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回族古建筑昭示的和谐成因与文化认同

回族古建筑昭示的和谐成因与文化认同

小编:

摘要:回族古建筑――中国回族历史文化遗产中不可移动文物的抢救保护与传承研究,是当代备受海内外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创新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构建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和谐民族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所必需重视研究的课题。作者通过多年的调查L集,将全国各地公布和发表的有关回族古建筑的文物考古资料,辑录整理出来,应用建筑学和考古学类型排比研究的方法,放在中国古建筑和伊斯兰古建筑的大系中,进行研究梳理,以期促进该领域研究之深入。

关键词:回族;古建筑;遗存;构造;特征;文化认同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2-0586(2014)01-0060-06

一、回族古建筑与纪念建筑的种类和分布与保存状况

中国回族的建筑文化,起源于回族的先民时代,创新发展于元明之际,成熟繁荣于清,复兴光大于近代,繁荣于当代。明清两代清真寺为代表的古建筑,成为回族不可移动文物的主体。回族为追思怀念穆斯林先贤、先祖和具有重要惠民功德的回族人物,历史上也修建有纪念建筑;还有清代以来回族重修扩建与新建的拱北、道堂、府宅、店铺等保留建筑与纪念建筑,都属于回族不可移动文物的范畴。

(一)回族古建筑中的主体――清真寺的分布与保存状况

清真寺是穆斯林围寺而居的公共建筑,是回族社区的标志性建筑,是回族向真主表奉忠心的圣殿和精神依托之所在。随着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壮大,中国回族创新修建的清真寺越来越多,建筑群体的规模越来越大,分布的范同越来越广,成为中国回族形成发展史和回族迁徙分布史的历史写照。始建于宋元之际的清真寺,它的分布,反映了回回人大分散小集中的历史格局。始建于明代的清真寺,其分布是以元代清真寺为中心,向周边扩散,特别是呈现出由江南向北方扩散发展的格局;始建于清代的清真寺,其分布是以明代清真寺为中心,向周边扩散,特别是呈现出从华北向东北,从陕甘向内蒙古、青海、四川、云南、贵州、新疆扩散发展的格局,反映了回族民族群体的形成、迁徙和壮大。据有关部门调查汇总统计,中国回族修建的清真寺遍及31个省区市,有16000余座;港澳台也有10余座,其中绝大部分是近现代的构筑物。依照中国古建筑界定时限,据笔者依全国各地文物普查分布的名目统计:清光绪年前回族修建的清真寺约有800余处,其中始建于宋元的仅有60余处(保存有宋元遗构的建筑仅有六七处,保存有宋元遗迹的不到10处,其余为在原址上明清重修扩建之物),始建于明代的190余处(保有明代遗存的为少数,多数为在原址上清代以来重修、扩建、改建之物),其余始建于清(多为民国以来重修扩建之物)。为了留下历史记忆,这些古建筑作为民族历史文化遗产,被各级政府先后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予以有效保护。

(二)回族古建筑中墓庐(拱北)与道堂的分布与保存状况

穆斯林有很好的丧葬习俗,一般民众去世后都进公共墓地,实行土葬,不在坟墓上修造地上建筑,体现了穆斯林皆兄弟的平等观念和回归真主的坚贞信仰。中国回族穆斯林受崇祖敬宗、以孝为先等传统文化的影响,仅为追思怀念对教门有重大贡献的先贤,或对地方和民众作出重大贡献的民族精英人物,在明末清初建造有墓庐、亭阁等地上建筑,以示对其的悼念与纪念。明末清初在西北伊斯兰教界,形成四大门宦系统,各门宦信众将首传人推崇为道祖、教主,并为其修建修炼道乘、讲经布道的建筑,称之为道堂;还在这些老人家归真地修建了纪念建筑,称之为拱北。于是自清代以来,一种新的宗教建筑――道堂与拱北流传于西北各地,尤其是甘、宁、青三省区一些地方,成为回族古建筑的一大亮点。据各省市区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目和编著的文物地图集中条目统计,此类古建筑与纪念建筑、保留建筑约有80余处。这类宗教建筑,文化内涵丰富,是研究中国回族建筑文化和清代以来回族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也是研究中国伊斯兰教史与门宦制度的重要实物资料。

