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读名著心得体会(汇总14篇)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它们可以是对成功的总结,也可以是对失败的反思,更可以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我们应该重视心得体会,将其作为一种宝贵的财富,不断积累和分享。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教师读名著心得体会篇一
名著阅读是中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于塑造他们的人文素养和价值观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名著阅读教师,我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获得了丰富的经验和体会。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对名著阅读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第二段:注重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
名著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一种感情的表达。因此,在名著阅读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去体验和感受作品中的情感。我会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尽可能地亲近作品的人物和情节。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并对其中的感情有更为深刻的体悟。
第三段:善于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
名著中蕴含着深层次的思考和哲理,但学生常常难以自主地去发现和理解。因此,在名著阅读教学中,我会巧妙地设置一些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问题和思想。例如,当教授《红楼梦》时,我会问学生们:“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情感纠葛是否可以看作是作者对封建婚姻制度的反思?”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思考深度。
第四段:培养学生对名著的独立见解
名著阅读不仅仅要求学生对作品的内容进行理解和分析,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见解的能力。因此,我总是鼓励学生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我会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让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讨论中引导他们思考不同的观点和解读。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不仅能够对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还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第五段:结语
通过多年的名著阅读教学实践,我深刻认识到名著对学生的启迪和教育作用。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启发他们的思考、培养他们的独立见解。这些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名著,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和价值观。希望我们能够共同努力,为名著阅读教育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教师读名著心得体会篇二
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进步,只有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引导学生。而一些经典名著对于教师来说是非常有启示意义和参考价值的,可以帮助教师理清教育思路,提升教学水平。本文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我在阅读教师名著中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教育的艺术》的启示
《教育的艺术》是德国教育家鲁所夫的代表作。在阅读中,我感受到教育艺术的含义远超过技巧和技能,而在于把学生变成他们自己。教师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和需求,开展有助于他们未来生活发展和成长的教育活动。而实现这一目标,则需要教师有自律、自我反省和不断精进的敬业精神,不断追求自我超越。
第三段:《教育的本质》的启示
《教育的本质》是英国哲学家杜威的著作,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个体的重要经验更加丰富和理解,并把它们融入到社会的价值观中。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教师应该避免将学生视为客观的存在,而是要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了解他们的需求,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将学生与学科相融合,让他们获得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人生目标。
第四段:《有效教学》的启示
《有效教学》是美国教育家邓肯的经典,它突出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特别是在学术领域。教师应遵循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个人特征,适应不同的学习能力,利用创新的方法,增强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这其中,要充分尊重学生,让他们保持积极的态度和荣誉感,分享他们成功的经验,优先考虑他们的学习期望和诉求,努力营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学习环境。
第五段:结语
在教师名著的阅读中,我体会到了教育核心的真谛——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需求。同时,它还引领着我去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营造一种值得学生信任和尊重的严谨氛围,并促进学生创意发挥和更好地融入社会。在这个过程中,我感谢这些杰出的教育家们,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思想和智慧推动和引领着整个教育领域的进步和发展。
