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用战斗力标准引领实战化教学改革

用战斗力标准引领实战化教学改革

小编:

摘要:为了全面推进军队院校实战化教学改革工作,提出了用院校形成战斗力标准的指标来引领实战化教学改革各项工作的思路。在研究军队院校形成战斗力的标准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军队指挥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结合航天指挥领域的特点和航天指挥人才培训任务的需求,以军队院校形成战斗力标准的具体指标为统领,提出了促进军队院校实战化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研究表明,该方法为军队院校实战化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思路,并为军队院校各项工作向战斗力聚焦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途径。

关键词 战斗力标准;实战化;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E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6(a)-0000-00

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主席对军队建设各项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明确指出:“部队首先是一个战斗队,必须坚持一切建设和工作向能打胜仗聚焦”[1]。从全军范围看,“能打仗、打胜仗”是一个钢铁标准,把它落实到军队院校,就是要使“军队院校形成战斗力”。即坚持院校教育向部队靠拢,培育人才向能打胜仗聚焦,扎实推进军队院校教学向实战化方向转变。

为了使军队院校的各项工作,特别是实战化教学改革工作准确地向战斗力聚焦,本文首先借鉴武器装备形成战斗力标准的研究方法[2],对军队院校形成战斗力的标准(衡量军队院校战斗力强弱的准则)的指标体系进行研究,然后瞄准航天指挥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实战化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1 军队院校战斗力标准的指标体系

军队院校是否形成了战斗力,从根本上来说是看能否培养出能打胜仗的优秀人才。但衡量军队院校形成战斗力的具体指标,不只是简单的单项指标,而应该是一套严格的指标体系,主要由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两个方面构成。

1.1 静态指标体系

考察军队院校是否形成战斗力的静态指标主要包括学科专业、课程体系、人才队伍、物质环境、招生规模等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有机统一,缺一不可,相辅相成。选择这五个指标的理由主要是,表征一个高水平院校主要有三个基本标志:一是至少有一个一流的学科专业,二是有一批水平很高的人才队伍,三是培养出了一大批很优秀的军事人才。而课程体系和物质环境则是培养优秀军事人才所必须的条件。

(1)学科专业指标。主要是指军队院校必须具有一个科学的学科结构和合理的专业编配,才能实现培养能打胜仗的优秀人才的目标。即在学科领域内编配几个专业方向、设置几个培训层次;在学科范围外,需要哪些学科作为支撑,需要哪些专业做辅助等,都要科学界定,才能确定一个军队院校的学科设置、专业编配。军队院校的学科专业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就需要一些具体的指标来衡量。

(2)课程体系指标。主要是指为了支撑军队院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必须具有合理的课程体系。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多专业融合的新装备,实战化教学对教学内容和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不但要求课程体系需要进行多专业融合设计,教学内容和方式也要向实战化靠拢。信息化战争又对军队指挥人才提出了指挥与技术融合的新要求,而指挥和技术怎么融合,任职培训、博士、硕士、本科等各种类型、各个层次怎么进行指技融合,每个层次、类型的指技融合点在什么地方,都需要深入研究,才能确保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设计的合理性。课程体系是否科学合理,也需要一些具体的指标来衡量。

(3)人才队伍指标。主要是指军队院校要形成战斗力,必须具有一个强大的人才队伍。各类人员的配置是否合理到位,是否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军事人才,需要一些具体的指标来衡量。

(4)物质环境指标。主要是指为了满足科研、教学、生活的需要,必须具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物质环境是培养优秀军事人才的基础要素,也是造就顶尖人才的根本支撑。物质环境是否有利于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有利于实战化教学,同样需要一些具体的指标来衡量。

(5)招生规模指标。主要是指院校要形成战斗力,必须具有一定的培训规模。培训规模是否合理,各个培训层次搭配是否科学,都需要通过一些具体的指标来衡量。如果培训规模过小,培训效益就很低,军队院校形成战斗力的能力就弱。能否培养出一大批素质、能力过硬的军事人才,是检验军队院校是否形成了战斗力的重要标准。