(三)回族古老社区建筑的分布与保存状况

回族有独特的伊斯兰教信仰和自成体系的一套生活习俗,为保持日常居家生活之方便,保障民族的独立纯正和团结互助,自古以来,就形成围寺而居、修建居住和从业建筑的传统。这一传统来自回族先民的“蕃坊”。这些蕃坊的社区建筑,伴随着朝代政权的更换,已荡然无存,其穆斯林社区文化传统,被元代回回人继承。追随蒙古贵族西征东归的回回人,纳入元朝户籍,编入各行省、路、府的地方建制之中,修建起各自的教坊,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城乡村镇居落。其中有一大部分到明清逐渐发展成为庞大的城乡回族社区,保留到当代,被称之为“营”“寨”“庄”“岗”“堡”“户”“桥”“集”“坊”等村镇建筑群落;有些则因为民族迁徙、寻求新的发展空间而被废弃,在新的地域兴建起新社区,称之为“屯”“工”“关”等村镇建筑群落。还有明中后期,大批西域地区穆斯林难民要求入关内附,被明王朝下旨安抚在陕甘与湖北各地乡村,于是使这些地区定居的回族社区逐渐增多,故在清代史志文献中出现“千里之路,尽系回庄”的记载。回族社区的社会职能和分布状况也发生重大变化,从元代以回回官商为主的回族社区,逐渐转变为以农牧业为主、兼营工商贩运业的回族社区;从商贸城镇据点向内地广大乡村发展扩散;自清代以来又呈现出从内地向东北、内蒙古、新疆等边疆地区发展扩散的趋势。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全国各地保留下来较为典型的回族城乡社区150余处,保留有原生态风貌的回族社区与村镇,在新世纪之初统计,仅剩下80余处,这些遗存在飞速发展的旧城区改造和新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多数消失。

(四)回族世俗建筑遗存的分布与保存状况

回族世俗建筑文化遗存,主要是指回族为满足本民族生存与生活需要,在历史上修造的供居住的宅院、棚房、窑洞、堡寨,供从业用的店铺、作坊和农田水利设施与道路桥涵等构筑物;还有回族后裔为追念先祖和历史上作出重大贡献与惠民功德的回族历史精英人物而修建的牌坊、亭阁、楼台等纪念建筑。 历史上回族世俗建筑文化遗存,伴随着自然侵蚀、朝代更替、动乱损毁、民族迁移、无人养护,大都荡然无存。保存下来有数的几处遗址上的构筑,大都是清代多次翻修之物,有些是近现代在原址上重修和新建之物,沿用历史上传承下来的名称。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工艺美术价值、科学研究价值的回族世俗建筑文化遗存,大都是清代末年至民国年间,近现代回族官员与富商修建的府邸、亭堂、宅院、商铺。它们是回族建筑文化和建筑艺术从宗教走向世俗,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创新之作,充满着世俗生活情趣和民俗文化的积淀;是研究回族建筑文化和建筑艺术与民俗文化的实物标本,也是回族思想转型和社会地位变迁的历史写照。这些富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建筑遗存,主要分布在甘、宁、青、云南、河南、山东、北京、天津、南京等省区市的一些城镇。据各省区市出版的文物地图集,注录的此类古建筑与保留建筑和纪念建筑条目统计,全国现还约有40余处。尽管此类建筑遗存保留下的不是很多,但却较为典型,对研究回族建筑文化的流变和回族思想与社会地位的变迁,提供了较为具体的实物资料和型体资料。