教师读名著心得体会篇三
尽管现代社会追求速度和实用性,但名著依然保持着它们在文化传承和思想交流中的重要地位。教师作为社会的引领者和文化的传承者,读名著更是其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名著的毕生古文言语言和复杂的叙事结构使其阅读成为教师面临的挑战之一。然而,通过阅读名著,教师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修养,更能将这种影响力传递给学生,引导他们正确理解人生和世界。
第二段:培养阅读名著的乐趣与兴奋
虽然阅读名著可能有时困难重重,但它也带来了乐趣与兴奋。阅读名著可以帮助教师探索不同的世界。无论是小说的情节、人物的性格,还是作者的思想表达,都可以激发教师的思考和判断力。通过与名著中的人物进行对话,教师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并进一步理解他人和世界。这种乐趣与兴奋也能够传达给学生,使他们体验到阅读的乐趣并启发他们对名著的兴趣。
第三段:激发教师的思辨能力和判断力
名著中的深层思想和复杂情节不仅挑战了教师的阅读理解能力,更考验了他们的思辨和判断力。教师通过阅读名著可以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理解作者的意图并系统分析作品中的主题和人物形象等。通过这种分析和思考,教师可以培养自己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的独特视角,并将其引导到课堂中,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探索名著中的思想。
第四段:拓宽教师的教育视野
名著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通过阅读名著,教师可以了解不同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的影响,拓宽自己的教育视野。名著中的各式各样的角色和情节为教师提供了更多有关人性和社会的观察和思考的机会。这些视野的拓展使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背景和需求,使他们以更加全面的视角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教育体验。
第五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名著
作为教师,向学生传授正确的阅读名著的方法和理解名著的技巧至关重要。通过教师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的分享,学生能够获得正确的导向,并培养正确的阅读习惯。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名著中的问题和观点,以及鼓励他们参与文学活动,使学生能够从名著中获得最大的收益。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名著中所传达的思想和信息,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总结:
名著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在教师的阅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阅读名著,教师不仅可以获得乐趣和兴奋,还可以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和判断力。同时,名著也可以拓宽教师的教育视野,并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名著。阅读名著不仅是一种修养,更是教师引领学生走向更高层次的一种途径。
教师读名著心得体会篇四
前一段时间有幸读了《新教育》这本书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激发心灵深处最美好的憧憬。古语云:“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身为教师给学生的示范只停留在读一遍题目,又怎么能期待我们的学生认真审题呢?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在备课时候充分把握了教材。熟悉了教学内容,就认为学生也熟悉了。学生从课堂学习中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应是学习的方法。如果教师在每次读题时能做到读两遍、三遍,指导学生如何来读题。
读完此书后让我不禁感觉到拥有一名好教师的思想,能指导我们不断地开拓自己的事业,努力地寻求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使自己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地完善。但思想、主见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拿来”之后也要善于与时俱进,并且在长期实践基础上进行艰苦卓绝的思考。你想关于教学研究,怎么去选择一个课题?怎么去定位,我觉得对我的帮助还是很大的,我打算利用寒假的时间再去读几本关于类似的书来提升一下自己。
书中讲到:“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对照这里提到的要求,我身为一名教师,觉得离理想的教师的距离很大。其中有很多要学习。这也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完善自己。遇到挫折不气馁,要总结失败的原因。要完全做到书中所讲的八点,当然这个过程是非常艰难的。但是只要有这方面的意识,通过自身的努力,会慢慢向理想的教师靠拢,缩小其间的差距。
不过在这其中,我最想做的是一位极有爱心的教师。因为爱可以包容一切,可以逾越一切。教师爱学生,一个佷重要的表现就是相信每个学生。每个孩子都有巨大的潜能,而且每个孩子的潜能是不一样的。有人可能认为潜能是要靠练习来挖掘,而我认为孩子的潜能要靠爱来挖掘。我爱我的学生,常会有这样的一个念头:某一天一个学生割破了手,我就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的儿子,要是自己的儿子割破了手,我会怎么样?接下来的一切事情都很自然,学生也觉得你真的是很关心他。以后不管他在学习还是生活上碰到不愉快的事情,他都会找你诉说。师生关系的融洽,正是你首先付出了爱。所以说只要肯爱学生,就会换来更多的爱。
教育离不开爱。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就如夏丐尊先生所说的那样:“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我们的工作和任务是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新人。一位合格成功的教师应学会如何去爱自己的学生。
