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2023年小班音乐《铃儿响叮当》教案(三篇)

2023年小班音乐《铃儿响叮当》教案(三篇)

小编:zdfb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班音乐《铃儿响叮当》教案篇一

《铃儿响叮当》是一首曲调流畅、情绪欢快的美国歌曲。生动的歌词描绘了一群孩子冒着大风雪,坐在马拉的雪橇上,他们的欢声笑语伴着清脆的马铃声回响在原野……表现了孩子们热情奔放的性格,抒发了热爱完美生活的真挚情感。歌曲为再现的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以“3”、“4”的同音反复为主,加上“×××|×××|×××。×|×-|”节奏的运用,塑造了马儿奔跑、铃儿叮当的欢快的音乐形象。第二乐段从第一乐段的最后一小节后半拍开始,“×|××××|×-|”的节奏从弱起进入,这一节奏的重复出现,加上曲调的逐步上移,给人以推动感,刻画了孩子们随着雪橇冲破风雪、飞奔向前的情景。歌曲的最后乐段的重复再现,并在结尾用一延长的、渐弱的高音“1”,结束了全曲,仿佛雪橇已渐渐远去,而那充满欢笑的歌声仍在风雪中回荡。

歌曲《铃儿响叮当》是一首典型的二声部合唱、表演、编创为一体的活动课。共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为学唱简谱、学会主声部、伴奏及简单的乐理知识;第二课时为学唱第二声部,到达主声部与陪衬声部的和谐;第三课时为巩固加强、设计三声部的表演唱。我进行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

1、透过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让我们从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2、透过歌曲《铃儿响叮当》的合唱训练,让我们从中体验到和声的美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潜力,以及演唱技巧。

3、透过不一样版本的《铃儿响叮当》的欣赏,把握不一样的音乐要素所带来的音乐形象的不一样。

4、透过对作品的再创造与实践进一步加深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1、教学重点

歌曲意境的感受以及用不一样情绪生动的演唱来表现它。

2、教学难点

歌曲的赏析与演唱表现艺术处理的结合统一以及尝试用不一样的音乐要素表现歌曲。

导入

1、介绍圣诞节的来历

2、教师出示课件《新年好》

3、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

4、放录音《铃儿响叮当》

1、学生收集关于圣诞节的资料信息

2、学生自我引出课题

3、学生可随音乐自由形体动作

创造活跃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自主的收集信息,相互学习

教授新课

1、范唱

2、教师提示,师生互动

3、教师指导

4、节奏游戏

5、教唱歌曲

6、师生互动

1、学生自由伴奏感受音乐

2、学生用la音哼唱旋律

3、随电子琴伴奏读歌词

4、学唱歌曲

5、声部节奏训练

透过师生合作互动,使学生准确、有感情演唱和表现歌曲《铃儿响叮当》

效果测试

指导完整的演唱

尽量背唱,

注意弱起拍。

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拓展与实践

指导学生

编创新歌词

布置装扮教室

1、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发现等多种学习活动

2、挖掘学生的潜能,充分展示自我

总结

透过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培育学生爱自然、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并能在歌声中表现出来。

在《新年好》的欢快氛围中结束本课。

引申中国的新年即将来到

板书设计

铃儿响叮当

1=d2/4●○

☆反复记号a|b|c:‖d‖=a|b|c|a|b|d‖

☆附点四分音符x﹒xxx﹒x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在本节课上,学生的参与性、活跃性、创造性在课堂上得以充分体,那种开放而有省略的课堂再现到我们的面前,同时,“要让学生具有探究意识、富有想象、敢于质疑、学会倾听、乐于分享”的理念及教学目标,在过程中一一到达。

1、目标制定较合理、完善。

2、教学中基本把握了教材的重难点。

3、从始至终,全班学生都用心参与到了教学活动当中,我想他们都或多或少有所收获。

4、对学生进行了拓展创编活动和情感教育。

5、不足之处就是要注意细节之处,继续加强自身知识储备,发挥自我的个性特点,体现自我的讲课风格。

小班音乐《铃儿响叮当》教案篇二

一、倾听铃声,导入活动

1、媒体展示(闹钟),引起兴趣。

2、师:听听这是什么声音?它可能会告诉我们什么事情呢?

二、想想讲讲,经验交流

1、提问:在平时的生活中,你听到过哪些铃声?它有什么用呢?(提示:会告诉我们什么?)

2、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

3、讨论:如果没有这些铃声行不行?为什么?

三、欣赏儿歌,学习朗诵

1、师示范朗诵儿歌。

问:你听到儿歌中有哪些铃声?

2、幼儿跟老师一起朗诵儿歌。

3、幼儿跟老师一起表演儿歌。

小班音乐《铃儿响叮当》教案篇三

乐曲欣赏《铃儿响叮当》

初步感受歌曲《铃儿响叮当》活泼欢快的特点,愿意用肢体动作表现滑雪的愉快心情。

幼儿欣赏过歌曲《摇篮曲》、观看过滑雪橇的画面和录;ppt课件、音乐、串铃、自制滑雪板和雪橇

一、比较欣赏,初步感受

1、欣赏、回忆歌曲《摇篮曲》

引导语:今天老师带来了两首好听的歌曲,我们先来听听这一首。(ppt1左喇叭)提问:宝贝们这首歌曲叫什么?听了有什么感觉?

小结:《摇篮曲》是慢慢的、轻轻的、柔柔的,是(妈妈哄)宝宝睡觉时听的歌。

2.欣赏、感受歌曲《铃儿响叮当》

提问:我们再来听听另一首歌曲,它和《摇篮曲》有什么不一样?(ppt1右喇叭)提问:这首歌曲和《摇篮曲》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听上去快快的、很开心很快乐的,我们可以叫它"欢快"。

提问:听到很欢快的歌曲,你会做哪些开心快乐的动作呢?(ppt1右喇叭)(跟着歌曲的节奏开心地做动作)教师介绍:这首很活泼、很欢快的歌曲,名字叫(ppt2)《铃儿响叮当》,是美国的一位名叫皮尔彭特叔叔创作的。

二、理解欣赏,模仿表现

1、理解、模仿提问:我们来听听这首活泼欢快的《铃儿响叮当》,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教师清唱)提问:再来听听这首活泼欢快的歌曲,看看歌曲里的朋友们是怎样开心地滑雪的?(ppt2喇叭, ppt3-22)提问:小朋友是怎样开心地滑雪的呀?谁来做做这个动作?

(个别示范动作要求全体模仿)小结:

滑雪身体往下蹲,双手朝下一下一下地用力撑滑雪杆。

滑雪橇坐在雪橇上,腿伸直,身体左一下右一下地摇着。

2、模仿、表现

师:你们真棒!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串铃、雪橇、滑雪板,你可以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让我们一起来滑雪。(音乐轻)宝贝们(幼:哎),准备好了吗?(幼:好了)让我们唱着《铃儿响叮当》一起去滑雪喽。可以和别人做不一样的动作哦!(ppt24音乐响)

热点推荐

上一篇:狼和小羊教案 小羊和狼教案设计意图(5篇)

下一篇:最新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宣传稿范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