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谈肖像的精神天平———莫迪里阿尼作品中的图像心理学分析

谈肖像的精神天平———莫迪里阿尼作品中的图像心理学分析

小编:解建仓

众所周知莫迪里阿尼的艺术以肖像著称,其作品风格独特、独树一帜,观后令人印象深刻,许久不能忘怀。近日他的绘画作品更以亿元拍卖,我们禁不住会再次琢磨和寻思这些艺术作品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我们知道做为一名艺术家,他若想要通过作品来体现出真正属于自己内心中认为的最美好的表达方式,必须首先遵循苏格拉底的古训: 去认识自我吧!,他们有意无意地开始主要是注意起自己的材料? 把它们加以比量? 再把它们对于艺术创作来说必需的成分中的内在价值放到精神的天平上去。那么莫迪里阿尼的这些作品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抒发和表达出其特有的形式美感的? 作品又是通过哪些艺术中必需的成分来体现内在价值的?他是怎样将它们放到人类精神的天平上来称量的?下面本文即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来试图解答上述问题,恳请专家批评指正。

评论家梅耶夏皮罗曾说: 肖像画作者,特别是画等身大小或接近等身大小肖像的画家,往往都竭力要传达出画中人的尊严,使其更高贵,从其服饰、姿势、手势,或其他一些可以显示出他们的社会地位、职位和成就的附属品来增强作品的效果。然而我们发现,莫迪里阿尼的艺术作品,不仅没有采用这些肖像画通用的增强效果的附属品,甚至还对图像构成因素中最基本的一些东西适量做了减法。其作品避免了大量叙事成分的加入,没有背景的渲染,也不用服饰来衬托人物,模特孑然独立于光秃秃的舞台上,他们的形体被画家主观提炼成类几何状后赋予最单纯的色彩。此时我们禁不住好奇,画家莫迪里阿尼如此强烈风格化的背后,这些作品到底想向我们透露些什么呢?

一、画面中的信息发出者

德国艺术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认为人类的视觉是具有选择性的,它是在信息发出者( 刺激物) 的反应下进行的,是由大脑神经系统对于眼睛传进来的有关视域的某些特殊方面的选择性反应完成的。与此同时,他认为想要成为信息发出者即刺激物,必须具备以下两个基本特征: 一是必须具有纯粹的色彩和简单的形状,从而一眼便能被清楚地认出来; 二是必须同周围环境中其它普通的可见物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笔者发现莫迪里阿尼的作品正为此特征的典范,其作品充分利用了人类视觉在观察事物时会普遍出现的以上规律和特征,使所绘肖像成为了画面中的信息发出者,他们在刺激观者视觉的同时还引领着精神进行了情感体会。

