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三地理教学工作总结(七篇)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什么样的总结才是有效的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总结书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高三地理教学工作总结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习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2、进一步规范做题步骤。 教学重难点:
学习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学步骤:
一、导入
由《水浒传》的一个视频导入,分析里面人物的性格。刻画人物形象是记叙文的主要目的之一,所以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人物性格特征就成为初中语文阶段乃至于中考记叙文阅读最重要的考核点之一。
人物形象分析,不是指外表特征,主要是通过分析人物的言行、事迹,获得对人物的身份、性格特征、思想倾向、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准确认识。
二、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
1、从人物的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入手
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神态等,解释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作品的主题。(如果要求结合具体语言或动作,分析时一定要将具体词语找出来。某动作或语言表现出……)1.1行动描写和语言描写
人物行动最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也体现着人物的心理,体现人物的思想性和品质。记叙文阅读中,大多一句人物的时间来分析人物性和和品质。所以,在概括人物形象时,人家要仅仅抓住事件,从中体会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和品质。1.2心理描写
分析人物的心理描写,能很好的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思想活动描写,它往往和外貌、语言、行动交叉在一起。有时描写了人物的外貌、行动、语言,同事也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2.从人物的侧面描写(间接描写)入手
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简介写主人公。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3、从人物的细节描写入手
所谓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服饰、申请变化以及事物、场面、环境的细微处进行具体描写。分析细节描写,首先要注意细节的真实性,要经得起推敲;其次看是否具有典型意义,看其是否经过精心选择,巧妙安排。
4、从对比、抑扬结合等写作手法入手
不同人物形象的对比,人物自身不同言行、境遇的对比,多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态度对比等,都能有力地揭示人物性格。如一篇《最美的善举》的记叙文就运用了对比和欲扬先抑的写法,生动刻画了“络腮胡子”看似粗俗、大大咧咧,实则细心善良、扶危救困的形象。
三、做题步骤和思路
1、人物形象分析一般可按照以下四步进行 步骤一:找出描写或评价人物的语句。步骤二:概括文章人物形象特点。
步骤三:品味相关语句的艺术手法(修辞或表现手法或表达方式)及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概括。
步骤四:表述出来。
2、做题思路(表述形式)一般可按照以下形式:
这句话运用了……(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的描写手法(或写法),写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突出了文章的……的中心。
四、人物形象分析的题型及具体步骤和方法
对于人物形象的分析,大致包括两种题型:
1、题型一:概括人物形象并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对于题型一,一般的答题思路和表述形式如下:
答题思路:审清题干,梳理情节,具体概括,标清序号 表述形式:①品质特征1+具体依据1 ②品质特征2+具体依据2
注意事项:性格特征要注意“多侧面,忌笼统”,具体依据“梳理情节,简明概括”,别忘了“表情序号,增加条理”。
下面以河南一道具体的中考题目为例来说明。题目材料如下:(2007 河南《让我看着你》)
那个时候,母亲的癌细胞已扩散到整个胸部。整夜整夜的疼痛让她无法入睡,可她却从来不吱一声。每次进去看她的时候,她都装作很平静的样子,面带微笑地看着我:“我觉得比先前好多了,你工作忙,不用老来看我。” 我扭过头,眼泪无声地掉落下来。
午后的阳光照在洁白的病床上,我轻轻地梳理着母亲灰白的头发。母亲唠叨着她的身后事,她说她早在来之前就已准备好了自己的老衣,可惜还少了一条裙子,希望我们能尽快给她准备好。说这些的时候,母亲的脸上始终挂着平静的微笑。不像是谈死,倒像去赴一个美丽的宴会。母亲一生爱美,临终,都不忘记要完美地离去。我的泪,再也忍不住,一滴又一滴地落到母亲的头发里。
一天,一个女孩子急需眼角膜,恰巧医院里来了一位救治无望的男孩,出于一个医生的责任,我劝那个男孩的家长捐献出孩子的眼角膜。男孩的父亲同意了,不想他的母亲却发疯般地找到我,说她决不允许谁动儿子一根毫毛,哪怕他不在这个世界了。最后,也许被我劝得急了,那位痛得发狂的母亲突然大声地说:“你觉悟高,怎么不让你的家人来捐献?”我一下子呆在那里,无言以对。