教师爱学生,首先要做到的是尊重学生。自尊心是人的心灵里最敏感的角落。一旦自尊心受辱,轻者就此一撅不振,重者进而愤世嫉俗。现在的学生普遍在家里被父母长辈溺爱惯了,接受信息的途径非常多而新潮,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处于青春期发育的第一阶段的逆反心理很强,经不起教师的批评和责骂。所以只有尊重我们的学生,尤其是学生的人格,才能拥有一群灿烂的健康向上的学生,也才能为学生所尊重。
教师爱学生,其次,要相信每一个学生。为人师表还要能推己及人,以彼之心,度己之腹。一件事情,从某一角度看是不可忍受的,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却未必没有可谅之处。对于个别学生总无法及时完成作业,对于老师而言,这就是一个不认真至少是不重视学习的学生。然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或许有别的原因,可能是客观原因如家庭因素,可能是自身原因,如这个学生可能上课没听懂,作业不会做。也可能是作业量超出了他能负荷的范围……。作为教师,应设身处地思考,才能解决问题。时时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诫自己,做到为人师表,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赢得尊重,赢得信任。 理想确实是理想,真的想做到也许很难,但它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前进的阶梯,这样不断前行才会让我们不断进步!所以,要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先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至少要有更高一点的理想以促使自己不断前行。 新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是“为了一切的人”,而不是“为了每位学生”。这里的“一切的人”不仅指学生,还包括教师、校长、父母和一切与教育有关的人。新教育实验的目的是“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主要通过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学生的生存状态、学校的发展模式、教师的科研范式来实现这一目的。在我看来,实现这一目的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的过程。
我认为,在新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努力做到一下几点: 老师是学生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要首先做到。比如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等等,我们老师就要首先做到,才能要求学生阅读、写作、演讲、关心社会。教师要为学生树立积极正面的榜样。教师只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生才会有法可效。《论语·子路》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教给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学会如何对待未来、对待工作、对待社会、对待学习、对待他人、对待自己。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回想我的教育经历,我的老师们教给我的很多东西都一生受用,譬如守时。
用教师的专业发展,影响学生的成长。要特别注意的是是“影响”,而不是改变。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充实自我,通过专业阅读、专业写作和专业共同体来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我会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种最崇高的价值。毫不避讳地说,这种崇高,正是我在读书工程中所获得的最大的收获,是我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具体表现,这就是师德!这就是师魂! 教师的成功,来自学生。要当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就认识教师是什么? 要教好自己的学生,首先必须认识学生是什么?答案是显然的: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 我们一起行动,一起坚持,一起成长。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来创造。
教师读名著心得体会篇五
读了《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这部书,就仿佛跟著作者进入到了教学中未知的“自己”领域进行一次旅行。美国教育家帕克。帕尔默在一系列富有洞察力和说服力且充满激情的著作中,加深了我们对什么是教育与受教育者的理解。
帕克在他的《教学勇气》一书中这样说:越热爱教学的老师,可能就越伤心!很多教师非常热爱教学,但他们却时常遇到很多困难,并因此感到无助和恐惧。是的,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初上讲台时如履薄冰的紧张,辛苦的付出得不到相应回报时的烦恼,满腔的热忱得不到理解时的苦闷,在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面前的无奈。有时,那热爱教育的心会怀疑、会动摇、会退缩。
作为一个教师,该如何在热爱教学的同时又不失勇气呢?这种勇气又来自哪里呢?帕克以他的实践经验给出了我们答案:他提出了作为一个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技巧之外一个特殊的、不被人重视的领域——教师的内心。他指出了好老师与不好老师的区别:他认为,好老师有一共同的特质:一种把他们个人的自身认同融入工作的强烈意识;而不好的老师把自己置身于他正在教的学科之外——在此过程中,也远离了学生。而好老师则在生活中将自己、学科和学生联合起来,也就是说,好的教师具有联合能力,他们能够将自己、所教学科和他们的学生编织成复杂的联系网,以便学生能够学会去编织一个他们自己的世界。好老师形成联合不在于他们的方法,而在于他们的心灵——即人类自身中整合智能、情感、精神和意志所在。帕克是这样生动地描述这种联合能力的:“当优秀教师把他们和学生与学科结合在一起编织生活时,那么他们的心灵就是织布机,针线在这里牵引,力在这里绷紧,线梭子在这里转动,从而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精密地编织伸展。”他进一步阐述,对热爱教学的教师来说,教学牵动着教师的心,打开教师的心,甚至伤了教师的心——越热爱教学的老师,可能就越伤心!教学的勇气在于有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即使力不从心仍然能够坚持,那样,教师、学生和学科才能被编织到学习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体结构中。
