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北京市档案系统岗位培训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北京市档案系统岗位培训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小编:

摘要:本文在调研工作的基础上,对档案系统培训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就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以需求为导向,加强全市岗位培训管理工作;积极申请专项经费,保证培训质量;实现按需培训,提升培训效果等对策。

关键词:岗位培训档案工作人员档案工作

《全国档案事业“十三五”规划发展纲要》提出:“统一规划各级各类档案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和岗位培训,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全面提高档案干部素质”。岗位培训作为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需要给予高度重视,鉴于此,笔者所在部门于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对北京市档案系统的市属单位和16个区县的档案工作人员岗位培训工作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其中,实地调研2个市属单位和9个区县。发放调查问卷共计362份,回收有效问卷302份,调研对象涵盖北京市档案系统开展岗位培训工作的主要单位。以此为依据,笔者对档案系统培训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就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北京市档案系统岗位培训工作的现状分析

北京市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多年来一直对新上岗和尚未接受档案专业知识培训的已在岗人员开展岗位培训工作。自2005年北京市档案局制定《北京市档案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工作管理办法》以来,随着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档案宣传工作力度的加大,档案工作正逐渐被社会各界所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市档案系统岗位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发展,其中岗位培训需求量较大就是重要体现。尽管如此,通过此次调研,笔者发现目前的档案工作仍然无法满足现实需求。具体体现如下:

(一)北京市档案系统岗位培训需求量较大

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十条规定:“档案工作人员应当忠于职守,遵纪守法,热情服务,取得市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岗位资格证书,并依法接受档案专业继续教育”。按照这一要求,2005年北京市档案局制定了《北京市档案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工作管理办法》,并于2010年8月对该办法进行了重新修订,制发了《北京市档案工作人员岗位培训工作管理办法》,对全市档案系统岗位培训工作进行规范。在现已出台的相关政策的引领下,以及档案宣传工作力度加大的推动下,北京市档案系统岗位培训工作取得了较大发展。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十二五”规划期间,北京市档案系统取得岗位培训证书的共有8382人,培训数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甚至部分培训机构出现限时报名和报名名额一票难求的现象。

(二)岗位培训工作仍然无法满足现实需求

1.档案工作的特点和档案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欠缺的矛盾日益突出,是造成岗位培训工作无法满足现实需求的客观原因。档案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无论是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还是民营企业都涉及档案工作,档案工作的这一特点,对档案工作人员自身的专业性要求较高。但是目前档案工作人员普遍缺乏专业知识。据2012年统计年报数据显示:北京市专兼职档案人员共有27,069人,其中档案专业专科及以上毕业的仅有666人,占全市档案工作人员的2.4%。

2.培训人员与实际从业人员之间的严重脱节,侧面反映出目前岗位培训工作无法满足现实需求的现状。按照相关规定,档案馆(室)都应该配置专兼职档案工作人员来从事档案工作。在现实工作中,由于许多单位的档案工作人员更换频繁,一年一换甚至一年数换,这种人员的频繁变动导致培训人员与实际从业人员严重脱节。

二、岗位培训工作中存在的新问题

(一)岗位培训管理工作和管理制度亟需完善

制定《北京市档案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工作管理办法》,主要是为了突出管理部门的服务职能,较大地调动办班单位的积极性,而将更多的自主权下放给具体的组织机构。随着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笔者发现该管理办法在实行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例如培训与考核都由组织单位负责,造成自主权过大而导致部分单位的培训工作流于形式。这种情况在本次问卷调查中也得到了体现:在有效问卷中,95%的单位赞成修改培训管理办法,80%的单位同意把考核权由组织单位交给北京市档案局,99%的单位赞成由北京市档案局统一发放培训证书。同时,就区县的组织培训工作来说,面对报名、组织、选教师、考试、颁证等众多流程,组织人员的力量却相对薄弱,部分区县只是一个科室中的1―2人具体从事此项工作。

