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试论强化企业财务监督以完善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考

试论强化企业财务监督以完善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考

小编:苏少炜

企业财务监督即对企业或系统或单一的财务指标予以充分利用,进而观察并判断各项业务活动或生产经营活动,同时提出建议并督促开展。该活动目的性比较腔,可确保企业各项活动与规定要求相符,使其合法化与科学化。财务监督不仅符合国家财政监督要求,亦在规范公共组织财务活动中属于重要内容。该活动可对企业各项财务活动进行规范,包括严格财经纪律与财务制度,优化财务管理,实现收支预算。为此,对于企业而言开展财务监督属于必要环节,可促使企业财务管理得以完善,进而促进企业发展壮大。本文先阐述企业财务监督的作用,并分析现状,而后从多个方面探讨强化企业财务监督以完全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详细如下。

一、企业财务监督作用及现状

1.企业财务监督作用。企业财务监督作用即在监督企业财务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社会效果,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方面为制约性。监督与审查企业财务活动后可监督并鉴证其经营管理活动与财务收支情况,将违法乱纪比如弄虚作假、舞弊贪污以及不经济、浪费与损失严重、无效率的行为揭发出来且责令改正,由此贯彻执行各项方针与政策,严肃财经纪律,严格规章制度,为企业核算资料以及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与科学性提供保障,维护国家财产的完整性与安全性,保证企业在成本最低的情况下为社会提供最多最优的产品,构建优质品牌形象,形成无形资产,提升企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为促进性。财务监督主要是评价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以及财务活动,将有效率且合理的方面指出,便于总结经验持续推广;与此同时还可将无效率与不合理之处指出,及时发现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优化财务管理工作,将内部潜力挖掘与激发,持续提升工作效率。

2.企业财务监督现状。企业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及促进发展一定要强化财务管理,将其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重点在于构建现代化管理制度且明确其核心为财务管理。而企业财务监督主要是对财务运作起监督之效,及时找出财务管理活动中存在问题并有效解决,一旦企业财务监督出现问题势必会影响财务管理,为此一定要确保财务监督的合理性与有效性。而当前我国企业财务监督主要存在如下问题:其一,未明确监督中心,导致监督人员无从下手,工作开展杂乱无章,重点不明确;其二,未构建健全的监督机制,因财务运作环节众多,财务人员未必熟悉每个环节,导致部分环节被忽略或疏漏,出现安全隐患;其三,未完善监督范围,诸多企业过于注重资金流向及收支平衡,无人深究钱与物品之间的比例及物品的具体使用情况。通常而言,直接关联于企业生产的元素即物品,对其特性及去向予以充分了解才可强化对生产成本的控制;其四,监督行为存在时期化现象。因企业未构建健全监督机制导致财务监督工作不规范与统一,继而出现时期化现象,由此分离企业长短期效益;其五,未与时俱进改进监督手段,导致原有手段失灵。市场经济在不断深入发展,财务体系也迎来升级与改革,财务标准及体制的变更都对原有监督手段提出挑战。与此同时,市场经济开始强调主体利益,导致被监督者严格抵制财务监督,在该体系改革时势必会被利益方抵制与阻挠,由此导致原有监督手段失灵。为此,企业需从多个方面强化财务监督管理工作,以完善企业财务管理。

二、强化企业财务监督以完善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

1.强化企业管理者监督意识。企业管理者意识为企业各项活动的风向标,对各个部门的活动开展及方案执行情况存在重要影响,为此一定要强化企业管理者监督意识,且在该过程中需让管理明白严于律己及以身作则的必要性。近年来企业逐渐弱化会计监督职能,致使违纪违法事件频发,究其根本为企业负责人未意识到财经法规的重要性,未高度认识会计法律法规,为此新《会计法》中明确提出企业负责人需负责本企业会计资料及各项工作的完整性与真实性。此外,监督制度在会计制度中属于主要内容,企业负责人还需负责其运行情况。