上述这些指标都是静态的,它只说明具有多少潜在的战斗力。以人才队伍这个指标中的教员队伍为例,通常会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以及有多少院士、有多少长江学者、有多少专家等指标来描述它,而这些指标只能说明教员队伍有多强,但有没有形成真正的战斗力用这些指标却无法描述,所以要用另外一维的指标来描述它,这里把它叫做动态指标。

1.2 动态指标体系

军队院校战斗力标准的动态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个体形成战斗力、单元形成战斗力、系统形成战斗力和体系形成战斗力等四个方面。下面以人才队伍这个指标为例,说明这四个动态战斗力指标层次之间的关系。

(1)个体形成战斗力。主要是指学院每个教职员工都能按照德、能、勤、绩、体的考核指标要求,完成上级交付的各项任务,至少达到称职的等级,这是军队院校形成战斗力最基础的要求。那么,德、能、勤、绩、体的考核指标就可以说是个体形成战斗力的动态指标。

(2)单元形成战斗力。主要是指作为院校教学科研的基本单位――教研室(或其他基层单位)要形成整体战斗力。这个层次的战斗力形成尤为重要,它是军队院校能否形成战斗力的关键环节。

(3)系统形成战斗力。主要是指作为院校教学科研的一线指挥部――系一级(或部级)形成战斗力。每个系都有多个教研室,系一级能否协调各个教研室的教学科研成果共享,能否合理调配各种资源,能否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个教研室的战斗堡垒作用,形成合力,将决定着系一级能否形成战斗力。

(4)体系形成战斗力。主要是指在整个院校的层次上形成战斗力,这是军队院校形成战斗力的最高层次。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对院校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单一学科形成战斗力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必须有多学科的紧密融合和多方力量的密切配合,才能形成体系战斗力。 其他静态指标也可以分成类似的多个层次,最终构成一个多维、多层次的军队院校形成战斗力指标体系。

军队院校形成了战斗力,才有可能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学生,而优秀学生的标志是什么呢?应该就是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强弱,下面以指挥人才为例进行分析。

2 军队指挥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军队是担负特殊任务的组织,其指挥人才除了应具备一般行政领导应有的素质和能力外,还应该具有能满足作战指挥需求的特殊素质和能力。从整体上看,军队指挥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主要包括如下五个方面:

(1)政治素质。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政治理论学习能力、政治立场鉴别能力、政治方向把握能力、方针政策理解能力和法规制度执行能力。主要解决部队听谁指挥、为谁打仗的根本问题。

(2)军事素质。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洞察能力、决策能力、筹划能力、协调能力和凝聚能力。主要解决如何带兵打仗的问题。

(3)身心素质。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忍耐能力、担当能力、创新能力和直觉能力。主要解决如何应对复杂战场环境和严酷战斗环境的问题。

(4)科学文化素质。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掌握文化基础知识的能力、掌握军事高科技知识的能力、掌握新型武器装备的能力和掌握现代管理知识的能力。这个素质对新型军事人才要求特别高,主要解决如何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问题。

(5)信息素质。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信息需求确定能力、信息处理认知能力、信息综合利用能力和信息系统应用能力。主要解决如何高效利用信息指挥作战的问题。

作为一个优秀的军队指挥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非常多,以上5种素质、22种能力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但把上述5种素质22种能力用于指导教学活动时,还比较宏观,不是太好操作,需要进一步细化,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能循序渐进的培养优秀指挥人才所必需的素质和能力。

比如说凝聚能力,可以进一步分解成:人际交往能力、倾听意见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和教育教导能力,也就是说,如果指挥员能够和部属交朋友、虚心听取部属的意见和建议、善于做思想工作、说话能说到部属的心坎上、善于把自己的想法灌输给部属,他在部属中的威信就高、凝聚能力强。因此,把凝聚能力细化以后,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安排相应的教学环节,培养相应的子能力,最后合成为凝聚能力。