作为一个教师,我们很容易理解他的这种所谓的“联合力”,每一个教师,不论他优秀与否,肯定都过几节自己满意的课,这些成功的课是他把自身、学科和学生结合得最完美的。帕克认为:好的教学来源于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对优秀教学而言,解决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问题比技巧更重要。
作为教师,想要成长,想要做个好教师,该怎样才能找到自身、学科和学生的最佳结合点呢?以我对本书的理解及自己的教学经验,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
作为一个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学习教学理论。不仅要向书本学习,还要向生活学习,向我们的学生学习。谈到向学生学习,许多老师可能会皱起眉头感叹:我们的学生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我们的学生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了吗?当我们的学生坐在电脑前娴熟灵巧玩着游戏,嘴里唱着周杰伦的说唱词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们有优于我们的能力。帕尔默的发现是:教师要让自己处于不断的自己更新、自己变革之中。如果不学习,教师很快就会陷入不适应、不稳定、不平静的恐惧之中。正如《孙子兵法》说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里的知己、知彼主要通过学习。
教师要钻研教材、教法、研究我们的学生,特别是在备课的时候,要把握教材的要求、重点、难点,了解学生的实际认知,以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正如那些名师所说:一堂精彩的课,功夫在课外。例如,听名师于漪老师的课,可看出她的功夫全在课外,首先是修身、好学,而后是管理自己的课堂。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实践是教学的主要阵地,帕尔默就是以他的导师为榜样,在漫长的实践中不断反思,寻找到一种与他的本性更契合的教学方式的。
帕尔默认为:对优秀教学而言,解决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比技巧更重要,作为教师,我们要成长,就必须作一些学术以外的事:交流内心生活。“今天我们怎样当教师?”——许多人都问过于漪这个问题。她的回答是,首先必须追求人格的完美。于漪的这种人格的完美与帕尔默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应该是一致的.。一个优秀的教师,他的心灵应该是开放的,他有勇气把他的一切展示给学生,包括他的思想、他的内心世界,他不仅在教学科,而是在教自己——即展示自己。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生活中有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帕克告诉我们,教师的威信、教师在课堂的那种泰然自若的定力,来自教师的内心。当教师唤回了自身的认同和自身的完整时,也就是他的人格趋于完美时,就有机会在学生们的内心获得默契的回应和共鸣。因此,教师应该经常与自己的内心对话,以各种可能的方式倾听来自心灵内部的声音,这样我们才有资格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这不只是为了我们的工作,更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健康。正如帕克所说:“方法虽然重要,然而,无论我们做什么,最能获得实践效果的东西是,在操作中去洞悉我们内心发生的事情。我们越熟悉我们的内心领域,我们的教学就越稳健,我们的生活就越踏实。”
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热爱你的工作,你就是它的主人;如果你恨它,它就是你的主人。”愿我们都热爱自己的工作,愿我们都能找到教学的勇气、保持教学的勇气——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教师读名著心得体会篇六
通过读《好教师是这样炼成的》,让我体会到做一名好老师真的没有那么简单。教师这个职业是一件需要耐心、信心、爱心的工作。做老师就是在做人的工作。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使命。做教师不能将目标设定为做一个“教书匠”教师这个职业需要有崇高的职业信仰。教师需要信仰。有了教育信仰,我们才能逐渐摆脱世俗和低级趣味对于人生的纠缠,志存高远:有了教育信仰,我们才能在深刻理解素质教育要义的基础上教授我们共同的判断,提升我们为人师表的品味;有了教育信仰,我们才能把自己生命所有的力量集中在教育理想的追求之中,享受职业的尊严与快乐。
做教师要有责任心,都说教师是“人类思想的工程师”。确实,不负责任的教师对学生所带来的影响往往会是学生的一生。读这本书,第一章就重点写出了责任心对教师职业的重要作用。通过举例论充分证明了教师责任心对与职业的关键性。
做好老师,有了责任心是基础,教师工作中教育理念的确立是上层建筑好坏的关键。通过读书我知道了,教育思想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方向。一个没有教育思想的教师,充其量只能是一台教育机器;教师唯有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才能拥有教育人生的专业尊严。教育思想的最高境界是教师的教育理念,他赋予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方向性、原则性和坚忍性,它是使教师摆脱“教书匠”困惑、使平凡工作得以升华的关键所在。作为预备教师队伍中的一员。读到这点对我的启发最大。教育教学理念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是对工作方向的一种指导。
读这一章,让我认识到,教育是包含“爱”的教育。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技能的移植,而是生命与生命的交融。教育之道,首先在一个“爱”字。对教育、对学生发自肺腑的、真挚朴实、虔诚执着的爱,这是构筑教师教育高地的根基所在。教师之爱不同于基于亲缘关系的母爱,教育之爱院子教师对教育事业本身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是基于教育信仰上的对学生真诚的尊重、信任、欣赏与期待。教师对教育的爱,核心表现为对学生的爱。有爱才有真教育,爱学生,才能慧眼独具,发现学生的潜在优势,点燃他们的智慧火花,唤醒他们的向上激情;才能体会他们学习的难处,理解他们内心的追求,从而找到培养他们的有效途径;才能朝夕虑思其事,日夜经纪其物,拒绝平庸,追求卓越,从而开创并享受着职业生涯的万千气象与无限魅力。
有了责任,有了理念,有了爱。可以说已经具备了教师职业的三要素。但是做好教师有了这三点还不足够。在教育上还要注重学生个性培养。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是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育。注重个性也就是要求教师得用发展的眼光面对学生。对于学生的教育不能一概而论。要能够能正视学生的差异,珍视学生的个性,宽容学生的错误与不足,能够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面对问题生与学困生要求好教师有教育良知和工作责任心,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和一颗宽裕称道的诚心。