( 一) 单纯的色彩和几何化的形体

众所周知,色彩和形状是可以通过感官带给人心理感受的,它们甚至可以引起人精神的震颤。油画作品《安娜里波若斯卡》见图一,是莫迪里阿尼在1919 年时绘制的一幅女子肖像。人物呈橙黄色调,位于画作的正中央偏左处,约占据了画面的三分之一面积。剩下的三分之二为背景,呈现出不同深浅的蓝灰色调。由于画中人着同样的蓝灰色衣服,头发和眼睛又呈现出不同深浅的蓝黑,这样里应外合即使得中间细长的橙黄色肖像被外围大面积的蓝灰深深地浸染和荚裹起来。同时因画作仅简明扼要的设置了蓝、橙一对色彩,故使得观者的视线在面对一大片蓝灰时,眼睛会不由自主被中间细长的橙黄色肖像所吸引,反之在一大片橙黄中我们的视线也会被中间那对小小的如墨玉般的蓝黑色的眼睛所吸引。正如康定斯基所说,人们的眼睛最多最强受明亮颜色的吸引,而且更强和更多的是受明亮的暖色调吸引: 朱砂吸引和诱惑着我们,就像人总要去不满足地欣赏火。看见鲜亮的橙黄色,眼睛过一会就要疼痛。就像高音喇叭之于耳鼓。眼睛开始感到烦躁,不能长久地忍耐这种色彩,就开始在蓝色或绿色中探寻深邃和宁谧。这里由于色彩对观者的视线悄悄地进行了牵引,我们的感受也随着其变化产生波动,首先画作中大面积的蓝灰带给我们以平静和宁和,接着中间的橙黄又为我们带来了刺激和温暖,最后位于橙黄中的那对小小的蓝黑色使我们的心情恢复于平静,它为我们带来一片静谧和深邃的同时亦带来了一丝伤感这令笔者不禁再次想起康定斯基所讲: 蓝色是天空的典型颜色。在它发生深化时,宁和的因素也得到发展。当它接近于黑色时,就成了超脱人世悲伤的伴音。它无限地深入进没有也不可能有终结的凝神状态。另外莫迪里阿尼在构造此作品时,截取了人物的三个主要部位:肩胛、脖子、头部,并在轮廓和造型上对它们进行了提炼概括,使之更加接近于单纯的几何化。其中肩胛造型犹如一把张开的扇子般,被倒置在画框的最下方。头部被归纳成一个长椭圆形,如鹅蛋般呈上大下小状,与下方柱形的脖子和扇形的肩胛结合的既顺畅又自然。最为关键的是位于脸部中央的鼻子,形体被画家特意拉长改变成柱状,如枝干般高高地挺起并将上方宛如果叶般盛开的两片眉眼成功地托举呈现出来。此时我们会发现画家虽没有对人物的瞳孔进行描绘,但这对泛着墨绿光泽的杏眼无论是形体还是色彩,凭借了其独特性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整幅画作的焦点。同时作品由于莫迪里阿尼对以上形体的主观改变,画面中的这些椭圆形和柱形在为画面带来更多矜持和优雅感的同时,使人物的造型变得亭亭玉立,其宛如一棵植物般楚楚动人地从画框的下方顽强地升腾起来,令作品在一片宁和、平静、无终结的氛围中,透露出一种淡淡地哀而不伤的情感色彩。诚如莫迪里阿尼自己所说: 塞尚的人物,就像古代最好的雕塑一样,是不用眼睛看的。我的,则相反,他们在看。即使有时我不画瞳孔,他们也在看一只眼向外看世界,而用另一只向内看自己。作品《迭亚戈? 里维拉》见图二,是莫迪里阿尼在1914 年时为墨西哥著名画家迭亚戈﹒里维拉绘制的一幅肖像。迭亚戈身材高大笨重、胃口旺盛,是个有名的花花公子,他是莫迪里阿尼的朋友,在巴黎时二人曾一度共用一个画室。此幅作品设色简洁纯粹,整体呈现黑色调,人物黑色的衣服与背景的黑色相连相粘,一切都仿佛处于一片混沌当中。唯人物的头部和部分手指较为清晰,呈现黄铜色,约占画面的九分之一面积,在黑色调的理性衬托下其牢牢地吸引住了观者的视线。人物头部向左歪斜,下巴高高扬起,轮廓滚圆丰硕,胡须浓密的遮盖住了粗短的脖子。眉毛舒展高翘,眼睛半睁半闭,呈狭窄的裂缝状,瞳孔朝上。鼻梁、鼻翼、嘴唇粗短宽厚,嘴角上翘挂着微笑,神情感性滑稽。肩胛臂膀滚圆丰硕,手臂一支高高抬至胸口,黄铜色的手指似乎在托举着一个烟斗,另一支则黑漆漆的沉在了大肚皮上。由于大量滚圆形状在画面中的出现,它们在为画面带来活跃动感气氛的同时,还带来了一种不安宁和不确定性。与前面我们分析的那幅到处运用了椭圆、柱型,令作品充满了优雅的哀伤氛围相比较,此作品浑身则散发出一种愉悦、饱满、略带调侃的精神气质。画中迭亚戈活像一尊胖胖的东方神像,看上去幸福洋溢、野性四溢。正如其传记作者所说,莫迪里阿尼生动敏锐地捕捉到了迭亚戈身上具有的那股野性的、郁积的性感之火,以及让他闻名的非凡想像力和巨大的嘲讽力量。

( 二) 清晰独立的主角

一个构图单位的形状愈是连贯,它就愈易于从它所处的背景中独立出来成为焦点。我们发现莫迪里阿尼的作品大多为单人肖像,他们在充分显现主角清晰独立的同时,因保障了轮廓和形体的流畅连贯性,使画中人具备了再次成为视觉焦点的条件。其遗留的二十五件雕塑和若干幅素描作品,正是此方面很好的例证。这些作品虽没有利用漂亮的色调对肖像进行反衬和烘托,但画家凭借高度提炼后简洁连贯的形状,同样给我们带来了视觉和精神方面的刺激,深深地吸引着我们。例如1918 年的素描作品《戴帽子的男人》见图三和1911 年的大理石雕塑作品《女人头像》见图四等等。

通过以上简单分析我们明确,由于大师莫迪里阿尼对肖像作品采应用了类似几何化的提纯和概括,人物造型在简洁连贯的基础上辅以最能表达情感的纯粹色彩,使作品具备了被人一眼辨识的优势,他们在轻松成为焦点和刺激物的同时,引领观画者的视觉、思想不断去感受和体会。

二、内容与形式下的深度刺激

尼采说美学是一种应用生理学,笔者发现莫迪里阿尼深切洞悉此理,其作品成功地将人性中的一些基本生理需要,通过图像直面不讳地转化为一种潜在于观者内心的心理需要。他的那些全裸或半裸的女性裸体画,是他的艺术整体中最美丽﹑最富于感官之美的作品。它们仿佛具有魔力般地深深吸引着观众,下面我们即通过作品《躺着的女躶体》见图五来分析一下潜藏在这内容与形式之下的深度刺激。