二、中国回族古建筑的成因与遗存特征

(一)中国回族古建筑的成因

一是引进和传承了伊斯兰建筑的某些文化元素。回族先民将阿拉伯帝国成型的清真寺引进到了中土,并传承了西亚地区用砖石发券筑拱和在石柱上筑拱支撑穹窿屋顶的构筑技术,在我国东南沿海蕃坊建造礼拜殿和宣礼塔;并用雕刻《古兰经》经文的装饰手段,或用垒砌叠涩砖石蜂窝拱,装饰尖拱门洞或门厅和殿堂,将独具伊斯兰建筑特色的构筑形式和装饰技艺等文化元素引入,影响着回族建筑的发展。

二是吸收和继承了中国古建筑的构造特征。中国古代建筑既然在世界建筑中自成体系,独树一帜,必然有自己的构造特征。大约有以下8个方面:

台基。中国古代建筑上,大都有高出地面的台基。分夯土、砖砌、砖石混合体等多种。有的建筑前面还筑以月台,供祭祀、礼拜和朝谒时用。台基和月台前面(或两侧),多有台阶或礓碴式边坡。台基四周边沿地方较易毁坏,大多用檐石铺压,以资固济。

柱子。古建筑中的柱子,多系木质。它是传统建筑负荷的主要部件,柱底垫以石质柱础,坚固耐腐,不易破碎,上面雕饰各种花纹图案,又成为一种装饰艺术。四周的柱子都向内微倾,叫做“侧脚”;角柱较平柱(正身柱子)增高,造成“生起”,使屋顶结构负荷向中心聚集,在结构上增强建筑的稳固力,在外观上给人以和谐的曲线美。

斗棋。它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特有的构造,在较大型的建筑中使用的尤为普遍。它的位置是在柱头上,或柱与柱之间。用许多斗形木块和曲形棋材层层叠架,组成一朵朵雄伟古朴或雕造富丽的斗棋,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之间的剪力,减少梁枋上的净跨负荷,承托深远翼出的屋檐,使建筑更加轮廓秀丽,气势壮观。

梁架。它是中国古建筑中的骨骼。屋架上的梁是多层的,上层最短,仅架前后两椽称之为“平梁”,亦称“二椽袱”;向下逐渐加长,横跨几椽,就称几椽袱,如四椽袱、六椽袱、八椽袱等。这种建筑屋顶下大上小、逐步收缩的构造,称之为“举架”。由于几层举架的不同,瓦顶坡度檐头平缓,脊部陡起,形成屋顶和缓的曲线美。

结构榫卯。中国建筑在结构部分的交接处,一般都不附设加固构件,在木构件自身开凿榫卯相互连接。榫卯结构使梁架连接得严实牢固,负荷有力。构件交接处的外露部分,如梁头、耍头、额头、枋头等,稍稍加工,制成单浮云、三浮云、霸王拳、六分头、蚂蚱头、麻叶头,以及龙头、如意头、卷头等,成为建筑的装饰部分。

屋顶装饰。中国建筑屋顶上的装饰,别具一格,有屋脊、鸱吻、沟头、滴水、兽头、脊刹等各种构件。这是其他建筑体系中没有的。尤其是一些大型建筑屋顶上使用黄、绿、蓝三彩琉璃艺术构件,更是富丽堂皇,独特精致,给建筑增添了壮丽的色泽。

装修。中国建筑上的装修,有门、窗、格扇、横披、平(天花板)、藻井、花罩、门楣等多种。板门上的门钵、门钉,窗户上的棂条式样,格扇和横披上的棂花图案,平的大小和花纹,藻井的斗棋和雕饰,花罩和门楣的各种形制与雕造艺术等,都是我国建筑中装饰性很强的部分。

彩绘和色泽。我国建筑上的各种木结构,为了防腐和美观,都要给予彩绘和油饰。不同的建筑彩绘着不同的色调。宫殿和寺观里多以石青、石绿为主,深沉肃穆;大型建筑的外观,朱色涂抹,给人以浑厚的感觉。并用琉璃烧造瓦当和脊饰件装点屋面,红墙绿瓦,松柏掩映,似乎已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格调。