母亲是何时出现在我的办公室门口的,我竟然一点都不知道。直到听到那声熟悉的呼唤,抬起头,看见母亲正泪流满面地立在那里:“孩子,你看妈妈的眼角膜能给那个孩子用么?”屋子里一下子静下来,几乎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向了母亲。我几乎不敢相信,那话是从母亲嘴里说出来的。母亲最不能忍受的就是残缺,可她竟然情愿让自己残缺着离开这个世界。
我的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文中具体事例简要分析。(写出两个方面即可)第1步 审清题干
这一题干包括了三个部分,“母亲是怎样一个人”,需要对形象进行概括,写出品质特征1分;“结合文中具体事例简要分析”,需写出具体的依据1分;括号内的要求说明要写两个方面的品质和对应依据。审清题干可以让我们明确思考的方向。第2 步 梳理情节
写人叙事类文章中人物的品质特征往往通过具体情节体现,所以我们进行第步“梳理情节”。情节是指叙事性文学中表现人物性格形成与发展变化的一系列的生活事件。梳理情节时要“还珠关键词句,注意情节转换”。“那个时候”、“每次进去看她的时候”是情节转换的两个标志。第3步 具体概括
这些情节分别揭示了人物什么特点呢?需要进行第三步“具体概括”。例如第一段中两个情节都写到母亲对病痛的忍耐,但第一恶情节“母亲疼痛无法入睡却从来不吱一声”冯家侧重表现母亲的“坚强”。第2个情节“母亲怕影响儿子峰做故作平静”侧重表现母亲“爱儿子”。概括时要注意情节表现出人物特征的“多个侧面”。特征要具体,比如第一段中的特征概括为“高尚”“优秀”就太笼统了(忌笼统)第4步 标清序号
① 爱孩子:怕我伤心难过,忍住病痛,强作平静。
② 坚强:整夜整夜的疼痛让她无法入睡,可她却从来不吱一声。“标清序号”可以增加条理性。
3、题型二:结合具体人物描写分析形象
对于题型二,一般的答题思路和表述形式如下:
答题思路:抓住技巧,选取角度,明确效果,具体分析 表述形式:表达技巧+表达效果(具体分析)表达技巧包括: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描写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写作手法(衬托、对比欲扬先抑),结构作用(过渡、照应、铺垫、伏笔)
表达效果可表述为:生动形象地(传神地、巧妙地)写出了……
(突出地)表现了……(性格特征或情感等)
下面是两个具体的中考的例子: 例1.(2011 安顺《梨一样的苹果》)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加点文字的表达效果。
每一节课都是一次折磨——他不敢看缩在墙角的尤里卡,更害怕同学们对尤里卡的嘲笑,那些尖锐的笑声像锥子似的扎在心上。
答案: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米哈朵夫老师内心深深的痛苦,表现了他认真负责的品质。
答案要素:修辞手法+表达效果 例2.(2011 湛江 《最心酸的秘密》)请分别说明下面句子在文章中的主要作用。(3分)他们一拐一拐地去捡破烂儿,一前一后紧挨着走。
答案:动作描写,突出老白父子俩相依为命,感情深厚,为下文写老白牺牲自己为儿子争取手术机会埋下伏笔。
答案要素:描写手法+表达效果+结构作用
五、关于人物形象分析的中考真题
1、(2011 滨州 《用你爱我的方式爱你》)赏析画线的精彩语句。(3分)
你突然打电话说要来我家,电话里,你轻描淡写地说:“听你二伯说,巩义有家医院治腿疼,我想去看看。先到你那里,再坐车去。你不用管,我自己去……”
高三地理教学工作总结篇二
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之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目标
1、熟悉中考记叙类文章人物形象题答题模式
2、掌握记叙类文章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分析记叙类文章中的人物形象; 难点:分析人物形象的切入点。
板书
分析人物形象
答题模式: 形象特点+具体依据(总分/分总)
解题思路: 审清题干 找准角度 分条概括
注意:标上序号
复习课模式:真题引路(题型归纳)方法探寻 实战演练 要点总结 巩固提升
课前预习:
完成《让我看着你》后的练习题
教学过程
导入:有人说文学即人学。因而,在考查写人、叙事类文章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因此,我们这节课探究“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与技巧”就显得尤为必要。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人物形象的基本要点,它包括:人物的外貌、性格、思想特征、人物的精神风貌、人物形象的社会或时代意义。
其次,我们了解中考对我们的要求,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了我们要学会初步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
近年来,长沙市中考也多次出现了此类题型。
一、真题呈现
(2011·《雪地里的红棉袄》)请概括"嫂子"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2012·《这样的父亲》)请用两个词语概括文中父亲的形象特点。
(2013·(模拟)《蝴蝶有颗不倦的心》)请概括男人的形象特点,并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
(2015·《幸福的篮子》)纵观全文,概括文中老太太形象的特点。谈谈你对文中“幸福的篮子”的理解和感悟。
真题中都是要求“概括某一人物形象的形象特点”,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问法——
二、题型归纳
1.文中某某是怎样的一个人。
