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研究医学院校通识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研究医学院校通识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小编:yxd

加强医学生通识教育尤其是人文素质的培养,是适应现代社会对高素质医学人才需求的重要着眼点。以下是由查字典范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研究医学院校通识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喜欢,请继续关注查字典范文大全。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对医学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和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医学院校通识教育重要性愈发凸显。然而,医学院校通识教育在理念、制度、课程设置和师资等方面仍存在问题。为此,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调查了广东地区五所医学院校的通识教育现状,并针对其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论文关键词]医学院校 通识教育 现状 对策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19世纪20年代末,美国博德因学院帕卡德教授首度将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联系在一起。历经近两个世纪对通识教育概念和内涵的探讨与争论,目前被大部分学者认可的广义通识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它是一种教育思想或教育理念,即指大学教育应给予大学生全面的教育和训练,教育内容既包括专业教育也包括非专业教育。

一、医学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意义

医学的特殊性在于它的服务对象是“人”,目标是保障人的生命和健康,涉及对生命价值的判断,不仅要求医生具备高超的医术,还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加强医学生通识教育尤其是人文素质的培养,是适应现代社会对高素质医学人才需求的重要着眼点。

21世纪全球医学卫生教育专家委员会在《柳叶刀》杂志上展望未来百年医学发展时指出:未来的医学教育要求医学卫生人才不仅有医学职业的胜任力,还要掌握运用知识、批判性思维、注重伦理行为和公共卫生体系领导的能力。2001年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发布的《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明确提出,医学教育要加强文、理、医的相互渗透和多学科交叉融合,注重医德医术的培养,注重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可以看出,不管是国际还是国内,都对医学院校推行通识教育提出了明晰的要求。

结合国内外对医学人才的要求,笔者认为,在医学院校开展通识教育,应达到以下目标:第一,通识教育首先要培养医学生成为合格的公民,然后才是肩负医学使命的未来医者;第二,通识教育应培养医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不仅熟悉医学,还应具备基本的人文知识;第三,通识教育要培养医学生阅读写作、语言表达、独立思考、价值判断等基本能力,提升医学生综合素质。

二、医学院校通识教育现状

我国通识教育起步较晚,自1999年算起,通识教育在国内高校开展刚好十五年。这期间,通识教育在医学院校的推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为进一步了解医学院校通识教育现状,笔者组织课题组对广东地区五所医学院校进行了调研。

本次调研分问卷调查和访谈两部分。问卷调查共发放了5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80份,有效回收率为96%。问卷调查对象为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医学院、广东药学院、广州医科大学等五所高校的医学生(除中山大学为综合性院校外,其他四所为独立建制高校)。访谈对象为这五所高校的部分医学生、教务及学生管理人员。问卷内容主要围绕医学生对现行通识教育的了解程度、对通识课程设置和教学的满意度等,并在访谈中着重对以上内容进行深入讨论。结果如下:

1.医学生对通识教育的了解程度。通识教育在我国高校推行已15年,但医学生对通识教育的概念、培养目标、课程设计原则和教学要求的了解程度还是不高(见表1)。访谈中,医学生反映学校较少进行通识教育的宣传,他们一般按照教学要求参加课程的修读,而较少关注是否属于通识教育课程。在访谈中也发现,中山大学的通识教育改革在国内比较有代表性,校方对通识教育宣传的重视程度要比其他四所高校要高,学生对通识教育的了解相对其他高校就要好一些。

2.医学生对通识课程的满意度。在满意度调查中,医学生对课程教学效果的满意度最低,仅为2.56分;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的满意度也仅仅是在一般评价水平左右徘徊(见表2,满意度调查采用里克特量表5点正向计分法)。访谈结果反映,独立建制的医学院校学生对通识课程的满意度相对综合性大学低,认为现行的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课程比例过重,通识选修课比例太低,如调研的大部分院校通识选修课比例还不到10%;且学科分布不均衡。访谈中还谈到,教师素质直接影响了课程教学方式的选择与教学效果;同时,专业通识教育管理机构的设置和通识教育相关配套制度建立也是影响课程质量的原因。

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2009年起,中山大学作为国内通识教育改革的先行者,依托综合性大学强大的学科优势进行了全校性的通识教育改革。在机构设置、共同核心课程方案确立、制度建设等方面进一步进行了完善,该校医学生的通识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本次调研也发现,大部分独立建制的医学院校在通识教育推进方面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1.医学院校对通识教育缺乏有效宣传。随着社会对医学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医学院校已经意识到通识教育对医学发展和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认识到通识教育有利于改变目前医学教育过于专业化、实用化和技能化的结构性缺陷,有利于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的医学人才,大部分高校已开始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推进医学通识教育。但由于高校习惯自上而下推行课程建设,习惯“下发”任务给教师开设通识课程,习惯“通知”学生进行课程修读,对通识教育缺乏必要的宣传与沟通,导致教师和学生对通识教育的核心理念、教学目标和课程设计原则缺乏足够的了解,也抑制了教师对通识教育课程授课的积极性,以及学生对通识教育的学习自觉性。2002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举办的通识教育研讨会也证实,宣传方式无法有效传递信息,将阻碍大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的认同与投入。

2.高校通识教育制度不够完善。目前大部分医学院校在推行通识教育时,主要立足于在原有教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增设通识课程,未能考虑到通识教育课程的设计理念、教学模式、教师资质要求、课程考核目标等均与普通单学科课程不同。通识课程设计需要更多跨学科视野、更多的互动、更多的助教、更多的小班教学;另外,它对授课教师及教学质量标准有更高更严格的要求,所以,制定通识教育配套制度,如课程审批管理制度、教师考核制度、课程建设及科研制度等,是对通识教育质量的有效保障。