2.建立健全内部审计与监督机制。内部审计职责在于审计组织结构、生产经营效果等,亦注重审计内部控制系统的完善性与有效性,将其服务、监督以及评价职能充分发挥。综合而言,审计职能集中于对内部控制系统有效性及适用性予以检查,并提出整改建议;对信息完整性及可靠性进行检查;检查企业执行相关规范、政策以及方针情况;检查资源有效利用与节约以及资产安全情况。由此企业内部需建立健全财务约束机制,重大财务活动需由多部门组织讨论后决定能否进行,不可一人决定;实施民主理财制度,公开财务,审计人员定期审计本企业财务凭证及账单等,且公布结果,实行企业内部共同监督。由此可见,审计有利于管理者实现预期控制目标,包括营造内部控制环境,构建积极健康的企业环境以及督促管理者强化自身职业道德修养与以身作则等。为确保内部审计职能可充分发挥,确保其权威性,需将内部审计机构设立于监事会中,在其领导下监督公司管理者并辅助管理者监督财务会计工作。

3.强化企业资产监督管理。企业资产类型多样,强化其监督管理可对其损失予以控制,主要有以下三类:其一,强化监督各类型资产损失。若资产损失在限额内且审批手续都健全,企业可自行制定处理方案;若资产损失超出限额,依规定在审批环节需上报主管部门或董事会,而后无论采取报经审批或自行处理方式均须将资产损失原因查明,明确责任方,若由个人造成个人需承担其经济责任,最大化减少资产损失。其二,强化监督对外投资活动。在对外投资时需制定科学的可行性报告,且召开代表大会决定是否实施。若对外投资项目重大不仅要召开职工代表大会还需上报上级主管部门或董事会,经审批后方可实施。其三,强化监督对外经济担保。若其他企业向本企业寻求经济担保,不仅要对该企业的负债、资金以及偿还能力予以细致调查,还需依规定实施。

4.强化企业费用监督管理。强化企业费用监督管理是确保费用、成本等支出规范合理的主要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其一,强化监督管理跨期摊提费用。递延资产在摊销时需严格按照财务规章制度中规定的受益年限或摊销期限,不可跨年应用预提费用,若为待摊费用其摊销期限需在一年内;若为建筑施工企业在验收工程项目时需及时且依程序办理竣工决算手续再计提折旧;若为工程借款利息,在处理时需严格按照规定,竣工前各项支出费用应纳入资本性支出,竣工后则纳入财务费用。其二,强化监督管理销售、管理等费用开支,特别是开支标准及业务招待费。严规定开支限额,杜绝乱支乱列现象;对于差旅费需严格按照开支标准,对于各项报销项目需严格审核。差旅过程中出现个人消费支出或绕道旅游等超支现象严禁报销。其三,强化监督管理购销活动,在采购辅助材料及原材料时要严格把守价格、质量等关卡。可对计算机技术予以充分利用,构建供应商档案,及时更新市场信息,避免材料价格弄虚作假。销售时深入细致调查产品成本比售价高以及应收账款中坏账等损失情况,且在审批环节亦需严格按照规定,账销案存,将企业追索权充分保留。