上述这些特征,构成中国建筑的独特体系和风格。尽管数千年来建筑的总体布局、单体建筑的形制结构、每个构件的式样和手法不断地发展变化,但它总的情况一直没有超越中国建筑的法则和规范。它们世代相传,一脉相承。佛教寺院和其他宗教与祭祀建筑,也始终沿袭着中国建筑的体系和风格。

(二)中国回族古建筑的遗存特征

1.礼拜殿与清真寺的遗存特征

综览中国各地800余处回族古建筑礼拜殿与清真寺的文化遗存,就其文物考古部门勘测调查获取的型体与构造、组群布局、装修与装饰、建筑环境装饰与陈设分析,有如下一些特征:

(1)早期构筑多为体量较小的单体构建,随后由于穆斯林群体的扩大和功能的增多,特别是明清之际经堂教育的开展与汉译经典活动的推进,经过重建、扩建与改建,礼拜殿与清真寺的体量与规模逐渐增大,出现了可与佛教和道教寺院相当的组群建筑实体。

(2)建筑所使用的建筑材料,由早期的石砖逐渐向砖木混构、土木混构的方面转变,建筑型体与构造实现了木构举架的完全中国庙宇化,形成中国回族清真寺建制体系和成熟的模式。

(3)寺院的组合方法以坐西面东的中轴线为主线,纵深展开,左右对称,除大殿外,配置和添建寺门或门楼、唤醒楼、配殿、碑廊或碑亭、月台、大殿、望月楼等构成几进的四合院建筑群。

(4)早期礼拜寺与墓园继承西亚传统相连而建,随后逐渐实现了寺与墓地的分离,在相邻或相近的地段异地而建,各成体系。 (5)早期受西亚清真寺传统风格影响,礼拜寺礼拜殿以方形或横向长方形平面布局而建,随后逐渐转变为纵长方形,或东西出轩(抱厦与窑殿)的长亚字形布局,使用勾连搭的举架多坡屋面形制,扩大礼拜殿的内部空间,形成卷棚殿檐,或前殿、中殿、后殿、窑殿的组合格局。

(6)早期建筑承袭了西亚质朴的色调和《古兰经》经文装饰,或花卉与几何图案互配图的装饰传统,随后因木构易朽易虫蛀,借鉴采用油漆彩画装饰木构的方法,进行装修装饰,装饰手法与装饰技艺发生了根本转变。受封建王朝与皇亲国戚敕封、题封的寺,还采用绿黄琉璃装修殿屋面的手段进行修缮,以提高清真寺的建筑等级和社会地位。

(7)早期礼拜寺多用阿拉伯经文石刻装饰殿堂与门楣,而随后受中国寺庙传统文化的影响,多用阿汉合璧的楹联匾额装饰,并刻制阿汉文建寺纪事碑,修建碑亭、碑楼、碑廊装点美化建筑环境,用以承载清真寺厚重的历史文化。

(8)引进西亚的圆柱体宣礼塔消失了,用中国木构多层方楼、六角楼、八角楼替代了宣礼塔的功能,作为叫拜楼、唤醒楼、望月楼,增强了清真寺的景观。

2.为伊斯兰教先贤修建的墓庐与拱北等遗存特征

回族在中国各地为伊斯兰教先贤修造的墓庐与拱北等文化遗存,就其型体与构造、布局与装饰分析,有如下特征:

(1)早期构筑在墓穴之上多置放刻满《古兰经》经文和花卉与几何图案的圆券型多层叠涩长方座墓盖石,并在其前后树立镌刻其名与归真日期的阿拉伯文或波斯文山字形或尖拱形碑石,还在墓穴上用砖石构筑出方形穹窿顶或拱券形墓庐,以示崇敬和纪念。