作为一名好老师,宽容学生,善待他人。也至关重要。学生不是圣人,学生在学校就是犯错误的。教师的站位要高,要懂得宽容善待学生。教师的宽容是对学生的不足、缺点甚至错误的理解和包容,理解是宽容的前提和基础。在学生面前要做到为人师表。俗话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他人宽容会让自己过得更幸福。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姑大海浩瀚无比。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宽容不但是一种仁慈和关爱,更是一种信任和激励。因此,宽容是一位有人格感召力的好老师应具有的一种优秀品质。
教师读名著心得体会篇七
作为一名教师,读名著《简爱》不仅能帮助我们加深对文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有助于我们提升对人性、社会以及教育的领悟。在阅读这本小说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对于人性的洞察和对于教育的思考。下面是我对于《简爱》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一段:人性的探讨
《简爱》中的人物形象非常生动鲜明,特别是简·爱这个角色,她敢于追求自我价值,坚持自己的意见,这种个性魅力在当时的英国女性身上并不多见,体现出了作者对于人性自由、独立的探究。而罗亚尔先生这个角色则象征了传统的保守守旧观念,虽然交往过程中曾留下些微妙的暗示,但最终还是没有意识到他与简这种自由精神的女性之间的巨大差异。这让我感到,在当今社会,我们需要坚持自身的核心价值观,并勇敢地保持独立思考和追求的勇气。
第二段:教育的思考
从《简爱》中的教育描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夏洛蒂·勃朗特对于教育的深思。在小说中,简爱提出了“教育应该是带领学生走向真理,但不是强迫引导他们认可真理”的看法。而且,简爱在接受自己的教育过程中,她的教师们并没有将她的特点进行钳制,而是给了她充足的空间和自主权,让她更好地发掘自我潜能。这使我意识到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应该更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要在给出正确知识的同时,注重指导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让学生成为思考和自我探索的主体,而非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
第三段:社会环境的影响
《简爱》中,故事情节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十九世纪,这个时代是英国历史上极具转型性的时期,经历了从工业革命到政治和文化变革的大量社会变化,出现了一些深刻的社会问题,比如阶级分化、贫富差距等等。这些问题也在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展现了社会环境对于人的影响。这让我认识到在教育工作中,教育者需要关注学生所处的现实环境,了解学生在家庭、社会环境中的情况以及对他们日常生活产生的各种影响。这样才能使教育目标更符合学生的需求,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社会中诸多的变革。
第四段:教师的职业素养
通过阅读《简爱》,我认为职业素养是每个教师必须具备和重视的品质之一,尤其是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提升学生的素质水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这要求我们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目标,掌握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合理布置教学课程,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展,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怎样做到这些呢?我认为,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业素质,不断学习、更新各种新知识和思想观念,以更好地应对社会不断变化的需求。
第五段:阅读名著的价值
总之,阅读名著是教师成长的一个变革的过程。一方面,能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拓展我们的眼界,丰富我们的语言能力。另一方面,阅读名著也能使我们思考人性、社会、教育等诸多领域的问题,扩展我们的知识视野。在教育工作中,读名著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学生,关注教育环境,提升职业素养,成为更好的教育者。因此,为了求得更好的教育效益,我们应该建议教师阅读名著,这将会是一个深化教育改革的一个良好起点。
教师读名著心得体会篇八
教师名著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代表,也是教育的重要内容。阅读名著不仅可以扩宽视野,增加知识面,还能够提高思维能力和语文能力。自我认真地读过教师名著,我的思想和行为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第二段:思想体验
在《荀子》、《论语》、《大学》、《中庸》等名著中,文字优美,精炼深刻,渗透着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我深刻感受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正如中庸所说的“非天子、不言权,非微、不谋大”,我们要脚踏实地,扎实工作,为人师表,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同时,又让我感到了孔子崇尚人的教育思想的辉煌。
第三段:养生观念
《黄帝内经》、《素问》等古代医学名著,是我深入了解养生的重要书籍。《素问》阐述了寿命内在的本质和养生方法,我了解到了日常养生的重要性。同时,我在这些书中明白了中医理论的精髓,对我治疗小病、养生调理都有很大的帮助。
第四段:教育探讨
教育类名著如《教育类书简》等,让我有了更好的思考教育问题的方式。这些书籍是名家至精之作,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教育智慧,深入到教育的本质中去,启迪着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进一步思考教育。我在教育过程中,时常会领悟到其中的精髓,更好地实践新时代教育理念。
第五段:总结
阅读教师名著,能够提高我们语文素养、思维能力、人生观、价值观和修养。其深刻内涵和生动例子激励我,在工作和生活中注重文化的积累和重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我将一定会继续读好教师名著,不断实现个人的进一步提高。