再比如说决策能力,可以进一步规划出支撑决策能力生成的其他外围能力,如判断能力、担当能力、预测能力、创新能力和直觉能力,以及信息需求确定能力、信息处理认知能力、信息综合应用能力和信息系统应用能力,这样,就可以从本科、硕士、博士、营级指挥、团级指挥等培训层次和类型中逐步去培养,最终合成为决策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能力体系中,有些能力通过理论学习可以获得,有些通过战例研究可以培养,有些需要通过实战锻炼才能感悟,有些只有通过平时的不断积累才能充实。即要按照各种能力生成的规律,合理设计培养体系和培训内容。

3 实战化教学改革的思考

实战化教学是指以军事斗争准备现实问题为背景,以部队战备训练内容为课题,以作战训练难点、热点问题为重点,参照部队训练体制机制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形式[3]。实战化教学改革就是把传统的院校教学模式,向实战化教学模式转变。结合航天指挥人才的培训任务,提出如下六个方面教学改革思路。

(1)按照院校形成战斗力动态指标体系中的体系形成战斗力指标要求,牢固树立全员全方位育人的教学理念。一个优秀为指挥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有多个方面,生成模式也各有不同,单靠教员队伍来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全院各个部门的相关人员共同努力,才能达到培养目标。

(2)按照院校形成战斗力静态指标体系中的课程体系指标要求,科学设计课程内容体系。围绕军队指挥人才应具备的5种素质、22种能力,进一步细化能力体系和能力生成体系,即对细化后的能力体系进行分类,确定哪些要通过理论教学来培养,哪些要通过战例分析来提高,哪些要通过案例教学来巩固,哪些要通过综合演练来强化,哪些要通过学员队来锻炼,哪些要通过平时来养成,以便合理安排好每个教学层次的能力培养目标。

(3)按照院校形成战斗力静态指标体系中的物质环境指标要求,加速构建实战化训练环境。这是实现实战化教学的必要措施,构建军队指挥实战化训练环境的两个根本点是:充分运用虚拟技术,展现信息化战场的环境和特点,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中培养锻炼学员;以多样化的形式和措施体现战争的对抗性和严酷性,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中磨砺摔打学员[4-5]。

(4)按照院校形成战斗力静态指标体系中的物质环境指标要求,切实建强蓝军系统。蓝军系统是提供近似实战的对抗训练环境的根本条件,要以有实践经验的教员为主体建立蓝军系统,让学员扮演红军角色进行对抗性训练,以蓝军多胜为原则,在挫折中锻炼和提高学员的指挥能力。在训练流程上,尽量加强蓝军系统的机动性和变化性[6],让学员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增强决策能力、预测能力和判断能力。

(5)按照院校形成战斗力静态指标体系中的课程体系指标,大力推行“实战任务进课堂”的教学模式。强化使命任务牵引,是实战化教学的基本原则,“实战任务进课堂”教学模式,是实战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

(6)按照院校形成战斗力静态指标体系中的人才队伍指标要求,尽快提高教员队伍实战化教学能力。提高教员队伍实战化教学能力是一种必要的手段,为此,要尽可能让教员参与部队作战演习和实验任务,或到任务单位去代职,在实践中建强教员队伍的各方面能力。

4 结语

实战化教学是军队院校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主要教学方式,实战化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本文首先对军队院校形成战斗力标准的指标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构建;然后瞄准军队院校形成战斗力标准的指标体系中的关键指标――培养优秀的军事人才,对优秀军事指挥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围绕院校形成战斗力标准的指标体系的要求,设计了实战化教学改革项目的思路,为军队院校各项工作向战斗力聚焦探索了一种可行的途径。

5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132-145.

[2]仲晶.武器装备形成战斗力研究[M]. 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2:88-91.

[3]王华,束长智,陈林.对装甲兵院校实战化教学的思考[J].坦克兵学刊,2012,(3):41-42.

[4]王建良,王泽忠.贯彻院校教育向部队靠拢要求深入推进实战化教学训练改革[J].现代兵种,2013,(6):62-64.

[5]王亚伟.任职教育院校教学条件实战化建设研究[J].中国军事教育. 2012,24(2):91-93.

[6]张刚,田晖. 加强军队院校实战化训练的思考[J].长婴. 2014,(3):20-21.

热点推荐

上一篇:古人请客吃饭只有美味还不够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