5.构建财务总监制度。财务总监制度即当企业经营权与财产所有权分离时,企业董事会统一招聘与管理分公司或子公司等与被监督单位相独立的人员或机构,检查被监督单位财务活动的真实性以及合法性,为投资者合法权益提供保护,确保企管理者可实现其预期目标。企业内部构建财务总监制度可将其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具体如下:其一,可有效监管总经理。总经理于任期期间需依据目标责任制,财务总监主要负责内容为对该制度进行研究,且向董事会建议任期目标及考核手段;提出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组织评价任期目标经济责任;若总经理出现决策失误或滥用职权现象财务总监有权制止或纠正,若总经理不负责任有权上报董事会并建议解雇。其二,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主要由财务总监负责实施。在财务管理活动中企业各个利益主体及法人职责与权限各不相同,比如股东大会主要负责审批批准企业重大投资决策权、筹资决策权以及利润分配方案等;董事会负责制定重大理财决策,比如重大筹资、投资决策以及利润分配等;总经理层属于执行机构,其财务权限主要体现为日常经营管理活动比如对外经济担保、经济合同签订以及财务审批等。企业内部实行财务总监制度可确保上述各个管理层有序执行其责权,防止内部人控制现象即权利过于集中。其三,派驻经常监督制度便于将企业隐患及时找出,企业内部虽建立审计部门,但由于审计时间固定且时间较短,加之滞后问题会导致隐患难以及时找出,实行财务总监制度便可弥补该缺陷。其四,可防患于未然,因财务总监在重要经济活动合同与计划的制定与审批中均有所参与,既开展事前经济监督,也可防患于未然。其五,基于财务收支真实性与重要性角度财务总监会审核企业重大财务支出,包括融资支出或固定资产投资等,可增加投资决策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减少失误现象,避免资产大量流失。

6.加强外部监督管理。目前市场经济具有法制性,为此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财务监督工作,且提出明确要求。为贯彻执行上述要求,各职能部门包括财政、税务、纪检、审计以及监察等需深入抓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工作,且注重薄弱环节,按规定查处违法违纪事件;公开曝光典型违法违纪案件起警示之效。且各职能部门不仅要联手对企业开展监督监察,还需各司其职,尤其是财政部门需对企事业单位的日常财务活动进行严格监督管理。

7.实行会计人员委派制。决策制定的科学性与可靠性是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求得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内容,然而经常发生会计信息失真致使企业管理者决策失误的事件。为此一定要确保会计资料的可靠性与真实性,由此需强化财务监督。企业可实行会计人员委派制,其环节主要为选定人员、日常工作以及评价业绩。在选定人员环节需将委派人员的职业道德、业务技能等作为主要考虑内容。委派人员任职时间为两年,期满后需接受考核,其步骤为考试、答辩以及评议,依据考试分数择优录取,且结合企业管理所需轮换各个单位会计人员。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竞聘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亦可使其感受到工作压力,进而将自身潜能激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8.科学编制财务预算,将预算作为轴心。企业董事会基于长短期决策将长短期战略与经营目标分别提出,为保证既定目标顺利实现与实施最佳决策方案,企业需优化财务预算管理模式以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控制与规划。综合而言其作用如下:其一,明确企业管理者目标且将积极性充分调动。量化不同经营者阶层包括部门经理、总经理等应达到的目标,可依据预算体系具体要求开展财务管理活动。由于财务预算目标主要参与人员为经营者,为此各级经营者可对自身行为进行约束,进而监控企业资金运作,保障资产的完整性与安全性,确保价值最大化。其二,财务预算量化指标可对管理者经营业绩进行考核。预算委员会基于目前市场销售情况将月度、季度以及年度财务预算体系制定出来,上报董事会审批后向基层单位层层下达预算指标,而后开展跟踪检查。如此一来可将事后财政监督变为事前、事中监督,再结合基层执行情况合理奖惩。财务预算指标得以明确后不仅让所有者在对管理者业绩进行考核时有据可依,还可增加考核的说服力与可靠性。而在评价经营管理者业绩时需剔除不可控因素,以确保考核的科学性与真实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作为财务指标主要目的在于管理与监督企业,对其财务活动进行控制且协调财务关系后确保企业运作优良。因此在现代化企业中财务管理为其核心内容,所有经营活动的开展都要围绕财务管理。目前财务管理重要性已被广泛认可,而确保企业财务运行流畅与安全的关键在于财务监督,只有将财务监督缺陷及不足有效解除才能确保企业处于持续壮大发展中。为此企业一定要正视自身财务监督问题,并从多方面着手制定处理方案,严格执行后才能保证财务运作的安全性与流畅性,进而促进企业发展。

热点推荐

上一篇:试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相关问题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