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外语期刊的发展思路

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外语期刊的发展思路

小编:

摘要: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外语期刊作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有必要树立国际办刊理念,深化国际合作意识;突出多语种、多层次特色,提升办刊质量;鼓励跨学科研究成果,促进国际学术交流;提高编辑队伍的专业水平和国际化程度;加强网络平台建设,丰富国际专家数据库;建设外语期刊群,推动期刊研究。

关键词:文化走出去;外语期刊;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背景下,我国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以增强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力争“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着力开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要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换言之,在文化“走出去”过程中要做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外语期刊作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是扩展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渠道之一。为了对接国家战略,外语期刊有必要深化国际意识,突出多语种特色,提高编辑专业水平和办刊质量,同时通过网络平台建设、建构专家数据库,推动期刊研究,促进国际合作交流。

一、树立国际办刊理念,深化国际合作意识

在文化“走出去”过程中,一方面孔子学院、孔子课堂等为各国人民了解中国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另一方面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项目、中国文化著作对外翻译出版工程项目等从学术出版角度向世界推介中华文化。作为沟通中西文化桥梁的外语期刊也应树立国际办刊理念,深化国际合作意识,既可以与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期刊、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HCI)期刊加强合作,熟悉国际学术规范,掌握国际研究动态,也可以探索在国际知名期刊(如Modern Language Journal, Perspectives,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开设专栏,介绍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同时,还可以与国际出版社或研究机构合作,分析海外市场,了解他们对外语学术期刊的具体需求,并以此为根据确定办刊定位(学术类还是学习类)、语言(如英语、俄语、西班牙语、法语、日语、阿拉伯语等)、栏目(高端学术论坛、英语学习或教学论坛等)、出版形式(电子版还是文字版)、出版频次(月刊、双月刊还是季刊)等,如学术类外语期刊定位于助力我国学者研究成果的国际化,学习类外语期刊则定位于不同国家的文化交流和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等。

外语期刊“走出去”需要相应的保障条件和发行推介渠道。在保障条件方面,期刊可以拓展为相关海外发展课题,申请文化“走出去”类型的项目,获得国家、省市或者学校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或者争取获得海外出版社或研究机构的支持。在期刊推介方面,既可以借力于海外知名出版社或图书馆,也可以借力于孔子学院、孔子课堂等。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球已建立了440所孔子学院和646个孔子课堂,分布在120个国家(地区)。这些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有助于推介我国外语期刊,特别是学习类期刊。当然,在推介过程中,也应该注重电子版与文字版、文摘版与学术版的有机结合,从而提升影响力。

二、突出多语种、多层次特色,提高办刊质量

为了推动文化“走出去”,外语期刊也应突出多语种、多层次的优势,采取不同举措提高办刊质量。根据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分类(2014~2015),外国语文CSSCI来源期刊包括11种,外国文学包括6种。此外,全国还有20余种一般期刊。各期刊尚存在一些同质化现象、缺乏名刊名栏等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各期刊主办单位,特别是教育部所属的“985工程”重点综合性大学(如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或者“211工程”重点外语类院校(如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应发挥所在院校传统的多语种优势,结合学术办刊特色,办好不同类型的通用语种或非通用语种期刊,推进理论、方法、研究机制等的创新,了解外国语言、文化、文学、翻译、教学或翻译学、商务英语等新兴学科的发展,把握专业方向,追踪学术前沿,推出特色名栏,如《外国语》强调突出国际化前沿特色,发表反映国际学科前沿的海外学者论文,而《外语界》则突出高等院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协办的特色,探索外语专业教学、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最新动向和思路,发挥对外语教育的指导和参考作用。

在突出特色和创新、提高内容质量的同时,外语期刊也应该遵循国际惯例,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编委会,实行国际国内同行匿名评审制度,同时在编辑体例等方面严格遵循学术规范。目前国内一般都遵循国家标准GB/T7714《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范文后参考文献的格式。有的期刊也会参考国际标准,如MLA(The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APA(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Chicago Manual Style等格式,然后结合期刊的学术传统自成一体。为了进一步提高编校质量,外语期刊应严格把关,积极参与相关质量检查。如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每两年根据《出版管理条例》及《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委托上海市出版物检测中心对上海所有出版期刊开展期刊编校质量检查,评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并进行通报,动态监控期刊质量。

三、鼓励跨学科研究,促进国际学术交流

为了促进“走出去”,外语期刊应突破学科限制,鼓励跨学科研究,既刊登针对某一类外语语言学、文学、翻译的本体研究成果,也刊登跨方向、跨学科的研究。所谓跨方向,即二级学科下设的各研究方向,如英语语言文学下设的语言学、文学、翻译、教学、外语政策与战略等,语言学中的定性定量方法既可以应用到文学作品阐释中,也可以应用到翻译文本的对比分析中。所谓跨学科,不仅包括对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等各二级学科的普遍性论题的研究,也包括对外国语言文学、教育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等各一级学科的交叉之处进行的研究,即同一问题,不同研究视角。 外语期刊还应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外语期刊可围绕某一专题(如认知语言学、生态文学等),依托高校、学术协会、出版社等的支持,汇聚英语、德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等国内外专家学者,申报承办国际学术会议,特别是具有重大影响的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并借助期刊及时刊载相关述评、纪要等,推介成果;另一方面,外语期刊可邀请包括海外华人在内的国际知名专家学者担任期刊某一栏目的组稿人,吸纳更多国内外学者发表文章,汇聚优势学术资源,介绍前沿研究成果,推动学术对话和争鸣,提高我国外语期刊的国际认可度和影响力。