2.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3.文中主人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举例说明。„„
虽然它们披着不同的面纱,但是揭开来看,都藏着同一张脸。
那么,回答这类问题,我们该注意什么呢? 首先,来看看我们昨天的预习作业——
三、方法探寻
1、展示学生作业,探究分析人物形象的切入点。 存在的问题:板书
审题不清; 要点不全; 表述不清; 条理不清; 书写马虎
对照自己的,再花两分钟完善答案。
出示参考答案
①体谅孩子:怕我伤心难过,忍住病痛,强作平静;怕我为难而主动要求捐献眼角膜;②坚强:整夜整夜的疼痛让她无法入睡,可她却从来不吱一声;③乐观豁达:说起身后事,脸上始终挂着平静的微笑,不像是谈死,倒像去赴一个美丽的宴会;④追求完美(爱美):母亲唠叨身后事时,惦记还少了一条裙子;⑤善良:不愿我为她耽误工作;嘱咐我一定要像对待自己的家人那样对待病人。
观察答案的特点:
板书: 答题模式: 形象特点+具体依据
回顾过程,明确解题思路: ①审清题干
针对要点不全,回到文中去——找!②梳理内容,从哪些角度呢?
小结:要分析人物形象,该从这些方面入手。
2 ①借助于正面描写:借助于主人公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手法,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②借助于侧面描写:借助作者对其他人、事的叙述和描写以及其他人对主人公的评价,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③结合主人公的年龄、身份、地位等,分析其性格特点; ④抓住关键的抒情议论句去体会人物形象。
小说中还应该注意情节和环境,因为这两者都是为了更好地刻画“人物”这一核心要素服务的。
⑤从分析情节和环境入手:主人公做了哪些事,从这些事中提炼、概括主人公的性格特点;自然环境除了推动情节发展这一作用外,其他作用都是围绕人物展开的:烘托人物心理活动、烘托氛围、烘托人物思想性格。
3、表述不清,语言冗长,③分条概括
4、条理不清:对照两张答案 ④标上序号
解题思路: 审清题干 找准角度 分条概括
四、实战演练
《一双皮鞋的秘密》文章结尾写到,“我”觉得头发花白、驼背的爸爸比以前任何时候都高大。结合全文,分析“我”心目中的爸爸的形象。
答:①吃苦耐劳:刨葱卖葱,不顾七十多里路途遥远,拉一千多斤葱上路,可见爸爸的吃苦耐劳精神;②关爱孩子、寓教于行:带“我”一起赶路去卖葱,只为给儿子买鞋,体现了对“我”的爱的同时,用具体的事情对“我”进行教育,是寓教于行(教子有方);③淳朴无私:伸援手帮助路遇的垂危病人,并多年从未向他人提及,体现了爸爸淳朴无私的高贵品质。
五、要点总结
请同学们思考,你认为做这类题型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才能得高分甚至满分呢?生答老师帮助总结:
答题模式: 形象特点+具体依据
解题思路: 审清题干 找准角度 分条概括
教师结束语: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会了如何分析人物形象,和答此类题型要注意的方面。同学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但是,分析人物形象这一难点不是一堂课能突破的,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练习中进一步巩固、落实,才能有质的飞越。
此外,我们学习分析人物形象,要从刻画人物的角度入手。这是否也给我们写作文带来了启示呢?要要塑造丰满、生动、典型的人物形象,就应该把刻画人物的方法和角度落到实处。
七、巩固提升
完成《现代文》p78,《逍遥游》后的练习。
八、教学后记
高三地理教学工作总结篇三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教案
【考点分析】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是阅读“古代诗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考的必考内容。能力层级为d级。古代诗歌里形象的主体应该是由是个里的“人、事、景、情、物”等具体内容构成的。其中人物形象是考察的重点之一。
【学情分析】
古代诗歌鉴赏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一些学生在鉴赏古代诗歌时有畏难情绪,因为诗歌的语言凝练,思维又具有跳跃性,所以需要读者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不到位,答题也不够规范,所以应对学生做必要的鉴赏指导。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诗歌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2)掌握人物形象类题型的答题步骤
(二)过程与方法
(1)了解高考诗歌鉴赏中人物形象题型的重要性,学习相应的答题模式。(2)学会用答题模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落实新课标精神,实践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与探索精神。
(2)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提升诗歌艺术鉴赏力,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意 识和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1)规范答题步骤(2)全面答题内容(3)准确把握诗歌主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并结合“诱思探究教学论”,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真正动起来,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根据高考《考纲》要求,重在方法、技巧地点拨和答题的规范性、准确性和熟练程度的训练。