教师读名著心得体会篇九
苏霍姆林斯基说:年轻人要建立起自己的藏书,让书成为自己的老师,每天去向他们请教;并建议我们,每个月买三本书:(1)关于你所教的那门学科方面的科学问题的书;(2)关于可以作为青年们的学习榜样的那些人物的生活和斗争事迹的书;(3)关于人(特别是儿童、少年、男女青年)的心灵的.书(即心理学方面的书)。
古往今来,“书籍”一直都被誉为人类的朋友,因为它们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其实,在苏霍姆林斯基在许多条建议中都提到,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坦率来说,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要想真正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想在教学时游刃有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使自己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只有读书,才能从知识的海洋里汲取营养,才能充实我们的头脑,提升我们的思想,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无物可教”的尴尬境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
《给教师的建议》里面的一条条建议就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我的心田,它就像与我面对面一样,针对我在教学中遇到的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读完此书有一种让我茅塞顿开的感觉。
为什么同时的教学,同样的老师,同样的环境,有的学生可以轻轻松松的把知识完美的掌握了,有的学生却什么也学不会?现在我终于明白,原来是因为我没有好好根据学生的个人差异而备课,没有周密的考虑到每一个学生在上课时将要做什么,为他们挑选适合他们学习的内容,让每一个学生在我的教学中都各有所获。原来就因为我这种欠缺考虑的备课,使我的课堂中产生了很多的无效劳动,使有些学生无法学有所获。正是苏霍姆林斯基首条建议给了我很大的感悟。
教师读名著心得体会篇十
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之一,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将书视作精神的食粮。学校布置了读专著谈体会活动,更让我与教育类书籍有了更深的接触。?爱的教育?这就是我读的其中一本。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所写的,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安利柯在一个学期中所记的日记,以及每月一次老师所讲的关于意大利少年的故事。 《爱的教育》中,同学朋友之间的友谊,兄弟之间的关怀,子女与父母之间伟大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天真无邪的心灵,处处为人着想的品格,知错就改的行为习惯,无一不冲击着我的心灵,洗涤着我的思想。
我是一口气把它读完的。我走进安利科的生活,目睹了他的生活,目睹了他和他的同学们是怎样生活、怎样学习的,是怎样去爱的,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生活的追求!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流泪,但是,我承认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么高,而是在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含散发出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真得很伟大。
爱的教育文字虽然简单朴实,所描写的也是极为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会让人感受动不已。“爱”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可是,有时候,我们也常会忽略周围的爱:如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老师对学生循循善诱、 朋友间互相安慰……这些往往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而没有细细地加以体会。而如果你加以体会,你会感觉到,人生,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 东西啊!
请你带着一颗圣洁的爱心,投入到每个孩子身上去吧。用心去爱,你会发现:在你教育孩子的同时,自己也会很快乐,如果你真心对待孩子,孩子也会永远健康快乐的成长。
教师读名著心得体会篇十一
作为一名教师,让自己读一些名著是必不可少的。这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扩大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可以在教学中得到启示。近期,我读完了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在这篇文章里,我将分享我的读后感、收获以及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首先,阅读《简爱》让我对19世纪的英国社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本小说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主人公简的成长与经历。简来自一个贫苦家庭,一路磕磕绊绊,经历了很多挫折,在教书的时候也遇到了许多不可能办到的问题,但她毫不放弃。她勇敢、执着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这让我感到十分的钦佩和敬意。同时,小说中也描写了当时英国家庭和社会的种种问题,比如贵族与贫民之间的鸿沟、男女性别差异及其造成的社会不公等等,这些问题也启示了我在教学中,应当教育学生如何更好地理解社会、批判思考问题。
其次,《简爱》也提醒我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小说中的主人公简生命中的许多经历都极具情感冲击力。她的惨痛童年,为亨特克利夫下嫁,再到与罗切斯特的爱情故事,这些经历都让读者无法不深入细致地关注到她的心理变化。教学中,花费更多的时间从学生的角度透过表象,去寻找他们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和情感是非常必要的。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是我们教育的目标之一,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探索。