3.医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不尽合理。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影响学生满意度评价的重要因素。在所调研的医学院校中,除中山大学外,其余四所高校暂还未设立专门通识教育管理机构,仅是由教务处负责推动通识课程的建设和管理。由于教务部门需要负责全校所有专业、学科、课程的统筹和管理,时间、人员精力有限,无法对通识教育课程做专业的顶层设计,容易导致通识课程庞大杂乱,出现教学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缺乏整体性和稳定性、课程结构不合理、学科比例不均衡等现象。同时,对通识课程的教学方法缺乏专业的指导,也导致课程教学形式单一,课堂教学缺乏互动性。

4.医学院校通识教育优秀师资相对匮乏。医学生对通识教育教师教学效果的不满意,与医学院校优秀通识教育师资匮乏相关。通识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给予医学生多学科、多角度的视野,培养知识结构合理的医学人才。但大部分医学院校都是独立建制院校,多数师资是因医学或医学相关学科需要而组建起来的,少数是人文社会学科教师,跨学科专业的教师极少。医学专业的教师往往缺乏人文科学知识,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而人文社科的教师往往缺乏医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授课无法结合医学相关内容进行,对医学生缺乏吸引力。师资力量的局限和缺乏直接影响了通识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制约了医学院校通识教育的发展。

四、推进医学院校通识教育的对策

1.深化通识教育理念,推动通识教育深入发展。通识教育是对“人”的教育,核心目标是培养“健全的人”,它包含对人的合理知识结构、健全人格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对于医学院校而言,通识教育不仅要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知识和终身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医学生的批判思考和沟通能力,提高其人文素养和医疗伦理意识,为医学生成为医生后,能更全面准确地观察患者病情,给予有效治疗,从而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患和谐奠定基础。医学院校可通过举办讲座、辩论赛、学术沙龙等第二课堂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通识教育学习氛围,深化全校师生对通识教育核心理念和价值的认识,增强教师通识课程授课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提高学生通识教育课程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推动通识教育深入发展。

2.设立通识教育管理机构,提供有效的制度保证。国内外优秀大学大都设有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进行通识教育的管理、研究和实施,保证通识教育的顺利进行。如复旦大学设立了复旦学院全面负责通识教育,八年制临床医学的学生一入学要进行为期两年的通识课程学习;浙江大学设立了本科学院负责全校本科生的通识课程管理,包含医学专业在内的本科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必须完成16.5学分的通识课程学习;作为本次调研对象之一的中山大学也设立了通识教育指导委员会和通识教育部,负责推进全体学生的通识教育,要求全体本科生(含医学专业)在校期间必须选修16学分的通识教育共同核心课程。同时,通识教育管理机构还负责制定推进通识教育所需的各项制度,如通识课程审批制度、小班教学制度、助教制度、课程质量管理制度、教师绩效考核制度、课程建设及科研经费资助制度等。需要指出的是,各项制度的制定应遵循通识教育理念,服从通识课程体系要求。

3.明确医学通识课程目标,科学设置课程教育形式。课程是实现通识教育培养目标实现的最有效的途径。但建立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并不意味着课程的随意组合,而是应该在统一的通识教育目标下实现学科间知识的融会贯通。如前文所述,医学院校的通识课程教育目标要充分体现对医学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鉴于医学院校专业课程繁重、通识课程学时少,设置融合医学与人文、社会、自然学科的跨学科、综合性通识教育课程,是实现医学通识教育的高效途径。这样既能在通识课程中渗透专业知识,又能在专业课程中进行通识教育,有利于将通识教育理念贯穿医学教育的全过程。

课程形式方面,根据医学院校的特点,除了采用大班授课外,小班研讨、主题讲座以及PBL教学不失为医学院校进行通识教育的有效形式。小班研讨可促使学生学会反思与判断,帮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深入思考和提出对策;中国台湾中原大学围绕“生与死”主题采用主题讲座形式分别从医学、哲学、宗教、法律、文学等不同学科角度进行全面探讨,帮助学生构建综合学习体系概念,学会多学科、多视角对同一主题进行探讨,有效拓展了医学生的视野;而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模式,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通过设计真实性任务,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学习者自主探究和整合隐含在问题背后的不同学科知识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一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非常适用于医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

4.加强对通识教育师资的培养,提高教育教学实效。优秀师资的培养是提高通识教育教学效果的有力保障。由于医学的特殊性,医学院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对授课教师的要求比较高,客观要求教师本身具有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不仅对人文社会学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同时还应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授课技巧与沟通能力。目前大部分医学院校此类跨学科的通识教育教师极为缺乏。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校内培训、进修学习、校外聘任、网络资源共享和校校联合等多种方法同步进行来完成师资的培养和补充:校内培训是首选方式,医学院校可举办通识教育教师培训班,对通识教育理念、课程设计原则、课程教学方法等进行培训,另外,也可设置医学类与通识类课程,供不同需求的教师修读,借以完善知识结构,达到通识课程要求;其次可以从校外聘请通识教育相关领域的专家作为名誉教授进行短期授课,同时指派本校年轻教师做助教,在工作过程中进行学习和培训,也是一种有效的师资培训途径;还可以通过校校联合模式,实现不同院校间尤其是独立建制院校和综合性大学间的通识教育师资和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进修学习作为另一种教师培训途径,可以考虑从附属医院选派有教学意向的临床医生进修人文社会学课程,攻读相关学科学位,进一步提高医学通识课程教学质量。

以上是由查字典范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研究医学院校通识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喜欢,请继续关注查字典范文大全。

热点推荐

上一篇:研究医职院校涉外医护人才培养与外语教学改革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