教学流程
一、导入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是阅读“古代诗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考的必考内容。其中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是考察的重点之一。但是每次考试下来,同学们得分率比较低的题就是诗歌题,认为难的也是诗歌题。到底问题出在哪里。今天我们就针对这些问题来进行查缺补漏,增分突破。
二、(ppt展示教学目标)
三、回顾答题步骤
答案应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①点特点:概括形象特征。
②析例句: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特点
③明作用:对表现主题和作者感情的作用
四、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说)说出同学存在的问题 说出自己存在的问题
五、积累(读)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武艺不凡英勇善战、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建功立业、悯农怜农淡泊名利、悠闲自得、漂泊零落、热爱山川活泼娇媚、天真纯洁哀叹昔盛今衰、孤独、寂寞、自由、闲适、洒脱、孤傲、清高、高雅、高洁等。
六、合作探究
虞美人 李煜①
春花秋月何时了②,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释①李煜,世称南唐后主,974年,宋兵攻下金陵,975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虏到汴京,封违命侯,过着“日夕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活。两年后作此词,为绝笔之作。
②了:完结。
这首词塑造了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简要分析。
1、塑造了一个思念故国和宫廷生活却又不能实现的无可奈何又非常哀怨的亡国之君的形象。
2、此词运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手法。“春花秋月”“小楼”“雕栏玉砌”都是宫廷生活的事物,而“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就表现出了物是人非和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和愁苦。末句的“”更是将看不见的摸不着的无形的愁化为有形的“向东流”的“一江春水”。
3、通过这样的手法,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限哀怨表现的淋漓尽致。
1、塑造了一个思念故国和宫廷生活却又不能实现的无可奈何又非常哀怨的亡国之君的形象。
2、“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写出了词人的往事之叹;“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体现出了词人的亡国之恨;“雕栏玉砌应犹在”写出了词人的离家之痛,思乡之苦,种种愁绪愁绪凝结在一起,像一江春水绵延不绝。
3、词人通过今昔对比,化抽象为具体,让我们体味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限哀怨。
七、检验知识掌握程度(写)点绛唇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刬①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注:①袜刬(chǎn):踩着袜子走路。1.学生独立思考回答。分析李清照的《点绛唇》中女主人公形象。【答案】①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②第一句是动作描写,写出了少女的活泼快乐;第二句写少女的情态,展现了人物娇媚的风姿;第三句写少女含羞躲避的情状;第四句在“走”与“回首”的矛盾和“却把青梅嗅”的掩饰中展现了想见又怕见的微妙复杂的心理(含羞、好奇、爱恋等)。
八、总结
请一个同学起来总结我们这节课学到的内容。
九、结束语
语文是一门浪漫的学科,文学也是诗的文学。我希望同学们在做题拿分之余,又重新走进诗歌:让美充满诗的心灵,让诗的心灵充满美
十、作业
2010年至2015年全国二卷诗歌真题练习。
高三地理教学工作总结篇四
[教学反思——抓住人物特点 感受人物形象]
抓住人物特点 感受人物形象
——执教第五单元教学反思 原创/仇立运
感受人物形象" title="教学反思抓住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
第五单元是由《将相和》《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4篇课文组成,是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专题,教学反思——抓住人物特点 感受人物形象。这4篇课文分别有《史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中相应的故事改变的。其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中,在引导学生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同时,重点把握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就要指导学生通过抓住人物特点,感受人物的形象。
