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二战末期美军“谢尔曼”中型坦克的西线战场表现

二战末期美军“谢尔曼”中型坦克的西线战场表现

小编:

1944年6月诺曼底战役发起之前,在英国本土停放的漫山遍野75毫米炮“谢尔曼”坦克。这些早期型号的“谢尔曼”坦克经过二次改装后,都将用于美军D日对西欧大陆的反攻

“谢尔曼”中型坦克在二战时期的使用十分广泛,战场遍布北非地中海战区、欧洲战区、太平洋及中印缅战区,使用者除美军之外,还包括了英联邦军、法军、苏军和中国军队等。结合电影《狂怒》的情节,本文将介绍“谢尔曼”坦克在美军中的使用,战场时空圈定为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后至1945年5月纳粹德国投降之间的这段时期。

1944年春,随着英美盟军反攻西欧大陆的时间表临近,美国本土各型“谢尔曼”坦克尤其是改进型号产量全部达到历史最高峰。当年4月,首批76毫米炮和105毫米炮“谢尔曼”坦克运抵英国。为此,美军还专门组织了全体装甲部队主官参加的新式坦克D日战前展览会。由于105毫米榴弹炮拥有比75毫米坦克炮更强的杀伤效果,因此各装甲部队的指挥官都积极争抢105毫米炮“谢尔曼”,但却对76毫米炮坦克十分冷落。他们认为76毫米坦克炮对于步兵的支援效果明显不及75毫米炮,虽然穿甲效果更优,但战场上装甲厚重的德军“虎”式坦克毕竟稀少,完全可以交给坦克歼击部队去处理。最终在诺曼底登陆前,巴顿将军仅仅答应在其麾下的若干个独立坦克营装备76毫米炮“谢尔曼”用于作战测试。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美军装甲部队指挥官的成见并非一个时期的个案,而是受到二战时期那套不成熟装甲战术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这套美军装甲战术形成的始作俑者是时任美国陆军地面部队(AGF)司令的雷斯利・麦克奈尔中将(Lesley McNair)。麦克奈尔强调装甲战术的核心是两类装甲车辆的分工协作:美军的主力坦克车型是M4系列“谢尔曼”中型坦克,其主要任务是攻城略地,以敌军步兵和土木工事为主要目标,与敌人坦克交战仅是次要目标。如果美军坦克在遭遇敌方坦克而不能有效应对时,应当呼叫己方装备坦克歼击车的作战部队进行支援。美国坦克歼击车的设计特点是以牺牲装甲为代价换取战车速度的提升,并装备有威力更大的反装甲火炮。这些坦克歼击车集中装备到陆军中独立编制的坦克歼击营中,作为临时配置附属到装甲师和步兵师的编制中,核心任务是迅速赶到敌方坦克出没的地点提供实时火力支援。在1944年的西线战场上,美军同时使用了M10、M18和M36三款坦克歼击车。其中,M10“狼獾”是早期型号,性能也较平均;M18“地狱猫”车如其名,以高速越野行驶见长,火炮与76毫米炮“谢尔曼”坦克完全相同;M36“杰克森”以牺牲速度为代价,安装了火力强劲的90毫米火炮。在M26重型坦克走上战场之前,M36也是美军中唯一一种能够在正面对德军“虎豹”形成威胁的装甲车辆,但该车较慢的车速并非像麦克奈尔想象的那样来去如风呼之即到。因此,事与愿违的是,麦克奈尔的战术思想与实战差距很大。尤其在残酷的欧洲西线战场上,战术思想的落后导致了非常严重的后果,需要付出血的代价来买单,电影《狂怒》中的坦克对决也印证了这一点。 1944年7月诺曼底战役中期阶段,美军发起规模宏大的“眼镜蛇”作战行动,旨在打破与德军的胶着状态,装备76毫米高速坦克炮的“谢尔曼”坦克也是第一次投入实战 在1944年法国那个严酷的夏天,让美军装甲部队流口水的英制“萤火虫”坦克。该坦克实际上是由美国军援英国的M4及M4A4坦克改装而来,英国人为其安装了穿甲性能极其优异的17磅高速坦克炮,可以轻松应对德军“虎豹”,在发射超高速脱壳穿甲弹时甚至可以打穿“虎王”坦克正面150毫米厚的倾斜钢板 根据资料记载,M36坦克歼击车的出现最早是在1944年9月,该车在某种意义上弥补了美军反装甲火力的不足,但装备数量不足始终是短板。在战术作用方面,该车的行使速度与“谢尔曼”坦克相当,无法快速驰援遭遇德军坦克的坦克部队。而如果将该车部署到一线部队与坦克混编,该车薄弱的装甲防护也使得其战场生存能力大幅降低 在遭遇德军重型坦克时,美军“谢尔曼”坦克虽然无法将其有效击毁,但却可以佯攻拖延,同时紧急呼叫航空兵支援,或呼叫邻近的坦克歼击部队支援 正在进行对地无控火箭弹攻击的美军陆航P-47“大奶瓶”战斗轰炸机。在诺曼底战役及其之后的西线作战中,英、美盟军实现了较好的地空联络和对地即时支援。对德军而言,在装甲对抗中占到便宜后最好快速逃离战场,否则从天而降的炸弹就是对他们最大的惩罚 在诺曼底战役的头一个月里,美军发现情报里显示同样“凤毛麟角”的“黑豹”中型坦克业已成为德军装甲部队的中坚力量。更令美军坦克手们欲哭无泪的是,“谢尔曼”坦克的75毫米炮即使在零距离也无法击穿“黑豹”坦克正面的80毫米倾斜装甲。而自北非战场一直让美军坦克手们风声鹤唳的“虎”式坦克,则一直是他们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虎”式坦克正面102毫米垂直钢板在一年多时间之后还是“谢尔曼”坦克的75毫米火炮无法逾越的鸿沟。与德国“虎豹”相比,“谢尔曼”坦克的装甲技术差距是美军装甲部队必须直面的问题。此外,由于法国特有篱墙地形的限制,美军“谢尔曼”坦克很难迂回到德军坦克的侧面。而德国人仅仅可以依靠一至两辆“黑豹”或“虎”式坦克,就可以在一个路口挡住美军一个连甚至一个整营的装甲部队。为了能够突破德军在诺曼底内陆地区的防御,美军在1944年7月发起的“眼镜蛇”行动(Operation Cobra)中首次投入了102辆M4A1(76)W型坦克,该坦克就是《狂怒》电影中“老菲利斯”号坦克的原型。但战场实战证明,76毫米炮并不比老式75毫米炮好到哪去,该炮发射的M62被帽穿甲弹(APC)只有在180米内才能对“黑豹”坦克正面构成威胁,而对“虎”式坦克正面装甲也还是无能为力的。

