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农业工作心得体会
农业农村的经济要新的提升点,增长点,除应对好入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外,应把着力点放在五化上。下面是查字典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2017年农业工作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2017年农业工作心得体会篇1令世界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1月8日在北京隆重开幕,举国欢庆,同看开幕式盛况。作为一名多年的基层农业工作者,在收听收看了胡锦涛总书记的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后,激情澎湃之余,也对我县现代农业建设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十八大报告中强调:继续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将我县现代农业建设现状与十八大报告结合起来,得到以下几点体会:
首先,建设现代农业,必须构建集约化生产体系。
现代农业建设,要求标准化生产、要求机械化生产,要求利用新模式、新技术,而这些条件,是我们传统意义上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模式所肯定不能解决的问题。在这种现状下,我们必须在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适时引导土地流转工作,使土地等农业资源合法向有能力的经营大户集中,包括种植、养殖大户,为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经营创造条件。在此基础上,发展标准化生产,逐步构建起集约化生产体系。
其次,建设现代农业,必须夯实生态农业基础。
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保证粮食稳产增产的同时,必须在生态农业上狠下功夫。既要在引进培育优新品种上下功夫,又要发展有机农业,既要搞好常规生产,也要探索高效环保的农业生产模式。比如大米生产,在做好常规品种生产的同时,也要发展富硒米、富钙米等特种米生产;在做好常规生产模式的同时,也要发展稻田养鱼、稻田养蟹等立体种养,从而促进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的快速形成。
再次,建设现代农业,必须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要发展现代农业,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重中之重。一方面是要强化硬件装备。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加强科技示范区、示范园建设。另一方面是要提升软件水平。健全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站,健全产品质量安全服务体系,确保现代农业健康发展。
第四,建设现代农业,必须走产业化道路。
所谓农业产业化,就是用工业管理的理念抓好农业生产,可以说,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在于产业化。建设现代农业,必须根据自己的地方特色,找出优势所在,培育出自己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在此基础上,利用政策和技术扶持、帮助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不断壮大农业龙型经济,带动产业结构全面升级,从而给当地的现代农业建设带来活力。
总之,在收听收看了十八大报告后,感觉到建设现代农业,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同时,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农业工作的论述,也为我们指明了现代农业建设的方向。形势逼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囿有守成,裹足不前,没有出路,作为一名基层农业工作者,我将在十八大报告精神的指引下,统一思想,鼓足干劲,趁势而上,为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7年农业工作心得体会篇2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长期奋斗目标。党的xx大提出要建设现代农业,今年的中央1 号文件系统部署了建设现代农业各项工作,党的xx大再次强调发展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充分显示了党中央对建设现代农业的高度重视。实践证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是顺应世界农业发展普遍规律与发展趋势、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发展农业生产力为中心,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根本途径。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科学把握中国国情。我国农业发展在资源禀赋、经济社会结构、任务要求等方面有着独特的国情。从资源状况看,人多地少,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从任务要求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主要农产品供给的压力越来越大,农业还要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发挥多种功能;从体制环境看,我国长期存在城乡二元体制,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很深,农业发展正处于体制转轨和结构转型阶段,城乡统筹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从经营方式看,农户生产经营规模小而分散,农户数量庞大,农业组织化程度低;从生产力水平看,农业生产力水平整体较低,各地资源禀赋、发展水平等千差万别,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十分明显;从国际竞争看,我国农业发展既有后发优势,又面临一些挑战,相对其他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我国可利用的调控农业进出口的政策空间很有限,国际竞争压力巨大。
针对我国农业发展的现实条件和状况,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应该牢牢把握住几条基本原则。一要坚持以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为前提,发挥农业的多种功能。要始终不渝地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坚定不移地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首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同时重视发挥农业的社会稳定功能、就业与增收功能、生态保护功能、观光休闲功能以及文化传承功能等。二要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着力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必须始终坚持家庭承包经营不动摇,在此基础上着力推进农业经营形式创新,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强化社会化服务,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水平。三要坚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要把加快科技进步放到更为突出的位置,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大力提高农民吸纳和应用科技的能力,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循环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的效益和竞争力。四要坚持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建立健全保障农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要加快消除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加大农业政策支持力度,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五要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积极探索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不同模式。
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一篇大文章,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历史任务。我们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时代的高度,按照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副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主要目标;坚持不懈地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着力强化现代农业的政策支撑、科技支撑、设施装备支撑、人才支撑、服务支撑和体制机制支撑,拓展农业功能,深化结构调整,构建和优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努力走出一条保障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17年农业工作心得体会篇3农业农村的经济要新的提升点,增长点,除应对好入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外,应把着力点放在五化上。
一、经营产业化。产业化经营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工业化的要害环节。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是着力发展一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关联度高的具有较强产业拉动和辐射带动作用。经过近几年实践,我们探索出四种产业化经营模式:一是龙头牵动型。二是市场拉动型。三是主导产业带动型。
二、农民组织化。农业的现代化,首先应是农民的组织化。发展各类民间专业协会,提高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是实现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相对接的必由途径。
三、农业市场化。传统的旧有的治理方式已成为影响和制约农业经济发展。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是目前发展各类经济的基本原则和特征之一。为此,我们进一步创新机制,改革传统的治理方式,用市场化的理念和方法来发展农业。一是发展股份农业。二是四荒开发推向市场,推进规模经营。三是多形式改制水利设施。
四、生产科技化。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及其向现实生产力的迅速转化,已成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提升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决定性因素。
五、产品品牌化。品牌是农产品进入市场的准入证,名牌是农产品打入市场的绿卡。发展特色产业必须走品牌化之路。我们积极实施品牌战略,以标准育品牌,以质量创品牌,以品牌争市场。
科学发展观对农业的指导意义:
一是促进理念的转变,突破传统农业的思维,用工业的理念来抓农业,把现代科技、现代管理、现代设备注入到农业生产过程,实现农产品的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
二是指导实践,在农村经营制度的完善的实践中,要让农民充分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最大限度地获得土地提供给农民的收入;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要让农民依托区域资源,发展最有保障和支撑作用的优势产业;在新型农民构建的实践中,要多渠道、多层次地培训农民,既要培训农业技术,让农民当好农民,又要培训非农业技术,转移输出农民,让农民不当农民。
三是规范行动,要以科学发展观来规范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优势产业布局、农技推广应用、新型农民培训、科技进村入户、产品加工增值等一切行动的出发点都要贯穿科学发展观。四是创新机制,重点是要创新农业的投入机制,整合农业项目,围绕产业实施项目,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吸引农业龙头企业入住发展现代农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