一、《将相和》重点刻画的人物形象是蔺相如和廉颇。
我在教学此文时,引导学生弄清“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感知“将相和”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感受“蔺相如”这个人物形象时,引导学生在读、议、辩的过程中,感受到蔺相如是一位勇敢机智、不畏强暴,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人;而“廉颇”虽用墨不多,但其特点也极为鲜明,他威震朝野、耿直畅快、勇于语改过。
二、《草船借箭》重点刻画的人物形象是诸葛亮和周瑜。
学习《草船借箭》,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阅读,由粗到精,先弄清故事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再感受人物形象。诸葛亮是作者着力赞美的人物,他神机妙算:知天时、懂地理、识人心、考虑周全,安排巧妙。透过这些,引导学生感受到诸葛亮虽知周瑜陷害,却将计就计,与其斗智,其“借”箭的过程,真正让学生感受到作为刘备的谋士,诸葛亮有胆有识、足智多谋、神机妙算、才智超群。而周瑜同诸葛亮形成鲜明对比,他妒贤忌能、心胸狭窄。
三、《景阳冈》重点刻画的人物形象是武松。
“武松”可谓妇孺皆知的打虎英雄,学生虽然有着学习兴趣,但是要如何准确把握武松的人物特点,感受其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就需要教师的引导与点拨。正是基于这些,引导学生朗读再朗读,想象再想象,交流再交流,抓住武松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感受其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气概,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抓住人物特点 感受人物形象》。当然,作为“店家语言”和“老虎的凶猛”虽不是重点,却也极其精彩,更好地衬托出武松的无畏之性格特点。
四、《猴王出世》重点刻画的人物形象是猴王。 “孙悟空”是孩子们喜欢的神话形象,是集猴、神、人三者为一体的神话形象,学生愿意读、乐意学。由于课文是古代白话文,不少词语与现代语言有区别,为此,要感受“石猴”这一形象,就必须先引导学生读准、读通、读懂,进而引导学生围绕“石猴是怎样出世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这些问题去读去议,让学生感知其“野性、机灵、顽皮”的动物特点的同时,感受其“机警、聪明、勇敢及心想他人”的人物思想,从而领悟到其“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性格特点。
总之,通过第五单元的学习,不仅能让学生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而且能抓住人物的特点,不仅能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形象,而且能激发学生感受中国古典名著的魅力,达到了激发学生阅读名著兴趣的目的。
我的更多文章:
教学反思——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质量测试分析(2016-04-30 16:17:11)教学反思——重视学生实际强化方法引导(2016-04-29 09:52:04)教学反思——优化教学策略有效达成目标(2016-04-16 09:00:03)教学反思——五年级语文下册册第三单元质量测试分析(2016-04-13 16:07:16)教学反思——明确阶段目标把握单元主题(2016-04-02 16:31:20)教学反思——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2016-03-29 21:16:49)教学反思——善用教学技巧改进课堂教学(2016-03-25 18:01:56)教学反思——大胆想象寻根究底(2016-03-21 21:20:52)教学反思——汲取经验促进提升(2016-03-18 14:43:37)教学反思——童年·童真·童趣(2016-03-14 17:34:03)
高三地理教学工作总结篇五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教学设计
安岳实验中学
吴海燕
【考点分析】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是阅读“古代诗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考的必考内容。能力层级为d级。古代诗歌里形象的主体应该是由是个里的“人、事、景、情、物”等具体内容构成的。其中人物形象是考察的重点之一。【学情分析】
高三十四班学生普遍热爱语文,作为文科生,对诗词的兴趣非常浓厚,长久以来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这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很容易使学生进入教学情境。然而古代诗歌鉴赏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一些学生在鉴赏古代诗歌时有畏难情绪,因为诗歌的语言凝练,思维又具有跳跃性,所以需要读者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不到位,答题也不够规范,所以应对学生做必要的鉴赏指导。【学习目标】
①掌握诗歌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②掌握人物形象类题型的答题步骤。③提高答题的规范性。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把一课时的教学过程分为八个环节来进行