美军的新式坦克陷入如此尴尬的境地,以至于西线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将军对此大发雷霆。美国人曾寄希望于让英国兵工厂为其M4和M4A3坦克安装17磅炮,但英国人此时装备的“萤火虫”坦克数量同样吃紧。而且英军在诺曼底北线损失了1530辆坦克,大大超过南线美军损失875辆的数字。相比之下,英军更需要补充新式坦克。1944年8月,专门用于76毫米炮的M93型高速穿甲弹开始装备美军。实战证明,该弹可以在1000米距离打穿“虎”式与“黑豹”坦克的炮塔防盾和前车体,但新式炮弹的产量在1945年2月之前却始终满足不了前线部队的需求。1944年8月末,在诺曼底战役落下帷幕之际,美国新式的M4A3(76)W型坦克开始大量装备到美军一线坦克营(注:车型为VVSS悬挂)。每支美军装甲部队超过一半的75毫米炮“谢尔曼”被替换为76毫米炮车型,以至于出现76毫米炮坦克车组每月最多才能领到5发M93弹的弹药荒。事实上,美军的“谢尔曼”坦克面对德国人的“虎豹”也并非一筹莫展,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呼叫己方炮兵和P-47战斗轰炸机打击德国坦克。一些配合默契的“谢尔曼”坦克连队则采用围攻德军单车的战术,以若干辆坦克在正前方吸引火力,其余车辆绕至侧面攻击德军坦克。