第三,那就是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小说中罗切斯特视线之内的简的美貌外表,其实是她不屈的精神,这让我想起了一些学生。他们在表面上可能看起来并不出众,但是如果我们发掘其精神和潜能,给予关注和培养,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进步。我们教师应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去寻找和挖掘学生的不同潜能和才华,而不是一板一眼地教导。
第四,小说中的真挚爱情也给予了我启示。罗切斯特和简的爱情故事是小说中最吸引人的元素之一。通过小说,勃朗特向读者展示了一种较为真挚和自然的爱情形式。罗切斯特追求自己的爱情,而且他是真心实意的,全心投入,为简赴汤蹈火。这与我们教学过程中的相似之处在于,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我们也需要相信求知的精神价值,培养学生探索真相和理解知识的执着精神,对他们能够更深刻的理解和专注于学科有着重要的意义。
最后,读完《简爱》,又让我领悟到一点:看问题要客观。小说中许多角色,包括女主角简都看到了事情很绝望,说不定在有些时候,我们也会面临这样的问题。但要秉持自我审视,关注事物本质,这时候负面情绪就不会占据上风。作为教师,看待学生时我们要注意客观对待问题。每位学生都有其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我们要突出他们的成功经验,激励他们展现自己的光彩。
总之,《简爱》不仅仅是一本小说,更是它传递给我们的思想和启示。从学科教育到学生管理,教育者应该不断去领悟夏洛蒂·勃朗特的那种思想和生命力,为学生和教育事业的实现,贡献力量。
教师读名著心得体会篇十二
中小学教师是国家的培养和未来的希望,语文教育是优秀教师的重要工作内容。而作为语文老师,掌握了四大名著,无疑是必备素养之一。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学习四大名著时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红楼梦》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杰作,其文学价值和文化内涵之丰富,堪称世界文学宝库。对于一名语文教师来说,《红楼梦》不仅是提升教学水平的必经之路,也是增进文化素养的绝佳选择。在读完《红楼梦》后,我不仅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中国古代文化,也更能将这种文化感受传递给学生,从而增强了教学的感染力。
【第二段】《西游记》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品,讲述了唐僧取经的故事,在其中自然融合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思想。学习《西游记》让我更加了解文化根源,认识到历史文化是我们民族精神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可通过这些寓言故事,让学生更快乐、更轻松地上文化课。
【第三段】《水浒传》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的巨著之一。其文学价值岂能仅止于人物塑造和故事情节,更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其中饱满的人文关怀、热血向上的精神和颇具哲理的道德观。在学习《水浒传》时,能够感受到作者在文学作品中的人性关怀,亲身体验到字里行间的道德思考。
【第四段】《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一部记录了三国时代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的著作,通过细致入微的刻画人物,让我们更加了解盛世的往昔峥嵘岁月。学习《三国演义》能让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观察历史,以当时人物的思维方式、世界观思考问题,从而更加完整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结尾】
四大名著是我们中华文化中的精髓,学习它不仅可以增强我们的文化素养,也能更好地奉献教育事业。只有善于挖掘、领略和应用四书文化,教师的艺术品位、人格素质、教学成效和综合素质才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希望更多的语文教师也能娴熟掌握四大名著,为我们国家教育工作注入更多的文化活力和人文情怀。
教师读名著心得体会篇十三
读了《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这部书,就仿佛跟著作者进入到了教学中未知的“自我”领域进行一次旅行。美国教育家帕克。帕尔默在一系列富有洞察力和说服力且充满激情的著作中,加深了我们对什么是教育与受教育者的理解。
帕克在他的《教学勇气》一书中这样说:越热爱教学的老师,可能就越伤心!很多教师非常热爱教学,但他们却时常遇到很多困难,并因此感到无助和恐惧。是的,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初上讲台时如履薄冰的紧张,辛苦的付出得不到相应回报时的烦恼,满腔的热忱得不到理解时的苦闷,在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面前的无奈。有时,那热爱教育的心会怀疑、会动摇、会退缩。
作为一个教师,该如何在热爱教学的同时又不失勇气呢?这种勇气又来自哪里呢?帕克以他的实践经验给出了我们答案:他提出了作为一个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技巧之外一个特殊的、不被人重视的领域——教师的内心。他指出了好老师与不好老师的区别:他认为,好老师有一共同的特质:一种把他们个人的自身认同融入工作的强烈意识;而不好的老师把自己置身于他正在教的学科之外——在此过程中,也远离了学生。而好老师则在生活中将自己、学科和学生联合起来,也就是说,好的教师具有联合能力,他们能够将自己、所教学科和他们的学生编织成复杂的联系网,以便学生能够学会去编织一个他们自己的世界。好老师形成联合不在于他们的方法,而在于他们的心灵——即人类自身中整合智能、情感、精神和意志所在。帕克是这样生动地描述这种联合能力的:“当优秀教师把他们和学生与学科结合在一起编织生活时,那么他们的心灵就是织布机,针线在这里牵引,力在这里绷紧,线梭子在这里转动,从而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精密地编织伸展。”他进一步阐述,对热爱教学的教师来说,教学牵动着教师的心,打开教师的心,甚至伤了教师的心——越热爱教学的老师,可能就越伤心!教学的勇气在于有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即使力不从心仍然能够坚持,那样,教师、学生和学科才能被编织到学习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体结构中。
作为一个教师,我们很容易理解他的这种所谓的“联合力”,每一个教师,不论他优秀与否,肯定都过几节自己满意的课,这些成功的课是他把自身、学科和学生结合得最完美的。帕克认为:好的教学来源于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对优秀教学而言,解决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问题比技巧更重要。