1、导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几千年来流传下来许许多多的不朽之作,我们作为这样一个国度中的一员,我们肩负着灿烂文化的传承。而这些作品也并非高高在上,遥不可及,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中国古诗,开始高中阶段的诗歌学习。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并结合“诱思探究教学论”,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真正动起来,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根据高考《考纲》要求,重在方法、技巧地点拨和答题的规范性、准确性和熟练程度的训练。【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1.导语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在浩瀚的诗海中,伟大的诗人们为我们塑造了很多不朽的艺术形象:如夕阳下断肠的游子,南宫中卧听滴漏的宫女,悠然采菊东篱下的隐者,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将士,哀民生之多艰的爱国爱民者„„今天我们一起来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2.人物竞猜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①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游子形象 ②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少女形象 ③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战士形象 ④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妇形象
二、高考面对面 1.考纲诠释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考纲》要求,明确学习目标。)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d级(鉴赏评价)。对古典诗词中形象的鉴赏,主要是对形象的识别,对形象塑造方法的分析,对形象特征的把握,以及对其象征意义的感悟,对其社会价值的认识等。
人物形象:包括作品刻画的客观人物形象,作品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抒情主人公就是一个轻富贵、傲王侯、强烈追求个性自由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二是诗人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独钓寒江”的渔翁就是一个清高孤傲者的形象。这两种形象有时又是同一的,即诗中刻画的人物形象也是诗人自己,是诗人自身情感的寄托者。《江雪》中的渔翁,其实就是柳宗元在政治革新失败后不屈而又孤独的精神面貌的反映。2.方法指导
(设计意图:进行必要的方法指导,让学生有法可依。)
鉴赏依据——人物(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细节)、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
鉴赏角度——所写人物的身份性格,所写人物的思想感情,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
提问方式: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变式提问:请分析抒情主人公当时的心情?。答案应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①诗歌塑造了(描述了)什么形象。②形象的基本特征(如何展现的)。
③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二、典型例题
(设计意图:教师分析典型例题,是学生有法可依。)分析下列诗中塑造的陆鸿渐的形象。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答案】(步骤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步骤2)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步骤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四、课堂练习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训练学生规范答题。)1.学生独立思考回答。
分析李清照的《点绛唇》中女主人公形象。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刬①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注:①袜刬(chǎn):踩着袜子走路。2.学生自主作答,教师点拨。
【答案】①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②第一句是动作描写,写出了少女的活泼快乐;第二句写少女的情态,展现了人物娇媚的风姿;第三句写少女含羞躲避的情状;第四句在“走”与“回首”的矛盾和“却把青梅嗅”的掩饰中展现了想见又怕见的微妙复杂的心理(含羞、好奇、爱恋等)。③这表现了她的天真、勇敢,和对封建礼教束缚的轻视的一面。
五、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总结方法,让学生答题是有法可依。)(1)什么形象——身份(2)形象的基本特征——性格(结合诗句简析形象)(3)形象的意义——情感
六、延伸阅读室