(2)元代以后修筑的墓庐和拱北,多用砖木。覆盖墓穴的墓盖石虽继承了早期石雕的形制,但雕刻的纹饰减少、简化,树立的碑石中碑文多用汉文,其文字内容宗教语言减少,其墓主生平事迹和宗谱传承关系的文字增多。墓庐形制变为木构亭式建筑和砖木混构的六角、八角形塔式建筑,或纯砖仿木构的塔式建筑。

(3)在拱北除墓庐外,还建起了礼拜寺、经堂、碑亭等其他建筑,并有守墓人轮流守护。

(4)墓庐和附属建筑与清真寺一样,除无塑画偶像之外,开始有各种花卉、山水、日月、瑞兽等浮雕与彩画,并有木装修和其他装饰与陈设,以示纪念。这与早期先贤古墓有较大区别。

3.回族世俗建筑遗存特征

(1)回族世俗建筑遗存,多为历史上在社会或地方、或某些行业中,为国为民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有声望和地位的回族官员与名流、富商大贾所建造。故遗存多为名人故居、名店、名楼,或后人为纪念其贤其忠而建。其规模大、建筑质量优,并有传承人维护得以保存下来。

(2)此类建筑遗存,因其人物或家族的传承关系不同、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作出贡献的内容与史迹经历不同、地域环境不同,其建筑的功能和用意不同而千差万别。

三、中国回族古建筑的构造特征

(一)充满和谐创新魂韵的艺术殿堂――清真寺

随着回回人对华夏文化的吸纳与认同,遵照伊斯兰教清真寺建筑的要素和准则,中国回族按照中华土木建筑的传统,自明清两代新建、扩建、翻建清真寺时,均采用木构举架和殿宇式与楼阁式造型进行建造,用照壁、牌楼或门楼与配殿、廊房分隔院落的方式,将集中式清真寺各项建筑功能分解,放人开敞几进的四合院中,形成中国庙宇式对称组群布局的建筑群体,创新发展为回族的清真寺建筑文化,取代了引进域外的构造形制,实现了清真寺建筑文化的大转型,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回族建筑体系。这种体系的主要特征如下。

1.布局特征。修建清真寺由于受天然材料运取和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木构建筑体量小,不得不采取以高低错落、自成单元的照壁、大门、牌坊或牌楼、二门、邦克楼、望月楼、南北讲堂、大殿、水房、对厅等别有风趣的四合院串连组合;平面布局大都采用东西向中轴线、纵深展开、左右对称的方式进行建造,有别于阿拉伯单一型高大院落的集中式布局。但其四合院的建筑理念,和阿拉伯伊斯兰四等分天国花园方形庭院的建筑理念与功能是相同的。其典型建筑实例有:西安化觉巷清真寺、北京东四清真寺、天津清真大寺等。

2.群体特征。采用中国传统建筑轴线对称艺术,充分表达了宗教建筑的庄严性格;而壁、坊、门、亭、廊、楼、阁、殿、榭的灵巧组合,将各功能的建筑设施沿着轴线序列展开,少则二进,多则三、四进,甚至五进,有的还带跨院,运用漏窗和垂花门进行空间划分,使得庭院分工明确,设施功能齐全,序列完整,鳞次栉比,绿意盎然,充满生活情趣,使伊斯兰教“两世兼顾”“不避世俗”的生活态度,获得成功的体现。其典型建筑实例有:河南、山东、河北、宁夏、陕西西安等省市的一些名寺。

3.构造特征。以木构架为主的体系,以群体取胜,在形态与文化内涵两方面,与伊斯兰国家多用砖石材料,砌筑穹顶和拱券,形成政教合一的集中式清真寺有天壤之别。因面宽受限,礼拜殿只能向纵深发展,沿纵深接建,分为前导空间抱厦、礼拜空间拜殿、后窑殿三部分。为了扩大礼拜殿的空间容量和视觉效果,采取纵深加进,屋面采取勾连搭的手法和室内挑梁减柱法构筑,因而形成一种便于维修扩建的构造模式,有益于传承。其典型建筑实例有:北京花市清真大寺、宁夏同心清真大寺、朱仙镇清真大寺、泊头清真大寺等。