作为教师,想要成长,想要做个好教师,该怎样才能找到自身、学科和学生的最佳结合点呢?以我对本书的理解及自己的教学经验,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
1)勤学习。
作为一个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学习教学理论。不仅要向书本学习,还要向生活学习,向我们的学生学习。谈到向学生学习,许多老师可能会皱起眉头感叹:我们的学生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我们的学生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了吗?当我们的学生坐在电脑前娴熟灵巧玩着游戏,嘴里唱着周杰伦的说唱词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们有优于我们的能力。帕尔默的发现是:教师要让自己处于不断的自我更新、自我变革之中。如果不学习,教师很快就会陷入不适应、不稳定、不平静的恐惧之中。正如《孙子兵法》说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里的知己、知彼主要通过学习。
2)多钻研。
教师要钻研教材、教法、研究我们的学生,特别是在备课的时候,要把握教材的要求、重点、难点,了解学生的实际认知,以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正如那些名师所说:一堂精彩的课,功夫在课外。例如,听名师于漪老师的课,可看出她的功夫全在课外,首先是修身、好学,而后是管理自己的课堂。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实践是教学的主要阵地,帕尔默就是以他的导师为榜样,在漫长的实践中不断反思,寻找到一种与他的本性更契合的教学方式的。
3)保持心灵的开放。
帕尔默认为:对优秀教学而言,解决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比技巧更重要,作为教师,我们要成长,就必须作一些学术以外的事:交流内心生活。“今天我们怎样当教师?”——许多人都问过于漪这个问题。她的回答是,首先必须追求人格的完美。于漪的这种人格的完美与帕尔默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应该是一致的。一个优秀的教师,他的心灵应该是开放的,他有勇气把他的一切展示给学生,包括他的思想、他的内心世界,他不仅在教学科,而是在教自己——即展示自己。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生活中有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帕克告诉我们,教师的威信、教师在课堂的那种泰然自若的定力,来自教师的内心。当教师唤回了自身的认同和自身的完整时,也就是他的人格趋于完美时,就有机会在学生们的内心获得默契的回应和共鸣。因此,教师应该经常与自己的内心对话,以各种可能的方式倾听来自心灵内部的声音,这样我们才有资格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这不只是为了我们的工作,更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健康。正如帕克所说:“方法固然重要,然而,无论我们做什么,最能获得实践效果的东西是,在操作中去洞悉我们内心发生的事情。我们越熟悉我们的内心领域,我们的教学就越稳健,我们的生活就越踏实。”
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热爱你的工作,你就是它的主人;如果你恨它,它就是你的主人。”愿我们都热爱自己的工作,愿我们都能找到教学的勇气、保持教学的勇气——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教师读名著心得体会篇十四
《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的四大名著,各自具有着不同的魅力与价值。但对于教师来说,不仅仅是被作为文学杰作而读,更是需要从教育角度出发深入理解,将其融入到教学中。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教师语文四大名著”这一主题进行探讨,旨在探讨在教学中如何运用名著,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第二段:从领悟教育哲学角度探讨四大名著
四大名著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但更重要的是其所蕴涵的教育意义。例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表现出来的文化恋爱观和人生观,坚持内心世界的真我、对全面学问的热爱,都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西游记》中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在取经路上的各种经历以及在奋斗中展现的品质,如忍辱、勇往直前、顽强不屈等,都是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的。《水浒传》刻画了108个英雄的真实形象,用人性和人的欲望作为铺垫,将其暴露在阳光下,从而展现出人性的复杂性与真实性。《三国演义》则揭示了历史与人性,培养了读者的历史意识和拓宽了读者学识视野。因此,教育是名著的重要目的之一,它不但可以扩大读书人的知识储备,而且可以在精神、个性、品德的层面上更好地影响和塑造自己。
第三段:从教学实践角度探讨四大名著
教学中应该如何应用四大名著?首先,教师应该摒弃传统教学方式,通过讨论、自我阐释、交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教师应该将学生能力水平、知识背景作为开展教学的基础,利用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最后,教师应该将阅读的过程引导到思考问题。阅读最初的目的是理解意思,通过思考和观看周围世界中的东西,可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认识。
第四段:从后遗症的角度探讨四大名著
四大名著,对读者有很深层次的影响,而影响往往持续很久。例如,宝玉的“绛洞花枝愁杀人”、“天生我才必有用”等,给了许多读者深刻的印象。再比如通过“西天取经”来表达“行人莫,莫停步,秋月春风轻千挑”等永恒的东西,使这个诗歌流传至今,成为世小视2019年押韵短歌比赛的优秀作品。四大名著由于所反映的人性、历史,具有不同的思想层面,是读者借鉴和吸收的重要资料。四大名著出现稳定地逐渐进入青少年的生活,甚至影响他们以后的行为和思想方向。因此,教育、塑造人的精神、个性、品德成为极为重要的行为。
第五段:结论
四大名著作为古代文化的代表,具有丰富的教育意义和文化价值。它们不仅可以拓宽读者的知识储备,而且可以在精神、个性、品德的层面上更好地影响和塑造读者自己。教师应该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牢牢抓住四大名著,灵活地运用,并赋予其新的内涵,以致其真正端起语文教育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