(设计意图:开拓学生视野,进一步明确赏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不朽的失眠
(台湾)张晓风
他落榜了,一千二百年前。榜纸那么大那么大,然而,就是没有他的名字。啊,竟单单容不下他的名字——“张继”这两个字。
考中的人,姓名一笔一画写在榜单上。奇怪的是,在他的感觉里,考不上,才更是天下皆知,这件事,让他羞愧沮丧。
离开京城吧!议好了价,他踏上小舟。本来预期的情节不是这样的,本来也许有插花游街,马蹄轻疾的风流,有衣锦还乡,袍笏加身的荣耀。然而,寒窗十年,虽有他的悬梁刺股;琼林宴上,却并没有他的一角席次。
船行如风,江枫如火。这天黄昏,船来到了苏州,但,这美丽的古城,对张继来说,也无非是另一个触动愁情的地方。
如果说白天有什么该做的事,对一个读书人而言,那就是读书吧!夜晚呢,夜晚该睡觉以便养足精神第二天再读。然而,今夜,是一个忧伤的夜晚。今夜,在异乡,在江畔,在秋高气爽的季节,容许一个落魄的士子放肆地忧伤。江水,可以无限制地收纳古往今来一切不顺遂之人的泪水。
这样的夜晚,残酷地坐着,亲自听自己的心被什么东西啮食而一分一分消失的声音,并且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生命如劲风中的残灯,所有的力气都花在抗拒,油快尽了,微火每一刹那都可能熄灭。然而,可恨的是,终其一生,它都没有华美灿烂过呀。
江水睡了,船睡了,船家睡了,岸上的人也都睡了,惟有他,张继,醒着,夜愈深,愈清醒,清醒如败叶落余的枯树,似梁燕飞去的空巢。
起先,是睡眠排拒他,(也罢,这半生,不是处处都遭排拒吗?)而后,是他在赌气,好,无眠就无眠,长夜独醒,就干脆彻底来为自己验伤,有何不可。月亮西斜了,一副意兴阑珊的样子。有鸟啼,粗嘎嘶哑,是乌鸦。那月亮被它叫得更黯淡了,江岸上,想已霜结千草。夜空里,星子如清霜,一粒粒零绝凄绝。
在须角,在眉梢,他感觉,似乎也森然生凉,那阴阴不怀好意的凉气呀,正待凝成早秋的霜花,来点缀他惨绿少年的容颜。
江上渔火二三,他们在干什么,在捕鱼吗?或者,虾?他们也会有撒空网的时候吗?世路艰辛啊!即使潇洒的捕鱼人,也不免投身在**里吧?然而,能辛苦工作,也是一项幸福吧!今夜,月自光其光,霜自冷其冷,安心的人在安眠,只有我张继,是天不管地不收的一个,是既没权力去工作,也没福气去睡眠的一个„„ 钟声响了,这奇怪的深夜的寒山寺的钟声。一般寺庙,都是暮鼓晨钟,寒山寺庙敲“夜半钟”用以惊世,钟声贴着水面传来,在别人,那声音只是睡梦中模糊的衬底音乐,在他,却是一记一记都撞在心里的坎上,正中要害。钟声那么美丽,但钟自己到底是痛还是不痛呢?既然无眠,他推枕而起,摸黑写下“枫桥夜泊”四字。然后,就把其余的28字照抄下来,我说“照抄”,是因为28字在他心里已是像白墙上的黑字一样分明凸显: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感谢上苍,如果没有落第的张继,诗的历史上就少了一首好诗,我们的某一种心情,就没有人来为我们一语道破。一千二百年过去了,那长长的榜单上(就是张继挤不进去的那纸金榜)曾经出现过的状元是谁?哈!谁管他是谁?真正被记住的名字是“落第者张继”。有人记得那一届状元披红游街的盛景吗?不,我们只记得秋夜的客船上那个失意的人,以及他那不朽的失眠。
七、板书设计
人物形象分析 什么形象——身份 形象特征——性格 形象意义——情感
高三地理教学工作总结篇六
《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学设计
语文组 张银玲 学习目标:
1、了解人物形象的内涵及类型。
2、熟悉有关人物形象的命题方式和解题策略。
3、掌握人物形象鉴赏的答题要领并规范组织答案。 教学重点:掌握诗歌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人物形象鉴赏的答题要领并规范组织答案。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学流程:
一、导语设计
以《登幽州台歌》导入。
二、明确《考纲》要求,了解形象及人物形象的分类。 “考纲解读”: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就是要把握作品刻画的艺术形象的内涵,就是要分析、判断作品中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会意义。人物形象类型:
(1)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命题揭秘】高考考查形式:
1.分析诗歌塑造(描写)了一个怎样的主人公(诗人)形象? 2.诗(词)中人物形象的特点是怎样的?或者试分析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三、高考真题呈现:
1、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
诉衷情 陆 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
这首词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通过这一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什么形象)诗人通过记述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的遭遇。(形象的特征)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形象的意义)
【方法点拨】明确人物形象鉴赏的思维切入点:
① 知人论世,关注背景;要特别注意作者及其经历、注释、题目、意象等;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从诗句中确定人物形象的身份;
②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细节等以及侧面描写中剖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四、课堂练习
2、作品刻画的第三人称人物形象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钓娃形象?