( 一) 性感的刺激物

通过第一章我们所了解的那些视觉常识首先发现,此画作主角明确,女裸体呈橙黄色调放松地躺详在一大片温暖的枣红黑色背景中。因人物的造型简洁顺畅、色彩凝练概括,其马上成为了画面中的信息发出者。接着我们又发现,在这片橙黄色的裸体上有五个部位,由于它们位置、形体、色彩的不同,加之各自身旁线条的特意勾勒,立即成为了位于这刺激物上分散开来的五个刺激点。其分别是: 一双黑白相间的眼睛、枣红色的唇、浅红色的右乳头、以及淡棕色的几根腋毛和三角区深棕色扇形的一块阴毛。我们知道这些部位同时又是女性最具性特征的重要部位,现在经莫迪里阿尼在形色上的提炼和概括,随着它们各自方位的不同,开始有节奏地刺激着观者,使画中女主角不经意间自然地释放出一种令人难以拒抗的性感美。

( 二) 封闭的空间、不完全的形、可触摸式的体

阿恩海姆曾讲在真正的艺术创作中,如何通过不完全的形造成更大的形式意味或刺激力,是艺术家创造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笔者发现莫迪里阿尼在对画面构思时,由于对以下构成因素进行了严格的设计和安排,令画作在逐次展开叙述的同时还环环相扣高度地刺激着我们的视知觉。首先我们发现,该女子独处一室,其所在的空间封闭狭窄,画作中没有一丝关于门窗的设置提醒,此处实为一个极其隐蔽的私人空间,令置身画外的我们,反倒身不由己变成了一个窥视者。其次我们发现,该女子处在一个特写镜头之下,其脸部和躯干距观者近在咫尺之间,几乎要夺画框而出。而其头顶、左臂、右小臂、双手、膝盖以下部位,这些未曾被团块整合过、会自动分散开来的形体,全都被画家特意一一截除,这样画中人的面孔和躯干则愈发地突显。最后我们还发现,该女子面容秀丽,身材健康饱满,形体滚圆丰硕,极具触摸感。同时位于其身上那分散开来的五个刺激点,又在悄悄轮番不停地刺激和吸引着我们的目光。莫迪里阿尼利用封闭的空间、不完全的形、可触摸式的体,不断刺激和吸引着我们的视觉,一次次勇敢地挑战着观者的观看欲望。

( 三) 有限图像带来的无限联想

我们知道,其实一个画家、一幅作品,它能为观众提供的图像范围非常有限,然而真正的艺术大师们却会利用有限的图像为观者带来无穷尽的联想。这幅作品即是很好的例证,我们看到在距观者咫尺之间的一个封闭狭窄空间中,有一位美女裸露着躯干,其神情放松地躺着。只见她前额微抬、下巴低垂,无辜的眼神恰巧与你不期而遇这令笔者不禁想到柏拉图在《蒂迈欧》一文中曾说过,当那种使人的身体保持温暖的柔和火焰,变为一种均匀而又细密的光流,从眼睛里流出来的时候,就在观看者和被观看者的事物之间形成了一座可触知的桥梁,从外部物体发出的光线刺激,便顺着这条桥梁到达人的眼睛,最后又从眼睛到达心灵。身为观众,这时我们尽可以展开各种想象,为画作中未曾描绘出来的各部位进行脑补: 这时你可以认为画中女子的左臂正温柔得靠在她身体的左侧,手指轻轻地拨弄着身下暗红色的衬布; 也可以认为她高高抬起的右臂五指微微张开,在向你召唤整幅画作气氛温暖柔和,女主角在美丽典雅中似乎还略略透露出一丝鼓励和挑衅的味道此时我们发现莫迪里阿尼的作品反而会在那些有特定欣赏能力的人身上激起一股探照究竟的潜在创造力量,而对这种形,人们常常说它们富有刺激。,同时我们更发现真正有感染力的不完全的形,不是看上去模棱两可,而是通过省略某些部分,将另外一些关键的部分突出出来,并且进一步使这些突出部分蕴含着一种向某种完形运动的压强或张力。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大师莫迪里阿尼的作品因拒绝和摆脱了传统肖像画中那些习惯的所见即所得的束缚,诚如其所说: 我所追求的既非现实,也非虚幻,而是潜意识,这一源自人类本能的秘密。他的作品因对人性本能和潜意识的勇敢正视,加之对图像中以上构成因素的深刻理解和巧妙应用,在不断刺激和吸引观者注意力的同时,使我们的精神世界经过激烈的震荡和摇摆,最终在精神的天平上获得了平衡。因此莫迪里阿尼作品的价值和意义是深刻的,他将肖像画这一传统题材带入了研究人类精神世界的新领域,正如约翰﹒蒲柏- 轩尼诗所讲: 人性中存在着显露和隐藏的两面,可见的和紧锁在心底的。我们可以大胆的置疑这样的假定衡量肖像画的首要标准就是外在的逼真与否。而有意扭曲视觉真实,以表现人物内心本质的肖像画,才似乎最为深刻。

热点推荐

上一篇:谈吴冠中《古韵新腔系列》的美学思想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