4.时代特征。清真寺建筑形式的中国化和回族清真寺文化的成熟发展,传承延续了数百年,到近代由于西洋文化和巴洛克式建筑的引进,在内地和开放城市讲求建筑正立面效果的西洋楼似是而非的仿效复制,激发了回族追本索源的热情;回族与时俱进,利用现代材料复建、新建清真寺时,恢复了伊斯兰拱顶式古典礼拜殿和宣礼塔的建筑形式,并与中国四合院式组群布局与环境装饰艺术巧妙结合,使清真寺的建造呈现五彩缤纷、争奇斗艳的局面,实现了清真寺向现代化转型的新跨越,彰显了回族新时代的风采。近代回族清真寺代表性实例有:上海小桃园清真寺、呼和浩特清真大寺、银川城内老新华寺。 5.地域特征。清真寺是在不同地域自然环境中的人造物,其建筑形态、变化与发展,要适应特定地域的生态环境要求,就地取材进行建造,因而表现出鲜明的地方性。同时,它又是人造物,不同地域的文化传统和不同民族的风俗,影响着清真寺的构筑,使建筑形态显现出不同的地域风格。

6.独具中国特色的宣礼塔楼。中国回族清真寺建筑群体中,除礼拜殿之外,最重要和最讲究的单体建筑,就是多姿多彩的各式各样的邦克楼(或叫唤醒楼、叫拜楼)、望月楼了。西亚伊斯兰教宣礼塔楼的功能,被回族用土木式建筑技艺加以改造、创新所取代。这类建筑大多是仿借明清佛寺禅院晨钟、暮鼓和城镇钟鼓两楼型制而建。有的继承西亚、中亚伊斯兰教建筑,强调建筑群体正立面门脸高大,并在左右门墙配设有宣礼塔的传统,为了引起人的视觉冲击,将邦克楼、望月楼建置于寺门门台之上,成为门楼式建筑;有的建置于寺中,有的建置于礼拜殿侧,有的建在窑殿顶之上;有建一座的,有建三至五座的,有的分左、右、前或后、左、右建的;有方形、六角形、八角形、楼阁式或亭式,也有塔楼式、门台楼式。依据地势和寺院大小与地域风俗,五花八门,各显建筑技艺和建造神通,随心所欲,活泼自如,使高耸立于寺院中的邦克楼、望月楼,成为清真寺建筑群体内制高点,和寺院中环境装饰小品:照壁、影壁、牌楼、牌坊、碑亭及倚墙门、月门、门殿、廊房搭配,使建筑群体高低错落,鳞次栉比,成为回族社区一道靓丽的景观和地标。

(二)充满着民族传统的回族古墓葬地上建筑与道堂

中国回族明清以来,受中国“崇祖敬宗”和“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为了缅怀对传播伊斯兰教和护教有功的先贤,或为敬仰对民族和国家有重大贡献之人,也在其墓穴上或殉难地,修建地上建筑,刻制墓碑,修建碑亭。明末清初,信奉门宦学理的穆斯林和传承人,为其创传人修建归真墓地和地上纪念建筑墓庐与道堂,进行讲经布道的教务宣传与组织信众的纪念活动。因此主要在西北特别是甘、宁、青回族聚集区,出现了一种新的宗教建筑――拱北和道堂。它不仅是教育设施,更重要的是门宦组织驻地和传承地,是从事教务管理的宗教设施。故其建筑的布局、方位不同于清真寺。各门宦的拱北、道堂,虽都是继承了回族古建筑的构造传统,但因各有自己学理所需的功能和传承系统,故其建筑风格和装饰的文化内涵,不完全相同,各有差异。这又是中国伊斯兰建筑文化和回族建筑文化的一大特色。近现代回族为敬仰和缅怀为国为民族作贡献,或牺牲的回族爱国英才,也在其归葬地或史迹地修建了纪念建筑。综上所述,回族墓葬地上建筑和道堂与清真寺建筑一样,经历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同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