正面应对德军“虎”式或“黑豹”坦克对于美国坦克手来说需要极大的勇气,一些75毫米炮“谢尔曼”车组干脆抢在德国人开火前用高爆榴弹轰击德国坦克正面。虽然不会击穿对方但却有可能损毁敌人的瞄准镜或潜望镜具,一些没有经验的德军坦克车组甚至会被高爆榴弹的撞击声逼退。德军坦克正面也并非无懈可击,以“黑豹”坦克为例,一些有经验的“谢尔曼”车组往往使用穿甲弹攻击“黑豹”坦克炮盾的下沿,炮弹弹开时会卡住坦克炮塔甚至从车体上部钻入车内将其击毁,“黑豹”坦克后期型号为此还专门改良了炮盾外形。德国“虎”式坦克的炮盾也有被美军“谢尔曼”坦克所发射的穿甲弹卡住的个案。作为突击支援使用的“谢尔曼”105毫米炮坦克有时也被用于对付德军坦克,该坦克往往被配置在1000米开外使用高爆弹轰击敌人。虽然炮弹的命中概率不高,但仍然会对德军“虎豹”最为薄弱的顶部装甲造成威胁,德军车组有时干脆溜之大吉。 在遭遇德军重型坦克之时,安装76毫米炮的美军“谢尔曼”坦克可以与德军进行对射,在发射M93高速穿甲弹时有一定胜算。如果遇到恶劣天气,无法呼叫空中支援,坦克部队也可以呼叫105毫米榴弹炮坦克的火力支援,对德军重型坦克的顶部构成威胁。此外,还可以呼叫附近的高速坦克歼击车部队驰援,从侧面合力击毁德军坦克

1944年中后期,美军坦克部队加速了新式“谢尔曼”坦克的升级换代。自1944年7月,安装76毫米高速炮的“谢尔曼”首次出现,便开始逐渐取代75毫米炮的老式“谢尔曼”坦克,成为坦克营中与德军装甲对抗的中坚力量。尽管该坦克与德国同期装备相比也占不到任何便宜,但却是1944年至1945年初美军坦克部队唯一可以依赖的装备。《狂怒》的主角――M4A3E8(76)W中型坦克首次走上战场是在1944年12月末的突出部战役中,首批量产型坦克交付给担任战役中后期攻坚任务的美军第4装甲师,白色伪装下黑色的大五角星是这批E8坦克一个突出的战场特征。而电影中“狂怒”号坦克所在部队――美军精锐的第2装甲师所属第66装甲团,则要干脆等到1945年2月左右才能开始换装M4A3E8坦克。 1944年深秋的法德边界地区,1支M18“地狱猫”部队快速赶来帮助“谢尔曼”坦克完成围猎1辆德国“虎王”坦克 1944年12月末突出部战役中首次投入实战的M4A3E8(76)W中型坦克,隶属于美军第4装甲师,黑色的大五角星是其突出特征

在1944年年末至1945年年初的大换装中,很少有美军装甲部队能够完全换装76毫米炮坦克。这一方面是因为美军指挥官们仍然对75毫米炮的反步兵作用情有独钟,另一方面则是客观上76毫米炮坦克供给数量的制约。在战场上,75毫米炮与76毫米炮“谢尔曼”经常在排级或连级战术单位进行混编,发挥彼此的火炮优势。这一点在电影《狂怒》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即2辆安装76毫米的“谢尔曼”坦克与2辆75毫米炮“谢尔曼”坦克进行了战术混编。在坦克部队编制表中,76毫米炮“谢尔曼”坦克的编制比例并没有确定规律可循。通过研究历史统计数据我们会发现,这种混编总体上保持了76毫米炮逐渐替代75毫米炮“谢尔曼”的趋势。一些精锐装甲师或是在受到德军严重威胁区域的美军坦克部队,76毫米炮“谢尔曼”坦克的装备比例会有所提升。如在1944年12月爆发的突出部战役中,美军第9装甲师曾经全部换装76毫米炮“谢尔曼”与德军进行交战。

热点推荐

上一篇:将智能手机打造成移动KTV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