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民生保障与社会质量提升:欧洲社会质量理论的启示

民生保障与社会质量提升:欧洲社会质量理论的启示

小编:

摘要:社会民生建设,对社会质量提升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民生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谐的物质保证、社会公平正义的前提条件、社会团结凝聚的必要支撑和社会赋权增能的实现基础。社会经济保障是欧洲社会质量理论的首要条件性因素,反映社会物质条件和生活状况。社会经济保障强调保障责任的社会性、保障尺度的基本性、保障内容的系统性和保障实施的可操作性,对我国社会民生建设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社会民生建设;欧洲社会质量理论;社会经济保障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6)03-0040-006

一、引 言

民生保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社会建设的重点内容。近年来学术界对民生保障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民生内涵的科学界定[1]、民生保障建设的价值[2][3][4][5]、民生保障建设的现状[6][7][8][9]、民生保障建设的路径和机制[10][11][12]等几个方面。综合上述研究,总体上看来是比较客观和深刻的,对我们科学认识民生保障建设提供了帮助,也有效地指导了我国的民生实践。然而遗憾的是,目前文献对民生保障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民生保障对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纽带作用等问题的研究尚不够深入。

欧洲社会质量理论正是源于对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之间关系不平衡的反思,致力于协调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提升社会的公正和参与,建设高质量的社会。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融合与社会赋权是欧洲社会质量理论评估社会质量的四个条件性维度(见图1)。其中,社会经济保障是首要维度,其含义主要指人们获取可用来提升个人作为社会人进行互动所必需的物质资源和环境资源的可能性,具体包括收入保障、工作机会、居住条件、住房、教育、卫生等。社会经济保障对应于人的保障和社会公正的实现,对于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平衡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基于社会经济保障视角,深入研究社会质量理论,对拓展我国民生保障建设研究的视野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欧洲社会质量理论――基于经济保障视角的概述

在欧洲社会质量理论的总体架构中,社会经济保障是社会质量的首要条件性因素(见图2)。欧洲社会质量理论的创始人之一、荷兰社会学家沃尔夫冈・贝克认为:“社会经济保障的主题事件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涉及保障公民基本生存安全(收入、社会保护和健康)、日常生活的基本安全(食品安全、环境问题、安全工作)以及涉及国内的自由、安全和正义领域的所有福利供应,其中心焦点是处理人们的社会危机;第二个方面涉及人们的日常机会,它的任务是扩大涉及不同理论方案的选择领域。”[13]

近年来,该理论进入了我国学术界的研究视野,部分学者开始系统性地介绍和研究欧洲的社会质量理论。林卡认为:“社会经济保障包括那些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社会经济保障条件及其相关制度,包括收入保障、工作机会、居住条件和住房、教育、卫生、社会网络及可支配时间等。对于这些因素的考察,人们以往常采用GDP、人均收入和联合国人文发展指数来揭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而社会质量研究则结合各种社会保障项目的相关指标来进行考察,揭示人们在社会保障、社会安全方面的情况。”[14]彭华民认为:“社会经济保障就是要倡导保护人民生活的基本福利条件,并要求各国政府通过扩展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为穷人及其他弱势群体提供保护,以确保社会和谐。”[15]

综合上述中外学者的观点,我们可以对社会经济保障的内涵作如下简要概括:第一,社会经济保障指人们获取可用来提升个人作为社会人进行互动所必须的物质资源和环境资源的可能性,指向的是社会正义,以抗拒社会给个人造成的风险;第二,社会经济保障核心在于经济保障,即社会为公民提供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福利,其可以通过收入保障、 工作机会、居住条件、 教育获得等予以测度;第三,社会经济保障着重强调了国家和社会对生活在其中的个人的责任。

三、民生保障及其在社会质量提升中的作用

(一)社会民生的内涵

“民生”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古今中外的思想家都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详尽的论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中, 民生通常指百姓的基本生计。中国古代的民生思想,虽然包含了一定的合理因素,但就其本质来说,还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根本目的在于“治民”,以维护封建统治。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先生给民生注入了新的理解并将其内涵上升到新高度,将民生上升到“主义”、国家大政方针以及历史观这样的高度。孙中山认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民生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原动力。”[16]

在西方社会中,启蒙思想家高扬人文主义旗帜,从不同的角度对民生问题进行了阐释。毫无疑问,西方民生思想的出现带有明显的进步性,并伴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从根本上来说,这些思想和实践都未突破阶级和时代的局限。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其发育成熟,并获得了科学的内涵。

我们认为,为准确全面地把握民生概念,可以从马克思对“利益”这个社会历史范畴的研究中寻求启示。马克思曾精辟地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7]马克思将利益的含义概括为:利益是“社会化的需要,人们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表现出来的社会需要。利益在本质上属于社会关系范畴。社会主体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只有通过对社会劳动产品的占有和享有才能体现,社会主体与社会劳动产品的这种对立统一关系就是利益”[18]。民生本质上是社会利益之一,表现为社会主体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对社会劳动产品的需要,包括衣、食、住、行、养老、教育等物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要。当前,要准确、全面地把握民生的概念,须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批判继承前人的理论成果。我们可以用学界通用的办法,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界定。广义的民生概念是指凡同人民生计相关的事项和权益, 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领域。这种界定方式可以充分凸显民生概念的历史性、综合性和重要性。而狭义的界定则依据“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19]11-13。这个最大国情,将民生定义为“民众基于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利益需求”。这种界定方式充分考虑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使“民生”概念的指向性更加明确。当前集中表现为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需求,即就业、收入、社会保障、健康、教育、住房等方面。

热点推荐

上一篇:国际化视野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效研究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