(二)培训经费的缺口较大,影响培训质量

收费事项被取消后,许多组织单位没有开展岗位培训工作必要的地方财政经费来支撑培训工作。以2013年开展岗位培训工作需要的费用为例,在一个100人的走读式培训中,其涉及的费用主要包括聘请教师、租赁场地、印发培训材料、制作证书、购买培训教材、解决学员就餐等,这些费用按照能够开展培训的标准计算下来都在四万至六万元左右。此外,培训地点、培训时间、培训方式、培训事项等不同,都会影响到具体的培训费用。如果是封闭式住宿培训,相关费用则会更多。笔者通过对16个区县进行调研发现,2013年区县培训经费的来源与使用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申请财政专项经费。采用这种方式的区县共有6个,全部对学员免费提供培训。二是与档案学会或者专业培训机构合办培训。采用这种方式的区县共有7个,培训经费由学会或者培训机构向学员收取。三是从区县档案局的公共经费里出。采用这种方式的区县共有3个,而且不向学员收取任何费用。事实上,这些培训经费对档案行政部门来说都不是小数目,即使从本身就很紧张的经费里挤出资金来进行培训,培训质量也很难得到保证。

(三)培训形式相对单一,培训效果有待提升

按照《北京市档案工作人员岗位培训工作管理办法》的规定,档案工作人员岗位培训的课程包括档案与档案工作概述、公文管理、文书档案管理、科技文件与科技档案管理、会计档案管理、声像档案管理、档案资源开发与利用工作、档案保护技术、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法制与职业素养等十个方面共计64学时的必学内容。其中,面授40学时,网上学习24学时。在调研中我们发现,40学时的集中、脱产培训按每天8学时计算相当于5天时间,这种集中“填鸭”式的培训方式,其培训效果并不佳,很多学员表示只对部分内容有一定了解,对其他内容仍一知半解。 三、对做好全市档案系统岗位培训工作的思考

(一)以需求为导向,加强全市岗位培训的管理工作

培训管理工作要以需求为导向,明确各方的需求,根据需求及时修订和完善相关管理工作:一是加大对培训组织机构的管理力度,做好对培训计划、培训内容、教师授课、考核机制等的全程沟通、监督和指导;二是建立培训机构评估认证管理机制,吸纳更多符合条件的培训机构参与到岗位培训工作中来,减轻组织机构的压力;三是完善考核机制和奖罚制度,激发岗位培训组织者的积极性;四是加大对区县授课教师的管理和培训力度,使其掌握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使岗位培训工作适应北京市档案事业形势发展现状。

(二)积极申请专项经费,保证培训质量

经费支撑是进行岗位培训的重要保证。笔者认为现阶段岗位培训经费的获得主要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北京市实施档案法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积极向各级财政部门申请档案教育培训专项经费。二是委托社会办教育,与具备资格的社会机构进行合作,由培训机构直接收费。

(三)采取灵活的培训方式,实现按需培训,提升培训效果

1.灵活采取面授与网络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方式。理论知识、法律法规以及常规性知识尽可能地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工作理论、实际操作、工作经验等则通过面授培训。同时,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灵活运用讲授、答疑、讨论、案例分析、实际操作、实地参观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使教学形式生动、内容丰富。

2.加大调研力度,实现按需培训。培训部门在培训前对用人单位和学员进行需求调研,及时了解学员返回工作岗位后的实践情况和取得的成绩,同时按照用人单位和学员需求,尽可能地按需培训,提高岗位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及时更新培训内容,增强培训效果。精心设计培训内容,及时把最新研究成果、最新国家规定等引入到教学中来,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国家档案局印发《全国档案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EB/OL].[2016-04-11].

[2]马素萍.积极推进档案专业网络教育培训[J].北京档案.2010(1):26-28.

[3]刘卫东,王海燕.档案岗位培训工作发展探析[J].北京档案.2005(10):20-31.

[4]王海燕.北京市档案专业在职培训的现状及发展思路[J].北京档案.2011(11):22-23.

热点推荐

上一篇:燕京大学的“湖光塔影”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