【参考答案】这首诗塑造了一个聪明顽皮、天真可爱的少儿形象。诗中的“篷头”“侧坐”“遥招手”“怕”等词语分别从外貌、神态、心理等方面(或形神)表现了小儿天真可爱、聪明顽皮等特点。同时也表现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总结答题范式】
(1)概括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性格、身份)。
(2)结合相关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性格是如何展现的)。
(3)指出塑造形象有什么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答题范式】分析形象=总括+具体分析+情感 或:分析形象=具体分析+情感+总括
田园乐(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请简要赏析诗中“山客”的形象。
【参考答案】一个热爱自然、享受生活的“山客”形象。在桃红柳绿的明媚春色里,在花落莺啼的宁静氛围中,山客酣然长睡,全然不知身外之境。一个热爱自然、淡泊名利、追求田园自由闲适生活的隐者形象。
试一试:你能用专业术语列举一些你所知道的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人物形象吗?
(二)、常见艺术形象类举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如陆游和辛弃疾(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离别诗(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边塞诗
(8)爱恨情长的形象。闺情诗,如柳永《雨霖铃》等
五、小结:
六、课后作业: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观猎(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
试分析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 【双调】水仙子 无名氏
青山隐隐水茫茫,时节登高却异乡。孤城孤客孤舟上,铁石人也断肠,泪涟涟断送了秋光。黄花梦,一夜香,过了重阳。
诗中的"孤客”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全曲概要分析。
高三地理教学工作总结篇七
中考记叙文人物形象分析
执教者:谢玉燕
【学习目标】
一、掌握中考记叙文阅读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
二、熟悉中考记叙文小说人物形象题答题模式 【教学重难点】
如何理解、分析中考记叙文人物形象。【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2014年考试大纲中文学类文本阅读要求: 【ppt1】
1、理清思路,整体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
2、把握不同体裁作品中的情境与形象。
3、揣摩作品中的精彩细节。
4、欣赏作品的表现手法,品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5、领悟作品的内涵,获得有益启示。
2、指出今天的学习重点是:人物形象分析。
二、回顾近三年广东省中考任务形象分析题。
1、【ppt2】近三年广东省中考人物形象分析题:
• 【2011年】你是怎样看待安东尼这个形象的?(《旧餐桌上的美好时光》)(4分)
• 【2013年】请结合文本,概括商未央的形象特点。(《天使儿》)(4分)这种题目的分值都是4分。所以希望通过今天的训练,大家都可以把这4分拿到。下面我们来看下这类题的题型。
2、【ppt3】常见题型为: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中xxx的形象,或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2、x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或 xxx具有哪些性格特点?
三、初步掌握形象分析方法。
1、遇到这类题的时候,大家会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理解答题呢?你的经验是什么?请大家思考。
2、老师的总结: 【ppt4】:
分析人物形象时,要从原文中找依据:注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环境描、文中对人物某些方面性格特征的评价等。另外,分析刻画人物时采用的对比、衬托、环境烘托、侧面描写等表现方法也可挖掘出人物性格特点。深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师:强调几点:必须是“原文中”,“人物描写”“作者评价”都要注意,好友一些其他手法,如咱们提到的事件情节中,都可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3、完成练习《桥在水上》。(4分钟)
4、出示学生答案并分析其得分。
5、结合练习探究人物形象分析方法。
提出要从原文中找到具体的事例或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答题时指出要注意答出题目中的“结合全文”等词语。
【ppt5】:
人物形象分析方法:
① 借助故事情节、环境分析人物形象
② 借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外貌描写表现人物身份、地位、经历、遭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是内心世界的反映和外露,细节描写可以细节之处见精神。
③关注人物描写时能展现人物性格的关键词(评价性的词语)。④借助作者倾向分析人物形象(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ppt6】:
解题思路分四步走:
①总体把握文章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
②画出文章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
③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④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四、巩固练习,认识分析误区。
1、完成巩固练习《漓江情韵》。(4分钟)
2、师生探究练习。
3、认识分析误区。
让学生自己总结教师再点拨下。【ppt7】
人物形象分析误区
①分析人物形象时,不从实际出发,过分拔高人物的思想品质; ②没有立足原文,无中生有,概括出原文中没有的东西; ③以偏概全,不能全面分析评价人物。
五、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