的所有权最终可以转移,也可以不转移。与其它融资方式相比,由于融资租赁交易中出租人在整个租赁期始终拥有租赁物的所有权,因而出租人对承租人的审查更注重其使用租赁设备所能产生的现金流量,这正好避开了中小企业资信较低的短板,再加上融资租赁手续简便,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门槛,为其发展提供了独特的融资途径。

(2)适时发展和扩大典当市场

典当是指以财物作质押,有偿有期借贷融资的一种方式。它以借贷灵活、手续简便、时效性强、风险性低为特点,在近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受资金的影响,典当行业的规模不可能迅速做大,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典当行业要加大与金融机构的联系和沟通,在国家金融政策许可的前提下,适度扩大从金融机构的贷款额度,逐步增加融资服务品种,努力实现企业、典当行和银行的三赢。

(3)物流金融

物流金融是指在物流业的运营中,通过应用和开发各种金融产品,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物流领域中货币资金的运动。其运作的基本原理是:生产经营企业先以其采购的原材料或产成品作为质押物或担保品存入第三方物流企业,并据此获得协作银行的贷款,然后在其后续生产经营过程中或质押产品销售过程中分阶段还款。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质押物品的保管、价值评估、去向监管,信用担保等服务,从而架起银企间资金融通的桥梁。

(二)政府方面

1.我国中小企业间接融资体系的构建

国外大多数国家都设有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以较有利的条件向中小企业直接贷款,或者建立使其他金融机构放心给中小企业贷款的信用保证制度,或者认购中小企业为充实自有资本而发行的股票和公司债券等。我国应进一步引导国家政策性银行对中小企业进行支持。政策性银行将主要解决中小企业在创业过程中和固定资产方面对中长期银行贷款的需求,对需要扶持的中小企业发放免息、贴息和低息贷款。中国进出口银行作为支持我国出口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的国家政策性银行,近几年在对中小企业支持方面进行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值得进一步推广。

2.着力构建银企对接长效机制

第一,针对银企间的信息不畅通、不对称现象,政府要将银企对接工作制度化、经常化,力求在银企之间建立一种双向的对接、交流、沟通和联络机制,为银企间的成功合作牵线搭桥。第二,深入推进“阳光信贷”工程。各金融机构以“阳光信贷”为抓手,提升办贷速度、控减利率幅度优化服务态度。银行可以组织推广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有效破解担保难的问题。第三,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考核,由单一指标型考核转变为综合型考核。变单一的信贷增量考核为增量考核和结构考核并重,在考核各支行信贷增量的同时,对新增贷款中的中小企业贷款再按一定比例进行奖励,变单一的投放规模考核为规模与贷款利率水平综合考核并重,尽可能控制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帮助企业控减信贷成本。

3.建立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

信用保证制度是发达国家中小企业使用率最高且成效较为显著的一种金融支持制度。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逐步完善现有的中小企业担保机制,需要采取以风险分担与分散风险相结合、政府出资和市场操作相结合、自愿担保和强制担保相结合的原则,完善我国的信用担保体系。

4.政府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扶持政策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中小企业的发展依然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已经出台了很多有利于中小个体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以解决其棘手的融资问题:

第一,针对宏观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环境的新变化,充分发挥政策的杠杆和导向作用,积极引导信贷资金向中小企业倾斜。第二,采取财政税收金融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第三,构建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法规保障体系。第四,保护和规范民间融资市场,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良好的环境。

5.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

资金的有效配置离不开市场化的价格形成机制,推进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将有限的银行资金配置到使用效率最高的中小企业。“一刀切”的利率管制政策不符合市场经济的收益风险对称原则。在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投资风险约束机制,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是进一步发挥利率杠杆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作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实选择。

(三)金融机构方面

1.完善银行经营管理机制

针对小企业财务信息不充分和信用记录不完整的实际情况,为中小企业定制区别于现有大中型企业的独立信用评级体系和专门信用评分办法,在关注小企业财务信息的同时,侧重对客户软信息的分析评价,更加全面、准确地把握小企业风险状况。在有效识别客户风险级别的基础上,对中小企业实行弹性的贷款利率,通过利率杠杆作用和风险补偿制度,鼓励小企业贷款经营机构的积极性,实现银行和企业双赢。

2.推动融资租赁业迅速发展

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上,租赁是一支长期被忽视的金融力量。在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国家,租赁已成为中小企业的最佳融资选择,也是仅次于银行贷款的第二大融资方式。在目前中小企业资金融资长期陷入困境之际,有必要将发展融资租赁作为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通过深入研究和探索促进融资租赁以及担保的有关办法,积极推动融资租赁业的发展。

3.促进金融创新

大力推广国内外金融同业的金融创新。比如推广抵押额度内发放循环额度流动资金贷款、法人账户透支等业务,推广企业联保(相互担保)等方式。创新营销与经营理念,将融资与融智相结合,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信息服务,密切银企合作,实现银企双赢。

4.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

我国中小企业间接融资难主要是在银行贷款方面,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包括中小银行,是解决我国中小企业间接融资难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这方面我国已有一些地方性银行在进行尝试,这些地方性银行为小企业服务,不仅为自身发展找到了合理的定位,也为解决中小企业间接融资难的问题进行了非常有益的尝试,很值得推广。

三、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历史转变。尽管总体上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却突现出来――融资困难。为了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需要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全力配合,制定相关的制度作为保障,更需要的是提升中小企业的自身素质,健全、完善企业制度,开拓融资渠道,进一步创新思维,大胆探索,充分调用和整合各方的资源,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问题,为广大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金融支持。

热点推荐

上一篇:浅析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管理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