四、提高编辑队伍的专业水平和国际化程度

在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编辑队伍的专业水平和国际化程度至关重要。学术期刊编辑应该明晰自己肩上的文化使命,包括文化传播、文化建设使命,增强文化担当意识,提升传播效果,扩展传播价值。外语期刊的编辑肩负着传承学术文化、促进中外学术交流的重任,不仅要熟悉编辑业务,工作严谨细致,更要具有外语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从而把握学术动态,评判选择优秀学术成果,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发挥期刊的导向作用。

为了加强编辑队伍建设,首先应吸纳更多高学历、高水平的年轻学者加入编辑队伍,提高整体素质;其次应制定严格的编辑流程、责任制度和客观公平的编辑考评体系,从制度层面保障编辑的业务水平;再次,编辑自身要掌握语言学、文学、文化、翻译、教学、区域与国别研究等方面的研究动态,积极承担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通过撰写发表学术论文或出版学术著作补充学科知识和专业知识,通过向审稿专家学习和请教提高学术评价能力。此外,还应通过相应出版职业技术资格培训和考试,获取《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熟悉出版学、编辑学等相关知识和技能,掌握中外文信息处理技术、图象处理技术、打字排版技术等,并将之应用于版面设计、栏目策划等具体工作中;最后,期刊应将提高编辑人员的国际化水平列入发展规划,为编辑提供各类专业进修和国内外访学机会,拓展其国际视野,提高其理论水平和编辑能力。

五、加强平台建设,丰富国际专家数据库

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正深刻影响着期刊的出版理念、载体形式、传播方式和运营模式。外语类学术期刊应一方面加强网络平台建设,抓住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机遇,推出多语种特色网站,促进文化的传承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国际专家数据库,密切与知名学者的交流,提高外语期刊的影响力。

目前,有一些外语期刊已经自建网站,并应用网络采编办公系统,借助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搭建了一个集采、编、审于一体的信息化办公平台,方便作者在线投稿、查稿,专家远程审稿,编辑和主编审稿等,增强了专家、编辑和读者之间的互动性。同时这些平台提供论文下载、阅读等功能,方便统计论文下载次数、被引次数,并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以及其他期刊网等进行链接,有效提高了办刊效率和质量,促进了学术交流。外语期刊还可以同时建设外文网站,提供国际学术平台,传播我国的学术成果。建立国内外专家数据库时,应包括专家研究方向、联系方式等,不仅包括知名专家,还应包括海外学者、访问学者、留学生等,这将有助于期刊通过与专家学者的互动扩大自身的辐射力。

六、建设外语期刊群,推动期刊编辑研究

为了进一步推介中华文化,外语类学术期刊应密切合作,建设外语期刊群,通过网络平台系统等推介学术成果,丰富信息资源。同时,有必要组建国际性的外语期刊研究会,定期探讨外语期刊的发展规划、办刊理念、现存问题、解决对策等。全国高校外语学刊研究会成立于1989年,拥有30余个理事成员单位,会长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社长庄智象教授。该研究会每年均举行相关学术研讨活动,并取得了众多有影响力的成果。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该研究会也可进一步与国际相关期刊合作,吸纳他们入会,通过互动咨询促进国际学术对话和交流。

同时,要进一步推动期刊编辑方面的研究。学术期刊的相关研究大致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对学术期刊的内容、质量及规范的研究;二是对提高学术期刊影响力途径的研究;三是学术期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四是关于学术期刊编辑主体的素质和责任研究;五是学术期刊发展的方向性研究。就外语期刊而言,其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问题分析和发展对策上,且为数不多。应该鼓励更多外语专业编辑结合传播学、文献计量学、管理学等学科理论,研究国内外外语期刊的发展趋势,分析作者群、读者群、刊物影响力等因素,并针对办刊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对接国家文化“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提出具体对策和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在“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外语期刊应妥善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学术性与应用性、共性与个性、精品与普及等关系,鼓励多语种、跨学科、多层次研究,打造名刊名栏,传播前沿性成果,并在国际学术话语体系的协调和对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推介中国学术成果,提高其国际学术辐射力,从而进一步增强我国的软实力建设,提升国家形象。

参考文献:

[1] 王晚霞.学术期刊编辑的学术理想与期刊质量[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14,(1):100~106.

[2] 邬书林.期刊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J].新闻战线,2013,(10):33.

[3] 徐绍华.试论学术期刊编辑的文化使命[J].中国编辑,2012,(4):46~50.

[4] 张逸岗.外语期刊的生存现状和发展战略[J].编辑学刊,2012,(3):27~30.

热点推荐

上一篇:数字化印刷条件下如何转变出版成本观念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