1.回族为追思、缅怀早期传教先贤修建的墓庐比较简单,并保留其域外文化传统和原始的风格,其地上建筑遗存实例有:广州市流花桥畔先贤古墓、泉州灵山圣墓、扬州普哈丁墓同、西宁凤凰山拱北、银川贺兰山克马伦丁墓、同心海太师墓、四川阆中巴巴寺。

2.回族为敬仰和追祭保国卫民作出贡献的回族先辈,在其归葬地修建的地上建筑也比较简单,大多保留了传统建筑型制。其地上建筑遗存实例有: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墓、丁鹤年墓、南京郑和墓、海瑞墓。

3.信奉苏非门宦礼仪的回族穆斯林,为其门宦创传人在其归真地或迁葬地修建的拱北与修炼道乘的始发地修建的道堂,同守着巾国回族古建筑的传统,各有其门宦道统的装饰特色。其建筑遗存实例有:临夏大拱北(始建于清初)、临夏老拱北(相传始建于元)、临夏华寺拱北(始建于清)、临夏毕家场拱北(始建于清)、张家川宣化冈拱北(始建于清末)、洪岗子拱北(始建于民国)、固原二十里铺拱北(始建于清)、兰州灵明堂(始建于民围)、板桥道堂(始建于民国)、甘肃临潭西道堂。

(三)充满地域特色的回族世俗建筑

伴随着近代以来的社会变迁,历史上回族构筑和修造的世俗建筑,都已落湮没尘埃,还能看到的要么是残迹与遗址,要么是历史的老照片。较为完整的建筑单体与群落,只有可谓寥若晨星的民国年间几处遗存了。这类世俗建筑遗存有回族居住的社区、堡寨、营盘、街坊,有从业的店铺、街市,还有回族官员与富商的府宅、楼阁。南于受历史上“大分散、小集中”居住格局的影响和各地域乡土文化的制约,如内地北京牛街、花市、东四,天津城关,南京水西门等地回族古老街坊社区,古代建筑已被翻建成近代街市建筑,近年来又被城市现代楼市所取代,北京回族商铺白老魁、东来顺,天津回族商铺正兴德茶庄、增盛成炸糕铺、恩发德包子铺,同族名人刘凤鸣旧居,等等,仅剩店名匾额招牌,城市历史记忆未能留住。山东青州城关、开封城东关、银川羊肉街口、南关等近代回族商铺、街市、里坊也被楼市所取代;而农村回族建造的夯土堡寨、营盘已被拆毁,不复存在,就连回族官吏和富商建修的府宅、纪念堂也大都被拆毁,所剩无几。仅从这类幸存的建筑实例中,可看到这些建筑是地域传统文化与伊斯兰装饰传统文化的完美融合,它们与所在地域建筑氛围和社会生活的大环境相协调,体现了回族文化在固守伊斯兰教信念基础上的包容性和适应性,同时也见证了回族建筑文化的创新发展。其典型实例有:陈埭丁氏宗祠、李贽故居、杜文秀帅府、宁夏省政府、天津马鸿逵旧居、西宁馨庐公馆、临夏东公馆、蝴蝶楼、古道名村――东莲花村古民居、忠爱坊。

回族无论采用何种形式建造的清真寺和拱北与道堂,或者各种形式的世俗建筑,都是中国建筑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伊斯兰文化和建筑文化在中国地域化、民族化的体现与创新发展,它凝结着中国回族穆斯林热爱生活、热爱和平的情结和各兄弟民族和睦相处的友情。

热点推荐

上一篇:北京市档案学会20122- 20133年度档案学术成果获奖项目揭晓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